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万里大宋 >

第149章

万里大宋-第149章

小说: 万里大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贤用力地点点头,然后像是想起了什么道:“把那些已经结掉的案卷也给我拿到我的书房里去,我全部要看。”



  他说完也不管那监理惊讶的目光,又是走了回去。



  李清照此时正在后院之中,见到王贤过来了,不由笑道:“你今日第一次上堂,觉得如何?”



  王贤哼了一声道:“这帮饭桶,这帮渣滓,我以前还以为这帮人就算是饭桶又还有点装饭的用处,现在算是明白了,这些人根本就是狗屎!县丞是干什么用的?知县没有过来的时候县丞就不能升堂了?那要这个衙门又有何用?不如砸了算了!”



  李清照一愣,随即才注意到他脸色不对,忙柔声道:“怎么了,难道是衙门的这些大人们对你不敬?”



  王贤冷笑道:“我都不想说他们了,本来我这人不经常生气的,可是现在真的是一肚子火,你知道升堂是什么样子的吗?主簿坐在我的旁边,那下面一堆的衙役胡乱地站着,整个升堂就像看着大杂剧一般,这也就不说了,今日这个老妇的案子她在十数日之前就已经过来喊冤了,但是这个昌化衙门竟然以‘知县未到’的理由拒接,你说还有这样的道理吗?这帮人还能算是人吗?”



  李清照这才明白他气在何处,忙道:“他们想必也是不敢随意做主,所以就要等知县过来。”



  王贤大声道:“胡说!大宋律明明说过,知县未到,县丞替代一切事情,那个老头子对收税那么热衷,为什么就不能审案了?分明就是故意逃避责任,嫌这个麻烦,这样的县丞,加上这样的衙役,这样的公堂,这个衙门简直就是闹剧!”



  他说着说着又气愤起来,这时直接道:“我现在去书房,你早些吃饭吧,不用等我。”



  李清照方想喊他,却终究没有喊出声来。



  王贤这时推开书房的门,映入眼前的便是一大堆的书卷,颇有些杂乱地放在这边,他微微有些错愕,这时仔细看了一下,才明白是那监理把这些案卷送了过来。



  这些案卷颇多,王贤这时随便地翻了一本,然后胡乱地看了看。



  这也是一个平常案件,就是争地之事,王贤一看后面的结案,不由脑子冒气,差点要把这案卷当场甩掉,结案就是直接罚两方各五百文钱,然后赶出去,这不是什么也没做吗?



  他顿时一本借着一本的翻了翻,其中一半是已经结了案的,而另一半就是死案,不了了之的放在一边。



  每看一本,他心中怒火就增加一分,还没有看完,他此时就已经暴跳如雷了,整个几百份案子,真正好好结案的不过几个,其他的要么放在一边,要么就是胡乱地判着,整个昌化县的衙门就是一个冤案促成机构了,不仅审不了案,还把那些受冤之人害苦了。



  王贤又是看了一本,然后直接摔到在地,大声骂道:“你妈的!这帮人真的是吃屎的吗?我X,这帮饭桶真是该死,害了多少人啊!”



  他这时怒气冲到脑中,一下子拉开房门,然后直接往外面走着,心中只想跑到那帮人面前问个究竟。



  李清照却还是在院子之中,此时见到王贤满脸怒气,直直向前走着,连忙道:“王公子,你要去哪?”



  王贤恨声地道:“去找那帮王八蛋算账!”



  李清照连忙地道:“不行,你现在不能过去,你刚刚上任就找他们麻烦,这些人会以为你是针对他们的,唉,你别走啊。”



  她见到王贤还要前行,顿时一拉他的胳膊。



  王贤这时还是怒火中,不由分说甩了甩胳膊,一下子让她摔倒在地。



  他这才猛然止步,却见到李清照正倒在地上,满脸的委屈,竟像是要哭了一般,连忙跑过去,有些慌张地道:“李姑娘,你没事吧,我刚才没有注意,竟然把你给摔倒了,我……是我不好,你没摔伤吧?”



  李清照这时低声道:“我没事,不过王公子,你听我一言,不要去找他们了。”



  王贤连忙点头道:“我不去了,来,我扶你站起来。”



  李清照在他搀扶下有些吃力地站了起来,然后道:“如果王公子你真的生气,你应该要想方设法地处理好那些案情,让这些大人们看看,知县是做什么的,而不是逞个人之能,找他们吵嘴。”



  王贤这时一腔怒火也是没了多少,闻言点头道:“刚才我确实是气过头了,所以一时就想着找他们问问,你说的不错,这帮人也是不讲理的,我到时候过去,肯定会和他们吵起来,恐怕以后还不易收拾。”



  李清照一笑道:“所以我们便好好的解决这些案件,让这帮人们看一看。”



  王贤有些疑惑地道:“我们?”



  李清照也是迟疑地道:“我是想帮一帮王公子,或许其中之事我能帮上一点,不过若是王公子你觉得不当,那我便回避就是。”



  王贤顿时笑道:“有何不当?好,我们便解决这些案子,让他们看一看!这帮人,等我慢慢的收拾他!”



  他看向那边的公堂,心中道:“等我还这个公堂一片公道吧!” 

《万里大宋》 第三卷 江南之乱 第126章 小县物语(第1节)

第126章 小县物语(第1节)



   烟花三月,仿佛刹那之间,江南被一片香花和绿柳围了起来,时不时又来了几场细雨,有些喜人。



  然而昌化县的衙门中大小官吏却有些喜不起来,刚刚上任知县不到一个月的那个少年,如今开始查起了旧案,一件一件地翻开,让这些人都找不着北,不知道这个王知县要干些什么事。



  王贤一直像是没有事情的人样,对着县衙里面的大小官员也是挺客气,但他老是把旧案翻出来,然后让人过去查,搞得衙役们个个都是怨气颇生,但又不敢违命,只是胡乱地跑动着,然后回来就乱七八糟的说着不停。



  不过王贤本来就是不指望他们的,他把一些沉案作了分类,然后把那些死结着的案件放在一起,而那些还可以再去查的又放在一起,先从简单的案件查起,一一的弄明白,随后再开堂审理,让那个老县丞洪渡均和主簿陆收都大吃一惊,不敢再有所轻视。



  他查的案件基本上都是一些很简单的事情,比如家产之分,以前都是随意糊弄的,目的就是想两边敲钱,王贤偏偏要重新分,而那些来送礼的人根本找不到他,只能悻悻而归。



  而王贤整理好这个之后,那个在小张庄里的张老八也被抓到了昌化县,王贤本来就对他有气,带到公堂之上就随意地问了两句,然后直接判死,关进大牢,以待秋后。



  随即他便让那个老妇归家,然后广贴告示,以正其明。



  这本来倒是没有什么,但是王贤却没有想到差点酿成一个祸事。



  那个老县丞洪渡均于第二日突然找到王贤,颇有些婉转地向他求情,希望免除张老八的死刑,但是王贤对这个害死那老妇亲子的张老八心中气愤,听到有人还来求私情,立刻有些挖苦地道:“你是收了他的钱吧,不过你找错人了,我是不稀罕这些铜臭之物。”



  洪渡均当场就红了脖子,气恼万分,回到家中就闷闷不乐起来。



  王贤本以为这个小插曲无甚大碍,谁知道没过几日,上面的巡察使就过来了,王贤还正要笑脸迎接你,却没有想到那个巡察使当场就把王贤扣押住,然后占了公堂,给王贤收了监,以等开堂审理。



  这突如其来的事情让王贤一时回不过神来,直到放进牢房中他才反应过来,这是有人要整自己了。



  可是来到这江南小县,自己还没有得罪过什么大人物,怎么会突然又牢狱之灾呢,难道是朝廷中有变动,要把自己抓起来?这也不可能,那朝廷要抓之人怎么会用一个小小的巡察使呢?他就坐在这个阴暗的地上,怎么想也想不明白。



  被关已经是很习惯了,在草原上的小黑屋,汴京里面的高级牢房,还有那个周大的铁屋,他也没有上面恐慌之意,而且这边很安静,是一间单独的牢房,两边都是空着的,虽然他被拘谨再这里,可是牢卒们因他是县官,还是不敢造次,给他的牢里放了一些稻草,让他有一个睡得地方。



  三月的夜色根本看不清什么,然而有暗香浮动,颇能使人静下来,轻嗅着不知哪里来的香味。



  王贤并没有多想什么,他自己是一届官员,而且又是朝廷外放的,除非犯了了滔天大罪,否则最多就是贬到岭南,或是直接被免官,永不录用。



  来到昌化县已经一个月了,王贤现在才有些明白起来,什么叫做官场。



  这个昌化县是一个杭州的小县,比起周围的余杭诸县要小的多,而且官吏也不是很多,但是其中繁杂之事,让王贤目瞪口呆。



  一个小县衙之中,总共设了六个公堂,但是这些个公堂都是假的,就唯独一个县衙公堂,其他的地方都是给人填官职的,光是主簿下面的书记官就有五六个,而其他的诸如监盐又分副监理,大大小小的官吏让王贤终于明白起来,自己以前见到的那些都是有头脸的,而在他们的背后还有极多的官吏,他查了一下登记,总共竟然有三百余名官,一千余名吏,而其他的杂役更是不算,这其中还有不少的没有登记造册,不然的话会是更多。



  而这些人中,真正有官职的不过数十余人,其他人都是占着俸禄,留着身份的“官户”,每年调拨的粮食昌化县就要留下一大批,就是留作给这么多的官员的补贴,浪费在他们身上的多不胜数。



  因为这个缘故,所有的人都不干事情,除了一些有肥水可捞的差事,大多数人都是待在衙门中坐着,等着月俸钱,所以积累了那么多的案子也没有人管一下,整个昌化县的衙门就像是专门收税的了。



  而县衙之外也是积弊太多,因为昌化县离周边的几个产盐大郡比较近,所以官盐和私盐开始频频闹起矛盾,昌化县的盐监控制着这边的盐输,他是一个小官,不敢作些什么事,但是藏私肯定是有的,而因为大宋开始明禁私盐,所以那些暗地里走的黑盐变的极贵,老百姓们虽然离产盐地很近,但却吃不起盐,弄得人心惶惶的。



  而这江南小县里面,丝绸和布倒是产量颇多,小农之家很多人都养起了桑,也算是农田之余可以得利,但是也不知道是哪个知县定下了规矩,说要官府统一收丝收布,这让那些小农们顿时倒起了大霉,而那些丝布全部都是被官府低价收走,再高价卖走,所以一时之间,作衣人还穿不起衣,产丝者还只能摸几下丝绸,只能是敢怒不敢言。



  最为重要的是农田和水利,昌化县有几道大河而过,但是河道不休,工程不备,每到洪水季节,水至人家,泛滥不堪,而到了那干旱之季,没有临近河边的水田都得不到什么水,所以收成极差,百姓们几次三番地找官府整修,却都是备搪塞过去,一拖就是几年,随后就会不了了之。



  这个带来的负面影响实在是太大了,昌化县的百姓们本来靠得就是这几亩水田,而收成是他们最大的希望,如今田不仅越来越少,收成又越来越少,有的人家一日两顿稀饭都活不下去,若是遇到洪灾就更是悲惨无比。

《万里大宋》 第三卷 江南之乱 第126章 小县物语(第2节)

  但是,昌化县的大小官吏们根本不管这些,他们更在乎的是俸禄和官粮,以及可以捞到的油水,百姓的死活于他们一点干系也没有。



  昌化县乃是杭州诸县之中最穷的一个县,这里的人们最重要的便是农田所得,而官府所收也是农税,不过自熙宁元丰年间至今,几次洪涝使得这边的百姓们苦不堪言,苏轼任杭州之时,曾经明令昌化知县限期完成河道整修,清理淤泥,修建大坝,加固洪闸,昌化县府衙只好应命,征集河工,开挖河道,可是没过多久,苏轼被调走,官府诸人立刻停发钱给工人,这些被征来作苦徭的百姓们顿时不干了,官府也不以为意,随便了结一番,然后也不管这事了。



  王贤来到这个昌化县后才知道,有些事情不是想象中的那么简单,昌化县之中颇多问题,而迫在眉睫的便是:吏治、盐丝和河道,这些问题以吏治为本,如果不把这一帮人治住,那自己就不可能有所作为。



  他脑子一直想着这个,不知不觉间月上正空,已经极晚了。



  王贤打了一个哈欠,便想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