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九重薇 >

第171章

九重薇-第171章

小说: 九重薇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原是尚宫局为了彰显自己的本事,郭尚宫吩咐了为每位主子各制八套吉衣。
    如今粗粗一算时间,想要完成那些绣功精湛、式样繁复的吉服,司针房的确有些艰难。何况,若是事情中途有些变故,临到了吉日再做修改,尚宫局更是难以交差。
    到那时,尚宫局捉肘见底,她自然面上无光,太后、皇后娘娘面前白白丢了体面。
    郭尚宫抚摸着腕上赤金嵌宝的唐草纹镯子,触动前段时间宫外主子传来的消息,微微沉吟间便想偷个巧完成宫里的差事。
    望着一脸为难的凌司正,她吩咐道:“四套吉服太少,怎么也要准备六套服饰。不过也说不准陛下另有恩典,若是花样再改来改去反而更添麻烦。四皇子的吉服可以先搁一搁,将陛下、皇后娘娘与三皇子的太子冠冕预备停当。”
    花样是当日皇后娘娘亲自定下,金口玉言容不得半丝马虎。若要修改便唯有一个可能,两位昭仪娘娘的份位还会变动。
    凌思正闻弦歌知雅意,听得郭尚宫话里有话,前倾着身子追着话音小声问道:“听尚宫的意思,难道两位昭仪娘娘不在娴、淑二字上止步,莫非还有更大的恩典?”
    “主子们的事,我哪里知晓?”郭尚宫自知失口,不慌不忙地转圜道:“二位昭仪娘娘不管晋到什么份位,总是排在三位正主子的后头,自然先将正主子们的吉衣打理明白,才能腾出人手去制她们的吉服。”
    生怕凌司正打破砂锅问到底,郭尚宫一锤定音说完了,便推脱御膳房那边还有事,匆匆出了司针房。
    留下凌司正一人,细细琢磨着方才郭尚宫的话,心里头总觉得蹊跷,偏又无人敢问,只好照着吩咐办事。
    方才将那两位与慕容萱的衣衫停了几日,便传出徐昭仪有下毒嫌疑的事体。
    谋害皇嗣的罪名若成,不用说晋位,便是性命能否保用也未可知。不独是她,连慕容萱的晋封也会受到影响。
    凌思正触动前几日郭尚宫的话,想着她吩咐自己将两位昭仪与慕容萱的服饰先放一放,即觉得诡异,又对郭尚宫大为钦佩,觉得她好似能未卜先知。
    郭尚宫那时听得宫里传出这样的消息,到是深觉诧异。
    听着宫外给她传来的讯息,分明是要神不知鬼不觉,取慕容萱那小儿的性命,还要她相机行事。怎得事到临头,却变成了慕容萱安然无恙,徐昭仪谋害孟昭仪母子二人?
    当日一时失口,郭尚宫想的本是若慕容萱殒命,一品王爷的冠冕自然不用替他赶制。崇明帝可怜徐昭仪痛失爱子,大约会在娴妃的位子上更进一层,做为抚慰。
    一时的取巧变成了这种局面,郭尚宫不晓得是宫外的主子们临时改变了心意,还是中途出了什么岔子。

第三百六十一章 擎住

    郭尚宫也曾寻个由头,借着出宫办事走了趟一味凉,将能探听到的消息原原本本传了出去,呈到苏光复的面前。
    回头去瞧那些方才半成品的娴妃服饰,郭尚宫亦是嘿嘿冷笑。眼瞅着徐昭仪无福消受,到手的荣华就要打了水漂,只可惜了尚宫局这么好的手艺。
    事情就在一波三折之中,外头传来的消息,依旧是要郭尚关注事态的动向。她这里尚未听到任何风吹草动,凤鸾殿却迅疾地传了懿旨,瞬间便洗脱了徐昭仪的罪名。
    郭尚宫再也坐不住,她借着要就寝打发走宫人,自己将房门的锁,悄悄转到屏风后头。扳动书案上那只硕大的花瓶,那把沉重的太师椅便缓缓转向一旁,露出地底下黑魆魆的秘道。
    熟稔地燃起腊烛,搁在防风的罩子里,郭尚宫一手提着灯烛,一手提着裙裾,悄无声息地下了秘道,身影很忆便消失无踪。
    这一夜注定不能这姓。辛侧妃出了皇宫,明知府中还有一场风雨等着自己,再三磨蹭也要先到楚朝晖面前请安。
    她回房换了身衣裳,打听得夫人连晚膳也未传,顾不得自己腹中饥肠辘辘,先安排人去熬粥,再备些清淡点的东西,一并送去夫人房内,这才一步一挪踱到了正房。
    到是出乎辛侧妃所料,楚朝晖脸上没隐忍的怒气,反而摆着一幅似笑非笑的表情,端坐在正房里等着她。
    等她进了门,楚朝晖将手一扬,遣退了房里的奴婢。
    把玩着腕上那几只雕工精巧的镂空银镯,听着它们在腕间叮铃铃作响,过了好一会儿,楚朝晖才淡淡开了口:“辛侧妃,府里的笑话比戏台上更好看么?”
    自打那一日表明心际,要与楚朝晖共同守护安国王府,楚朝晖便一直唤她妹妹。今日又以侧妃相称,显然两人之间,已然多了根分水岭。
    辛侧妃自知理亏,往地上轻轻一跪,急急表明心迹:“王府便是婢妾唯一的家,又如何会看府里的笑话?夫人这话,叫辛眉无地自容。”
    “辛侧妃,你当日信誓旦旦说要与我一同守着安国王府,我心里十分承你的情,从那一日开始便想将你当做自家人来看待。言犹在耳,便都不做数了么?”
    楚朝晖穿着件苍蓝色绣浅黄菊纹的斜襟衣衫,月白色的挑线裙上一丝装饰全无,素白的披帛斜搭在肩上,被窗外吹入的晚风轻轻抚动,整个人单薄得似是一阵风便能御仙飞去。
    烛光跳跃下,楚朝晖的脸色苍白到几近透明,唯有深陷的眼窝衬得眼睛格外幽深,令辛侧妃一阵恻然。
    那颗心被人片片揉碎,再凌落成泥,大约便是楚朝晖如今从云端跌落在地,空无所依的感觉吧。
    “婢妾当日所说,句句肺腑”,膝下是冰凉的地砖,却不及楚朝晖脸上的表情冷凝。望着憔悴如斯的主母,辛侧妃心酸与疼痛交织,将手举起对天发誓。
    “婢妾自知对夫人有所隐瞒,除却一己之私,还是不想府里平地再起波澜。那一日偶然发现了秘信,仓皇之下乱了心神,才隐瞒了夫人。”
    时至今日,辛侧妃也有些悔不当初。平白提什么六月六整理库房,又谁叫自己手贱,偏去翻那些诗词歌赋的书籍,生生引出这些风云。
    一想起皇太后将她放在府里的真谛,辛侧妃却又有几分庆幸苍天有眼,令自己早早发现事实的真相。无论结果如何,总算洞窥了先机,将这个天大的秘密摆上明面,以后自己也好少受些煎熬。
    辛侧妃将在楚皇后面前说的那番话,又原原本本向楚朝晖复述了一次,长长吁出一口气,算是放下了心间大石。
    她不过是个侧妃,左右不了安国王府的命运。当所有的一切摊开来摆在人前,便要看崇明帝与楚皇后的恩典,还要看楚朝晖如何斡旋。
    滚烫的热粥变得冷凝,随着最后一丝袅袅热气的消散,楚朝晖的心也跌落在谷底。一想到丈夫将这秘密隐藏了一生,却无人跟他共享这么大的苦衷,楚朝晖就有些剜心的疼痛。
    从自己这里着想,丈夫是西霞顶天立地的英雄,天下人眼中独一无二的龙虎大将军。从苏家人那里考虑,丈夫却是背家叛祖的不肖子,生生顶着不忠不孝的名头。
    怪不得丈夫不允自己与苏家人往来;怪不得前次苍南之行,苏氏族人的后辈对自己如此怠慢;怪不得他们见了印有本朝玉玺的文房四宝,是那样轻蔑。
    往昔时被自己忽视的场景一幕幕重现,楚朝晖心里如刀绞一般。
    丈夫的作法本没有错,大周亡了百余年,早已是湮灭在历史里的飞灰尘迹。他只想天下人少些生灵涂炭,这一生却付出了太大的代价。
    斯人不在,心意依然相通。丈夫想要让她和儿子过完简单幸福的一生,才坚定地推却了皇位,选择了戍守边城。如今兜兜转转,不省心的儿子却又想要涉足那段并不属于他的辉煌。
    辛侧妃望着肃然端坐的主母,不晓得如何劝慰,只悄悄将粥端出,命下人们新重新热了拿来。
    “夫人,用一碗粥吧,听下人们说你晚膳粒米未进”,辛侧妃亲手捧粥,奉到她的面前。
    打量楚朝晖依旧会推却,她却含笑接了过来:“你说得对,是该好生用膳。命她们重新摆膳,你不用立规矩,也坐下来同吃。”
    不过片刻间,楚朝晖便平复了情绪,指指满桌菜肴对辛侧妃说道:“先用完脱膳才有精神议事,若是连自己这关都过不了,何谈什么守护安国王府,平白辜负了将军这些年的心意。”
    此时的楚朝晖淡定从容,身上仿佛有了皇太后与楚皇后那般遇事冷静又沉稳的影子,她稳稳夹起一片素高汤煲的豆腐,缓缓放入自己口中,吃得比往昔任何时候都认真。
    见辛侧妃依旧有些坠坠,楚朝晖从容笑道:“你怕什么,当家的主母还在,便是大厦将倾,自然有我替你们擎住。”

第三百六十二章 搬迁

    这些年从未听过楚朝晖如此硬气的说话,辛侧妃心里到添了底气。
    见楚朝晖搁了筷子,辛侧妃忙忙起身服侍,先拿起那只六瓣的紫砂仙鹤嘴茶壶替她斟茶漱口,又亲自拧了帕子递到楚朝晖手上。
    楚朝晖拭完手,将帕子丢进铜盆,示意明珠端走,又问垂手侍立着的辛侧妃:“这些日子我多是住在宫中,你冷眼瞧着,世子那边可与往日有什么不同?”
    一样是皇太后的亲生女,楚朝晖并非没有遗传母后的聪明才智。只因素日宅心仁厚,万事又有旁人替她顶在前头,才不往坏事上头留心。
    联想到前段时间苏家老宅里的异动、撇开整日云南家业不要,却整日陪在儿子身边的光复先生,还有儿子这段时间的早出晚归。楚朝晖哪里不明白,这隐秘的身世,大约自己才是最后知道的那一个人。
    辛侧妃听着如此楚朝晖如此行事,知道她有心过问,照实答道:“夫人也晓得,沧浪轩里并不是婢妾能插手的地方。若说世子有什么不同,便是这些日子开销大了许多,外院里头的银两不够,老管家时常要往内宅里来挪。”
    慈母多败儿,楚朝晖恨不能扇自己一个巴掌。
    觉得安国王府家大业大,膝下只有这么一个孩儿,楚朝晖从不限制苏暮寒的吃穿用度。
    皇城之中公侯门第的少爷公子哥们若是没有娶妻,不过十两乃至几十两的月例银子。她却打从前年便给了苏暮寒府里的对牌,任他从外帐上随意支取。
    往昔时,辛侧妃旁敲侧击,老管家也曾几次提及,还曾捧着帐本求见,提醒她苏暮寒开销过大。
    楚朝晖过问过几次,全被苏暮寒以在外头应酬多些搪塞过去。渐渐地,她也不在帐册上留心。
    一时的疏漏和纵容给了苏暮寒可趁之机,频频拿着对牌从外院支取银两。
    老管家手里管着十余个铺子的帐目,每年少说也有七八万两银子的进项,如今偏偏不够,却还要到内宅里挪银。
    便是个五毒俱全的纨绔子弟,一年也花不完却许多开销,银子究竟去了哪里,简直不言而喻。
    楚朝晖听得脸色铁青,紧紧绞着素银暗花的蜀丝帕子,将指间勒出一道一道的血痕。她暗暗咬着厚槽牙问道:“内宅里头,又是怎么个情形?”
    辛侧妃见问,便一五一十,捡了最近这些时日几笔大的开支说给楚朝晖听。短短两三个月的功夫,老管家从内宅挪了万两白银,都用在苏暮寒身上。
    寻常百姓家一年不过几十两的用度,苏暮寒这万两白银不知又用在了何处,见楚朝晖脸色难看,辛侧妃索性将头一低,继续禀道:“夫人原是好意,吩咐为着杜侧妃风光大葬。无奈内宅里现银不多,婢妾提前挪了两处铺子上的收成。”
    典型的寅吃卯粮行径,便似是皇城中只有个空头爵位的没落勋贵。
    楚朝晖再想不到安国王府到了这般田地,惊问道:“将军的进项虽然不在,我却是拿着双份的俸禄。加上田庄铺子的收成,还抵不过府里的开销?”
    往日里,辛侧妃为着苏暮寒的恐吓,有些事情半遮半掩。今日既然兜不住,更想有人能替自己分担,索性竹筒倒豆粒,全说了出来。
    “不独是内帐,便是老管家那里,也约束不住世子的用度。如今是内帐外帐一起亏空。眼瞅着府里该制秋季的衣裳,那几家绣庄的料子钱还未结清。只因安国王府的名头响亮,暂时缓得一缓。”
    府中已然开始赊账,叫外头人又做如何想?小小的绸缎铺子不敢上门要债,却会传出安国王府仗势欺凌的恶名。楚朝晖如此要面子的人,今日才知道早就被人狠狠打脸。
    老管家与辛侧妃那里固然有错处,追根究底还是她的一味纵容。几次三番,老管家将帐册呈到她的面前,她却偏偏不肯翻看。
    楚朝晖呆了半晌,一张脸上由红似白,气得嘴唇哆哆嗦嗦。随手将炕桌上的茶碗狠狠摔在地下,仰头喊着明珠:“去沧浪轩,叫那个不肖子立时来见。”
    又见辛侧妃神情惶惶立在一旁,楚朝晖脸色虽然苍白,语气却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