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耽美电子书 > [红楼]穿成黛玉她侄女 金推完结+番外 >

第72章

[红楼]穿成黛玉她侄女 金推完结+番外-第72章

小说: [红楼]穿成黛玉她侄女 金推完结+番外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贾赦听了点点头,回头跟儿子贾琏说:“这林家是兴旺之兆,以后可要维持好跟他们家的关系。”
  贾琏连连点头,他心里又多了一点想法。不知道这肖氏是生男还是生女,前几天王熙凤刚给他添了一个儿子,要是这肖氏生了女儿,不知道将来能不能套套近乎。就是肖氏生了儿子,两个小子同年,不行到时候就让自己的小子跟林家的小子混。
  贾赦父子想的是跟林家如何继续保持良好的关系,贾政那边听了之后心里有些羡慕林海过继的儿子居然这么争气。
  回头他就问宝玉现在在做什么,有没有又跟丫鬟们淘气。
  “宝二爷还在书房里读书呢,我看他把那袭人遣的远远的,并不让她进书房伺候。”
  贾政听了回禀满意的点点头。
  前一阵子宝玉突然疯癫了,还非要把亲戚家的几个姑娘接回来。
  贾政当时就觉得很是荒唐,只是贾母为了孙子真把几个女孩都接了来。
  不过林家的女孩来了之后并没有住下,只是呆了一会就走了,随后贾政就听里面传来消息说宝玉恢复了神志。
  当时贾政只觉得宝玉是装疯想要见那几个亲戚家的姑娘,就想进里面去把宝玉抓出来,却不想随后宝玉就大病一场。
  宝玉病好之后就像变了一个人一样,开始用功读书,连贾母因为担心他用功伤了身体派来伺候他的袭人都不怎么搭理了。
  贾政很满意宝玉现在的变化,心里开始期待等宝玉下场的时候拿到比林松还要好的名次。
  贾家内宅贾母她们也听说了林家的喜事,前一阵子因为黛玉那次探病,贾家和林家之间的关系有些僵硬。
  虽然宝玉确实恢复了,可是贾母总觉得孙子就像变了一个人一样,甚至有时候她还会觉得宝玉有一种随时都会看破红尘离了这个家的错觉。
  虽然过去贾母同样很喜欢黛玉这个外孙女,但她放在心中第一位的还是贾家和宝玉。因此她在心中有一阵子很是不满黛玉,也因此对林家的态度很是冷漠。
  现在听到林家双喜临门的时候,她叹了口气道:“在给林家送份礼物过去,鸳鸯你从我的私房里找合适的礼物给林大奶奶送去。你们两个也是。”她又对邢王二位夫人说。
  王夫人立刻点头说是,她对林家的想法跟贾母差不多,前一阵子有些迁怒林家。现在看到林家眼看着就要起来了,自然要好好维系两家的关系。
  邢夫人应了声是也不敢多说话,她因为那天多说了一句话被贾母痛骂了一顿,又挨了多日的冷眼,现在根本不敢在贾母面前多说一个字。
  宝玉这时在书房里读书,袭人从外面进来。
  她看了眼宝玉,犹豫了一下把林家的喜事说了一遍。
  虽然她被贾母重新放在了宝玉身边,可是作为宝玉的屋里人,她是能明显察觉到宝玉的变化。
  宝玉变了很多,能够用心读书,闲暇的时候喜欢看佛经,也不喜欢跟她打闹,也不经常去内宅跟贾母请安顺便借机跟姑娘们多说话。
  在袭人看来,宝玉有些变得虚无,就像是随时都会随风消散一般。
  不过作为宝玉已经过了明路的还再也不能生育的屋里人,袭人现在能够依靠的只有宝玉,她只能让自己牢牢的依附着宝玉不干撒手。
  林家的消息她犹豫着说给了宝玉听,想着宝玉可能会因为想到黛玉而开心。
  可是宝玉只是听完点点头就没有再多的表示,这让袭人有些失望,更有些惊慌。
  “宝玉你?”
  宝玉抬头看看她:“袭人姐姐你放心,我还没有报了父母的养育之恩,我就是要走总也要在家里留下什么的。”
  他这几句话说的袭人如同被一桶冰水浇了下来,整个人都冻在那里。
  相比于贾家各人想法各异,林家却是从上至下都一片欢喜的。
  原本林海已经知道林松高中的消息了,等他下朝回家之后又听说儿媳有孕,这让他更加开心,于是林家下人再次得到了加月钱的赏赐。
  林海现在觉得林松就应该是他的亲生儿子,能读书上进,妻贤子孝,多么好的一家啊。
  会试放榜之后又差不多一个月就到了殿试的时候,相比于之前会试的时候,林家人淡定了许多。
  只要过了会试都会是进士,只不过是进士还是同进士的区别了。以林松会试的名次,他殿试的成绩也不能差了,说不定还能进了三甲。
  在一家人的期待中林海去参加殿试了。


第88章 户部存银
  弘兴帝一篇篇认真的看着殿试中那些贡士们做的策问卷子。
  这是他登基之后养成的习惯;每次殿试的卷子必须自己都要看过才行。
  随后他把他看中的卷子都圈了出来,这是最后殿试前十名的卷子。
  夏秉忠按照名单去宣这些贡士上殿由弘兴帝亲自定出他们最终的排名,这一次殿试的头三名也会在这十个人当中产生。
  满朝文武也在翘首以盼;人都是有好奇心的;就是这些大臣们也是如此。
  相比于其他人,林海就更加关心这殿试的最后结果;毕竟他儿子林松也是参加殿试的。
  等到看到鱼贯进入大殿的十个贡士当中有林松之后;林海松了一口气,前十名的名次绝对可以了。
  这十位贡士按照礼仪三跪九叩见过上面的弘兴帝,然后低着头听太监叫出他们的名字。
  “林松;苏州人士。”
  点到林松的名字;林松忙出列磕头跪下。
  “林松?”弘兴帝想起什么来;往朝臣那里看了眼;“你跟户部尚书林海有什么关系吗?”
  “林海正是家父。”林松赶忙说道。
  大臣们听这话也看向林海;有的人知道林家的大爷会试高中;有的人今天才知道,心里连连感叹这林家的人蛮会读书的。
  林海也出列禀道:“回皇上;林松正是臣的犬子。”
  弘兴帝点点头;他就是想起之前天武卫给他报告过的林海家的情况才会这么问的。
  这林海夫妻多年无子;好不容易有个儿子还被小妾害死了只有一个女儿,后来不得不从老家过继了一个儿子回来;很显然这林松就是林海过继的那个儿子。据说在甄家的案子上,这林松也是出过力的。
  他又看了眼林海的策问卷子不由得再次点点头,这林海很显然是有些水平的;策问回答的并不空洞,言之有物。
  他又端详了一下林松的长相,也是一派仪表堂堂的样子;于是他就有了打算。
  等到弘兴帝把这殿试前十名都一一问了一遍,他就指着那殿试第一名道:“状元。”
  那人会试和殿试都是第一名,心知这状元多半会落到他头上了,但还是担心。直到弘兴帝钦点之后,他才放下心来,惊喜若狂的磕头谢恩。
  随后弘兴帝又点了第二名为榜眼,然后就点了林松为探花。
  “我记得林海当年也是探花,你们父子都是探花,这也算是一段佳话了。”弘兴帝笑着说。
  对于帝王来说,吉兆佳话什么的都是很好的话题。
  以林松的成绩来说,他做第三名还是第四名都可以的。但是弘兴帝就了促成父子二人双探花还是把他点做了探花,而且以林松的相貌来说也配得上探花的地位。
  林松连忙磕头谢恩,就连林海也出列谢恩。冲弘兴帝刚才这句话,林松这个探花就值钱了许多。
  林松被点做探花之后,也多了一项工作。
  皇上会在殿试名次出来之后举行琼林宴宴请众位高中的进士,而探花要负责去采花,然后在琼林宴上献花给状元。
  于是在殿试结束之后,立刻就有太监过来找林松去进行琼林宴前的准备。
  琼林宴是安排在第二天进行的,但是林松这个探花有工作要做,需要提前准备。
  第二天琼林宴上林松把所采的鲜花献给了状元,并按照惯例赋诗一首相赠。
  “多谢。”状元经过一夜的沉淀已经比昨天沉稳了许多,他拱手道谢。
  因为有了赋诗献花的交流,林松也跟那位状元熟识起来,在琼林宴上两人攀谈起来。
  状元名叫何光,是真定人士,今年二十三岁。
  林松跟他交谈一番,对这何光有所了解,心中赞叹此人的学问扎实,状元的身份名副其实。
  何光也不是一个迂腐的人,他跟林松谈的很投契。加上他也听说林松的父亲是户部尚书二品大员,也有心跟林松结交。
  两人越说越投契,林松就问起了何光家中的情况。
  “唉,”何光先叹了一口气,“不瞒林兄,我这人是个天煞孤星,我父亲早逝,老母亲几年前也故去了,就连妻子也是两年前就难产留下一个女儿去了。”
  林松一惊,他没想到这位状元家里就剩下一个女儿了。
  他又询问何光他赴京赶考,那他的女儿怎么办。
  何光再一次叹口气:“我不放心把她留在亲戚家,就雇了一个奶娘带着她一起上京了。”
  林松有些佩服他,居然敢带着一个两岁的小女儿进京赶考。
  “何兄如今已经高中状元,想来不久就可以续弦,到时候又会夫妻美满了。”
  何光自己倒不在意这些:“续弦我必是要的,我一个大男人是带不好女儿的,她还是要有母亲来教导的。只是宁缺毋滥,我必然要找一个能够善待我女儿的人才敢放心续弦的。”
  林松点点头,这何光长的也很端正,年岁并不大,就是续弦也有人会愿意的。
  “回头我跟我夫人说一下,她对京中的闺秀也有所了解,说不定就有适合何兄的。”
  何光点头对林松道谢:“有劳林兄和嫂夫人了,我这人要求不高,无论嫡庶、美丑,再嫁也可以,只要对我女儿好就可以了。”
  林松有些惊讶,没想到何光的要求会这么低,毕竟他是新科状元,有的是上杆子想要跟他拉关系的人会想着把家里的女孩嫁给他。
  何光大概是看出林松的惊讶:“我也是一个女儿的父亲,如果我的女儿被人各种嫌弃我一定会恼火的。女儿不易,将心比心我也不能对她们各种挑剔。”
  林松回到家中,林海还有肖氏、黛玉林祯都在等着他,家里准备了一个家宴来庆祝林松高中。
  “这都是妹妹和祯姐儿安排的。”肖氏笑着说。
  因为她有了身孕,而且还是时隔十多年的再孕,大家有些担心她的身体,所以就让她暂时不要管家安心养胎。
  也幸好黛玉和林祯姑侄两个已经在跟她学管家了,索性林海就让她们姑侄两个现在就接替肖氏管家。
  姑侄两个每天除了上学之外,都要拿出一定的时间来处理家事。
  刚开始独立管家,两个姑娘都有些手忙脚乱,好在她们两个都很聪明,再彼此商量一番,现在也是把管家的事情都做好了。
  林松笑着冲两个女孩点头,尤其是看着女儿很是满意,他就想起了今天何光说过的话,在宴席上复述了一遍。
  “没想到这位何状元会是如此胸襟的人物。”林海有些感慨,他自问对待家中女眷的态度很好,可是跟何光一比居然都被比下去了。
  肖氏和两个女孩都没有说话,她们也是对这位何状元很有好感。
  黛玉和林祯都不约而同想到了宝玉,宝玉每天都说女儿如何如何好,可是那也只是停留在口头上,他连身边的袭人等人都没有保护好。
  “将来能够嫁给何状元的女子会很幸福的。”肖氏忍不住说了一句。
  虽然何光是有一个女儿的鳏夫,可是女儿毕竟会嫁出去并不会对续弦的那位夫人造成太大的影响。如果不是林祯和黛玉的年纪都太小不合适的话,她真的会考虑何光这个人选的。
  林祯却灵机一动想到了人选,她犹豫了一下没有立刻开口,而是等到第二天的时候才对肖氏说。
  林松作为今科的探花,殿试之后进了翰林院做庶吉士。
  这是只有每科考试最优秀的人才才会有的安排,除了林松之外,包括何光等殿试前十名的人也都做了庶吉士。
  这样林松这三年都会呆在京中,直到庶吉士散馆才会有其他的安排。
  等到林海上朝林松去了翰林院,家里就只剩下养胎的肖氏和管家的黛玉林祯了。
  黛玉林祯她们每天管家的地方就在肖氏正院的花厅,处理过家事她们两个就去肖氏面前说话陪肖氏解闷。
  林祯就在肖氏面前说起了昨天听到的何光之事,说她有人选。
  肖氏有些好笑:“你一个小丫头能有什么好人选,别是你身边的丫头吧。她们都是好丫头,虽然那何状元说了不拘身份,可一个今科状元又怎么能娶的太差了。”
  林祯有些郁闷,她是想到了两个人选来着。
  头一个就是香菱,还没说出口就被肖氏给否了。
  香菱如果跟贾雨村走了,现在就是官家小姐,身份上也配得上何光了。可是偏偏香菱不愿意离开林家,这身份上就是一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