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名著电子书 >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

第714章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第714章

小说: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西樵语业》·一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宋杨炎正撰。炎正字济翁,庐陵人。陈振孙《书录解题》载《西樵语业》一卷,杨炎正济翁撰。马端临《文献通考》引之,误以“正”字为“止”字。毛晋刻六十家词,遂误以杨炎为姓名,以止济翁为别号。近时所印,始改刊杨炎正姓名。跋中止济翁字,亦追改为杨济翁。然旧印之本,与新印之本并行,名字两岐,颇滋疑惑。故厉鹗《宋诗纪事》辨之曰:“尝见《西樵语业》旧抄本,作杨炎正济翁。后考《武林旧事》载杨炎正《钱塘迎酒歌》一首。《全芳备祖》亦载此诗,称杨济翁。是炎正其名,济翁其字可见”云云。今观辛弃疾《稼轩词》中屡有与杨济翁赠答之作。又杨万里《诚斋诗话》曰:“余族弟炎正,字济翁,年五十二乃登第。初为宁远簿,甚为京丞相所知。有启上丞相云:‘秋惊一叶,感蒲柳之先知;春到千花,叹桑麻之后长。’丞相遂厚待,除掌故之令。”其始末甚明,足证厉鹗所辨为不误,而毛氏旧印之本为不足凭矣。是集词仅三十七首,而因辛弃疾作者凡六首。其纵横排奡之气,虽不足敌弃疾,而屏绝纤秾,自抒清俊,要非俗艳所可拟。一时投契,盖亦有由云。
  △《放翁词》·一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宋陆游撰。游有《入蜀记》,已著录。《书录解题》载《放翁词》一卷,毛晋所刊《放翁全集》内附长短句二卷。此本亦晋所刊,又并为一卷,乃集外别行之本。据卷末有晋跋云:“余家刻《放翁全集》,已载长短句二卷,尚逸一二调。
  章次亦错见,因载订入名家”云云。则较集本为精密也。游生平精力尽於为诗,填词乃其馀力。故今所传者仅及诗集百分之一。刘克庄《后村诗话》谓其时掉书袋,要是一病。杨慎《词品》则谓其纤丽处似淮海,雄快处似东坡。平心而论,游之本意,盖欲驿骑於二家之间。故奄有其胜,而皆不能造其极。要之,诗人之言,终为近雅,与词人之冶荡有殊。其短其长,故具在是也。叶绍翁《四朝闻见录》载韩侂胄喜游附己,至出所爱四夫人号满头花者索词,有“飞上锦裀红皱”
  之句。今集内不载。盖游老而堕节,失身侂胄,为一时清议所讥。游亦自知其误,弃其稿而不存。《南园阅古泉记》不编於《渭南集》中,亦此意也。而终不能禁当代之传述,是亦可谓炯戒者矣。
  △《樵隐词》·一卷(安徽巡抚采进本)
  宋毛幵撰。幵字平仲,信安人。旧刻题曰“三衢”,盖偶从古名也。尝为宛陵、东阳二州倅。所著有《樵隐集》十五卷,尤袤为之序。今已不传。陈振孙《书录解题》载《樵隐词》一卷。此刻计四十二首,据毛晋跋,谓得自杨梦羽家秘藏抄本。不知即振孙所见否也?幵他作不甚著,而小词最工。卷首王木叔题词,有“或病其诗文,视乐府颇不逮”之语。盖当时已有定论矣。集中《满江红》“泼火初收”一阕,尤为清丽芊眠。故杨慎《词品》特为激赏。其《江城子》一阕注次叶石林韵,后半“争劝紫髯翁”句,实押“翁”字。而今本《石林词》此句乃押“宫”字,於本词为复用。可订《石林词》刊本之讹。至於《瑞鹤仙》一调,宋人诸本并同。此本乃题与目录俱讹作《瑞仙鹤》。又《燕山亭》前阕“密映窥亭亭万枝开遍”句,止九字。考曾觌此调作“寒垒宣威紫绶几垂金印”,共十字。则“窥”字上下必尚脱一字。尾句“愁酒醒绯千片”,止六字。曾觌此调作“长占取朱颜绿鬓”,共七字,则“绯”字上下又必尚脱一字。其馀如《满庭芳》第一首注中“东阳”之讹“东易”。第三首注中“西安”之讹“四安”。
  《好事近》注中“陈天予”之讹“陈天子”,鲁鱼纠纷,则毛本校雠之疏矣。陈正晦《遯斋闲览》载,“幵为郡,因陈牒妇人立雨中,作《清平调》一词。事既媟亵,且幵亦未尝为郡。此宋人小说之诬。晋不收其词,特为有识。今附辨於此,亦不复补入”云。
  △《知稼翁词》·一卷(安徽巡抚采进本)
  宋黄公度撰。公度有《知稼翁集》,已著录。所作词一卷,已见集中。此则毛晋所刊别行本也。词仅十三调,共十四阕。据卷末其子沃跋语,乃收拾未得其半,录而藏之以传后裔者。每词之下,系以本事,并详及同时倡酬诗文。公度之生平本末,可以见其大概。较他家词集特为详备。至汪藻《点绛唇》词“乱鸦啼后,归思浓於酒”句,吴曾《能改斋漫录》改窜作“晓鸦啼后,归梦浓於酒”,兼凭虚撰一事实,殊乖本义。沃因其父有和词,辨正其讹,自属确凿可据。乃朱彝尊选《词综》,犹信吴曾曲说,改藻原词,且坐《草堂》以擅改之罪。不知《草堂》惟以“归思”作“归兴”,其馀实未尝改。彝尊殆偶误记欤?
  △《蒲江词》·一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宋卢祖皋撰,祖皋字申之,又字次夔,号蒲江,永嘉人。登庆元五年进士,嘉定中为军器少监,权直学士院。祖皋为楼钥之甥,学有渊源,尝与永嘉四灵以诗相倡和。然诗集不传。惟《贵耳集》载其《玉堂有感》、《松江别友》二绝句,“舟中独酌”一联。梅磵《诗话》载其《庙山道中》一绝句。《全芳备祖》载其《酴醿》一绝句。《僧北磵集》附载其《读书》、《种橘》二绝句。《东瓯诗集》载其《雨后得月小饮怀赵天乐》五言一律而已。《贵耳集》又称其小词纤雅,曰《蒲江集》,然不言卷数,陈振孙《书录解题》著录一卷。其篇数多寡亦不可考。此本为明毛晋所刻,凡二十五阕。今以黄昇《花庵词选》相校,则前二十四阕悉《词选》之所录,惟最后《好事近》一阕为晋所增入。疑原集散佚,晋特抄撮黄昇所录,以备一家耳。其中字句与《词选》颇有异同。如开卷《贺新郎》“荒词谁继风流后”句,词选作“荒祠”;《水龙吟》“带酒离恨”句,“带酒”
  《词选》作“带将”;《乌夜啼》第三首后阕“昨日几秋风”句,“昨日”《词选》作“昨夜”。并应以《词选》为长,晋盖未及详校。惟《贺新郎》序首沈传师字,晋注《词选》作“傅师”,然今《词选》实作“传师”,则不知晋所据者何本矣。至《鹧鸪天》后阕“丁宁须满玉西东”句,据文应作“玉东西”,而此词实用东韵,则由祖皋偶然误用。如黄庭坚之押“秦西巴”为“巴西”,非校者之误也。
  △《平斋词》·一卷(安徽巡抚采进本)
  宋洪咨夔撰。咨夔有《春秋说》,已著录。是编为毛晋所刊。晋跋称未见其集。盖汲古阁偶无其本,仅见其词也。咨夔以才艺自负,新第后上书卫王,自宰相至州县,无不捃摭其短。遂为时相所忌,十年不调。故其词淋漓激壮,多抑塞磊落之感,颇有似稼轩、龙洲者。晋跋乃徒以王岐公文多富贵气拟之,殊为未允。
  咨夔父名铖,号谷隐,有诗名。咨夔出蜀时,得书数千卷,藏萧寺。父子考论讽诵,学益宏肆。词注内所称老人,即其父也。其子勋、焘、熹,亦皆能绍其家学。
  《鹧鸪天·为老人寿》后阕云:“诸孙认取翁翁意,插架诗书不负人。”可想其世业之盛。又《汉宫春》一阕,乃庆其父七十作。据《平斋集》有《壬辰小雪前奉亲游道场何山》五言古诗一首,中有句云:“老亲八十健。”而集内未载其词,疑其传稿尚多散佚矣。
  △《白石道人歌曲》·四卷、《别集》·一卷(监察御史许宝善家藏本)
  宋姜夔撰。夔有《绛帖平》,已著录。此其乐府词也。夔诗格高秀,为杨万里等所推。词亦精深华妙,尤善自度新腔。故音节文采,并冠绝一时。其诗所谓“自制新词韵最娇,小红低唱我吹箫”者,风致尚可想见。惟其集久无善本,旧有毛晋《汲古阁》刊版,仅三十四阕。而题下小序,往往不载原文。康熙甲午,陈撰刻其诗集,以词附后,亦仅五十八阕。且小序及题下自注多意为删窜,又出毛本之下。此本从宋椠翻刻,最为完善。卷一宋铙歌十四首,越九歌十首,琴曲一首。卷二词三十三首,总题曰令。卷三词二十首,总题曰慢。卷四词十三首,皆题曰自制曲。别集词十八首,不复标列总名。疑后人所掇拾也。其九歌皆注律吕於字旁,琴曲亦注指法於字旁。皆尚可解。惟自制曲一卷,及二卷《鬲溪梅令》、《杏花天影》、《醉吟商小品》、《玉梅令》,三卷之《霓裳中序》第一,皆记拍於字旁。宋代曲谱,今不可见,亦无人能歌。莫辨其似波似磔,宛转欹斜,如西域旁行字者,节奏安在。然歌词之法,仅仅留此一丝。录而存之,安知无悬解之士,能寻其分刌者乎?鲁鼓、薛鼓,亡其音而留其谱,亦此意也。旧本卷首冠以诗说,仅三页有馀。殆以不成卷帙,附词以行。然夔自有白石道人诗集,列於词集,殊为不类。今移附诗集之末,此不复录焉。
  
  卷一百九十九 集部五十二
  ○词曲类二
  △《梦窗稿》·四卷、《补遗》·一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宋吴文英撰。文英字君特,梦窗其自号也。庆元人。所著词有甲、乙、丙、丁四稿。毛晋初得其丙、丁二稿,刻於宋词第五集中。复摭其绝笔一篇,佚词九篇,附於卷末。续乃得甲、乙二稿,刻之第六集中。晋原跋可考。此本即晋所刻,而四稿合为一集,则又后人所移并也。所录《绝笔莺啼序》一首,残阙过半,而乃有全文在乙稿补遗之中。《绛都春》一首,亦先载乙稿之中,今卷末仍未削去。
  是亦刊非一时,失於检校之故矣。其分为四集之由,不甚可解。晋跋称文英谢世之后,同游集其丙、丁两年稿釐为二卷。案文英卒於淳祐十一年辛亥,不应独丙、丁二年有词。且丙稿有乙巳所作《永遇乐》,甲辰所作《满江红》,而《丙午岁旦》一首,乃介於其中。丁稿有癸卯所作《思佳客》,壬寅所作《六丑》,甲辰所作《凤栖梧》,而丙午所作《西江月》亦在卷内。则丙、丁二稿不应分属丙、丁二年。且甲稿有癸卯作,乙稿有端平丙申作,淳祐辛亥作,亦绝不以编年为序。
  疑其初不自收拾。后裒辑旧作,得一卷即为一集,以十干为之标目,原未尝排比先后耳。文英及与姜夔、辛弃疾游,倡和具载集中,而又有寿贾似道诸作。殆亦晚节颓唐,如朱希真、陆游之比。其词则卓然南宋一大宗。沈泰嘉《乐府指迷》称其深得清真之妙,但用事下语太晦处,人不易知。张炎《乐府指迷》亦称其如七宝楼台,炫人眼目,拆碎下来,不成片段。所短所长,评品皆为平允。盖其天分不及周邦彦,而研炼之功则过之。词家之有文英,亦如诗家之有李商隐也。其稿屡经传写,多有讹脱。如朱存理《铁网珊瑚》载文英手书《江南春》词,题下注张筠庄杜衡山庄,而刻本佚上三字,是其明证。他如《夜飞鹊》后阕“轻冰润”
  句,“轻”字上当脱一字。解“语花门横皱碧”一首,后阕“冷云荒翠”句,“翠”字与全首之韵不叶。《塞翁吟别》一首,后阕“吴女晕浓”句,“女”字据谱当作平声。《高山流水》后阕,“唾碧窗喷花茸”句,音律不叶,文义亦不可解。《惜红衣》一阕,仿白石调而作,后阕“当时醉近绣箔夜吟”句,止八字。
  考姜夔原词作“维舟试望故国渺天北”句,实九字。不惟少一字,且脱一韵。
  《齐天乐》尾句“画旗塞鼓”据谱尚脱一字。《垂丝钓》前阕“波光掩映,烛花黯淡”二句。“掩”字不应叶,又不宜作四字句。“绕佛阁伞佳藿酢币皇祝般住岸缫★r花絮下”阙三字。然“花絮”二字乃句尾押韵,以前词“怕教彻胆寒光见怀抱”句推之,则阙字当在“花絮”二字之上。毛本校刊皆未及是正。至乙亥之《丑奴儿慢》,丙稿又易其名曰《愁春未醒》。则因潘元质此词以“愁春未醒”作起句,故后人又有此名。据以追改旧题,尤乖舛矣。
  △《惜香乐府》·十卷(安徽巡抚采进本)
  宋赵长卿撰。长卿自号仙源居士,南丰人,宗室子也。是集分类编次。凡春景三卷,夏景一卷,冬景一卷,总词三卷,拾遗一卷。据毛晋跋语,乃当时乡贡进士刘泽所定,其体例殊属无谓。且夏景中如《减字木兰花·咏柳》一阕,《画堂春·辇下游西湖》一阕,宜属之春。冬景中《永遇乐》一阕,宜属之秋。是分隶亦未尽惬也。其词往往瑕瑜互见。如卷二中《水龙吟》第四阕,以了、少、峭叶昼、秀。纯用江右乡音,终非正律。卷五中《一剪梅》尾句“才下眉尖,恰上心头”,剿袭李清照此调原句,窜易二字,殆於点金成铁。卷六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