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如意佳婿 >

第91章

如意佳婿-第91章

小说: 如意佳婿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过大的矛盾,不像村里别的人家,吵闹的都不像样了,连村长过年的时候都夸他家当得好,让大家伙儿都像他学习呢!
  在他心里,孙女确实比不上孙子,可也是他们老刘家的姑娘,又为家里帮了这么多忙,也该让她开心开心。
  因此刘大爷也笑眯眯的反问道:“你想要多少?”
  看样子是刘青要多少他给多少了。
  “爷给多少我拿多少呗。”刘青深谙问长辈要钱的正确方法,掰着手指算道,“不过要买的东西可不少呢,奶他们没来过省府,给他们带点特产回去,还有小五他们最喜欢吃东西了……”
  刘大爷闻言便豪气的道:“好,到时候给你二两银子,想买什么随便买。”本来刘大爷没打算给这么多,大概是想到上回清明节,孙子孙女给他们老两口买的东西,估摸着也花了几百上千文,现在索性多给点,也算是补偿他们。
  刘青也没想到刘大爷一下子这么豪爽,眼睛一亮,笑眯眯的道:“那到时候再给爷买几两烟丝,看看省府的烟丝是不是比咱们家的香。”
  刘大爷却摆手,笑道:“我就不用了,家里的都吃不完,放太多要受潮了。”
  刘青想了想,点头道:“也是,说不定哥哥明年还要来省府呢,到时候再买也不迟。”
  若是明年再来,那就是过来考乡试了,乡试过了便是举人,像他们江州县,每次乡试都很难得才出一两个举人,真能成为举人的,就算没做官,在他们江州也都成了大户人家,进出知县府邸,已经称得上门第之家了。
  刘大爷想想自家孙子成了举人,他当上老太爷,也有人追着去他们家拜访的场景,心里头就一阵激动。
  说完这个话题,刘青顿了顿,又道:“对了爷,我听小柳说她哥身子还不好,方大叔去外边打听了,说很多人读书人考完都喝银耳红枣补身子,方大叔现在急急忙忙,也不知道去哪儿买这个……咱们带过来银耳还剩了好多,哥哥都没吃完,你说要不要送一份给方大叔那儿?”
  刘大爷闻言有些奇怪:“竟然有这事?你方大叔怎么也不找我,咱们延宁每日都要喝的,他们又不是不知道。”
  刘青心想大概是因为方父打听到了银耳的价格,才不好意思开口,南方没有的东西,人家从北边运过来卖,在这个交通极为不便的时代,成本十分高昂,价格卖得不知有多贵。
  他们家要不是安氏娘家托人去北边带过来的,自家也舍不得买这么金贵的东西。更何况方家的条件还不如他们家,他们老刘家里的田地也多,出息还好,现在又卖茶叶蛋,每个月的进项多了好几上十两银子,而方家就是普通的农家,或许比旁的农家殷实些,但还是远远比不上刘家的。
  银耳这玩意那么金贵,他们哪里吃得起?
  方父也不是能厚着脸皮占人家便宜的人,自家出不起钱,自然不好意思向刘大爷他们开口了。
  刘青没说话,刘大爷转念一想也明白了,笑道:“你哥哥和方家的孩子既然是同窗,自当互相照顾,咱们家银耳虽然不多,但是匀一碗给他家也是够的,索性就剩这几日了,晚上你煮银耳的时候,就多煮一份,叫方家丫头送过去罢。”
  刘大爷想的比刘青还周到些,刘青原是觉得她哥毕竟和方永顺是同窗,关系好像还比旁的同窗亲近些,她哥带她去过方永顺家,方永顺他们也来过她家,走动也算亲密了。
  既然关系好,现在方家有难处,她不知道还无所谓,知道了,也明明自家可以伸手援助,却仍是装聋作哑的话,未免显得太过冷漠了。
  这个时代都讲究人情味,不管这银耳红枣方永顺吃了能不能好,但现在是方家需要,他们刘家有,那怎么着也该表示一番。
  不过刘大爷让她煮好了再让方柳送过去,自然显得他们家更是真诚了。
  刘青点点头,心里记下来,以后也要学着这样做,既然做了好事,就要发挥到极致。
  **************************************************
  不知道是不是心理作用,方永顺连喝了两日的银耳汤,就能起床走动了,方父激动的不行,向刘大爷和刘二叔道完谢,又拉着刘延宁和刘青兄妹千恩万谢。
  他是真没想到,儿子的同窗,竟会把如此珍贵的东西匀出来,真真是救了他儿子一命啊!
  刘青也没想到,方父竟会感动成这样,把方永顺下床走动的功劳都归功于她送的那碗银耳汤了。要她说,方永顺歇了好几日,本身又是年轻,恢复能力快,现在能下床走动很正常啊。
  方父却不管刘青心里所想,对刘家人道了谢,回屋又同他儿子商量,夸儿子果真没结交错人,现在救了儿子一命,可不能就这么嘴上道谢,等回了家,一定要找个日子,一家人带了礼物去刘家登门道谢。
  方永顺本身也是端方严谨的人,对方父的话自然没有异议,父子俩就这么说定了。又说他现在身子恢复得差不多,也该准备上路了,本来他们一家三口,在城里多住一日,就要多花好些钱,现在还拖累着刘家几口人也等着自己,委实过意不去。
  方父心里也过意不去,因此虽然还心疼儿子,但还是同意了,出门又去同刘大爷和刘二叔商量。
  刘大爷索性定了第三日启程,他答应让孙子孙女出去逛一逛的,便留了一日功夫,刚好也让方永顺多养一日。
  于是第二日,刘青不客气的拉着她哥去街上买买买,除开刘大爷给的二两银子,她哥身上本来就还有钱,加上他们出门的时候,李氏又往他们兄妹身上塞了些零用钱,现在刘青是个小富婆,可以在城里随便买了。
  刘青不想再吃硬邦邦的干粮了,就在街上买了些上路的吃食,给他们家包括蒋氏王氏在内的所有人都挑好了礼物,不是很贵重的东西,本来她想给熊孩子们买玩具,但是亲哥说他们开蒙了,给他们买两支好些的毛笔更好,刘青就只能给熊孩子们点蜡了。
  除了家里几个兄弟和叔父,剩下的人都是刘青给挑的礼物,她特别省事,给女孩挑统一样式的头绳,顶多颜色有差别,给李氏蒋氏她们买的簪花也款式差不多。
  给她师傅挑礼物的时候,刘青想到再过两个月,大花姐的孩子也要生了,又买了副漂亮的年画娃娃,大花姐的头一胎,想必都想要个儿子,买年画的小贩拍着胸脯保证这年画挂墙上,能招来个儿子。刘青不信这个,但是给大花姐讨个彩头也是好的。
  大肆采购一番,兄妹俩愉快的打道回府了。
  回到院子,没跟他们兄妹出去逛街的方柳,正在院门口张望,刘青买头绳的时候多买了两根,一根给高梅,一根给方柳,这会儿见了小姑娘羡慕的瞧着自己,便随手把头绳给她了,小姑娘一脸惊喜,倒也知道头绳不贵,爽快的收了,一边道:“青青,等回了家,我找我娘要了钱,也给你买头花戴。”
  刘青愿意同方柳来往,便是因为她这爽朗的性子,大方,也不爱占人便宜。
  其实方家人的家教都不错。
  刘青想了想,道:“你知道我不爱戴头花的,你要是有了钱,到时候来城里找我,咱们去街上买好吃的。”
  方柳也喜欢吃的,闻言便点头道:“行,到时候我请你吃。”
  刘青和她哥就逛到下午才回来,考虑到明天一早要出发,刘青他们累了一日,明儿起床肯定受累,方柳便没要刘青做饭,让她搬个凳子在灶房坐下,一边歇着一边指挥她炒菜。
  方家人口少,种的地却不少,方父两口子整日儿在地里,方柳自从她姐姐出嫁后,小小的姑娘就得开始做饭了,干家务活的时间比刘青长,做事也比刘青麻利,唯一比刘青差的,就是她不知道炒那么多花样的菜。
  但因为方柳做饭也上了手,刘青坐在旁边指挥得也轻松。
  天还没黑,两家人就吃了饭,方父和刘二叔结伴去请了屋主过来交接,明儿天刚亮他们就要出发,到时候再来退房,万一有个掰扯不清,就耽误功夫了。
  屋主就在前边那条巷子里,听说典自家屋子的书生成了十多年来他们这儿最年轻的案首,那个时候屋主还拎了块肉过来庆祝了,当然留下来吃了顿饭,关系处得还不错。
  见刘二叔和方父里喊,屋主马上就过来了。
  两家的东西都收拾好了,屋主家的东西一件没少,屋主检查过后,也放心了,又笑说欣赏两家的为人,他们这才租半个月,退房的话他愿意再退半个月的租子给他们,让他们两家明年考举人的时候,再典自家的屋子。
  屋主心想那方家的书生就不说了,刘家这少年可真不一般,如此年轻的院试案首,府试想必也有好成绩出来,听说少年在他们老家的县试也是案首,再加一个府试案首的话,就是小三元了。
  读书人也最讲究好彩头,小三元这几个月考科举,都住在他家屋子里,连带着他们家风水都好起来了,他到时候再抬一抬价,有那钱多的读书人,肯定也愿意来。
  况且明年再是乡试了,刘家这少年年纪小归小,却不骄不躁,比他看过的好多书生都强,说不定还能当上解元呢,这解元住过的屋子,那更是风水宝地了,往后他家屋子肯定很枪手。
  屋主心里头已经乐开了花,面上十分和气又热情,他这么客气,两家人自然千恩万谢,惊喜的接了退的钱,对屋主的招揽连连应了。
  刘青在旁边听得挑眉,心说这屋主还挺有眼光,这不就是最初的广告效应嘛。
  当然她哥也是厉害,被人这么看好了呢。
  作者有话要说:  电脑一直登不了晋江,用手机更的,可能排版有点问题,请见谅。
  

第89章
  紧赶慢赶,一行人终于在第二日的落日之前进了城。
  落水村离城里太远,他们现在回去的话,至少要走到半夜,虽然夏天的夜里,赶路也不怕着凉,但是乌漆抹黑的,刘大爷他们也怕路上不安全,便决定在城里歇一晚,明儿再赶回老家。
  快到城门口的时候,刘大爷还邀请了方父:“现在天也快黑了,你们赶回去恐怕也要到很晚,不然随我们去城里歇一晚,明儿再出发?我们在城里典的屋子虽然小,但这天气也暖和了,挤一挤打个地铺,还是能住下的。”
  方父闻言笑道:“大叔客气了,我们家离得近,走快点也就个把时辰能到家了,不会要很晚的。况且离家好几个月了,就孩子他娘一个人在家,也不知道她怎么样了。”
  人家既然惦记着家里,刘大爷自然不会勉强,如此便分别了,方父赶着车,顺着城口斜出去的道而行,刘家一行则进了城。
  还没到家呢,远远的就在巷子口瞧见了蒋氏,刘青和刘延宁陆续从板车上跳下来,朝着激动的蒋氏走过去。
  “回来了,可算是回来了!”蒋氏拉着刘延宁的手,激动的都有些颤抖,她孙子院试都是头一名,府试想必更没问题,要是过了府试,那可就是秀才了啊,他们省吃俭用,供他读这么多年的书,不就是为了这一天吗?
  蒋氏激动的就会翻来覆去说这一句话了。
  刘延宁反握住蒋氏的手,在她手背上拍了拍,温声笑道:“奶怎么过来了?”
  他们出发的时候,蒋氏并没有来城里的。
  刘延宁的问题分散了些蒋氏的注意力,她不再像一开始那么激动,定了定神便回道:“你娘一个人在城里,我也不放心,上个月家里的活忙得差不多,我索性也进城里来了。”
  李氏来城里也有大半年了,现在进了城不像在乡下,不用干活,吃的也好,李氏几乎闭门不出,肤色一下子就捂百回来了。她年轻的时候就长得秀气,现在身段依然苗条,皮肤一百,自然就显得年轻漂亮了。
  这寡妇门前是非多,就算李氏不招惹别人,也难保没有那色胆包天的,真要是闹出点什么来,让别人怎么瞧他们家延宁?
  蒋氏心里头可不放心,要是因为她的疏忽,让自家引以为傲的大孙子日后被人指指点点,抬不起头来,她得要后悔死了。因此忙完地里的庄稼,她都顾不上卖茶叶蛋的事了,匆匆忙忙进了城来,有她守着,断没人见着家里没有男人在,就敢见色起意。
  其实蒋氏也是可以让李氏关上门回老家的,但是头两个月她怕城里没人,错过了打听消息,这一个月又担心刘延宁他们回城里没地儿住,所以只能在城里守着了。
  刘延宁转念一想,大约也明白了蒋氏的心思,只是没有说出口,反而笑问道:“现在奶和爷都不在家了,茶叶蛋谁去卖?”
  “有你四叔四婶两口子去,倒也放心。”
  刘青也凑到旁边来,笑问道:“奶怎么知道我们今儿回来,刚好就在外边候着呢?”
  “我又不会掐指一算,哪里知道你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