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公主嗜我如蜜 >

第29章

公主嗜我如蜜-第29章

小说: 公主嗜我如蜜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片海棠树落英从枝头拂落下来,正停在元清濯的手背上,她看了一眼,也不知道怎的,悲哀到了深处,反而哭不出来。
  她转身走进了寝房,一天一夜,再没出来。
  不进水米,不许任何人探视。
  一场席卷梁都的大雨嘈嘈切切错杂打在俨然屋舍后院的绿云芭蕉上,两旁抱厦下无数白木兰尽态极妍,曼丽伸出一捧捧晶莹素雪,等待着春雨的垂怜。
  银迢担忧公主不吃不喝坏了身子,见好言相劝,公主仍是不肯出来,无奈之后硬着头皮往里闯。
  她端着一叠芙蓉酥,一碗瘦肉粥,并两样酸辣开胃的小菜,将托盘搁下,走了过来:“公主,您吃些吧。”
  金丝牡丹帷帐垂落,无风而动,里头影影绰绰看不分明,唯见一床锦被,公主人似乎就藏在锦被底下。
  过了许久,元清濯还是不出来,也不出声回应,银迢想了想,不得不提醒公主一件事:“公主,用不了几日,就是太皇太后的寿辰了,陛下孝心,特地要为太皇太后办一场盛大的千秋节,公主莫非想这个模样,去对太皇太后祝寿?”
  里头顿了顿,传来一道犹豫的声音:“苏嬴找到了没有?”
  她伸出脑袋,披着锦被在身,无声擤鼻,像是着了风寒,头昏昏沉沉的,看什么都眼花。
  银迢替她将菜补好,端到床榻边上来:“橘兮已经卖力地去找了,只是,人毕竟不是消失了一日两日,而是三年,三年这么长,都够一个人面目全非了,岂是那么容易就能找到,但公主 * 也不必太过忧虑,林将军都亲自出马了,难道还有找不到的人?”
  这倒也是,林霜写是个手腕狠辣的,出了名的难缠,由她盯上的人,无论仇家债主,生人陌客,想要拿捏,都是手到擒来。
  元清濯终于拨开了帘幔,伸了只玉手出来,接住银迢递的小碗,低头喝了起来。
  她这两日水米未进,也不事梳洗,加上人病恹恹的没有精神,如今弄得格外狼狈,就算说这是个疯婆子,只怕也有人信。
  “公主。”
  银迢不忍细看。
  元清濯抬起头,乱糟糟的长发下,掩藏的一双星眸却异常明亮。只是,颇有几分嫌弃。
  “银迢,你好歹也是专门从事这方面的人才,怎么连碗粥都熬不好了现在?”说完,她紧皱着眉头咳了两声。
  银迢微愣,她深感委屈,也不晓得如今是哪里做得不合公主的心意了,忍不住为自己艰难辩解了一句:“公主,奴做饭一直是这样的,公主也没说吃不惯啊!”
  元清濯握着调羹的手蓦地一颤,打在青花小碗内壁,发出响亮一声。
  再要吃,却是再也吃不下去了。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吃了姜偃的鱼片粥,她已经曾经沧海难为水了吗?
  一想到姜偃,顿时悲戚又重临心头,哪里还喝得下这味如白蜡的肉粥?她“哇”地一声,随即伏在床上,嚎啕捶床大哭。
  银迢被吓坏了,见公主要扔了碗,急忙抢过来,心里也老大不是滋味:这是在外边吃了哪个狐狸精烧的饭菜呢。


第38章 苏嬴之死
  自与国师一介亭会面之后; 文庚寅就病了。
  听说是突发恶疾,一经感染上,就再也没好,如此已经断断续续在榻上休养了半个月了。在这半月里; 他的夫人徐氏衣不解带照顾着他; 寸步不离。
  听说为此; 显国公发了一通大脾气; 认定女儿没眼光; 看中了一个腐儒不算,居然还是个病秧子。
  不过显国公到底是没有说,让女婿换人; 而陛下那边; 榷茶使却要换人了。
  新的税茶法已经指定; 眼下正有这个空缺; 听说文庚寅恶疾缠身起不来了,总不好让官员带病到任; 也不利于榷茶的新气象。
  一日,正好赐弈薛弼,小皇帝说到了这个问题; 同时也谈到了太皇太后的千秋节。已经囊中羞涩了; 在俭省了许多不必要的开支的情况下,此次千秋节,还是花费了不少钱。
  若是以往; 倒也可以不必大肆操办; 今年却不同。
  太皇太后的古稀生辰,本就意义重大,再者; 天下苦北胡久矣,三年鏖战,终于大胜还朝,百姓憋着的一口气也该抒发一下了,正好借着此次机会,天子与民同乐。
  薛弼落子,对小皇帝的忧愁他无从排解,只好夸些陛下爱听的:“陛下棋力,远胜于长公主。”
  他与元清濯交过手,这是一句大大的实话。
  小皇帝拂了拂手,笑哈哈地道:“爱卿怎么拿朕比皇姐 * ?她是出了名的四肢发达,头脑简单,要是她下得过朕,才怪了!”
  小皇帝虽然看不起皇姐的棋艺,但是被夸了仍是掩不住地开心。
  至于说到他那个“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皇姐,免不了又要想起她最近做的事,听说皇姐很是高调,这都打上姜偃门前去了,真是旷古烁今的剽蛮女子。
  “对了,皇姐与国师近来如何?”小皇帝问了话,顺道落下一子。
  薛弼正好是他安插去监视元清濯与姜偃动向的一枚棋子,可惜他已经露了脸,近来不适宜再凑到元清濯跟前去了。
  薛弼沉吟良久,不知这个结果陛下是否满意,他如实回话:“长公主与国师,已然分了。听说是长公主亲自上门了结的这场缘分。”
  小皇帝点了点头,“其实朕也觉得,是孽缘,不如早点了结得好,姜偃这个人……”
  他停了一下,不说了,眼瞳中却自有那么份高深莫测的味道。
  薛弼时常感觉小皇帝年纪虽小,心思却深沉如渊,因此并不敢妄自揣摩圣意,停了一下,又道:“不过陛下,长公主虚岁双十,她的婚事原本是因为战事耽搁的,太皇太后只怕也一直悬心着。”
  小皇帝哈哈一笑,“朕原本还想皇姐这次怕不是真对姜偃死心塌地了,毕竟他那副容姿可说举世无二,真让皇姐收心了也不是不可能,如今既然没有,那便好办多了。这次千秋节,除了梁都的勋贵子弟以外,胶东王、云中王、汉亭侯等异性王侯,也将前来谒见为太皇太后贺寿,薛卿家有所不知,这胶东王裴钰,原本就是先皇为皇姐内定的驸马。人品相貌自是不必多说,而且年少有为,朕自即位以来,就时常想为先皇分忧,皇姐的婚事亦是一件。你说这难道不是天选的驸马么?”
  薛弼哪里敢反驳半个字,忙低头垂拱,连连称是。
  说了许多,长公主与胶东王必是天赐良缘,诸如此类的话。
  薛弼走后,小皇帝正嫌弃身上燥热,在大宦官和玉林的安排之下,他去玉清池泡了个舒服的澡。
  头仰靠在池壁上,温泉氤氲的淋漓的湿气扑在他的脸上,小皇帝忽低低地哼了一声,发出满足的喟叹。
  侍女脸红地从温泉池子里走开去,姣好玲珑的身影划出长串暧昧的涟漪。
  很快,身后响起了连串的脚步声。
  跟了自己太久,这串脚步声小皇帝非常熟悉。
  他闭着眼,享受着最后的一点余韵,冷静地道:“和玉林,速奏。”
  此刻的陛下脸上,哪里还有半分天真稚子的影子?
  和玉林道:“诺。线人传话,公主殿下取用了昭明寺的一道卷宗。”
  “谁的?”
  “苏嬴。”
  元清濯并没把事情做隐晦,根本不需要怎么查,就能知道她拜托吕归州动了昭明寺的旧档。
  “苏嬴。”小皇帝喃喃重复了一遍,似乎想了起来,“就是那三年前,替祖父伸冤的苏长颉之孙 * ?朕有印象。”
  说罢又不解起来,喃喃道:“皇姐无事 为何找苏嬴?”
  这一点和玉林就不得而知了。
  小皇帝闭了闭目,想了片刻,转面笑道:“朕记得,当年苏嬴洗雪冤屈以后,人就不知所踪了。这么多年找不到人,难为皇姐还记得,该不会是有一段吧。”
  但,什么人都没有裴钰可靠,皇姐跟着裴钰,嫁去胶东,才是最合适的。
  他黑眸沉了下来:“和玉林。”
  和玉林匍匐跪地,叉手道:“奴婢在。”
  小皇帝道:“朕来帮她安排一下。”
  ……
  一场酣畅淋漓的春雨终于歇了下来,大魏都城春水涨腻,满城空气都让雨水涤净了般,很快商客游人又都出了门。
  元清濯也从被褥里钻了出来,这几天她人还傻愣愣的,塞了几天的鼻子到了今天还不通畅。
  太皇太后千秋节在即,宫里已经将贺寿的吉服送出来了,也就在这时,她派出去的甲乙丙丁有了消息。
  甲全带回来一个在梁都跑马的车夫,看模样四十年纪,脊背佝偻,双臂却结实有力,是个平平无奇的本分人。
  元清濯本在抱厦的贵妃榻上歇晌,立刻精神为之一震,坐了起来,车夫要行礼,她也全免了,直问道:“你是?”
  车夫回道:“小的叫李奉宗,原是个拉车的。”
  “你认识苏嬴?”
  元清濯好奇。
  李奉宗回道:“三年前小人还家徒四壁,只有一辆板车可以拖点儿货,那位苏公子从昭明寺出来以后,就是躺着小人的马车出了梁都的,他还把他身上最后一块值钱的家传美玉给了小人。小人拉着他出了城以后,就近到了城南一个破旧的社庙里头,那苏公子说不要小人送了,小人这才走了。”
  社庙?元清濯不知道苏嬴去社庙作甚么,颦蹙柳眉,有几分不信他的话。
  李奉宗见过的人多了,极善于观色,一眼便看出眼前的贵人对自己的话存疑,他连忙补了一句:“苏公子当时是竖着从昭明寺出来的,走了没几步,到巷口人就不行了,小的见他浑身是血千疮百孔,腿上的伤口还在流血,本来也不敢上前拉他。苏公子撕了两截袍角胡乱包了下腿,就取出那块玉符来了,小的见钱眼开,没见过成色那么好的玉,就一口答应了,送他出城。”
  “出城了之后,苏公子执意往南走,小的就用板车驮着他往城南去,到了社庙,苏公子要下车,将他的玉放下,小的就停了下来,苏公子一个人进了土地庙久久都没有出来,小的看天色不早了,怕一会关了城门回不了了,只好独自先回。后来小人常驾的那辆马车,原就是用苏公子给的玉符换的。”
  元清濯吃惊:“你就把他一个人撂下了?”
  那车夫登时哑口无言,错开了公主锋锐逼视的目光,唯恐长公主怪罪,又急忙俯低身体磕头求饶:“公主,公主饶命,小人只是个普通的车夫 * 啊,原只是做点行脚生意的,与苏公子只是萍水相逢,小人是没那菩萨心肠,可是小人也是迫于生计啊……”
  被他哭诉,一通吵嚷,元清濯本就头脑昏沉,如此更是心烦意乱,实在听不下去了,便挥了挥手,令他住嘴。
  李奉宗于是止了泣,偷瞄了一眼长公主,觉得她多半是不会怪罪,心才稍稍安放回了肚里。
  元清濯抬眸,“那个土地庙在哪?你领我去。”
  “哎!”自己毕竟于长公主还是有些用处,李奉宗忙将自己拾掇了拾掇,“小人的马车就停在府外。”
  甲全冷冷道:“我们公主有上好的马车,谁要你的马车!”
  “是、是是。”
  李奉宗不住点头。
  元清濯自己府上的快马四蹄健硕日行千里,堪称一等一的好马,她心急如焚要出城,哪里用得上李奉宗的马车。
  只是在登车之前,元清濯回头看了眼停在身后的李奉宗的马车。
  算是宽敞,有些格调,造价不菲。看来苏嬴给他的那块美玉不止他轻描淡写说得那般简单。
  但如此一想,苏嬴将他家传的玉符都拿出来,平白送给了一个车夫……一股不太妙的预感升上了心头,让她直催促,让车夫将马车赶得快点儿。
  甲乙丙丁各一匹马随从身后,一路疾驰,往城南而去。
  李奉宗说得一点不错,在城南确实有座废弃不用的社庙,占地不大,因为荒废多年,如今只剩下一堆断壁残垣,破烂垮下来的红幡尚在风里招摇。
  元清濯下马车,李奉宗急忙迎了过来,一副想起了什么的恍然大悟之色:“对了,小人就是在这里,扶苏公子下车的,当时他人都站不住了……”
  元清濯仿佛没听见他说了何话,她抬步,朝着那破损的社庙一步步疾走过去。
  这庙里供奉的土地已经被搬空了,可能是附近的村民又有了新的更好的参拜的去处。
  这社庙坐北朝南,里头又有一间内房,可能是以前打理庙中香火的道童所下榻之处,元清濯吹开了门环上的灰迹,径自一人入了门,身后的甲乙丙丁面面相觑,也跟随公主走了进去。
  内房也是空无一物,唯不过一方石塌,砌得并不平整,根本看不出人生活过的痕迹。
  元清濯逡巡周遭,并无任何特殊情况发现。
  这时那李奉宗又偷摸跟了进来,见公主似乎一无所获,他想了想后补了一句:“小人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