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半城繁华 >

第95章

半城繁华-第95章

小说: 半城繁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许她该满足,他爱她已经是她的殊荣。还记得叶家老三婚宴上他对娘家族中女孩的态度,人家远远给他纳福打招呼,他只冲声音来源的方向点个头,连正眼都不看她们。她听见那些女孩子议论他——“六叔还是那样嚜,看着愈发稳重了!”
那时她背着人很是欢喜,至少她和别人不一样。她总感到自己有种特殊性,他和她是亲近的,更超出甥舅关系的默契。
可是那又怎么样?他还是长辈,高高在上的隔着鸿沟。即便相爱,外人面前藏着掖着,依旧见不得光。
她执拗的,发狠的去吻他。又不得要领,两个人的牙磕在一起,发出一声脆响。在耳朵里无限放大,简直就成了轰鸣。她又哭起来,为这事也不知流了几缸眼泪了。
“要么咱们离开长安,到关外去?”她说,“咱们去吐番吧!好不好?”
她永远比他勇敢,有激情,富于创造性。她的建议他也曾想过,想过不下数十遍,但斟酌下来似乎是行不通的。他手上几十万的雄兵,岂是说放就能放下的?朝廷委以重任,看得自然比一般人紧。稍有风吹草动,很容易就会牵扯到通敌叛国上去。届时满门老小怎么办?他们走了,留下几百口人任杀任流放、充宫掖做官奴么?他肩上有责任,他不能够!
要想走得毫无牵挂,只剩辞官一条路。可那又不是一朝一夕能办成的,朝廷决计不会答应。就算准了,早过了成婚的日子,也没有任何意义了。
他第一次感到束手无策,他有负罪感,对不起她。
她满怀希望的盼着他首肯,他却避开她的眼神不看她。她明白了,在他看来她还没有足够的份量,不值得为她放弃辛苦构建起来的一切。
她背过身去,带着防卫的姿势缩成小小的一团。他僵在那里进退不得,隔了好久方起身下榻,趁着天尚未亮离开了她的卧房。




第七章 自悲凉
宫里的日子过得很有章程,偏颇不大的工作,上了手不温不火的解决。一天复一天,不问世事,有点“山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的味道。
某天翻黄历,突然发现快到月尾了。布暖盯着细密的小字看了半天,再往后翻,容与的大婚就在十天之后。宜远行、宜嫁娶、宜动土、宜安床……她几乎钻进字眼里去,上上大吉的好日子!完美无缺,找不到诟病。
她合上黄历,呆呆坐在案后,脑袋空了,心也木了。他的婚期越来越近了,她无能为力,只好看着他把知闲娶进门。
如果贺兰还在,他会怎么办?也许什么都不顾了,直接掳了人再说。其实她也想过学知闲那招,在容与面前寻死觅活的。逼他,不让他成亲,把他抢过来。可是终究不行,她做不出来,更不忍让他两难。
罢了,这是命中注定,谁都无力回天。她只有不想不看不听,等那天过去了,木已成舟,也就死心了。
这大半个月里,有些事按序进行,有些事态却急转直下。她以为阳城郡主那日晚宴上的话不过随口一提,谁知她竟真和天后讨人情,要把她接出宫去。天后是个老辣的女人,对谁都不会轻易放恩典,却唯独让阳城郡主面子。据说是当年感业寺出家时受过郡主的恩,雪中送炭的事,足以叫人惦记一辈子。发了令给尚宫局,待凤阁里的事物交接完毕,尚书令出了手书便除名免职,任她自去。
蓝笙外头寻了个不错的宅子,托人带话进来,正给园里凿池子叠假山。动静弄得挺大,不知要怎么个修葺法,大约很有点建别院的意思。
她心里是不太愿意的,这么一来住得不踏实。原来是想购个私宅,如今他花了大钱,变成和他共有似的,很叫她心烦。便央了端木匪人,赖在宫里迟迟不肯出去。打算熬过了容与大婚,再另做打算。
不过阳城郡主还是很有办法的,大概是蓝笙同她吐了些苦水,诸如暖儿劳心,撂不下职上事物之类的。昨日派内侍传话进来,郡主千岁偶感风寒,卧病在床了,大有催促的意思。
既然得了这消息,再不出宫是不成了。她站在藻井下,觉得自己的人生真是充满了戏剧性。本来在闺阁里好好做着小姐,蹦出来个贺兰,硬生生把她弄进宫来。然后中途自己撒手去了,她就给拨到中书省来。屁股还没坐稳,又被阳城郡主讨要出去。这来回一捣腾,她的女官生涯,短短四个多月就宣告结束了。
兜了个圈子重又回到原点……也不是,不是原点了。出了将军府,要住进蓝笙为她搭建的金丝鸟笼。然后应该紧锣密鼓的铺排婚事了,下大定、过六礼,最后她会成为点缀鸟笼的一只生动的画眉,只有死了才能脱离。
她有些惶骇,但又莫可奈何。终究是她的路,好或不好都要自己走。没有人能帮她,她一直是孤独着的。
外面乱起来,不知道是出了什么事,咚咚的脚步声仿佛要踩塌凤阁的台基,连着桌上灯台都震起来。她起先倒也不甚在意,后来听见喧哗声,便倚着窗口朝外看。院里来了群穿重孝的内侍,十来个人点着火把子,把漆黑的夜都照亮了。正哑着嗓子招呼,立在铜鼎旁分派素服。阁内百官纷纷出门换上了白绢遥酆谏匆i头,火光里的凤阁一片愁云惨雾的景象。
她怔了怔,忙出去看,正碰见端木匪人从廊庑那头过来。
“阁老,这是这么了?”她迎上去,四下打量了道,“是谁薨逝了?”
端木叹了口气,自己扭着身子系腰侧的带子,一面道,“是太子殿下。前两天就已经不妙了,今儿入夜吐了一碗血,去了……”
布暖的心杳杳往下坠,她想太子是去找贺兰了。两个有情人,最后落得两茫茫,不知地下能否团聚。
“你换素服吧!”端木招人送了孝袍子过来,抖了抖递给她,“你明天天亮就走,打今儿起三十六天的国丧,晚了宫门一闭就出不去了。”
布暖应了声,又奇道,“太子薨怎么要三十六天呢?”
端木整了整头上孝带道,“赐了‘孝敬皇帝’的谥号,是照着皇帝大丧的规制。民间也要守丧,三十六日内不得婚嫁鸣乐。算算时候,你舅舅的婚期也要延误了。”
她手上一顿,再想想,早也是这样,晚也是这样,没什么可欢喜的。因淡淡嗯了声,换上了黑绢襥头。
进宫以来没有积攒下什么,月俸折成飞钱,和几件贴身衣物一并打了包裹。第二天讨来端木的手书,便由尚宫陪同着朝宫门上去了。
蓝笙的左威卫府在皇城驻守,听到消息来接她。她出了城廓,他已经在大街边上侯着了。
她像个刑满释放的犯人,宫外的太阳亮得刺眼。下意识遮住眉,突然觉得自由了,却又没了方向,不知道接下来该干什么。蓝笙就在那里,但却又分外生疏。其实同他并不如想象中的熟络,她仔细看他,他穿一身白,显出一种奇特的俊俏。高高的身形,阔肩膀,标准的盛唐美男子。
他过来接她手里的包袱,笑吟吟道,“先上我衙门里等会子,我交代完了公务就送你回去。”
她应了声,明显的兴致不高。他把幕篱戴到她头上,替她理了理皂纱,“霜打的茄子似的,怎么了?”说着牵她的手,引她往南去。边走边道,“有段路,你又不会骑马,我走着来的。累么?累了我背你,千万别客气。”
她想起去高陵那趟,下过雨后容与也曾背过她。如今想想,上辈子的事似的。
他看她淡淡的,料定她所有的不快乐基本都是来自于沈容与。她心里总归有他,要把他拔除是不太可能的,只有想方设法的粉饰太平。时间一长,也许她就忘记了。
得不到心,得到人也好。他才意识到自己也会委曲求全,苍凉的心境,没有情感的一种满足。只要她在,他就觉得他拥有全天下。
他紧了紧手指,愈发把她包裹住。她似乎是有些痛,吃惊的转过脸看他。他忙不迭松来,微红着脸道,“对不住,我是高兴。”
她的唇边绽出一点笑意,“高兴什么?高兴断送了我的功名?”
他迎着太阳,金色的芒洒在他脸上,一片温暖柔和。他说,“女人家要功名做什么?妻凭夫贵,将来少不了你的诰命。以前一直是够不着的,因为离得远。以后好了,求见你也不必顾忌。更不怕拖累你,败坏你的名声。”他停下步子,在宫墙根下拥她入怀,低声道,“暖儿,以后我是你的依靠,知道么?”
蓝笙是好人,是一个爱着她、无条件包容她的好人。可是她不习惯他的拥抱,不喜欢他的姿势、不喜欢他的力道、不喜欢他身上的苏合香……太多无法接受的东西,她原来以为慢慢可以适应,但似乎想得太简单了。她心里有把尺,一分一寸的丈量,连她自己都做不了主。
她只知道她不能退缩,她要逼着自己去回应他。如果自己的爱情无望,就成全他的一片深情。有时候幸福和爱情无关,不那么执着,或者得到更多。
她按捺住了,轻轻回抱他,“谢谢你,晤歌!”
他嗤地一笑,“用不着谢我,我下半辈子活着,就是为了给你做牛做马。”
她腼腆的推开他,“人家正经和你说话,你还打趣!”
“我也是很正经的,不打诳语。”他咧嘴笑着,携她继续往前走。偏过头来又看看她,眼睛深邃如墨,“我也没别的想头,只要牵着你的手一直这么走下去,倒也心满意足了。”
他们在轻薄的晨雾中渐去渐远,城廓转角上踱出来一个人。银甲银缠带,武弁上换了白缨子,挺直了脊背,在微凉的秋风中负手而立。
“六公子,咱们晚到一步。”汀洲说,顺着他的视线眺望。那两个身影已经融进雾中看不见了,可他家郎君还定定凝视着,脸色越加凝重。他从未见过他这样的神色,不由瑟缩一下,卑微的伏低了身子唤他,“公子……”
容与转过身,费力的吸口气。心里一突一突悸着——悸栗栗,越跳越慢,最后剩下个惨淡的壳。胸口空空如也,什么也感觉不到了。他抬手压了压,触到冰冷的甲胄。两片嘴唇干得粘在一起,张开了,像撕下了一层皮。
他哑声问,“蓝笙把宅子置在哪里?”
汀洲道,“在群贤坊里,有狭斜连着西市,是个二进的四合院。小人远远瞧过,坊里人家不多,都是平民百姓,地方很是清幽。坊外走五十步有个斗鸡场,平常乡绅名流汇集,也是个热闹去处。”
他冷冷一笑,难怪不要他寻地方。蓝笙果然有本事,闹市中挖出这么个好去处,想来她是极受用的吧!他承认他妒恨,恨得心里出血!她不再需要他,她从他手里飞走了。她以前依附着他,他觉得一切都顺理成章。目下失去了,他像是遭到了遗弃,既愤怒又害怕。
以后他要见她,还得在门上等人通传。在蓝笙派去看家护院的人眼皮子底下,一举一动都要被他们监视着。她还没有出阁,他居然提前尝到了这种令人肝胆俱裂的味道。
他的指关节捏出一串脆响来,猛然一拳挥在宫墙上,砸落了老大一片泥胎。
汀洲吓得筛糠,颤着声道,“公子息怒……”虽然他不明白他为什么要生这么大的气,但请他保重身子总没错。他惶惶上前道,“伤着自己,看老夫人要问。公子爷有什么吩咐只管叫小人去办,气大伤身,自己独个儿着急最不上算,公子爷快消消气吧!”
“你去!”他定了半天神,撑着腰道,“在她之前到群贤坊,拦住她的去路。传话给她,不许搬出将军府,否则日后沈家便同她一刀两断!”
汀洲连声道是,一手按住帽子飞快去了。留下他一人,在这庞大的白昼里化成了青铜的旗杆。
西天上还留着月亮模糊的影,他咬着牙想,总要阻止她,不能让她由着性子胡来。他的意思之前就已经知会过她,她倒好,没有他的允许,想无缘无故的闹消失?简直是痴人说梦!



第八章 归来路

马车下了光明街,正要拐进狭斜,老远看见一个人挨着坊墙徘徊。蓝笙脸上一沉,“那是汀洲么?”
布暖顺势看过去,瘦长条,穿着酱色的缺胯袍。大约一路奔波过来的,鬓角掉了一绺发。从侧面看过去,整张脸就是一条直线。
她有些讶异,心里弼弼跳起来——可不是汀洲么!他向来是贴身伺候容与的,有个好听的称谓叫“侍剑”。整日里一把长剑端在胸口,当然了,抱着刀的时候就改叫“侍刀”。将军和兵器总是形影不离的,因此汀洲在,容与必定也走不远。
他怎么打探到这里了呢?她慌了手脚,问蓝笙道,“是你把地方告诉他的?”
蓝笙有苦说不出,他又不是傻子,躲还来不及,怎么会把她的下落告诉情敌!他摇了摇头,“你舅舅神通广大,别说长安城里,就是整个大唐,要找个人还不是易如反掌!”他总有不好的预感,这次的计划会不会中途被打断?他不知道布暖的决心下得有多坚定,人在面对爱情的时候,往往要比平时脆弱得多。她现在尚且镇定,见了容与之后呢?
他放缓了车速,犹豫着问她,“倘或他让你回去,你怎么办?”
布暖虽惊惶,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