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重生之谁的皇后 >

第458章

重生之谁的皇后-第458章

小说: 重生之谁的皇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烂漫,别人也羡慕不来。

    就拿娶妻来说,换一个人,怎么都不会想到娶芈氏。芈氏曾经是尉灿的妻子,尉灿什么人,尉家是他周家姻亲,尉灿是他们晚辈,还晚两辈——他好意思吗?就更不说芈氏年长于他,又生育过,也不是什么绝色美人了。

    也亏得周城纵着他。

    周宜瞪了周城一眼。然而自个儿仔细想想,竟也是不能拒绝。他弟弟难得看上一个人,也是难得求他。想必是真心喜欢——便纵然像他与七娘那样,如今淡了,但是当初——至少当初是欢喜过。

    周宜这里点了头,崔七娘自然不会反对。周宜还有顾虑,这对她却是件好事。芈氏她从前见过,不难相处。她身份原就远不如她,再加之二嫁,自然不能在她这个长嫂面年前托大。周家这个家,还该是她来当。

    阿乐之后,她又生了两胎,一男一女,如今膝下诸儿环绕,夫婿仕途得意,她再没什么不顺心。至于纳妾——两个鹌鹑似的的东西,也值得记挂?她可没那么多闲工夫。

    果然挑了时间去瑶光寺,与芈氏说了。谁想芈氏只是摇头,她说:“武城县侯错爱,二娘不敢当。”

    崔七娘问:“二娘可是嫌了我家小叔模样儿不俊俏?”

    芈氏简洁地道:“夫人过谦了,武城县侯虽然不俊俏,也自有男儿气概。”

    “那又为什么?”

    “芈二无心再嫁。”

    崔七娘:……

    崔七娘碰了一鼻子灰回来,周宏一声不吭出了门。他脚力健,太阳还没有下去就到了瑶光寺。周皇后这里是他常来,侍婢自然不十分拦他,直闯了进去。芈氏正在陪周皇后用饭,看见他进来,眼神明显一慌。

    周皇后责备道:“什么事这么慌慌张张,连通禀都来不及——绿夭,给武城县侯设座。”

    “我不坐!”周宏大声道,“我就过来问芈娘子几句话。”

    周皇后“咦”了一声,再料不到这个,一时竟抿嘴笑道:“二娘,你要听他说吗?”她年届不惑,这一笑之间,竟隐隐昔日风情,纵芈氏满腹心事,也不由心里一动,想道:怪不得都说她从前是个美人。

    口中只管答道:“我与武城县侯,却没什么可说的。”

    周宏道:“那是谁与我嫂子说,我虽然长得不俊俏,也自有男儿气概?”

    周皇后大笑,推了芈二娘一把:“去,出去与他说个清楚!”

    芈氏:……

    周皇后发了话,她却不得不跟他出来。这时候天色已经有些暗了,天边出了月牙儿,风沉沉的,握一手的凉意。

    周宏问:“你不肯与我好,是因为还惦着阿城吗?”

    芈氏:……

    芈氏是很想赌气回一句“是又如何”,但是想到他与周城的关系,她应了这句,后患无穷。便只诚恳说道:“有负武城县侯错爱。”

第651章 和亲

    周宏杵在那里,像只困惑的大熊:“但是他和三娘子好得很!”

    芈氏:……

    “……才生了孩儿,我前儿去看过,那娃娃长得白白胖胖,像佛前的化生童子。”

    芈氏:……

    她知道这是个浑人,说的话简直就没一句能听的。要不是打不过他,她真想给他一耳光。这时候却只能嘲讽地笑了:“武城县侯是要我上门去道贺吗?恐怕大将军和兰陵公主还不愿意见我。”

    “不会的。”周宏认真地道,“三娘子没那么小气,阿城也是。芈娘子不必担心,就是咱们的亲事,他们也不会反对。”

    芈氏:……

    这人的脑子已经直接跃迁到“亲事”上去了。她之前说的“有负”、“错爱”,他就一个字都没听懂吗?

    芈氏几乎是气急败坏:“我的事,轮得到他们来反对!”

    “那敢情好!”周宏大喜,“日子娘子你订!”

    芈氏觉得自己要疯了。

    周城后来辗转听说了,差点笑疯:大概也只有他四叔这等胡搅蛮缠才能治得了芈二娘。他也不知道这件事该如何收场,但是横竖尉灿是不能留在京里了。便举荐他为北豫州刺史。因知他并无治世之才,便又配了裴简为长史、辛正为别驾,给他们以管束、规劝之权。尉灿只要安安分分呆着就好。

    尉灿磨磨蹭蹭不肯走,到委任状下来还央他母亲去求周城。周城简单地问尉周氏:“阿姐还指着豆奴再成家吗?”

    尉周氏道:“那是自然,总不能他年纪轻轻,就从此一个人过吧。阿伽今年才四岁,哪里能没有娘亲。”——阿伽是尉灿与芈氏的儿子。

    周城又问:“那阿姐想要个怎样的媳妇?”

    尉周氏忸忸怩怩道:“从前芈氏……我是极喜欢的。”

    周城心里道喜欢还闹成这样,口中只道:“豆奴从前不像话。如今不改过自新,无论再娶新妇,还是指着二娘回心转意,都不可能。他留在京里,隔三差五去缠二娘,能有什么长进,还有什么好人家的女子肯嫁他?”

    尉周氏:……

    兴和四年二月,尉灿不得不收拾了东西去北豫州上任。同行的除了别驾、长史,还有亲友赠送的幕僚,譬如李瑾举荐了他的表姐夫杜遥。

    四月,武城县侯周宏迎娶芈氏。

    五月,嘉言回京待产,嘉敏和昭询出城二十里相迎。

    姐弟三人有年余未见,嘉敏和嘉言都掉了眼泪。昭询如今既已经出宫开府,便自认为是成人,不肯学小娘子哭哭啼啼。嘉敏担心嘉言有孕在身,赶忙就止住了。又抱冬生出来给她看,肉团团一只,眉目里能看出周城的影子。他才学了说话,尚吐字不清,叫一声“姨姨”,喜得嘉言眉飞色舞。

    嘉敏问她一路行程,饮食起居,嘉言都一一答了。

    嘉敏道:“虽然说边镇苦寒,但是这舟车劳顿,如愿又没时间送你,何必千里迢迢回来。你要是需要人手、衣物用具,捎个信,我这里尽可以给你送过去。”其实之前嘉言成亲,太后就已经挑够了人手。因嘉敏并不能明白她妹子为什么要吃这个苦头。嘉言低声道:“边镇不是太稳,郎君怕打起仗来顾不得我。”

    嘉敏先前收到消息说嘉言要回京待产,便怀疑是这个缘故,如今瞧嘉言面上颜色,便知道情况恐怕比她之前料想还要严重。

    姐弟三人直入宫中。

    昭诩下朝,留了周城一起回宫。进门时候太后正怜惜嘉言瘦了、脸色不好看,上赶着问她想吃点什么。

    昭诩闻言不由骇笑:“活像如愿会亏待她似的。”

    太后也忍不住笑了:嘉言知道自己远嫁,母亲不会放心,起初每隔几日便有信回来,逢年过节备礼也丰厚;到兴和三年,方才渐渐见疏。因澹台如愿待她如何,太后也是清楚的。

    一家子热热闹闹吃了饭。

    太后久不见女儿,兴奋过了头,眉目里便有些倦意。昭诩便带了一众弟妹告退。嘉敏和周城带冬生告辞出宫。

    昭诩原是叫嘉言歇过一日再来禀事,嘉言却不肯,昭诩只得带她去了书房。嘉言开口便道:“柔然与长安结盟了。”

    柔然不会安分在意料之中。自世祖神麚二年远征漠北,九击柔然,柔然可汗忧愤而死之后,柔然拱手称臣。多年来,有六镇镇守边境,虽然偶有越境劫掠,祸不及中原。后来高祖移京洛阳,专心经略南下,边镇地位一降再降,及至于正光年间连续饥荒,柔然吞并高车国,又趁着云朔之乱扩张势力,到兴和元年,柔然控弦之士已经高达三十万。这也是澹台如愿和嘉言上次深入漠北遇险时候发现的。

    整个燕朝都被夹在吴国与柔然之间。

    洛阳与长安同样要面对这个问题:别说三线开战,两线都撑不住。双方都想着攘外先安内,或用猛将镇守,如昭诩;或虚与委蛇,如元明炬。然而嘉言这次回来说,长安已经与柔然媾和,长安送了宗室女去柔然和亲。

    昭诩乍闻言,气得脸色都青了:世祖子孙,怎么生出这么个玩意儿。

    然而到细细问过柔然的人马之后,昭诩也只能沉默。兴和二年秋的那场战争中,他的损失实在不算小,如今元气未复。一旦对柔然开战,长安和金陵都不会对他客气。哪怕抢一把就跑,也是他不能承受。

    他心里也明白,柔然如今扬言要战,往常劫掠可比,要打,就是倾国之战。以澹台如愿的性格,但凡守得住,都不会让嘉言回来。打仗这件事是讲究实力的,除非被逼到绝境,不然没有人愿意背水一战。

    次日朝议,昭诩把事情抛了出来。满朝臣子议来议去,还是只能和。昭诩便以彭城王昭询为正使,郑光祖为副使出使柔然。

    消息传到后宫,太后便知道卢氏那门亲事是不成了。不由大为可惜。又舍不得幼子长途跋涉,然而她也知道,这是昭询的立身之本,要没些才干傍身,没有功劳进阶,昭诩就是想用他,也不见得好用。

    昭询更跃跃欲试,脸上都放出光来。嘉言忍不住笑话他:“三郎这回得以出门,倒像是去了笼头的马,可劲儿撒欢。”

    昭询嘻嘻直笑。

    嘉言交代了一些路途事项,又调了亲兵护卫。

    五月中,昭询与郑光祖动身出发。

    周城与嘉敏笑话说:“你阿兄这是拿三郎去和亲啊!——不知道柔然公主可生得貌美。”

    嘉敏斜睨他,只管笑,周城被她笑得身上都不自在起来:“你笑什么?”

    “我笑有些人啊,马不知脸长。”

    “我的脸哪里长了,啊?”周城气咻咻道。

    “那郎君不妨猜猜,从前柔然要与我朝和亲,该是派谁去?”

    周城:……

    周城哑然,不由心虚道:“我又没篡位,和亲还不是你们元家出人。”

    “宗室女我元家出了,人家还个公主过来,难不成我元家出了女儿还要出儿子?”周城下意识看了看边上还在傻笑的儿子:“不会吧。”他心里想,他从前成亲早,柔然公主也不可能屈身为妾,多半是用了儿子顶缸。

    嘉敏抱起冬生,笑吟吟道:“没逼得大将军肉身布施,已经是可汗手下留情了。”

    周城打了个寒战,连妻子、儿子一块儿搂住,亲了亲嘉敏的面颊,却问:“那柔然公主可生得貌美?”

    嘉敏啧啧道:“人家才几岁的小姑娘,大将军这就惦记上了?”

    周城哈哈大笑:“不是我惦记,是长安那位……”

    长安。

    兴和二年秋的那场大仗,慕容泰先胜后败,灰头土脸回来。元明炬趁机蚕食陆扬部众。却不知怎的,总不得其用。他不知道是贺兰初袖的缘故,只道是慕容泰在其中搞鬼,两人的关系日趋紧张。

    兴和三年春,柔然犯边。长安原本实力就不如洛阳——柔然也是捡软柿子捏,无奈之下,只能媾和。元明炬以宗室女和亲,并送上子女玉帛若干,私下里使人怂恿柔然攻打洛阳,尚未见成效,洛阳竟然也派人去柔然了!

    不但送了宗室女过去,还以幼弟为使,据说彭城王冠服端严,神情闲远,深得柔然可汗喜爱,以孙女邻和公主婚之。

    慕容泰在朝堂上几乎是逼问他:“陛下当如何?”

    他能如何?

    柔然可汗摆明了要以他为婿,他能如何?

第652章 帝后

    他根本没有选择。

    他心里知道是遭了洛阳算计。柔然公主和五娘之间,他只能选一个;或者说,皇位与陆氏部曲之间,他必须做出取舍——没了皇位,他还要陆氏部曲做什么?嫌自己死得不够快吗?然而要舍掉陆氏部曲,他以后拿什么与慕容泰斗?柔然会全力支持他吗?

    不会的。

    他这时候未尝没有过片刻后悔,当初在洛阳,不能隐忍一时。明明之前任九拿话诓他,他还坐得住,后来陆扬进京,元明修委以重任,他怎么就坐不住了呢?若非如此,他如今该还在洛阳,以昭诩与他的情分,也该是天子左膀右臂,岂不好过如今左右为难?

    五娘算得上是糟糠之妻。他娶她的时候虽然得了王爵,却是新败。之后赋闲两年,是她陪他苦捱;他能得到元明修的信任,也是因他兄长之故;就不说她为他育有一子一女。七出三不去,前贫贱后富贵,不能去。

    他的江山,理所应当与她共享。

    然而——

    他不知道该怎样与她开口。

    陆五娘进门的时候,天色已经昏黄,尘埃在金色的光柱里飞扬。她看着胡床上的男子。当初官媒上门提亲,她在屏风后偷偷看他,影影绰绰能看到颀长的身形。怎么还有人敢上门提亲呢,她那时候想,还不是那些想吃天鹅肉的癞蛤蟆。

    她阿姐闹出那么大的事,阖族都给她背黑锅,莫说是她的亲事,就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