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仙园逸事 作者:弹剑听禅 >

第37章

仙园逸事 作者:弹剑听禅-第37章

小说: 仙园逸事 作者:弹剑听禅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五十五章 过年(下)

姚黄给两个小的讲了《镜花缘》。对于这部神仙间的恩怨传奇,姚黄的印象是“前半部精彩,后半部无聊。”相较于后半一群女孩们的玩乐,姚黄只觉得前半唐敖周游列国,见识各种奇人异事、奇风异俗更加精彩有趣:像“大人国”的脚下有云彩,好人脚下是彩云,坏人脚下是黑云,大官因脚下的云见不得人而以红绫遮住;“女儿国”里林之洋被选为女王的“王妃”,他被迫像当地男人一般穿耳缠足;在“两面国”里的人前后都长着脸,每个人都有两个面孔,前面一张笑脸,后面浩然巾里藏着一张恶脸,这些人都虚伪狡诈;“无肠国”里的人都没有心肝胆肺,他们都贪婪刻薄;“豕喙国”中的人都撒谎成性,只要一张嘴,就都是假话,没有一句是真的……姚黄很佩服作者李汝珍的想象力,能够写出这么多奇葩的国家。表面上是描写海外诸国的人,实际是借这些人的表现暗喻社会上那些表里不一的人和现实。
姚黄缓缓描述着唐敖一路的见闻,不止两个小的,姚红和闻人千叶也停止了谈话,侧耳倾听姚黄的讲述。一直讲到唐敖到了蓬莱仙山,看破红尘,天已到子时,小可包子已经开始打盹。姚红急忙下了水饺,五个人吃了后便上床休息。因为姚红作弊,五个人每个都吃到内有铜钱的饺子。姚红笑呵呵地对每个人说了来年平安健康的吉祥话。
第二天早上是被外面鞭炮声吵醒的。睁开眼睛,发现屋子里面比平时亮堂许多,再打开窗子,大地白茫茫一片,原来昨天夜里下了雪。瑞雪兆丰年,村子里的人肯定非常开心。
姚黄穿好衣服后就带着弟弟与侄子给姐姐姐夫拜年,一人得了一个红包。里面装着十分钱。早饭吃的是蒸饺子和汤面,寓意着金线吊元宝。饭后,姚红给两个小的穿上厚厚的棉袄,姚青就带着小可出门拜年去了。大年初一,小孩子们会结伴到各家去拜年,送上吉祥话,各家也很乐意上孩子们上门,热闹喜庆,总会准备好小吃零食给孩子们。姚家准备的是五香煮花生和烧黄豆以及花生糖,花生糖最受孩子们喜欢。有的孩子为了吃糖,甚至又跑一趟到姚家。
中午吃的是简单的面片汤和几样清爽的小菜,饭后。一家人带着礼物去村长家和几个德高望重的长辈家拜年。两个小的上午玩了雪把衣服都打湿了,姚红不得不给他们另换了一套衣服。幸亏今年多做了两套新衣服,否则都没得换。
大年初二照着风俗是去舅舅家拜年,可惜姐弟几个没有舅家,便留在了自己家里面。看书的看书,做针线的做针线,如同平时一样。两个孩子写了三篇大字便出门玩了,姚黄躲在屋子里面修炼。心境提升后,瓶颈跟着消失,姚黄现在的修行一日千里。
过年的气氛一直持续到大年十五。元宵节这一天,安平郡内是要举办灯会的,比中秋和七夕还要热闹。一家人早早地吃过晚饭。跟着李四叔家坐着牛车到了城里。除夕的火,元宵的灯,一进入城门就仿佛进入了灯火的海洋,各式各样的花灯将整个安平郡照耀得如梦如幻;沙戏灯、马骑灯、火铁灯、架儿灯、象生鱼灯、一把蓬灯、海鲜灯、人物满堂红灯,灯光盈市;摆摊的、耍龙灯、玩杂耍、踩高跷、舞狮子。热闹非凡。
人太多,没多久。姚黄便与姚红等人挤散了。姚黄也不着急,姚红和小可有姐夫护着不会出事,姚青更加不会有事,他虽然年纪小却聪明异常,再加上几个月锻炼出的身手,寻常男子不一定是他的对手。
姚黄安心地随着人流一个摊子一个摊子地逛着,着花灯下面的谜语。做得简单粗糙的花灯下面的谜语通俗简单,精致美观的花灯下面的谜语则难了许多,有些更是掉书本子,如“卫宣姜梦长庚入怀”,猜《礼记》二句,如果不是秀才以上的读书人,谁能猜到这两句是“为伋也妻者,是为白也母”?还有那“息上加息”,猜孟子一句,普通老百姓能知道“以利为本”吗?
姚黄一边腹诽一边看着花灯猜着灯谜,她盯着一盏莲花吐蕊灯下的谜条,“灞岸晴来送别频,相偎相倚不胜春。自家飞絮犹无定,争解垂丝绊路人”。这道题挺简单的,姚黄笑了笑,耳旁传来一个男子低沉带着磁性的嗓音,“谜底是柳树的柳。”
“恭喜公子答对了。”卖灯人拿下花灯递给男子。
男子的手白皙修长,提着花灯送到了姚黄的面前,“送你!”
什么情况?才子佳人灯会相逢,一见钟情,才子送佳人花灯作为定情信物?姚黄呆了,对于突发状况,她有些接收不能。
男子的手固执地伸着手也不收回来,姚黄定了定神,看向男子的脸庞。深刻英俊的五官,冷漠的气质,有点儿眼熟啊!姚黄飞快地翻查记忆,终于认出了眼前的男子是七夕夜那个晚上被自己所救的蒙面人。用一盏莲花灯偿还救命之恩吗?会不会太廉价了点儿?
姚黄笑着接过莲花灯。
“多谢。”男子也回道,他知道姚黄已经认出了他。
“你的名字?”
“姚黄。”姚黄没有打算隐瞒,以男子的身份想要查到自己的名字很容易。
“好名字。”男子道,“墨无心,我的名字,记住了。”
说完这句话,男子转身消失在人群之中。
看了眼手中的花灯,姚黄笑了笑,继续朝下一个摊位走过去。
正月十五的过了,日子恢复了平淡。姚家的学堂恢复了上课,每天闻人千叶带着小个孩子去隔壁的学堂,因为天气还冷,姚黄早早地在教室里升起两个火炉,供孩子们取暖。来上课的孩子们通常一大早就到了,一人揣着一个生红薯,到了课堂后就放在炉子旁边烘烤,不一会儿,教室里就弥漫着烤红薯香甜的味道。孩子们一边读书一边咽口水,等到第一堂课后一窝风地跑去炉子边拿烤好的红薯做早餐。吃过早餐后孩子们会跟着闻人千叶学习一些粗浅的拳脚功夫,内功也是比较粗浅易懂的。至于高深的武学,闻人千叶在暗中考察这些孩子的品性和资质,过关后才会教他们更高深的功夫。如今,村子里面已经形成了一小股读书学习的风潮。
姚黄带着姚红忙着为春耕做准备。离春耕开始还要两个月,姚黄决定先育苗和蓄肥。肥料来自于姚家的厕所。家里的厕所是姚黄照着现代农村的厕所改进的。在院子的角落挖一个长一尺宽半尺的小坑做为蹲坑,小坑左右两边埋着两块石砖,供上厕所的人踏脚用。蹲坑内部是斜面,连接到院子外面的蓄粪池;厕所外面摆着积满水的水缸,上完厕所后,从缸子里面舀水往蹲坑内一冲,粪便就从蹲坑进入了蓄粪池中,又干净又方便。姚黄和姚红经常从从河边割了许多枯草、芦苇什么的回来丢进蓄粪池,使得肥料发酵。这样,田里面的肥料就不缺了。
育苗也是用了现代的育苗法。说老实话,姚黄这娃是个地道的城市娇小姐,虽然没有五谷不分,但对农田的事情她半点儿也没有做过,纯粹属于“纸上谈兵”那种。做为宅女,她在网上看了许多的种田文,有了些许理论基础,可是她没有亲手实践过啊,万一那些理论不成怎么办?于是,姚黄便对姚红言明,这些新技术是在师门的藏书阁中看到的,有没有效果,她也不清楚。姚红反而对此非常有信心,在她心里已经将姚黄那个“神秘的师门”神化了。
两恩要育两种幼苗,一是红薯,一是稻谷。稻谷虽然是主食,但红薯的产量大,管饱,农家人都愿意多种红薯。红薯的育苗比较简单,把红薯一个个码在混合了肥料的土堆上,浇上适量的水,用油纸盖好,用来保温。约莫一个多月以后,红薯苗长长了一些后,用剪刀把茎剪下来,剪成一小段一小段的,每一段上带三片到四片叶子,分别栽到地里,然后注意浇水和施肥就行了。
等到稻谷和红薯全部摘种完成,天气已经进入了暖春。春风带来阵阵暖意与生机,村民们带着笑进行了第二播花生的种植。上一年花生的收获让大家赚的钱是以往五年收入的累积,村民们希望今年再次大获丰收,赚了钱好盖新房子,年轻的小伙子们则指望着这些收入娶媳妇。
姚黄来个这个世界已经一年了,这一年,她由一个普通农家少女成为了高高在上的修真者,姚家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只是这一切让姚黄感觉不真实,她总以为自己在做梦,梦醒了,她仍然是那个一无是处的宅女剩女……


、第五十六章 钓田鸡

静静地躺在屋顶上,耳边听着风吹过满院子花草瑟瑟的声响,偶尔还能听到几声蝉鸣,姚黄的心绪不如她表现出来的平静。如今的生活,实在非她所愿,如果有选择,她更宁愿做混吃等死的宅女。因为那个世界才是他熟悉的世界,这个世界,她始终觉得自己是个过客。她虽然表面上与姚家的人亲密,但仍然有着淡淡的隔阂,她可以帮助他们脱离贫苦的生活,帮助他们安身立业,但对于他们,姚黄仍然缺少血脉相连的感觉。是自己太冷漠了吗?姚黄质问自己,答案是一次一次的无解。姚黄叹了口气,决定将这个问题放下。反正她总有一天会离开这个世界,少些情感牵涉也好。
胡思乱想之时,时间总是在飞快的流失,一阵乱想之中,月兔西走,启明星上升,夜半的虫子仿佛也开始沉睡了一般,很多的虫子都已经寂静了下来,薄薄的露水已经打湿了姚黄身上的衣服,此时的温度只有几度,颇为寒冷,但姚黄却感觉不到寒冷,修真的好处不言而喻。
“二妹,想什么呢?一晚上没有睡觉。”闻人千叶走到院子中,抬头与姚黄说话。月华洒落在他身上,为其披上了一层银芒,高贵优雅,比姚黄还像仙家中人。
姚黄爬起身跳到院子里,问道,“姐夫这么早就起床了?”
“睡不着就起来了。” 闻人千叶笑道。
“姐夫有心事?”肯定与闻人家有关,自己家可没有什么破事能让闻人千叶挂心的了。
“也不算,就是前些日子遇到一位旧识,一时有些感触罢了。” 闻人千叶看出了姚黄的想法,“你放心,不会牵涉到我们家的。难得过上好日子,我怎么能让让破坏呢!”
“那就好。” 姚黄松了口起。虽然她现在的能力不错,但要与世家这种庞然大物作对,没有太大的胜算,除非等到她筑基以后,才有与世家抗衡的基本能力。
屋子内穿出悉悉索索的穿衣身,姚黄道,“姐姐起床了。”
闻人千叶笑得温柔,“你姐姐总是这样,起得早睡得晚,没有比她更贤惠的女子了。”
“娶了我姐姐是姐夫的福气。”
“是啊。我何其有幸娶了你姐姐,又拥有了你们这样的亲人。” 闻人千叶感叹道,“所以我会好好珍惜的!”
姚黄也笑了。她能感觉到闻人千叶的真诚,心中一直存在着的那丝防备最终消失了。
小村子的日子平平淡淡,最劲暴的事件就是青翡跟人跑了。三月里,青翡生下了一个女儿,刚出月子没有多就久。她和关柱子去城里,结果关柱子一个不注意,就不见了,青翡的身影。抱着嗷嗷待哺的小女儿在城里找了三天三夜,关柱子终于接受了妻子抛弃了他和女儿的事实。后来,关柱子将女儿托付给了村长一家。一个人离开了清水村。有人说关柱子是去找老婆去了,有人说关柱子受了刺激,认为老婆跟人跑是嫌弃他没钱没本事。所以出去赚大钱去了……众说纷纭,但具体原因,没有人知道。花婶对于柱子留下的小婴儿极不待见,这孩子不是他们关家的种,她为什么要帮人家养孩子啊?花婶多次想把孩子给丢弃了。可是看到小孩子那无辜的小脸,花婶忍不下心。只能让媳妇照看着小丫头,别把她抱到自己面前碍眼。
“二姐,二姐,钓田鸡,去不去?” 姚青拉着小可在院子里大叫着。
姚黄从屋子的窗户伸出脑袋,“去,必须去。”
秋季里蟹肥稻花香,田地里等待着收割的金黄丰收,这个丰收的季节最适合钓鱼、钓虾、钓田鸡。而这些活动是农村的孩子们的最爱,不但可以玩,其后的收获还可以吃,一举两得。
钓田鸡的是上次药鱼的那群人,男孩子们一人拿着一杆自制的钓竿——也就是短木棍或竹竿上拴了一节细绳子,女孩子提着有盖的竹篮子,用来装田鸡。钓田鸡的饵可以用癞蛤蟆的大腿,或是蚂蚱的身体,抑或是丝瓜南瓜的花朵,还或着是蚯蚓,这些东西常见又容易准备。男孩子们挖了一罐子蚯蚓,女孩子则摘了半篮子的南瓜花,量大丰富,可见孩子们对钓田鸡的热情多么高涨。
田里面的稻谷到了孩子们的腰间,田鸡在谷子地里跳来跳去,好不活泼。不过由于众人人多,一路吵吵嚷嚷的,田鸡都被吓得躲进了稻田深处。
“安静!”姚青这个“老大”发威了,“你们闹得田鸡都躲起来了,还怎么捉田鸡?从现在开始,不准再说话,等到我允许你们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