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重生之谁的皇后 >

第261章

重生之谁的皇后-第261章

小说: 重生之谁的皇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们母子不同于外人——这也是太后让昭诩去找王妃的原因。王妃问昭阳殿什么事,昭诩含混只说是高阳王求见。

    王妃“哦”了一声,抬脚就走,昭诩跟在后头,低声道:“母亲?”

    “嗯?”

    “陛下他——”昭诩说了这三个字,一时又卡了壳。反是王妃回头问:“陛下他怎么了?”

    昭诩深吸了一口气:“没什么。”看来王妃是不知情。

    王妃觑着他的表情,却停住脚步,忽道:“陛下一直是阿朱和王太医在看护,闲杂人等,不许靠近。”

    ——倒不是太后不信王妃,只是王妃忙得团团转,实在没有这个时间来看顾婴儿。

    昭诩虚应了一声。

    王妃又问:“你父亲——回信到了么?”

    昭诩摇头。

    王妃沉默了片刻,自语道:“怎么还没到,莫不是战事棘手?”

    昭诩道:“大概是行军无定所。父亲才到云州,收拾起来也费功夫。”

    这话让王妃稍稍安心。

    略点点头,又与昭诩说道:“先帝去得仓促,陛下又着实年幼,要不是北边乱起,实在你父亲应该在京城镇着——如今是没有办法,里里外外都是事儿,母亲有想得不周到,二郎你多担待。”

    这说的是皇帝之死。

    昭诩应道:“二郎知道。”说话间已经到了昭阳殿外。猛听得里头一声喝:“那个贱人!”是太后的声音。

    昭诩目光一飘。

    南平王妃进殿。昭诩自回前殿。这才一出永巷门,任九郎就迎上来:“将军,城阳王和济阴王要出城。”

    昭诩这才从“贱人是谁”的琢磨中回过神来:“都拿下了?”

    “都拿下了。”任九郎道,“正等候将军发落。”拿人他们敢——有昭诩撑腰呢,但是处置——那就不是他们能处置的了。

    昭诩应了一声:“带我去。”

    城阳王行十,比昭诩略长;济阴王行十六,比昭诩年幼。昭诩问:“这时辰,十哥和十六弟要出城去做什么?”

    要平日,一句“打猎”尽可敷衍得过,但是国丧期间,打猎游冶自是不许,即便走亲访友,也形迹可疑。

    眼见得两兄弟不说话,昭诩道:“两位王爷要是不说,那就莫怪本将不客气了。”

    之前称兄道弟是给面子,既然改了称呼,就是公对公了,再说到“不客气”,城北王和济北王几乎是同时打了个寒战:自陈许被这位当街活活抽死之后,南平王世子在宗室里也算是凶名远扬了。

    ——多少因为前年献虏而对他神魂颠倒的小娘子就此终结绮梦。

    当然他们身份不同,但是眼下形势也不同。济阴王也就罢了,城阳王几乎是把肠子都悔得青了。

    他倒是想到了太后定然会派人盯梢,不便随意走动,串联,私会——但是万万没有想到,高阳王会把他们卖得这么干脆——他前脚才把消息知会与他,他后脚就进了宫,以至于他连多想的时间都没有。

    也没能安顿家人。匆匆忙忙就只通知了这位堂弟——说起来还多亏他长了个心眼,让人留意高阳王的动向。他如今百思不得其解的大约是,为什么之前……先帝生前,说高阳王是个可信的呢。

    如果说高阳王的可信与否还在两可之间的话,这位南平王世子的可信度,那就无限接近于零了。

    毫无疑问,无论南平王还是南平王世子,都是太后的爪牙。

    城阳王一时是懊悔,一时是恐惧,一时是忧愤,他猛地抬头来,叫道:“元十四郎,你们父子祸国殃民,迟早报应!”

    昭诩:……

    老子勤勤恳恳在给皇家干活,你说我祸国殃民!

    昭诩怒极反笑,和蔼可亲地问道:“十哥这话从何说起,小弟我几时祸国,又几时殃民,十哥这赤口白牙的,还咬起人来!”

    “你们母子——”

    “十哥!”济阴王忽地叫了一声,说道,“十哥这话错了,十四哥是我元家好儿郎,不过是一时被蒙蔽——这满朝上下都没个明眼的,如何能怪十四哥。”

    被蒙蔽,这说的是太后吧。昭诩在心里想,这个十六弟虽然年幼,脑子倒比城阳王清楚。之前出逃没准只是一时慌乱。

    ——这哪里是轻举妄动的时候呢。

    原来他们兄弟是皇帝的人。

    只不知什么缘故,皇帝派了元明熙、元明修兄弟北上监军,却没有考虑这两个——要知道如今皇帝已经驾崩,树倒猢狲散,无论新君还是……再立宗室里哪个,都须得认皇帝为父,认太后为祖母。也就是说,无论如何,太后的地位都是无可动摇。这样看,这俩兄弟倒是难得的死心眼。

    大约就是太死心眼了,反而不被皇帝看在眼里。这样想着,也不说话,冷冷看着,从城阳王看到济阴王,又从济阴王看到城阳王。

    城阳王被他看得寒毛直竖。济阴王反而更镇定下来,说道:“这天下……还是我元家的天下吧。”

    昭诩不作声,他就等着这兄弟俩还能玩出什么花样来。皇帝死得冤枉他知道,要是他之前就知道太后的计划,兴许还能通过南平王妃劝上一劝——这等疯狂的事,南平王妃定然也是不赞成的。

    但是事到如今,木已成舟,要动太后,在他的位置真是万万不能。

    却见济阴王一撩袍子,双膝及地——城阳王也跟着跪了下来,昭诩皱了眉,正犹豫是一脚踹翻呢还是一脚踹翻呢,就听得济阴王低声说道:“我知道十四哥也不知情,如果十四哥信得过我,我想请十四哥见一个人。”

    昭诩:……

    开玩笑,他凭什么信他。

    不过话说回来,他不怕这两货倒是真的。他也好奇,这两兄弟到底什么缘故匆匆就往城外跑——城阳王看着蠢了些,济阴王却不是。总有个缘故吧,要不就是有大军在城外等着,要不就是逃命。

    昭诩因说道:“带路吧。”

    他也想看看,他们手里,还有什么底牌。

    城阳王留下,济阴王领路——去的是济阴王府。济阴王一路都不说话。正月里的风刮在脸上,仿佛有一道一道的印子。

    幸而没有下雨。

    济阴王府显然毫不知情,因为早上宣布了皇帝驾崩的消息,这会儿里里外外正在戴孝,灯笼换下来,织锦换下来,见济阴王回府,都停下手里的活冲他行礼:“王爷!”再看到跟在济阴王身后全副武装的羽林郎,都是齐齐一惊,把目光往下压,压得更低一些,恨不得整个人都能钻进地下去。

    更没人敢问来者何为。

    济阴王一路脚下不停,直走进内宅里去。惊惶了一府的莺莺燕燕。长廊走尽,济阴王在门前停住脚步。

    却不敲门,躬身对昭诩说道:“十四哥,里头这人……并非可见天日者。”

    那是钦犯了。

    昭诩心道,藏个钦犯在内宅,这堂弟真出息。他知道他的意思是只让他一个人跟进去。要搁在平日,倒是无妨。只是这时候——这可不是他能轻身冒险的时候。面无表情说道:“十六弟说笑了。”

    济阴王道:“不过一个弱女子,十四哥堂堂沙场骁将,难道会惧怕这个?”

    昭诩应声就道:“那就更须避嫌了——让你嫂子知道还了得!”话这样说,脸上一丝儿笑意都没有。

    如果里面藏的是位小娘子,他猜多半是宫闱密事,论理确实无可惧。只不知怎的,他忽然就想起在中州,三娘摸着他的脸说:无论什么时候,哥哥你记着,无论什么时候,无论听到什么消息,都要给自己留一条后路。

    他并不信任济阴王,他说是小娘子,未必就是。就算是小娘子,也未必不会杀人——何必冒这个险呢。

    想不到南平王世子这样滴水不漏,济阴王也是无可奈何。他只想昭诩一个人进去,一来确实事关阴私,事关皇家阴私,事关他元家脸面,不想被外人看了笑话;二来确实存了伺机拿下昭诩的意思。

    当然他并不是想杀人。杀了昭诩他也出不了城,但是作为人质——再没有比他更好的人质了。

    奈何昭诩不上当——激将也不管用——不仅不上当,连站位都极是讲究:刚刚好拿了他当人肉盾牌。

    济阴王心里叹了口气,面上只有更加恭敬,伸手在门上叩了五声,三长两短。

    里头传来一个年轻小娘子的声音:“谁?”

    “我,十六郎。”

    里头沉默了片刻,忽清声质问道:“十六郎何以卖我?”

    济阴王:……

    他是一早就知道这位多疑又多智——所以才指望有她的帮助,能拿下昭诩做人质——但是敏锐到这个地步,却又棘手。

    正要开口,忽然身后昭诩说道:“是李贵妃吗?”

    “世子殿下?”里头一声惊呼。

    片刻,门开了。

第370章拿下

    李十二娘没有想到昭诩能够认出她的声音。就只有西山庄子里一面之缘而已。何况她当时狼狈。

    不过,无论如何,这都算是件好事。她之前也听说兰陵公主救了九娘。当时诧异,想不到兰陵公主有这等义气。虽然义气并不能顶事,但是这份情她记着。然而接踵而来的剧变让她无暇他顾。

    元明熙兄弟北上她是后来才听说的,很难说这角棋走得对或者不对。如果元明熙兄弟能出其不意杀了宋王、控制住北边的军队,那自然万事好说,但是一旦事败——皇帝竟然没有准备后手!

    不但没有准备后手,还被太后半份军报哄得骄而忘形。李十二娘虽然不能断言皇帝会如何,但是她自己——她知道她死定了。

    昭诩只带了任九和郭金两个人进门。进门之后,昭诩心里也暗叫了一声侥幸——当然李十二娘未必能够拿下他,就算有济阴王相助也未必能够拿下,但是瞧这里头布置精细,受点小伤恐怕难以避免。

    不过是些寻常物件,针线,黄豆,刀斧剑器藏头露尾,并不露凶相,讲究的是配合。

    寻常人也就罢了,乍眼看最多感觉凌乱,然而以昭诩的经历,一进此间,自然能觉察兵气凛凛。

    李十二娘当着他的面一一拆掉。她说:“世子见谅……虽然王爷是义薄云天,但我总还得防着别的。”

    她没有细说别的是什么,兴许是王妃,兴许是混进府里的细作,或者别的……像他这样大大咧咧要闯进来的人。昭诩看了济阴王一眼,人是李贵妃他已经见到了,但是济阴王为什么会救李贵妃?

    济阴王低声道:“我母亲……姓李。”

    昭诩:……

    应该的。以李家门第,当有这等姻亲。也不能更往细里追究,要追究起来,洛阳哪个高门清清白白全无瓜葛?

    昭诩道:“人我已经见了……”

    人已经见了,还有什么话,也该说了。

    李贵妃“死而复生”这件事他已经懒得问了。李家灭门之后,李十二娘就该防着产子之后被过河拆桥。既然是日防夜防,防到了也不稀奇。之前“子贵母死”是内监下的手,他不在场,如今想来,多半是被掉包了。

    或者是被买通。

    出宫虽然艰难,但是李十二娘当时入宫,李家是寄予了极大的希望,在资源和人脉上,自然不同于一般宫妃。

    何况还有济阴王援手——兴许还有别的什么人。

    这不是重点。李贵妃虽然生下了皇帝,但是皇帝也就是个婴儿,济阴王总不会觉得可以李贵妃可以凭此上位。

    所以……定然还有些别的什么。

    济阴王看了李十二娘一眼,又扫一眼昭诩背后全副武装的两个羽林郎。昭诩道:“这两位是我父亲的亲兵。”南平王给儿子的亲兵,忠诚程度毋庸置疑,这是其一;其二,武力值也毋庸置疑。

    “……原本我也以为太后要等到皇儿临盆之后再下手,”李十二娘低声道,“不想太后……太后连剩下几个月都等不及了。”

    用的是催产药。

    在得知这一点的时候,李十二娘整个人都僵了。七月生,八月死,这药有一分不对,她这里就是一尸两命,根本不用再挣扎。

    但是万一呢——

    万一王太医医术就有这么精湛,能够保住皇儿不死呢?最关键的是,她当时并无路可走:王太医的催产药她已经吃了开头,她敢不接着吃下去?她带着六个月的身孕,重重宫禁,能往哪里走?

    所以细细谋划下来,就只有半个月的时间。替死鬼,出宫的路……婴儿被抱走的时候她已经陷入昏迷,连多看一眼都不能——也没有人给她看。她已经是个死人了,所有人都知道,她已经是个死人了。

    床上躺着的才是个死人,她在床下,听着婴儿的哭声渐渐就远去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