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嫡女正妃 >

第125章

嫡女正妃-第125章

小说: 嫡女正妃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回到府上,容华才拿了这枚发钗出来,只是看了一会,却是叹了口气,找来一个小盒子把这东西放好后就不再理会。

原来容华认出了这枚遗漏在那个庄子里的发钗是季行六一贯喜欢戴头上的发簪,那枚发簪上甚至刻有一个“姝”字,并且是在阿姝和那陈谢当日约定的地方找到的东西,所以当看到这发簪时,容华很是肯定这一发钗就是季行六之物。而认出这物,容华内心纠结,第一念头本是要送还给阿姝的,可是到时他该怎么说,自己是因为什么而找到这东西的。阿姝和他始终站在对立位置,在这紧要关头,这把发钗还给阿姝一事还是算了吧。多一件事不如少一件事,省得面对面,让大家都为难。

于是,一回府上,容华只能自己收好这个发簪。

他这边才收好东西,就有下人着急地寻过来说事:“四郎君,不好了,周家女郎出事了。”

“怎么回事?”

“奴婢也不知具体是怎么一回事,就是刚刚来给周家娘子看病的大夫说了,周家小娘子那脸上的伤恶化了,本来都要好了的,现在却……”那丫鬟说道。

容华皱眉,到了临时安排周夕住的院子,看了周夕脸上大范围扩散的伤口,那周夕因为疼痛还发着低烧,迷迷糊糊低低哭泣的样子,容华觉得很是对不住,决定亲自查这件事。

之后查到是母亲李氏娘家的那个内侄女和老太太哥哥家的嫡孙女联手干的好事,这两个把自己当成容府未来主母的女人可是会看惯周夕这样的存在,于是两人联手在周夕治脸的药里掺了别的东西,要周夕完全毁容,这样以后,他们的姨兄就会赶了这样一个丑八怪,而她们就多了份靠近姨兄的机会。

带着这样想法的两个女人自以为做得神不知鬼不觉,而且,两人也觉得就算到时查出是她们做的又如何,她俩一个是李氏侄女,一个是容老夫人这边的人,总归是不会怎么样的。

可是两人想得太天真了,她们不知她们的姨兄是什么样的人,这样一个北雍容氏培养出来的继承人,哪能容得身边之人搞心思搞到他的头上,于是俩人悲剧了。

容华在查出这一事件真相后,是完全不顾母亲和容老夫人的哭天喊地,亲自撵走了最近来府上的所有女人。并且很决断地放话道:“我北雍容氏千年士族,百年大豪族,基业都是先祖一点点创立的,可不能容得有些不知检点的女子来污浊我北雍容氏的血脉。从今后,若再有不知检点的女子来我容府,会有什么下场,就自求多福吧!”

狠话一出,那些虎视眈眈容家主母位置和小妾位置的世家大族消停了不少,而周夕也松了口气。

第一百五十三章

西子国都宁城。

自从上次用计打乱了七皇子跟郑斐的联系,一行人就准备返回邶岳;只是正好这个时候赶上临周妩和亲南俟国;于是季行六决定等长公主出嫁再走;让齐衍先回邶岳。

这几日在西子,齐衍安排人处理着七皇子后续事件,并且提前对国内几大势力展开瓦解行动,只是一时行动在暗;所以齐衍这时也没打算回邶岳;于是季行六提到让他先回邶岳国一事时,他笑着拒绝了,说还是两人一同为国为好,六六一人在西子,他有点不放心。

季行六没想那么多,齐衍都这么说了,她也是没意见。

于是,在临周妩和亲前,两人仍然待在西子国的都城宁城。

这几日的宁城大街小巷,花巷茶楼都在议论纷纷关于他们国家长公主要远嫁战败国南俟国一事,为此事,朝堂上主和派跟主战派更是闹了个天翻地覆。

主和派认为长公主这一举动可以修和两国关系,这战争毕竟是劳民伤财的举动,而南俟国现在已经没了威胁性,他们国家的长公主都委屈下嫁了,他南俟国还不乖乖俯首称臣。

主和派之所以会这么说,是因为南俟国自被西子国攻下十五座城池后就举国学乖了,早就派遣使者前来上贡,送上美女,以求两国修和,就永远称臣于西子国。就这一举动,可不满足了西子国一些守旧大臣的心愿,于是越来越多的人大发慈悲站在主和派一面。

而主战派是完全不赞同这个见鬼的仁慈观点的。要知道前不久南俟国在和他们国家的将士战斗时,他们的监国大人要对方投降于他们西子国,那时那帮自恃清高的南俟国君臣可是宁死不屈,害得他们西子的将士死了一批又一批,才换来的这南俟国巴巴地跪地求饶。现在是要俯首称臣了,早给他们机会的时候,干嘛去了?现在主战派的许多人代表死去的英魂发表宣言说,不可以。

只是临周妩的人临时倒戈站在了主和派一边,西子的王今早还说起了长公主下嫁南俟国郡王一事,让西子那些主战人士全数不满了,一些人当天下朝后就聚集到了摄政王临约府上,商量这件事。

摄政王府书房,临约累了在打盹。

这个时候,有美人忽然而至,临约醒来,看来人一眼,不动声色自然道:“长公主大驾,本王有失远迎还望公主海涵。”

话虽是这么说,临约仍然是坐在太师椅上未动分毫,丝毫看不出他的诚意。

不过繁文缛节罢了,摄政王要不讲究,还能让人办了他不成。

所以,临周妩只是淡看太师椅上冷漠威严的人一眼,不在意道:“我来只是有一件事要跟王爷说。”

临约淡淡:“你说。”

可真够遇事不惊的。临周妩心里有淡淡讽刺,不过也只一瞬,她就恢复常态,紧盯着临约,说了她此来的目的:“明日的朝堂上,我希望王爷同意和南俟国签订两国和平的条约,还有一件事……”

临周妩看着临约淡笑含讽的眼神盈盈看着她,心里都有冲动一巴掌扇到这男人脸上去。

只是她今日是来讲和的,不宜动气,于是临周妩当下稍稍别开眼,继续道完刚才没说完的话:“南俟国的十五座城池,我要作为陪嫁之物。摄政王觉得此事或可行?”

“哈哈哈……”临周妩的狂妄之言发完了,临约也完全笑开了,最后收敛神色,起身走至临周妩跟前站定,上上下下以眼神逡巡临周妩,“公主你觉得呢?”

这种半是羞辱,半是威压的眼神,临周妩也是见怪不怪了,她还以为临约此人多沉得住气,原来也不过如此。

临周妩颇为不满如今临约的作态,完全不给她面子的讽刺,于是笑容也敛了,同是沉静,却是用冰冷音色发言道:“王爷先不要急着说不同意,就让我今日来给王爷分析一下这一事对王爷的利大于弊一事。”

面对临周妩的大言不惭,临约没再说话。

临周妩斜睨他一眼,道:“当今西子,底下分权,王爷跟我水火不容,这些年可是不好过。王爷承认否?而我可以走,即便是有要求的,可这不过就像赌坊赢来的别家之物,王爷就是舍了有何心痛?这换来我走,王爷可以自凭本事,爱怎样怎样,再无人背后捅刀子,难道此一事还是我赚了,王爷赔了吗?”

临周妩谈及政事,仍是这般轻描淡写的口气,可也只有临约知道,这个女人其实是多么棘手的存在。诚如临周妩所说,这西子国,有她临周妩存在,想必未来都少不得大动干戈,这不是一般的女子,这女子如此野心,向往权势,若不是脑子突然发傻,为南俟国那个小子要死要活,真让这么个狼子野心的女子留在国内,那西子终有一日会有大劫。这不是一个安于本分的女人,这是个脱离那个男人就立马晋升为雄鹰的女子。好吧,十五座城池能换来那个过分单纯的王护卫下的万里江山,百姓可以安居乐业,也算值吧。

临约心里盘算着,正要开口,外面有仆人来报,下朝的官员都聚集在大厅,有事相商。

临约表示知道,开了门,步履不紧不慢地出去,他身后,临周妩一笑,往后门方向出去了。

……

于是第二日朝堂,有关临周妩和亲南俟国一事,一切都成了定局。

虽然很多人在西子的王提出要把此前征战得来的十五座城池作为长公主和亲嫁妆,那些人当时都不淡定,闹得朝堂很不好看,最后是摄政王临约都出来说同意此事,愿意以十五座城池换来两国太平,不要因为十五座城池就让南俟国的百姓未来苛待了他们国家的长公主。

临约匪夷所思的赞同,令得西子的朝堂顿时鸦雀无声了,之后西子的王兴高采烈地说,那就这样,此事就这么执行了。

官员们下朝后,举国都沸腾了,好多人在声讨临周妩和亲一事。

太后的寝宫里,周太后对着这一事情的罪魁祸首道:“妩儿啊,我的好女儿,你看看你都做了什么好事?为了一个郎君,就这么糟蹋将士们用鲜血换来的战利品,你怎么荒唐成这样。”

临周妩道:“母后,儿臣是你生的,难道你是今日才知道儿臣的品行吗?我本来就是个自私野心膨胀的女人,这像你啊,母后?”说到最后,临周妩盯着周太后的眼睛像毒蛇一样,好不恐怖。

而周太后不知是被不孝女儿弄懵了,还是感到害怕了,怒火攻心的一巴掌,扇在临周妩脸上,立马就是个红印子:“放肆,你这孩子怎么跟母后说话的?”

临周妩回头冷着脸,用着最阴冷的声音吐语道:“难道不是吗?母后当年为了自己的权益给儿臣下药,把儿臣送到传闻中跟了他就跟嫁了太监似的如今的摄政王的床上,可曾在乎过儿臣的死活?母后啊,我是你的亲生女儿,而你为了控制那时的皇帝弟弟,想要拉拢有才干的摄政王为你所用,天下权势有朝一日都集聚在你手中,你好垂帘听政是不是?”

被戳中心事,周太后完全失态了,身边所有东西无一幸免砸的个粉碎,说话语无伦次道:“放肆,放肆!临周妩,你这是用什么态度跟母后说话?”

临周妩冷冷看她一眼,起身居高临下看着她道:“母后,这是临家的江山,临家的天下,就算我不在西子国了,你也别太妄想。母后你且知道,临大监国是个大闲人,有他看着我西子国,你少做梦了。”

说完这话,临周妩转身离开寝宫,只留周太后一人在身后喋喋不休:“反了,反了,我是造了什么孽,生了这么个不是人的东西。”

第一百五十四章

西子皇宫大殿,夜;灯火通明;御书房里;那个被很多人认为愚蠢的少年帝王,正低头认真地翻着治国策,看他这样子,是完全都没有被皇姐要走十五座城池当做嫁妆的愤怒感。

他的贴身内侍看得都摇头了;陛下这皇帝当的;前有皇太后,后有摄政王和长公主手握着权,而帝王年幼,到如今都没有亲政,这也罢了,临了,还让同胞长姐拿走十五座城池带去战败国当嫁妆。他这样素来看管世态炎凉的人都看不得了,只觉好不悲凉。少年帝王却因年幼,仍然懵懂,不思为自己和西子的将来考虑。可怜啊!

内侍心里叹息,那少年的帝王却是完全感觉不到,最后也只是因为嫌他杵在这影响他看书了才下令让所有人退下。

最后那贴身内侍走了,御书房内也恢复了寂静。

那少年的帝王终于舒了口气,他的心里早就因为贴身内侍不经意流露的同情而不耐烦了。这几日但凡他上朝,等着他的就是主和主战两派的大争执,而下朝后以为可以轻松了,又老有那些所谓忠臣进谏论十五座城池送出去的利弊。

其实,关于十五座战利品城池要送予皇姐当嫁妆,他心里也是舍不得的,但是比起皇姐可以和亲南俟国,皇姐主动把手中的权还到他手上,更把她多年来聚集的人脉全数贡献出来,这十五座城池能算得了什么。自然是皇姐手中给的实权最吸引人。

虽然他年幼的时候,皇姐说主动抓权是为了他,为了帮他从母后手里夺权,以后会还给他的,当时皇姐有这心他是信的。可这么多年的权势浸淫,皇姐的一言一行莫不是表示她爱着这无上权势,如果不是这一次南俟国皇姐旧情人的到来,皇姐会归还权势,他心里是不怎么信的。而他这么多年,慢慢培养的权势又何堪和摄政王、皇姐他们比之,根本就连人家的零头都不如,所以无论是对于此次和亲,还是皇姐要这十五座城池一事,他心里权衡之下,还是觉得拿到实权一事比较合乎他心意。

另,这十五座城池本就是他们国家从南俟那个国家夺来的,也没多大归属感,所以他真的不介意此事。他只想着,接下来,该怎么把另一半权势从摄政王手里拿来,做到完完全全的亲政。

而且,就今早下朝后,皇姐为了十五座城池也做过解释,皇姐是这么说的:“皇帝弟弟,关于十五座城池一事,确确实实是我贪心了,不过你也知道我此去南俟国,一无凭仗,担不起南俟国从上到下的口水洗礼。陛下也知道,那来自于南俟国的十五座城池就是原罪,我若和亲过去,能得几时好?所以,皇帝弟弟,我这也就贪心了一回,你不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