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重生之谁的皇后 >

第364章

重生之谁的皇后-第364章

小说: 重生之谁的皇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谢云然每天都临一幅字。

    她知道外头如今怎么说她,跌宕起伏的人生难免落人话柄。然而比起正光五年初夏的际遇,这次已经好很多了。

    落下最后一笔,方才偏头去看摇车中小儿。天底下没什么比小儿长得更快了,昨儿看他眼睛还睁不开,过得几日,已经水汪汪藏了葡萄;早些日子还是肉团团坐起来费劲,如今已经能扶着车沿颤巍巍站起来了。

    玉郎等了许久才等到母亲回头看她,喜得脸上肉成一团,伸手呀呀要抱。谢云然看一眼窗外,已经是深秋了,天高云远,凉爽有风。抱了玉郎出门,她院子里种了桂花海棠,一阵风过去,簌簌地遍地落金。

    “桂花。”谢云然指着桂花树,做了个深呼吸的动作。

    小儿不明白母亲为什么闭了眼睛不看她,伸手抓脸,谢云然仰头闪避,就听得一声笑。谢云然也没有回头,只道:“阿冉今儿这么早?”因防着玉郎事泄,如今能进她这院子的,除了寸步不离的四月,就只有谢礼夫妇和谢冉了。

    没有听到回答,谢云然抱紧玉郎转身,看见海棠边上站了个以手巾遮面的陌生男子。谢家内闱岂容陌生男子随意进出?谢云然心思转了转,她方才出来得急,四月留在屋子里打扫,身边无人。

    周遭亦无人。

    谢云然不敢把心中惊怒泄露于眉眼,只含笑问:“阁下——”

    “世子妃不认得我了。”那男子道,声音粗嘎,像是许久没有说过话,竟不大会言语了的情形。

    谢云然心道你脸上包裹得这么严实,统共就露了两个眼珠子,这样我还能认出你——除非是昭郎。这人当然不是昭诩。想是从前见过的人。但是“从前见过”这个条件未免太过宽泛,谢云然只能摇头:“抱歉——”

    “无妨。”那人却道,“正要认不出来才好。”

    谢云然还在寻思什么叫“正要认不出来才好”,那人逼近一步,谢云然心里不由自主紧张起来,却听那人低声道,“我找到了世子……”

    “什么?”

    谢云然盼这句话,不知道盼了多少个日夜,真到眼前来,她几乎以为是在做梦。她茫然地看着这个陌生人。他还活着吗?她想要问,无论如何也都问不出口。他定然还活着吧,她每次都这样回答自己。

    这次轮到别人来回答她。

    “世子妃不想听到这个消息吗?”陌生人的眼睛冷下去。

    “不——他在哪里?他如今人在哪里!”如果不是手中抱着玉郎,谢云然几乎要伸手去抓住他的袖子。

    她眼睛里的惶急,终于让陌生人收起了冷意,他点点头,说道:“我需要世子妃的帮助。”

    谢冉来看玉郎的时候,院子里就只剩下谢云然抱着玉郎发呆。谢冉心细,见谢云然眼角似有泪痕,忍不住问:“阿姐有心事?”谢云然张嘴,竟说不出来,停了一会儿方才说道:“我听说——”

    才说三个字又堵住了。

    谢冉心思玲珑,哪里猜不到,登时就说道:“那些风言风语,阿姐理它作甚。你和玉郎能回来住,爷娘心里欢喜着呢。”

    何况兰陵公主在中州磨刀霍霍。

    如今朝中有多少人在曹营心在汉,不过与当初南平王兵临城下是不可比了。当初押南平王的人更多一点,如今押元明修的人更多。上次都以为他在劫难逃,谁想这小子是真有几分天命。就冲着这个,洛阳算是让他稳住了。

    谢冉觉得甚为可惜。

    他也没有想到,兰陵公主一介女流,能不依不饶和元明修杠上。国子监里迂腐的读书人摇头晃脑地点评,说公主不识大体,不顾苍生,他都嗤之以鼻,有些人就是这样的,不轮到自己头上,多理智的话都说得出来。

    当然更多扼腕叹息,说可惜了是个公主。言下之意,如果是世子,就好办多了。中州声称世子在军中的话没有传到洛阳,或者是传到了,被压了下去。大部分人还是相信,中州不过是公主在搞事。

    那个话他也不信。所有的人都在找他,元明修几乎是把洛阳翻过来,一寸一寸地找,他谢家也在找,他相信还有别的人,希望他死的,不希望他死的……都在找,但是没有,生不见人,死不见尸。

    今儿绍宗请他喝酒,说是请他,其实一个人闷头浇愁,末了来一句:“我知道谢小郎瞧不起我……”

    谢冉:……

    这都哪儿跟哪儿。

    能做官的时候,没有人愿意做贼,这不是很正常么。

    何况他不是一个人,他要对他的部将,他的家族、他的妻儿负责。换他在他的境地,未必就有别的选择。

    可怜的小玉郎,谢冉抱着外甥,小儿进谢家,好生调养了半个月,又养得胖嘟嘟的了,掂在手里,沉甸甸的。眉眼像世子,雪白一张皮子,却是他谢家人的遗传。如今还小,要大了些能满地乱跑了,免不了被人怀疑来历。

    不过——

    谁知道到时候会怎么样呢,想当初他阿姐出阁,不都人人艳羡她得了个好郎君么,谁知道不过一两年,南平王府会破败成眼下这般情形。

    就听他阿姐说道:“……我就是听说,这些天,有不少上门提亲的,烦扰到父亲大人。”

    “那又怎样,”谢冉不在意地道,“我谢家又不是那等平民小户,生怕家里多一口抢食,阿姐且放宽心,阿爷阿娘不会点头的。”

    “我是想,”谢云然看着玉郎,眼睛里掉下泪来,“就算是阿爷阿娘不舍得为难我,时间久了,族里岂有不说的……”

    “阿姐就是思虑太过了。”谢冉怜惜地看着他阿姐,想是独撑王府的这半年苦了她。其实不过双十年华,日后当然是要再嫁的,但是眼前这么个情形,那些上门来提亲的,就没一个人样,哪里配得上她!“又不吃他们的,又不穿他们的,又不占他们一分祖产,谁嚼舌根,让他们来和我嚼!”

    谢云然听了谢冉这话,不由一笑。她这个弟弟,从来寡言少语,精于学而疏于人情,不知道什么时候,竟也长成这样有担当的人物了。如果不是……她还真想就顺着他的口气说道:“那敢情好,我和玉郎就指着阿冉养了。”

    但是那人说、那人说——她知道这些话不能和任何人说,不能和父亲母亲说,不能和阿冉说,连四月都不能说。唯一能听她倾诉的,就只有什么都听不懂,所以也不会多想,不会阻拦她的玉郎。

    他说昭郎就在济北王府,他说之前她出阁那日的幕后主使就是济北王。

    她想她一定是疯了,她怎么能信这个话呢。济北王她见过的,还很小的时候,那也温柔清秀的一个少年,他怎么会做出这种事?

    她出阁那日……谢云然当时打了个寒战,并不是因为冷。那日死了多少人他知道吗?

    她有什么值得……她有什么值得他这么心心念念,不惜毁天灭地?连她自己都觉得不值得。是因为、因为他看不见的缘故吗?

    她不知道。

    这太荒谬了,荒谬到超出她能够理解的范围。那也许就像她当初不能够理解陆静华为什么要毁了她。

    求而不得……真的有这么恨?

    那要是得到了,发现不过如此呢?

    “我没有信物,”那人说,“世子如今情况,也没有什么可以作为信物,让我带给世子妃。”

    “你是谁?”谢云然没有忍住问,“你能……让我看看你是谁吗?”他到底是谁,昭诩为什么会这样信任他?

    “世子妃当真要看吗?”那人低声笑了起来,笑声极其难听,像栖在树杈上的夜枭。

    谢云然顿时就反应过来,这人的声音,定然是毁过的,那么他的脸、他的脸……“看来世子妃猜到了,”他说,“世子妃就是看了我的脸,也认不出我来。”

    “谁毁了你的脸?”

    谢云然也听过豫让漆身吞炭的典故,但是她无论如何都无法相信,世上竟真有这等义士,他是受过昭郎大恩吗?

    那人沉默了许久,久到谢云然疑心他是不肯回答了,但是最终还是听到他叹了口气,他说:“世子妃还记得郑三吗?”

    恐怕就是济北王策划了她出阁那日的屠杀也不能比这句话更具有冲击力了,他站在海棠花边上,他当初好看得就像一树海棠。倾动天下的艳色,都以为他不在了,有人写诗嘲讽他祸乱朝纲,不得好死,也有人惋惜风流散尽,美人绝世,谁能想到他还活着,又谁会想到他会以这样一种形态活着。

    谢云然过了许久才舒出这一口气,她对谢冉说:“你帮我和阿爷说,如果有合适的,我愿意改嫁。”

    谢冉呆呆抬头来,“啊”了一声。

    “不过我有条件,”谢云然说,“我不想委屈了自己,要再嫁,第一不嫁与仇人,第二爵位不可以低于昭郎。”

    谢冉“哦”了一声,他觉得他阿姐是真聪明,这两个条件一亮,那些上门来提亲的浪荡儿都给他有多远滚多远。他猜第一个条件是防着元钊,那小子蠢蠢欲动想娶个五姓女,也是朝野尽知了;第二个条件,啊哈,难道洛阳的王爷真的很多吗?

第519章 花匠

    济北王最近可以说是人逢喜事精神爽了。他频频去探望地牢里的那个人,告诉他谁谁谁让谢家提亲了,谁谁谁拦下了去上朝的谢祭酒口称“小婿”,谢祭酒怎样恼羞成怒,那人又如何污言秽语,气得谢礼告病。

    他人生得秀美,气质温润,若非亲眼目睹,谁也不会相信济北王还有这样残忍粗俗的一面。

    他也不会让人看到他的这一面,让人看到,他们就不怕他了。所以带进地牢里的就只有个又聋又哑,丑得没人看第二眼的花匠。

    经了长史调教,花匠的脚步细碎得几不可闻。地牢里没有光,济北王自个儿眼瞎,也不容别人看到光。郑林扶着阴冷的石壁跟着济北王往前走,他比他走得快,在这里,他才是手无缚鸡之力的那个。

    有时候他也会疑惑,有时候人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在此处,为什么会到这一步。想当初初见昭诩,是正光四年腊月,南平王父子凯旋归来,旌旗猎猎,天子出迎,将士铠甲映着日光,那气派!

    后来再见,已经是在宫里。他绯衣艳色,哪个不多看几眼。南平王世子却是个方正人,目不斜视,全不像他妹子和娘子。想他当初躲债到瑶光寺,她们可没细问他什么,光看他的脸,就决定救了。

    这些细碎的事如今想来全是趣味,他想他是快要死了。

    他原本早就该死了,想杀他的人可真多啊这天下。可是不,他不会让任何人得偿所愿,他要死,也要死在自己手里。

    兰陵公主和宋王成亲那日,他和昭诩从宫里出来,昭诩挂记他妹子,这么高的火焰也一头撞了进去。后来宋王府的人赶过来救火,他趁乱走了。他从前答应过兰陵公主的事,到这时候算是践诺。

    奇怪,他其实并不是什么一诺千金的人物。月下花前,他许过的诺言多了,所谓海誓山盟,不知道为什么,那些话偏偏就没与念儿说过。陈词滥调,总觉得她未必想听,后来想起来,也不是不后悔。就算俗气的,傻气的,多少人说过的话,做过的事,也许确实会不屑一顾,但那些都不是他。

    后来……想说也没地儿说了。

    他拼命找从前的人,从前的事,想要她在这个世界上留下的痕迹消失得慢一点、再慢一点。

    最后一个得她信任的人,竟然是与他郑家全无关系的兰陵公主。大约就是如此,他记得她的托付。

    那天他从宋王府出来,天黑得透透的,他觉得他该去见她了。虽然他脸上留了疤,不如从前好看,她兴许会认不出来,但是不要紧,他成天缠着她,说他们从前没说过的话,做他们从前没来得及做的事,他们……重新开始。

    他虽然成过亲,有过妻子,身边也从来不乏女人,但是他像是从来没有过像寻常人一样,油米柴盐的生活。

    从前是过不起,风月场上浪荡儿,要什么油米柴盐;后来……后来就是笑话了。

    这些想头,是洛阳城破之后,他和昭诩躲在宫里养伤时候生出来的。他这时候往回想,从前和爷娘兄弟一起过活,也没有南平王府这么清净。他娘是妾室,家里兄弟多了,总会别苗头。他打小贪玩,不上进,也没什么讨人喜欢的长处,长得好有时候占来的不是便宜。后来他那些兄弟倒是沾了他不少光,如今不知道该倒了什么血霉——他没刻意去打听,不过那都是很会见风使舵的货,也犯不上他操心。

    南平王在战场上大杀四方,很有凶名,对妻女却像个寻常男子。南平王妃这么个性子,竟有这等福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