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风花醉 >

第278章

风花醉-第278章

小说: 风花醉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兵不知将,童贯更是被射掉了帽子,很是狼狈。
    坚持了不到一个时辰,宋军八万大军溃败难逃,辽骑从后追杀,这一日,大雨依旧未停,惨叫声不绝于耳,配合着雷声,似乎要打破这个昏暗的天。从霸州到莫州,从雄州到高阳,到处都是尸体,鲜血洒入雨水,将整个大地染成了红色。八万大军,在辽骑面前溃不成军,直到种师道领兵出现在高阳城东部,在东路大军付出了两万多人的代价后,才将疯狂的辽骑挡了回去。
    也怪了,当这场大战过去,雨也停了,就好像这场雨是专门为这场大战下的一般。雨水渗透地表,太阳出来,干涸的大地变成了连绵的暗红,就好像染上了一层红色涂料。
    这是真正的血染大地,北地狂风,呼呼呻吟,就像大宋的哭泣声。
    宣和三年五月初四,这一天河北大地尸横遍野,乌鸦长鸣,野狗啃食。这一天,伐辽右路军遭受惨败,十四万大军死伤十万六千余人,鲜血将白沟河南岸染成了红色。当这个消息传到南国,大宋举国哀痛。
    至此,大宋伐辽之战以惨败告终,曾经的幽燕十六州没有收回,还丢掉了雄州、莫州、清州以及沧州大部。而在大宋举国哀痛的时候,女真人却趁机夺取东京辽阳府全境五十州,自此辽东全部归于金人。大宋伐辽,当真是拼死拼活为他人做嫁衣。
    西北武州城,当河北惨白的消息传来后,赵有恭久久未语,本以为张俊之败已经够让人痛心了,未曾想童枢密更是不遑多让,十万六千人,可真能祸害啊。赵有恭就是死也想不明白,那可是十万六千大宋儿郎,他们在家是好儿子,在外是好儿郎,他们也许训练不善,也许不如辽人英勇,可不该有这种下场的。别说十万六千人,就是十万头猪,放到开阔地上让辽人杀,那也得杀的刀刃卷起,手臂发酸吧?
    不懂,真的不懂,堂堂中华,竟沦落到如此地步,曾经的汉唐威势,竟颓废如此。怪不得后世金人会把宋人当做两脚羊,呵呵,两脚羊,说是肥羊都抬举了,就河北之败,那简直就是肥猪都不如啊。
    不知为何,赵有恭眼眶中涌起一片雾气,转过头,终究忍不住哭了。那是一种无声的哭泣,眼中清冷,心中滴血。他想到了朱琏。这一世,如果要死,他也要先杀了自己的女人,纵使忍受万般骂名,也不会让自己的女人饱受屈辱,做那两脚羊的。
    消息传得很快,当武州兵败的消息传到武州。定*上下也是一片压抑。韩世忠、吴玠、高宠、刘錡等人纷纷来到了将军府,他们站在院中没有走进去。因为谁也不知道殿下到底在想什么。
    院中聚集了定*大大小小将领几十名,这些全都是一脸肃穆,阿朱和三娘也站在厅外,此时能陪在殿下身边的也只有木女侠了。萧芷蕴一直没有出现。因为她确实不太合适出现。韩世忠一直皱着眉头,等待许久,里边都没有动静,他走上前对阿朱二人说道,“三娘,阿朱,你们进去瞅瞅,看看怎么样了。”
    三娘依旧一副冷冰冰的样子,阿朱苦笑着摇了摇头。“韩将军,你又不是不知殿下的性子,他不会有事的。只要他有了决定,自己会出来的。”
    阿朱跟了赵有恭这些年,对赵有恭的性子知之甚深,这位殿下有时候很随和,虚怀若谷,可有时候又刚强无比。什么也听不进去。
    大厅里,木婉清紧紧站在赵有恭身旁。陪着他看着墙上那副大大的西京地图,看着恶贼颤抖的肩头,木婉清又伤心又生气,恶贼已经够累了,可那个无能的朝廷总爱将一些烂事压在他的肩膀上,恶贼总说只管自己的事,可真的有事发生了,他还是会忍不住去想。
    伸出皓腕,玉手扳了扳男人的肩头,“恶贼,想好了么,不管你做什么决定,婉儿都会陪着你的。”
    声如其名,水木清华,转过头,看着那张精致的玉脸,不是最美,可一个笑,却可以倾国倾城。
    “婉儿,他们都来了么?”
    “嗯,都来了,现在在厅外等着呢!”
    “好,取刀来,随本王出去!”
    话语中,双目精光四射,一炷香时间后,诺大的将军府前院,狂风中,双龙旗猎猎飞舞,赵有恭一身银色戎装,手握如墨秦王刀。扫视院中诸将,赵有恭双目锐利,身姿挺拔,他突然将秦王刀往下一杵,内力之下,刀身贯入几寸。
    “河北方面的事情大家都已经知道了,如此国之哀痛,官家乃至朝廷会怎样,谁也不知道,至少本王要做些什么的。不日契丹耶律大石会亲率十万大军攻伐我武州城,今日,本王告诉你们,从这一刻开始,定*上下为将者要刀不离身,兵不卸甲,这一战,不仅要打出我定*威名,本王还让这十万辽兵有来无回!”
    左手秦王刀,右手握拳高高挥舞,剑眉轻挑,语声如雷,一句句话震得人心神俱颤,这就是赵有恭的声音,面对惨败,他没有怕。面对强敌,他依旧一身骄傲。
    一句要那十万辽兵有来无回,让院中诸将热血澎湃,斗志昂扬。想大宋千万男儿,谁能以三万兵马面对十万雄兵的时候,喊出全歼十万辽兵的豪言壮语?也许,赵有恭很自大,但就这一份胆识,就值得天下男儿崇敬。
    “我等誓死追随殿下,至死无悔!”
    “誓死追随殿下,至死无悔!”
    如果钱林、姚固和齐文广以前还多有不屑,可这一刻他们真心归顺,能在如此男儿手下征战,便是死也无怨无悔。男儿立于世间,有所为,有所不为。
    挥手间众将退去,赵有恭仰望蓝天,那里白云悠悠,阳光洒满天空,温暖全身。耶律大石,快点来吧,就让我们试试谁的刀更利,谁的盾更坚。赵有恭知道,武州之战,已经不再是一场简简单单的利益之争,这一场荣誉之战。
    五月初五,夜,在露水凝重的时节,赵有恭没有睡,他独自一人看着天边月牙,就好像在寻找着什么东西。
    夜深人静,没有睡意的不仅仅赵有恭一个,脚步声从身后传来,不久之后,那人脆声中还带着些幽怨,“你真的决定了么?”
    “绰绰,你说呢?不是本王想这么做,而是你们契丹人逼的!”
    “冤冤相报何时了?你们汉人不是有句话,叫做以德报怨么?”萧芷蕴神色哀怜,她很矛盾,平生第一次感觉到了迷茫。
    “不学无术,你知道以德报怨,可知道全句?以德报怨,何以报德?所以,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听着那冰冷讽刺的话,萧芷蕴无奈苦笑,“你是真的打定主意了。”
    “绰绰,本王是什么人,你早该知道的!”
    说完话,赵有恭背着月光,慢慢离开,看着他的背影,萧芷蕴陷入了沉思中。
    “本王化身为魔,杀得天地无声,世间小鬼,何惧哉?”
    忘不了这句狂傲的话,这个男人就是另一个冉闵天王,他一生杀戮,直到死才会停下。
    

第373章 奉先他弟弟
    萧芷蕴表面上看上去很安静,心中却是乱糟糟一片。如果其他人都觉得尽灭大辽十万勇士是个笑话,可她不会这么想,在此之前,谁会觉得这个男人能打下武州城,在别人眼中,明显是不可能完成的壮举,却被他一番筹划,轻而易举的夺了下来。恐怕早在很久之前,他就想过怎么守住武州城了吧,否则他也不会发出那种豪言壮语了。
    眼睁睁的看着大辽勇士葬送在武州城么?不,萧芷蕴做不到的,她秀眉紧蹙,快步追了上去。听着身后脚步声,赵有恭也停了下来,他转过头,挑眉笑道,“呵呵,绰绰,还有事?”
    “嗯,我自知劝不住你,不过后边若有战事,不可撇开我。你也无需担心,我既然随了你,就会心向你,绝不会做那两面三刀之事的。”
    听着萧芷蕴的话,赵有恭轻轻地皱了皱眉头,思索了一会儿,他点头小声道,“好,本王依你,不过绰绰,你可要想好了,到时候,你真的下得去手?”
    萧芷蕴美目中一片痛苦之色,身子微微侧过,低声叹道,“早晚都会有这么一天的,倒不如直接面对。”
    此时萧芷蕴心中有着太多无奈,她也不想这么快去面对大辽子民,可河北惨剧发生后,逼着她不得不提前站出来。萧芷蕴太了解赵有恭的手段了,他一旦杀起人来。便不会存半点仁慈,她萧芷蕴直面大辽勇士,至少伤亡会小一些。但愿那些遥辇部众心中还有着她这位公主。萧芷蕴已经做好了打算,她想靠着自己的身份和影响力,招降那些忠诚的遥辇氏勇士,如此也算减小伤亡了。
    这一夜,两个人都没睡,他们相对而坐,说了许多话。一直以来。萧芷蕴说话并不多,可今夜说了很多话。有小时候的趣事,也有宫中的琐事。萧芷蕴很累,黎明时分,她乏了。迷迷糊糊地趴在了男人怀中。
    西北武州城,此时风云际会,谁也不知道哪个人会成为真英雄。陈家坡以东的河水已经干了,只有一些特别低的洼地还存着水。耶律大石为了重新夺回武州,心下发狠,将驻守朔州的一万兵马也调到城外,与狼牙村马步大军合兵一处,人数多达五万。五月初六,上京方面也作出反应。不仅下令耶律大石全力夺回武州城,还调上京一万五千精兵到达朔州方向,听耶律大石调遣。
    此次负责上京兵马的乃是萧氏一族萧奉先的弟弟萧嗣先。古之三国有吕奉先骑兵纵横无往而不利,这萧奉先也叫奉先,可本事差着吕布可就十万八千里了,至于两个弟弟萧嗣先和萧保先,更是不学无术之辈,若不是仗着皇亲国戚的身份。这几人还真不可能爬的如此高。萧嗣先领兵前来,也是萧奉先的功劳。萧奉先别的本事没有,但投机取巧,阿谀奉承的事拿手的很,偏偏耶律洪基也是个好色、昏聩之人。
    有上京兵马加入,朔州方面一时间竟集中了一支六万多人的大军,再加上平鲁城高星月两万大军,偏关方面庞赫的四万多大军,三路兵马总共十二万余人。如此庞大的兵马调动,可见辽朝上下是铁了心要夺回武州城了,不仅仅要夺回,还要将那个挑战大辽威严的赵有恭挫骨扬灰。
    朔州方向,由于上京兵马到来,辽兵前些日子饱受打击的士气,总算提高不少。萧嗣先今年二十八岁,以如此年纪,能当上东省都监,算得上非常少见了。辽朝官制模仿隋唐,可都监之职又与隋唐不同,与大宋的监军之位也不一样,相比之下,都监之位类似于后世的巡抚,主掌一方军政要事,权力极大。
    也许是因为基因遗传的原因吧,萧奉先兄弟三人各个长得玉树临风,一副好卖相,萧嗣先身长六尺,腰垮宝剑,一身蓝格圆袖袍,也算得上英武不凡了。不过自打萧嗣先进入大营后,萧干就没再笑过,虽然同样姓萧,可萧干和萧奉先兄弟并不是一路人,甚至还有些互相看不对眼。之所以如此,这就要从辽朝的部落制度说起了。
    以前契丹人是没有姓氏一说的,有的只是部落,而契丹人也多以部落名命名,后来许多小部落慢慢合在一起,才有了姓氏一说。其实起初契丹人只有一个姓氏,就是遥辇氏,遥辇氏根据部落不同,主要分为耶律氏、大贺氏、拔里氏等,后唐朝年间契丹各部进一步融合,大贺氏八部消亡,与拔里氏合在一起,有了现在的萧氏,而耶律氏赐姓李,自立一脉,号称皇族姓氏。时至宋时,遥辇部众已经不包括耶律氏,而萧氏则一分为二,这萧奉先祖上便是大贺氏黑沙部,而萧干的祖上则是拔里氏。同为遥辇萧氏族人,因部落权力之争,两派可谓是互不服气,以前萧芷蕴在的时候,因其身份和威望,遥辇氏夷离堇之位每三年由她指派,可自从萧芷蕴离开后,萧奉先就惦记上了夷离堇之位,萧奉先是什么人?那就是面上好看,肚里草包的货色,萧干哪会甘心让出夷离堇之位?
    萧氏一族可是不次于皇族耶律氏的存在,萧干就是不要王爵,也不会放弃夷离堇之位的。萧干不是蠢货,相反还很聪明,他知道支撑自己屹立不倒的是什么,是族中十几万勇士。
    “大帅,为何迟迟不发兵?难道大帅没接到陛下的圣谕?”
    萧嗣先俩眼挑着,脸上一副轻松之色,就好像武州城里的汉人是泥捏的一般。听萧嗣先这般说话,就连耶律大石也皱起了眉头,事实上耶律大石对萧奉先三兄弟也是看不上眼的。这几个溜须拍马的混账东西,能做得什么大事?前两年,那萧奉先还胡编乱造些破事去弹劾耶律余睹。也当真是气焰嚣张了。
    如今的辽朝早已不是以前,大辽还能维持表面上的光彩,就靠着宗室双雄撑着了。耶律余睹和耶律大石一文一武,一内一外,要不是有这两个人在,恐怕宗室早被萧氏一族取代了。可让耶律大石郁闷的是,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