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风花醉 >

第116章

风花醉-第116章

小说: 风花醉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仅仅是顾翔如此想,其实厅中大多人都是这般想的,不过也有例外,那就是京兆府提点刑狱使曹润民。曹润民性子直爽,为人正派,也正是因为这些,他才被京兆府派到了同州。此时面对将要到来的险局,曹润民毅然的站在了范增一边,不等顾翔再开口,他便起身义正言辞道,“顾典使这话好无道理,此案证据确凿。何来误会之说?”
    事实上曹润民早就看程颐不顺眼了,这程颐在同州为官多年,势力盘根错节。仗着手中权势,为非作歹。就前段时间。程颐伙同程斌等人栽赃陷害,致使同州第一富户宋檬惨死狱中。短短半个月的时间,宋家人逃的逃,散的散,而那份豪宅,也被程颐送给了晋陵王。
    曹润民与宋檬可是至交好友,只是曹润民为人太过耿直,在官场之上人缘不好。生怕连累了宋檬,所以多年来双方只是暗中书信来往。宋家出事后,曹润民立刻请命调往同州,京兆府那些人也恨不得曹润民赶紧滚蛋,自然痛快的答应下来。等来到同州后,几乎无需做太多调查,曹润民就知道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可知道了又如何?他将此事上报京兆府,却是泥牛入海,想来一定是京兆府那边收了不少的好处。自上报京兆府无果后。曹润民就自请留在了同州,他待在同州,等的就是钉死程颐的机会。
    “曹狱使此话太过武断。仅凭程斌一人片面之词,就可定一州通判之罪?”
    顾翔凝眉反驳,曹润民嘴角含笑,不无讥讽的哼道,“顾典使,有些事情还需曹某点明了么?那程斌与程通判是何关系,大家心中都清楚吧?”
    “嘿嘿,程斌和程颐是什么关系?恐怕曹狱使也是道听途说吧!”顾翔话语中尽力为程颐开脱,此时樊亮陈琳等人也一同拱手道。“顾典使所言极是,还望范知州多加考虑!”
    曹润民心中怒火冲天。觉得胸口就要炸开了。程颐好大的威风,竟然如此多人替他说话。
    厅中众人争论不休。范增却冷眼观望,这些人哪里知道他范某人的苦处。这一切可都是晋陵王设计好的局,其目的就是为了除掉程颐,好掌控同州,顾翔等人还如此狡辩,又有何用?
    “范知州,不好了,程通判领着几十个人闯进来了!”同州府提辖官谭瑟慌慌张张的跑了进来,听他说完话,范增也惊的站起了身。
    范增心中着实大吃一惊,料到程颐不会束手就擒的,可没想到他竟然胆大到了这种程度。自隋唐到大宋,历代都有一条规定,那就是袭击府衙,罪同谋反。只要沾上了谋反两个字,那就有理也说不清了。
    “这个程颐,当真是疯了!”范增脸上慌乱之色一闪即逝,一拍桌案,高声喝道,“谭瑟,招呼人堵住府门,今日范某倒要瞧瞧这程颐想做什么!”
    范增戴好双翅帽,急匆匆的离开了后衙,同州官员也慌慌张张的跟在一旁,倒是樊亮镇定的很,程通判领人前来,范增还能有好?
    当范增领人来到前衙,却发现程颐早已经站在了院中,原本负责把手大门的府兵竟低着脑袋站旁边去了。看到这等场景,范增也只能无奈的叹息一声,他倒不怪这些府兵,这些人大都是同州子弟兵,家中父老多在城中,畏于程颐多年的威势,他们不敢反抗也是情有可原的。
    “范知州,程某自认为没得罪过你,你又何必咄咄逼人呢?”程颐挑眉冷笑,完全没把范增放在眼里。
    程颐一直都是如此,他狂妄、阴狠、霸道,有时候这是他的优点,可有时候也会成为他的缺点。程颐没有想过为何范增这次会有如此大的胆子敢跟他对着干,如果稍微冷静一点,他就可以留意到这些,只可惜他没有。
    范增面无表情的看着程颐,见他身后几十名持刀狂徒,不禁沉声道,“程颐,你身为朝廷命官,可知领人袭击府衙是何罪过?”
    “当然,袭击府衙罪同谋反,不过,谁看见程某人袭击府衙了?哦,忘记说了,前不久程某得到密报,有一支太华山匪人想要刺杀范知州,程某可是来剿匪护驾的!”
    程颐有恃无恐的说着,话音落下,眼光稍微扫视一遍,便看到樊亮、顾翔、陈琳等人全都走到了程颐身边。转眼间,范增身边就只剩下了曹润民和谭瑟。
    此时形势已经非常明朗了,程颐更是轻声冷笑道,“范知州,可想好了?你是将程斌放出来呢,还是让程某自己去领人呢?”
    “程颐,你太放肆了!”
    谭瑟不是个胆大之人,可范知州对他有知遇之恩,值此关键时刻,他若再退缩,那就不是个男人了。
    谭瑟拔刀呵斥,范增却抬手制止道,“谭瑟,不可鲁莽!”
    “程通判,刺杀晋陵王一事,本官自会调查清楚,希望你能迷途知返,若再闹将下去,对你我都没好处!”
    范增也是一片好心,虽然对那晋陵王了解不多,可单看那位崔夫人,便晓得这位小殿下必是位狠人。若程颐知难而退,自是好的,可要是再如此僵持下去,谁知道晋陵王会使出什么手段呢?
    范增的好意,却被程颐理解成了软弱。嘿嘿冷笑两声,程颐握紧刀鞘,轻轻举了举,“范知州,谢你的好意了,不过程某还是要先灭了那太华山毛贼才行!”
    今天程颐说了许多话,大多都很蠢,唯独太华山毛贼这件事他说准了,可惜的是这些山贼不是冲范增来的,而是冲他程颐来的。
    看院中耀武扬威的程颐,谢贶嘴角微微翘起,划过了一丝阴狠的笑意。殿下猜的可真准,这程颐还真是嚣张到目中无人的程度了。呼口气,持箭搭弓,双臂用力,稳稳地对准了程颐,眯眼,撒手,一声轻鸣,一枝羽箭如流星般飞去。
    程颐瞪着一双眼睛,慢慢向后倒去。程颐的一生,就如此结束了,直到死,他的脸上还挂着那种嚣张的笑容。
    一枝羽箭,直中眉心,这一幕来得太过突然,恍若梦中,所有人都呆呆的看着躺在地上没了声息的程颐。过了好一会儿,樊亮才第一个反应了过来。
    “谁?是谁?”
    樊亮额头冷汗直流,仿佛壮胆似的大吼大叫着,钢刀在手,环视四周,刚要迈步向前,他便觉得腰间一股剧痛。一个面色冷酷的年轻人挥刀直取樊亮后腰,一击得手,不给樊亮任何反抗的机会,拔刀,接着直取脖颈。
    身材魁梧的樊亮不甘心的躺在了地上,鲜红的血迹瞬间染红了身下的石砖,樊亮睁着双眼,好不甘心,因为他至死都不知道是谁下的手。
    这仿佛是一个信号,樊亮一死,原本程颐带来的人里边立刻冲出几个刀手,这几人挥刀直取陈琳、顾翔等人,眨眼的功夫,陈琳、顾翔也步上了黄泉路。
    范增那张脸冷青无比,就在程颐被杀那一瞬间,他的心也沉到了谷底。就知道晋陵王会有所准备的,可依旧没猜到他会使用如此血腥的手段。
    杀程颐、樊亮、陈琳、顾翔,一举掌控同州城,这样的手段,够狠、够毒,干脆利落。
    范增心中一片苦涩,他知道从这一刻开始,自己这条命便彻底的和晋陵王绑在了一起,眨眼的功夫,同州城重要官吏死去一半儿,他范增还有回头路么?
    谢贶手持强弓,从后衙房顶一跃跳下,稳步而行,拱手言道,“范知州,小人幸不辱命,现程颐一杆反贼业已伏诛!”
    好个谢崇德,这是把所有的责任都推到他范增头上么?心中清楚,范增却反抗不得,只能勉强的笑了笑,“谢提辖辛苦了!”
    “一切都是范知州安排得当,小人何功之有?”
    谦虚一番,谢贶直接站在了范增身旁。
    程颐已死,又有谢贶在一旁监视,范增无奈的下达了查抄程府的命令,仅仅一天,同州程家,就成了历史。
    也许,这一场争斗中有太多的无辜,也许,有许多人不该死,可是,赵有恭没有耐心等,若能尽快掌控同州城,便是再多死几人又何妨?
    关中无血,商鞅不还,心无杀戮,何以定江山。
    

第165章 人选
    程颐的事情已经过去好些天,按说程家破灭,曹润民应该高兴地,可不知为何,心中竟半点都开心不起来。范增有手段是不假,可要杀掉程颐,他还没有这等魄力。那个谢崇德又是何人?来了三个多月,曹润民还从未听说过同州有一位姓谢的提辖官。瞧那谢崇德面容刚毅,行事果断,绝不会太简单。
    似范增这样的人,能招揽谢崇德这样的英杰人物么?
    曹润民心中有着颇多疑虑,他相信同州城一定发生了什么事情,而这些事情全都与范增有着关系。
    腊月初四,同州府一纸文书送到了京兆府,与此同时,送信人还带去了一千两黄金。
    同州发生这么大的事情,从通判到典狱使一下死去了四名州府大员,这种事情无论如何也瞒不过去的。得到消息后,京兆府府尹莫青河就大吃了一惊,其实不难猜测,范增一定是在借机除掉程颐这个掣肘,至于什么谋反,不过是巧合罢了。也怪程颐,偏要领人攻击州府府衙,这不是坐实了谋反大罪么?莫青河惊讶范增的狠辣,却并没有往深处想,因为这种官场倾轧,罗列罪名的事情他见得多了。当同州府文书连带着一千两黄金放到眼前后,也证实了莫青河的猜测。
    摸着红木箱中的金条,莫青河目光里满是贪婪之色,这范增倒是会办事,不过一千两黄金还是有些少了。那封文书,莫青河并未急着拆开,其实不用看也能猜得出来的,无非是范增撇清自己,然后扶植亲信的事情罢了。
    一千两黄金,帮范增正名倒是可以。但同州官吏空出那么多名额,范增就想用这点钱买下来,是不是有些异想天开了?
    这一千两黄金。可不仅仅是他莫青河的,之后京兆府大小官吏都要分上一点的。最后能落到他莫青河手中的能有五百两就不错了。
    收下红木盒,莫青河将那封书信原封不动的推给了送信人,“回去告诉范知州,就说同州的事情本府心中有数,不过补州府空缺的人选,本府还得好好考虑一番才行!”
    “是,莫知府若无其他吩咐,小人便先行返回!”
    “嗯。回去吧!”
    送信之人将文书收回怀中,拱手离开了知府衙门,来到外边,牵了马便朝城门奔去。
    同州,原宋家豪宅内,赵有恭正躺在长椅上晒着太阳。如今已经进入腊月份,关中大地干冷干冷的,时常还夹着冷冽的寒风,这种糟糕的天气,对于来自汴梁城的赵有恭来说。总有些不适应的。前些日子,潘金莲和暮春姐妹全都染了风寒,好在无什么大碍。
    “殿下。谢贶回来了!”
    “这么快?让他进来吧!”两日前谢贶被派去京兆府送信,没想到这么快就回来了。谢贶回来的这般快,赵有恭也有了点不好的感觉,看来事情进展的并不顺利啊。
    很快谢贶就随着杨再兴来到了西院,行礼站在一旁,谢贶颇有些愠怒的说道,“殿下,那莫青河贪心的很!”
    “怎么?一千两黄金,他还嫌少?”
    “是的。属下听他的意思,若要让人补了通判、指挥使的空缺。必须另外付一部分钱才行!”
    “呵呵,这位莫知府胃口倒是不小。他既然不怕撑死,那就随他吧。崇德,一会儿你去找王妃再取两千黄金!”
    谢贶很是不解,本以为殿下会生气的,没想到他不仅不生气,还张口要再取两千黄金。心中诧异,谢贶有些不甘心的问道,“殿下这是何意?那京兆府就是一处填不满的坑,两千金,不是便宜了那帮蠢材么?”
    “崇德不必生气,其实本王不怕莫青河贪,倒怕他不贪。给莫青河两千金,那莫青河自会将同州官场当做一块聚宝盆,到时若有什么对同州不利的消息,莫青河为了保住这个聚宝盆,定会用心维护。两千金,买一个庇佑,不是很好?再说了,这些金子到了莫青河手中,也只是暂时存放在京兆府罢了,待日后时机成熟,我等入驻京兆府,定让这莫青河百倍吐出来!”
    谢贶仔细思索着赵有恭的话,半晌之后,脸上也浮现出一丝复杂的笑容,看来自己的眼光还是有些短了。
    “倒是属下有欠考虑了!”
    “呵呵,无妨,你也是心急了点罢了。哦,对了,程颐、柏佳俊一死,这通判和指挥使之职便空了下来,崇德可有什么人选?”
    本来通判和指挥使这样重要的位子,该由赵有恭自己决断才对的,怎奈何他现在手底下实在无人可用。杨再兴年纪轻轻,交际不广,所以也只能询问谢贶了。
    赵有恭这个问题着实把谢贶难住了,这样的人选可不好找啊,首先能力要过得去,其次还要忠心。尤其是通判这个位子,一旦发生意外,很容易出大问题的。沉眉静思一会儿,谢贶有些犹豫的说道,“指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