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耽美电子书 > 陛下在上 >

第92章

陛下在上-第92章

小说: 陛下在上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人皆是沉默,皇后这些年也变得愈发沉静,宫廷生活让她变得沉默寡言,与安阳幼时大不相同,曾经些许的张扬与英气,都化为内敛的温润。安阳不敢抬眸去望,心虚地的模样,明显得很。
  这般,皇后只当她还在为昨夜之事内疚,她默然叹息,温声道:“昨夜的话,可曾伤你心了?”
  她的语气不浓不淡,恰到正好。安阳微微愣了愣,摇首,昨夜本就是她之过。
  皇后本想信她,可仔细瞧她,似是瘦了些许,下巴尖尖,她不知何故,孩子大了,心中藏着事不愿和她说,她也无法,若生反骨,她只好去探缘由,慢慢去解。
  对于阿蛮,皇后觉得自己存着万分耐心。既然她说不是,那么,她也不会再说,想起常澍所言,她心中似有解答,便问:“阿蛮是否有爱慕之人,陛下不准?”
  安阳头又疼了,她不想回答这个问题,压抑了许久,心中苦苦挣扎,脑门一热,张口便道:“殿下,可知欢喜是何?”
  她问得直白,甚至如稚子般求教,皇后失笑,若是寻常母亲,定能解答,只是她这般遭遇,定然不懂这个人间情。爱之事,摇首不知。
  安阳颓唐,皇后道不知,定然未经过情。爱一事,想起当年自己搅乱她侍寝之事,她愈发觉得自己荒唐。在皇后面前,她不善于隐藏自己情绪,皇后就察觉她愁闷难解。
  她想,孩子定然大了,有自己的想法,不久后也会有自己的夫婿、自己的家,眼下不过是冰山一角,现在自己稍感失落,待以后就习惯了。
  皇后安慰自己后,见阿蛮眉心微蹙,自己抬手怜惜地抚上,一寸一寸地捋平她的愁绪,“阿蛮,若真是有爱慕之人,陛下不准,我会助你,无须这般忧愁。”
  自己今生无法触摸的爱情,她养大的孩子应该可以去碰一碰,就算遍体鳞伤,那也是曾经爱过,好过一片空白。


第118章 
  安阳一怔; 神色间绷不住了; 她凝视着那只手; 星光流转; 凝滞了她心间的痛楚,她依旧带着迷糊; 她想挥掉那只手,可自己心绪随着那只手而平缓下来。
  她魔怔了。
  她阖上眼; 眉眼淡去往日的生动。
  皇后不知她怎么了; 等了会儿; 发觉她睡了,许是昨夜醉饮; 伤了身体。她轻轻掖好被角; 悄悄退了出去,她吩咐宫人好好照料小殿下,这里都是她当年挑选出来的心腹; 必是贴心。
  她吩咐的时候,故意将声音压低; 恐吵醒殿内的人; 她顿了顿; 又道:“今日推了所有拜客的帖,不见臣子,晚膳前小殿下若醒了,让她去中宫用晚膳。”
  年间满朝休沐,皇帝静养; 又值佳期,安阳炙手可热,朝臣定然不会错过巴结的机会,有的可推,有的便不可推,不如去中宫避上一日。
  皇后虽安排下去,她坐于中宫之内,午时宗族夫人来请安,她虚虚应付。入宫多年,这些小事,她已习惯。面上强笑,与他们谈天说地,提及的大多是安阳的婚事。
  少女十四,来年便要及笄,眼下是该安排。礼部得陛下吩咐,送来很多朝堂子弟的画像。皇室子弟成婚,哪有爱意可言,大多考虑门第与家族利益。去岁林氏嚷着过继宗族子弟,可与安阳争一争,只陛下不允,他对安阳甚是看重,得这般行事有度的嫡女,谁还会想着他人子弟。
  陛下训斥林氏后,她就病了,皇后顺势让她养病,不见天颜。林氏在后宫经营多年,是皇后忍让,不愿多加计较,只是她不知的是,小殿下安阳早就对她心生厌恶,真病还是假病,轻疾还是重症,唯有医官说了算。
  林氏病恹恹,不能再兴风作浪,过了数日,便病死了。恰逢年关,陛下养病,丧葬便草草了事。林氏一族在前朝嚷着林夫人死因有假,安阳懒得搭理,闹到御前,医官做证,林氏族人无话,安阳趁机压制林氏,适逢御史弹劾,皇帝更觉厌恶,贬离出皇城。
  林氏一族追溯往上,百年深厚底蕴,败得太快。朝臣心知肚明,不愿多话。唯有皇后知晓,这是安阳忍耐不住了。林氏跋扈,但她有兄长撑着,而皇后没有。
  安阳长大了,自然是中宫最大的支撑。
  她面对这些口灿莲花的夫人,着实头疼,她不知安阳醒了不曾,是否还是头疼,心中惦念,使了秦淮去探望。
  这厢几位夫人还在滔滔不绝,眼睛却盯着离去的秦淮去看,她们想等着小殿下过来,这样才可见一面,为自己儿子争一争,博得昭平公主好感。
  她们意图明显,皇后怎地不知。不多时,秦淮回来,道是小殿下晚膳不过来,出宫去赴宴。夫人们失望,皇后揉了揉酸痛的额头,她们这才识趣地离去。
  她们前脚方走,安阳就入殿。皇后奇怪,她便道:“我若说我过来,她们便不会走,难得殿下主动请我用膳,怎可让不三不四的人旁观看着,多碍事。”
  听闻不三不四四字,皇后本想训她一句,哪有这般编排夫人们的,指不定她的夫婿就出自这些家族。她未启唇,就看到安阳失了血色的唇角,心中一揪,也随她去了。
  她唤人近前,外面风寒,握着阿蛮的手,暖乎乎的,少年人血气方刚,她笑了笑,道:“头还疼吗?”
  这样亲密的动作,很是平常,安阳僵了僵,不敢动作。皇后近些年习惯她的胡搅蛮缠,见她站着不动,心中怪得很,陡生些许失落,孩子大了终究会离她而去的。
  皇后依旧笑了笑,也不勉强,与她说了些趣事。殿内只余二人,安阳的脸上浮现淡淡笑意,与外间应付朝臣的阴沉不同,两人心照不宣地不提昨夜之事。
  只是未到晚膳,内侍来禀,皇帝请小殿下过去用膳。安阳笑着让人退下,转头就砸了茶盏。这是中宫,余下都是皇后心腹,她也无需藏着掖着,坏脾气便使出来了。
  皇后淡笑,方才还想着她长大,足够自己应付大事,眼下就砸东西出气。
  秦淮笑着去收拾,顺口揶揄:“江北带过来的物什,都被小殿下砸尽了,下次霍陵回来时,再带些,防止小殿下再砸。”
  安阳羞红了脸,支支吾吾地站在原地,不敢去望皇后,气愤道:“我几月未曾过来,陛下还这般……这般……”
  “原来阿蛮还知晓自己几月未曾过来。”皇后淡淡望她一眼,饶有深意。
  安阳更加心虚,指尖捏着袖口摩挲,想看一眼皇后,却又没勇气。秦淮看着她,又是一番打趣,“小殿下似是民间受气小媳妇,有着委屈说不得。”
  皇后失笑,站起身吩咐婢女拿来披风,亲自与她穿上,温润如山水,安阳吸了吸鼻子,站在那里不动,由着皇后摆弄。皇后见她当真不开心,心中默然叹息,她当真不知这个孩子的想法。
  若说黏她亲近她,可以几月不曾来中宫;若谈论生疏,眼下又是这般不愿走。她发觉养孩子真是不易,裹腹温暖容易,让她舒心,难!
  她捏了捏安阳藏在秀发下的耳垂,笑意微浅,逗她:“受气小媳妇,要听话。”
  这句话本是无心,却让安阳身子僵硬,心中被针戳过,丝丝缕缕皆是酸楚。皇后越是温柔体贴,善解人意,她就觉得自己卑鄙丑陋,其心可诛。她认真道:“我听殿下的话,只是现在能不能不要选驸马。”
  “嗯?”皇后替她系丝带的双手微滞。
  安阳急道:“殿下若觉为难,陛下那里,我去说。”
  “此事是陛下提及,我不过替你先看着,你若不喜,再迟些也可,勿要以此事忧虑。”皇后不疑有它,亦不问原因,只嘱咐安阳几句,让她先去,勿让圣驾久候。
  小殿下走后,皇后唇角笑意敛住,秦淮在一旁看得清明,忧心忡忡,道:“当年的事虽说知情人少,可不代表无人知晓,万一走漏风声,小殿下知晓,岂不是会生起怨恨,与中宫离心。”
  云殿与中宫冰封露重,无情意可言,小殿下便在中间调和,只是皇帝多疑,再是调和也无用。渐渐地,小殿下在皇帝面前,只字不提中宫。
  兼之她几月未来,秦淮担忧她是否知道些什么,消息传不好,便会认为皇后夺子,迫使上官彧隐退。宫廷朝堂,事实经第二人相传,可能就失去原来的本质。
  皇后不以为意,淡淡道:“我养大的孩子,不会这般无情莽撞,她懂理。”
  秦淮叹息,皇后这是深信不疑,人心多变,虽说是她养育,可隔着血缘,到底不会太亲厚。
  主仆二人的谈话,无第三人知晓。小殿下不情不愿地去皇帝处,她方想清楚,好好对待殿下,那些荒唐的感情只是一时情迷,亲情爱情一字之差,定是弄混,她待皇后好,听她话。只是皇帝总这般,耳提面命,让她措手不及。
  皇帝养病,菜色皆是清淡,安阳伺候他用膳,顺口提及自己婚事,诚恳道:“父皇病疾未愈,儿无心思谈婚事,不若等您病愈,亲自替儿相看。”
  她说的诚恳,亲自二字让皇帝很舒身暖心,是他让皇后去办,孩子不愿,显然安阳更亲近他,他脸色苍白,看人更带几分锐利,仿若这般才可撑起他皇帝的威仪,孩子信任他,他应该应允。
  皇帝答应后,安阳心中巨石掉落,敛下笑意,服侍皇帝用药后,才退出去。
  她喜滋滋地跑去中宫,发现寝殿灯火已熄,皇后睡下了。她愣了愣,急于分享好消息的心情被泼了冷水,想了想,皇后早睡亦是习惯,她不该打扰,转身回自己寝殿。
  朝堂休沐七日,六部照常运转,送来的奏疏只添不少,她咬了块皇后送来的点心,翻开案上的奏疏,深处权力中心,方知权力的重要性,非她贪婪。她若无权,怎会让林氏落败。只有她勤奋些,成长得快些,陛下身体一日不如一日,她所做的便是等着,慢慢剔除帝系一党的朝臣,用自己的心腹替换重臣之位。
  慢火才好,于皇帝面前还是先收好锋利的爪子,需先示弱。
  开朝后,安阳照例忙得脚不沾地,每隔三日都会去中宫,掐住时间,晚膳时间过去,便能蹭顿晚膳,多待半个时辰。
  安阳处理朝堂之事,愈发熟稔,皇帝病得厉害,她便彻底放心。又知晓陛下不喜皇后,每逢皇后去侍奉,她都派遣后苑妃妾过去,疏散皇帝注意力,皇后待不得多久,便会行礼退出。
  而她一去,安阳就会如临大敌一般的派人去盯着,得她神色很好地出殿,才会放心。
  上元节时,皇帝病症微微好转,便不曾摆宴,安阳照例去他处,告知他朝堂上的些许大事,等他喝药躺下后,才脚下生风地去中宫。
  今日无事,她可在中宫多待一刻,不愿将时间在路上耽搁,她跑得极快,身后婢女跟不上,可是她还是去晚了,中宫又已阖上宫门。见到厚重的宫门,她心中浓厚的思念陡然剧增。
  她若喊门,必会传到陛下那处,皇后定然又会训她,她围着那扇门走了许久,眉心一动,趁着巡视的守卫刚走,春寒料峭,夜间更是散着透骨的凉意。
  婢女跟过来时,上气不接下气,方想劝殿下回去,明日再来,就瞧到那抹红色身影甚是灵活地翻过宫墙,她揉揉眼,再看,小殿下呢?
  中宫守卫森严,安阳翻墙而入,自然惊醒宫人,提着灯火照去,就瞧见小殿下喜滋滋的模样,顿时愣住。安阳不理她,接过手中灯笼,神色凝滞,严肃道:“我怎么进来的?”
  宫人震惊,知晓这位殿下的性子,忙道:“殿中从宫门而入。”
  安阳甚是欣慰,笑眯眯道:“明日去我那里讨赏。”
  宫人哭笑不得,忙应下。秦淮听到声响,出殿查看,就瞧安阳提着灯火而入,微弱的灯火照耀得少女眸色如火,身上红衣也煞是好看。先前陛下病了,小殿下便日日穿着素净的衣裳,她本就消瘦,不喜脂粉,这样装扮,文帝不乐意,他不过病了,带着自己的孩子也病恹恹的,让她换身艳丽的衣裳,安阳也就应了。
  皇后知晓后,命制衣局做了几套红色的衣裳,颜色好看,衬得少女明眸日似水,五官更为隽秀。
  秦淮未想那么多,请她入内,回头看着宫人为难之色,她略微诧异,蓦地想起她吩咐宫人已阖上宫门,小殿下如何进来的?
  作者有话要说:  昨天手残点错了,今天付出代价,双更。
  晚点还有一更。
  重点就是:我昨天更文了,更了,就是前一章啊,有人说我没更文,委屈JPG。


第119章 
  安阳未曾注意到秦淮的神色; 入了廊下后; 就将引路的灯笼丢给宫人; 迫不及待地推开殿门。殿内温暖; 生着炭火,陡然跨入; 她有些不适应,灯火旺盛; 想来殿下在看书; 并未安寝。
  案上的茶盏冒着氤氲热气; 安阳看了一眼,抬脚往内室走去; 内室外殿以屏风遮挡。这里是她成长之地; 幼时住过几载,后被皇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