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二战未解之谜 >

第6章

二战未解之谜-第6章

小说: 二战未解之谜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945年,战争在欧洲结束后,荷兰的报纸披露英国为了就盟军登陆的确切地点迷惑希特勒和他的高级将领,故意牺牲了大批的荷兰特工的事实,整个荷兰群情激昂。荷兰议会组成了以法官L·A·丹克博士为首的调查委员会。丹克博士要求英国SOE的领导人到委员会来做证,这个要求遭到了拒绝。随后,丹克博士又要求到英国进行更深入的调查,英国当局同意了他的请求。但当要求调查SOE中关于荷兰部分的档案时,他被告知,所有这些文件在一场发生在SOE总部的大火中被烧毁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北极圈行动已经为人们所淡忘。恐怕只有英国SOE的高级军官和英国当局的高层才知道当时是不是故意让那么多的荷兰人去送死。   
是谁烧了诺曼底号? 
1941年的深秋,法国巨轮“诺曼底”号静静地停泊在纽约港的88号码头,这个码头在哈得森河上,离繁华的42街不远。“诺曼底”号长达1029英尺,仅比英国的“伊利莎白皇后”号短2英尺。1939年9月1日,当它在公海上航行时,德国发动了对波兰的进攻,但它还是安全地驶进了纽约港。 
“诺曼底”号在港口停泊一天就要花掉船东1000美元,因此,船上只保留了极少数船员 以保养马达等重要设备。没有人想到会有人对该船进行破坏或纵火。“诺曼底”号的设计师魏德米·亚克维奇(Vladimir Yourkevitch)甚至认为,该船是有史以来建造的船只里防火性能最好的一艘。 
在德国,希特勒的德军早就盯上了这只法国船。1940年6月3日,法国向德国投降。在这之后的两周,德军反情报机构的头目卡拉瑞斯的间谍机构阿勃韦尔就向纳粹在美国的间谍发出了命令:“严密注意诺曼底号!”希特勒和他的高级将领明白,美国一旦加入对德战争,这艘法国巨轮一次就能够运输12000名美国海军士兵到欧洲参战。 
纽约市沿海地区和新泽西的港口城市是纳粹分子活动的温床。在一间间凌乱肮脏的小客栈里,住着从世界各地来的海员,其中有许多纳粹间谍和纳粹同情者。这些地方中最臭名昭著的一家是新泽西的“高速公路客栈”,另外两家是曼哈顿的“老牛肉”酒吧和新泽西的“施密德的吧”。“施密德的吧”里的一个侍者是德国间谍,他每次都伸长耳朵贪婪地听海员在喝多了酒后所泄露的海上消息。 
希特勒对美国宣战后两个月,巨大的“诺曼底”号在纽约被烧毁美国海军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了珍珠港。4天后,希特勒让德国议会不经表决就通过了对美国开战的宣言。他对他的副手叫嚣说:“我们总要首先开战!我们要永远打响第一枪!” 
就在同一天的晚些时候,希特勒的密友、意大利独裁者墨索里尼也对美国宣战。 
就像希特勒和他的高级将领所担心的那样,美国海军立即征用了“诺曼底”号,并对它进行了改装。许多人都热烈支持将该舰改装成军用运输船,大约有1500名民工像蝗虫一样涌向该船进行改装工作。 
改装任务非常紧迫,必须在1942年2月28日以前完成。完成后,该舰将在舰长罗伯特·考曼德(Robert C·and)的率领下,驶离纽约港去波士顿。在那儿,它将要装上10000名士兵和他们的武器装备去大西洋沿岸的某个地方——毫无疑问,它的目的地将是英国。 
但是,2月9日下午2∶34,“起火了”的喊声突然从船上响了起来。这时候,距“诺曼底”号远征欧洲只有3周的时间了。人们匆忙扑上船去灭火,但是,当天是一个大风天,火很快就失去了控制,人们眼睁睁地看着火漫过了甲板,不到一个小时,整个船就变成了火的海洋。 
火势不断蔓延,将近3000名民工、船员、海军士兵和海岸警卫队成员爬过“诺曼底”号的船舷,吊下绳子,顺绳子跳到码头上,有的干脆直接跳到踏板上逃生。纽约市的消防队员发誓说,这是他们见过的最猛烈的大火。 
大约有3万纽约市民聚集到第12街观看这场大火。在他们中有一个头发花白个子矮小的老头,他就是“诺曼底”号的设计师魏德米·亚克维奇。他的脸上布满了愁容。因为他浓重的口音,警察没有让他通过警戒线到船边。实际上,就是魏德米·亚克维奇也对大火中自己的杰作无能为力。凌晨2∶32,这只倒霉的船终因灌水太多、倾斜过度而翻了过去,就像一条搁浅的大鲸鱼,躺在了哈得森湾的冰面上。 
在每一条船都显得非常重要的时候,美国失去了一条最大的船,同时有1人死亡,250人受了擦伤、扭伤、摔伤以及眼睛和肺部的灼伤。 
美国政府立即成立了几个调查组以查明这起备受公众关注的大事故,联邦调查局和福兰克·霍根律师盘问了100多位证人。与此同时,海军也成立了以退休海军少将莱姆·雷黑(Lamar Leahy)为首的调查组。两个月后,国会海事委员会成立的调查组发布结论说:“起火的直接原因应归结于民工的疏忽和管理上的疏漏。” 
然而,广大的美国人并不买政府的账。为什么一个如此巨大的海轮,在有大量防火设施的情况下,能够爆发大火,并在几小时内变成一堆焦炭?是不是有纳粹破坏分子渗透到船上,为了不可告人的目的,纵火烧毁了这条船?如果是这样的话,有1500名民工散布在船的每一个角落,为什么没有人发现有人纵火呢?或者是两个以上的纳粹或纳粹同情者共同完成了这项破坏性的工作? 
“诺曼底”号的烧毁是否是纳粹所为,已经伴随着这场大火造成的重大损失成为一个巨大的谜团。   
SL125护送舰队:苦肉计的牺牲品? 
1942年11月3日的深夜,1400多艘盟军的各式战舰划破大西洋的夜空,向北非驶去。此次行动的目的地是阿尔及利亚的奥兰港和阿尔及尔港,中途要经过直布罗陀海峡。这条海峡是一条狭窄的水域,长32英里,宽8到23英里,连接大西洋和地中海。这是美国自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首次进行的进攻行动,代号为“火炬行动”。 
几天以来,德国空军和他们的无线电监测船一直跟踪着这支从不列颠群岛出发的舰队。 在德国,海军元帅艾奇·雷德(Erich Raeder)虽然不知道这支盟军舰队在北非的具体靠岸地点,但他明白,他们一定要经过直布罗陀海峡而到达他们的目的地。 
于是,9艘德国潜艇和26艘意大利潜艇聚集在了直布罗陀山附近,每天进行巡逻。德军的鱼雷中队也进入警戒状态。实际上,德军已封锁了海峡。 
当英国来的盟军舰队离直布罗陀山还有100海里左右时,驻守直布罗陀山的德军潜艇群突然向西南方向疾驰而去。24小时后,德军潜艇群与美国海军少将雷勒(Reyne)率领的SL125护送舰队拼上了速度。这只护送舰队由大西洋边的西非小国塞拉利昂返回英国,主要由一些空的运输艇和小护卫舰组成。 
这场德军潜艇和盟军护卫队之间的战争进行了6天6夜。德军宣称击沉了30艘盟军的船只,这相当于雷勒少将所有的运输艇。但同时,因为德军的潜艇都去追击雷勒的舰队,使得直布罗陀海峡门户大开,从英国来的战斗舰队平安地溜过了海峡。 
德军的潜艇群真是让人不可思议,它为什么突然朝南去追击拦截一个空的护卫舰队呢?为什么他们追击雷勒舰队长达6天6夜之久呢?也许这是英国人设的计谋,让叛变过来的德国间谍告诉德军,SL125上有大量的重要设备和给养,使得德军去追击他们。是不是英国的决策者故意让SL125在适当的时间出现在适当的地点,成为“火炬计划”的牺牲品呢? 
也许只有盟军的高级军官才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但是他们都选择了沉默。直到战争结束多年后,SL125的指挥官、不幸的雷勒少将给出了一些他的舰队作为“火炬计划”牺牲品的线索。雷勒说:“这是我职业生涯中首次因为损失了好多舰船而受到祝贺!”   
最后通牒:不幸还是计谋? 
1943年1月13日,美国总统罗斯福和英国首相丘吉尔及其高级助手齐聚卡萨布兰卡的安发酒店。经过几个月的战争,盟军已经基本上将德国和意大利军队赶出了北非。这次会议的一个重要议题是:英美联军下一步将选择哪里作为突破口? 
这些人一坐下来,激烈的争论就开始了。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满头银发的乔治·马歇尔以保持低调而著称,他主张应当从英吉利海峡反攻德军占领的法国西北部。而机敏的 、长着鹰钩鼻子的英国皇家军队首领艾伦·布鲁克(Alan Brooke)则提议应当进攻意大利的西西里,以迫使希特勒回防地中海,这将缓解东线苏联军队的巨大压力。 
双方处于胶着状态,经过4天激烈的争论,最后,美国人放弃了他们的观点。 
在美国和英国领导人各自回国以前,罗斯福总统和丘吉尔首相应邀举行了记者招待会。在招待会上,罗斯福用即兴表演的方式发布了一条令所有参加会议的各国领导人都目瞪口呆的消息,这条消息让其他盟国领导人都感到痛苦和沮丧,却让阿道夫·希特勒找到了一个藉以宣传的借口。 
在大批记者瞪着渴望的眼睛做记录的时候,罗斯福总统说:“丘吉尔首相和我已经决定,我们将不接受德国、意大利和日本的投降,除非他们的投降是无条件的。” 
正坐在旁边抽雪茄的温斯顿·丘吉尔被这句突然的话震惊了——这是他第一次听到把“无条件投降”这句话用在目前的战争上。 
丘吉尔清楚地知道,第三帝国迄今为止还是一支令人生畏的力量,刚才的这些话会被理解为是一种挑衅。他确信,在战争胜负未定的时候,给敌人开出苛刻的条件是一个很大的错误。 
但是,错误已经发生了。丘吉尔不能在记者招待会上,当着大批记者的面拆盟友的台,于是他说,自己确实已经同意了该说法,但是,对这种说法他听到的时间也不长。几分钟内,这条消息就传遍了全世界。 
后来,一个英国政府的高级官员对丘吉尔说:“除非这种说法有所松动,否则的话,德国会将残酷的战争进行到底。”因为已经在公众面前表了态,丘吉尔听了这话后只能耸耸肩。 
美国陆军将军乔治·巴顿是一个桀傲不驯的人,他带领军队参加了北非战争。听了这个消息后,他用几乎发狂的语气对他的密友说:“我们的总统是一个伟大的政治家,但是,他妈的,他就从来没有读过历史。他和我们政府里的许多其他人一样,根本不了解德国人。听听这狗屎般的所谓的‘无条件投降’,德国人想找继续战争的借口,这就是很好的一个。这将使战争拉得更长,死的人更多,让苏联人占领更大的地盘。” 
盟军最高统帅艾森豪威尔将军听到这个消息后大吃一惊,他私下对他的助手说:“如果在绞刑架和刺刀之间做选择,就是你也会选择刺刀的。” 
在柏林,纳粹的高级官员们都为这条消息感到高兴。希特勒的宣传部长、天才的演说家保罗·约瑟夫·戈培尔(Paul Josef Goebbels)博士在柏林的一次纳粹高级集会上说:“因为敌人要消灭我们的国家,奴役我们的人民,所以,这场战争已经变成为了国家的存在而进行的战争,为它付出任何代价都是值得的。”全场的欢呼声响彻云霄。 
盘旋在英格兰上空的疆克(Junkers)战斗机的德国飞行员,在欧洲大陆上空的梅塞施米特式战斗机的飞行员,在北大西洋德国潜艇里的海军以及在苏联冻土地带猫耳洞里的德国陆军在得知这一消息后,都重新温习了他们决战到底的誓言。 
难道富兰克林·罗斯福这个擅长于在公众场合发表演说的著名政治家,说出了令人不可思议的胡话——“无条件投降”?或者这场没有排练的新闻发布会是一个由罗斯福和他的高级幕僚策划的计谋,以使丘吉尔答应本不想答应的事? 
在罗斯福的政府里,确实有一些人坚持欧洲战争的结束应以第三帝国的灭亡而不是以其被打倒为标志。这些被称为强硬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有:财政部长亨利·莫耿斯(Henry Morgenthau),助理国务卿亨利·迪克特·怀特(Harry Dexter White),影子幕僚伯纳德·巴赤,国务院的安哥·休斯。 
亨利·莫耿斯就住在罗斯福总统海德公园寓所附近,能够经常面见总统。此前,亨利·莫耿斯提出了一套处置战败国德国的方案。按照此方案,德国的重工业将被彻底破坏掉,矿藏将被用水淹没,从而使德国所有的必需品都必须依赖进口。这套方案实际上是使德国变成一个农业国。9000万德国人将被关在一个巨大的集中营里,四周有重兵把守,如果德国人未经允许私自离开,卫兵将会射杀他们。并且,这份报告还列出了长长的、德国高官的黑名单。 
可以想像,罗斯福总统是知道并批准亨利·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