果茶小说网 > 耽美电子书 > [红楼]穿成黛玉她侄女 金推完结+番外 >

第73章

[红楼]穿成黛玉她侄女 金推完结+番外-第73章

小说: [红楼]穿成黛玉她侄女 金推完结+番外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香菱如果跟贾雨村走了,现在就是官家小姐,身份上也配得上何光了。可是偏偏香菱不愿意离开林家,这身份上就是一个问题了。
  好在她还有另外一个人选,另外一个总合适吧?
  “娘,你说那荣国府长房的迎春姑姑怎么样?”
  因为宝玉的事情贾家和林家起了嫌隙,贾母借故就不让三春上林家上课了,加上宝钗也没有来,现在周师傅又只剩下黛玉和林祯两个学生了。
  不过这几年接触下来,林祯也跟三春很熟悉,她关系最好的就是迎春。
  刚开始林祯接近迎春是想着她未来会很坎坷,同情她,想要通过跟她交往让她内心变得强大起来能够反抗。
  可是接触久了,林祯就越发的喜欢迎春。
  虽然迎春有些懦弱,论才智也比不过堂妹探春,可是林祯偏偏在三春里最喜欢她。
  林祯还记得当初因为林海告了甄家,有一阵子贾家的人都觉得林家马上就要倒了,有些人就对她和黛玉很冷落,那时迎春对她们的态度就没有变化。
  林祯觉得迎春是个善良的人,不希望她走向原着一样的命运。
  只是现在林家跟贾家渐行渐远,她在林家是影响不到贾家的,更加无法干涉到迎春的婚事。
  昨天听林松提到何光,尤其是提到何光对续弦的要求之后,林祯突然有了想法。
  无论香菱还是迎春都是善良的女孩,而且个性温柔,绝对不会虐待何光前妻留下的女儿的。她想着为这两个女孩争取一下,看看能不能让她们有一段幸福美满的婚事。
  肖氏听了林祯提到迎春不由得一愣,然后细细的思量起来。
  迎春出身四王八公的贾家,她本身除了是个庶女个性有些柔弱之外并没有太差的地方,她最大的问题反而是那个贾家。
  肖氏只接触了贾家人几次,就觉得贾家的内部问题太多,如果不把这些问题都解决了,只怕三春的婚事都会受到影响。
  想到这,她只对林祯说:“你一个小人家怎么管起了大人家的事情来,快不要说了。”
  林祯还想说几句再为迎春争取一下,却被肖氏瞪眼给阻止了。
  一旁的黛玉听了林祯的话之后也很想为迎春争取,见肖氏这样也不敢说了。
  肖氏虽然当着女孩子们的面没多说什么,晚上等林松回来,还是讲给了林松听。
  “那女孩子我是见过的,确实是个好姑娘,可是偏偏姓贾,只怕何状元不喜。”肖氏叹道,她又何尝不愿看到一个好姑娘有个好归宿。
  林松听了点点头:“现在贾家外面看起来十分风光,可是内里却一团乱麻,除非把那团乱麻解决了,可是看他们家的样子似乎并不觉得。”
  他没有说下去,肖氏也会意的没有多问。
  两个人都觉得贾家的事情太麻烦,偏偏已经坐在火上被烤着的贾家人自己不觉得。
  不过过了一个多月,这事情就有了转机。
  那一日弘兴帝照常上朝理事,事情已经处理的差不多,正打算退朝的时候,就听外面传来大喊:“边关急报!八百里加急!”
  不光是弘兴帝,满朝的大臣的心也一下子提了上来,总不会是西北又闹腾起来了吧?
  本朝西北有一外族名叫罗羌,罗羌是个游牧民族不事农耕,所以经常犯境抢粮。
  前几年韩老国公还率兵跟罗羌大战一场,把罗羌打回到草原深处。
  这又没有几年,罗羌怕是又要卷土重来。
  果不其然,那八百里加急的奏折正是边关的官员的急报,报的正是罗羌又兴兵犯境。
  弘兴帝皱眉,他自身武力值偏低,在军事上也是短板。
  好在他老丈人正是韩老国公,这位老爷子也在朝上一听立马出列讨旨出征。
  弘兴帝有些犹豫,他老丈人年岁大了,这要是万一在疆场上出了什么事,他跟皇后还有可怕的丈母娘交代不过去的。
  这时又有人出列请战,弘兴帝大喜,不过等他看到来人之后又有些犹豫。
  来人正是南安郡王穆介,四王八公中的一位。
  对于穆介,弘兴帝内心是很不喜的。
  穆介其人一向跋扈自命不凡,还拥兵自重,对他这个皇帝并没有那么恭敬。
  这也是在准备给太子选妃的时候,他第一时间就勾掉了穆介的女儿穆淑名字的一个原因。
  弘兴帝不喜欢穆介,其实穆介也不怎么喜欢弘兴帝,谁会喜欢一个处处想要压制自己,遏制自家发展的皇帝呢。
  不过穆介虽然是武夫,脑子并不笨,还想着能跟皇上维持好关系。
  所以他一直想着让女儿穆淑能够当太子妃,这次主动请战也是为了能够提升穆淑的竞争力。
  当然除了这个以外,他还想借此进一步掌握兵权,至少可以压韩家的老匹夫一头。
  在韩老国公和穆介之后,又陆陆续续有几位武将站出来请缨,只不过论起威望和实力来他们都比不过这两位。
  弘兴帝看了眼韩老国公又看了眼穆介,他在考虑这一仗究竟是派哪个去,从他自己的角度来说他自然是希望韩老国公去的,可是穆介也需要安抚。
  就在弘兴帝考虑出征将领人选的时候,文官那边站出来一个人:“皇上臣有话说。”
  弘兴帝看了过去,发现是户部尚书林海。
  “林卿家有什么事?”弘兴帝知道林海并不是一个喜欢无的放矢的人,他既然站出来必然是有重要的事要说的。
  林海一拱手道:“启禀圣上,臣知道这边关军情紧急,需要尽快派兵前去。可是这大军未动粮草先行,打这一仗所需的银钱不下于百万,可是目前户部存银只有三十万两,根本无法应付军费开支。”
  林海这话一出口,不光是弘兴帝,在场的满朝文武也惊讶的看着林海,有的人忍不住窃窃私语起来。
  弘兴帝重重的咳嗽一声,随即恼怒的看着林海:“林海,朕把这户部交给你,你是怎么管理的户部?为什么户部的存银只有三十万两?”
  他想说的还很多,比如甄家也被抄了家,以甄家这些年在江南经营所得的银钱也不止三十万两吧。
  他怒视着林海,大有林海说错一句就立刻把他下狱抄家的打算。
  林海的神情还很平静,事实上在他刚当上户部侍郎的时候就已经知道了户部的情况,就预料到会有这一天了。
  然后等他当上了户部尚书,他就决心必须要把这户部的问题曝光出来,否则到时候死的就是他。而且只怕不只是他,整个林家老小都要为他陪葬的。
  林海不慌不忙的开口:“启禀皇上,臣去年刚开始做户部侍郎的时候,户部有存银四十八万两,在两月前臣开始做户部尚书的时候,户部有存银三十四万两。这两个月时间里,已经有十二位官员前去户部借银,俱被臣驳回。”
  弘兴帝脸上的怒色渐渐消失,他冷冷的听着林海慢慢说下去。
  而原本还都在震惊户部存银数字的那些文武大臣们有不少人的脸色都变了,他们小心的观察着弘兴帝脸上的神情变化。
  为什么堂堂大朝的户部存银可能还没有一些富商巨贾多呢?
  这个原因很简单,户部的正常支出比如京官的粮饷等,或者某处有个灾荒需要国家拨款救济等等。
  这是必须的正常开支,然后这还是户部存银变少的主要原因,更主要的是许多官员去户部借银子。这么多人一起去借,户部的银子再多也会被借光的。
  林海把这借银子的事情慢慢说了一遍,又对弘兴帝说:“现在户部有这历年积下来的借条无数,臣翻过了,最早的借条甚至是二十多年前的。”
  弘兴帝一听好嘛这事又是他爹当年弄出来的,如果不是他爹御下不严的话,那些官员也不会有这么大的胆子把户部给借空了。
  林海已经事情都说了一遍,随即跪下请罪。
  弘兴帝让他起来,他也明白这事情不能怪在林海头上。
  林海去年刚当上户部侍郎的时候就知道了借银子的事情,可那时候他上面还有尚书在的。两个月前他当上了户部尚书,已经努力拒绝了不少大臣借银子的请求,要不只怕现在国库里连三十万两银子都没有了。
  而且如果不是林海捅出这件事,他根本就不可能知道,等到户部一点银子都没有的时候,那他这个皇上的日子怕也过不下去了。
  “朕知道了,这事朕不怪你。”弘兴帝这话说出口,林海心中就轻松了许多,这算是把自己给摘出去了。
  弘兴帝看了眼群臣,尤其那些个躲躲闪闪缩起来的大臣:“这件事朕现在已经知道了,眼看着边患又起,你们这些借银子的人也该还了吧?”
  他的话说的不轻不重可是却在许多大臣的心中重重的敲了一记。
  弘兴帝声音猛地提高:“就给你们十天的时间,把银子还上,朕既往不咎。要是还不上,十天后朕抄了你们的家!”
  听了弘兴帝的话,文武群臣们纷纷跪下称是。
  弘兴帝又看向穆介:“南安郡王,这出征的事情,朕就交给你了,你先准备着出征,朕的粮草饷银随后送到。”
  穆介一脸的为难,刚才他还信心满满的,可是一听林海说户部没钱他就开始打退堂鼓了。
  这打仗是很烧钱的,没钱他还能打胜仗?
  “臣……”
  他正飞快的转着脑子想着怎么推掉,就听到弘兴帝又说:“你放心,朕就是砸锅卖铁带着后宫吃糠咽菜也能给你凑出粮饷来。”
  皇上都说到这地步了,穆介没有办法只能应下。
  看他的神色,弘兴帝今天难得的高兴了一下,能够削弱南安王府的实力还不是一件坏事。
  因为弘兴帝下旨让群臣归还户部的欠银,这一下朝整个京中的大小官员就忙碌起来。
  借银子的不是少数,有的人家都借了几十年了。借钱容易还钱难,有很多人都开始头疼怎么还银子了。
  本来有人还想去找林海说说,求他给宽限一些,甚至有那厚脸皮的还想找他偷偷把欠条偷出来。只是林海一下朝就被弘兴帝叫走了,大家都扑空了。
  等林海回府的时候已经是夜里了,偏偏还是被人堵到了。
  “大妹夫,你大舅哥我来找你帮忙来了。”贾赦大咧咧的坐在林海的书房里。


第89章 贾赦出招
  贾赦一向很少去上朝;不过如果朝堂上有个风吹草动他还是能很快就知道的,更何况是皇上要群臣还银子这样的大事。
  不过贾赦却不在意,他手头一直很宽裕。
  作为荣国府袭爵的人;他有着祖辈们传下来的家底在;还有当年从小养大他的奶奶的私房钱,根本不需要去户部借银子。
  用他自己的话来说:“靠借钱过日子;咱赦大老爷丢不起那个人。”
  不过他躺在躺椅上哼着小曲的快活日子终结在儿子贾琏急匆匆跑来的时候:“父亲;皇上让大家把借了户部的银钱都还上。”
  “还就还呗,跟我有什么关系。”贾赦眯着眼随口说道。
  但他马上睁开眼睛坐起身瞪着贾琏:“你去借银子了?”
  他紧盯着贾琏,大有贾琏一点头立刻抄起鞋砸过去的架势。
  贾琏有些畏惧的看了眼他老子;自从他进了天武卫之后;眼界大开;对他的“窝囊”老子有了另外的了解。
  这了解的越多;他也越怕。
  “不是儿子我;是咱们家。”贾琏着急的说。
  “咱们家?屁话;老爷我没……你是说他们?”贾赦比了个二出来。
  贾琏重重的点头。
  贾赦怒道:“老二借的就让户部去找老二去,凭什么说是我贾家借的?什么时候老二就可以代表整个贾家了?”
  贾琏一脸的苦涩:“您一向不管事;不如二老爷有实差;还有宫里的娘娘。”
  “宫里的娘娘是二房的;我长房能占到多少便宜?还有那工部的小小员外郎算什么实差?你看你二叔他是懂造桥还是会铺路了?”
  贾赦火大的都顾不上控制音量,贾琏连忙安抚他的情绪:“可是咱们家又没分家;外人可分不清这银子是谁借的,更何况儿子已经偷偷去户部问了,那借条的落款可是确实有荣国府字样的。”
  贾赦一下子从躺椅上爬起来;背着手在屋子里走来走去。
  走了一会他站住了问贾琏:“家里账上现在有多少银子?‘咱们’家欠了多少银子?”他说到“咱们”的时候可以说是咬牙切齿的。
  贾琏被他吓了一跳不由得缩了下脖子,不过他立刻回禀道:“咱们家账上还有不到五万两银子,然后户部的欠银是六十万两。”
  “六十万两?”贾赦的怒火高涨;“走,找老二去!这笔帐我要好好给他掰扯掰扯。”
  贾琏连忙去拦他:“这事情老太太还不知道呢,怕是闹大了老太太听到受到惊吓就不好了。”
  “我那老娘平日里眼里只有老二一家子,现在也该为老二一家子闹闹心了。”贾赦说着就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