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名著电子书 >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

第693章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第693章

小说: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崇祯庚午举人。是书题曰二编,当以先有初编,此为续集。所录凡二十二家:曰颜真卿、曰陆贽、曰李德裕、曰杜牧、曰韩琦、曰范仲淹、曰司马光、曰范纯仁、曰邹浩、曰二程子、曰李覯、曰张耒、曰黄庭坚、曰杨时、曰王十朋、曰朱子、曰陆九渊、曰陈亮、曰真德秀、曰文天祥、曰刘因、曰虞集。每人各以小传冠集前。所录犹采自本集,差胜村书之稗贩。然去取皆漫无持择,其芜杂亦相去无几耳。
  △《汉魏诗乘》·二十卷(通行本)
  明梅鼎祚编。鼎祚有《才鬼记》,已著录。其所辑汉、魏六朝之诗,名《八代诗乘》,六朝诗多所删削,而汉、魏诗则全载。又其书先出,故刊本或亦别行。
  孙皓、韦昭诸作,别题曰吴诗,亦以时代类附焉。此书作於冯惟讷《诗纪》之后,颇欲补其轶阙。然真伪杂糅,不能考正。如《苏武妻诗》之类,至今为艺林口实也。
  △《书记洞诠》·一百十六卷(内府藏本)
  明梅鼎祚编。先是,杨慎编《赤牍清裁》一书,自左氏至六朝,仅八卷。王世贞益之,讫於明代,为六十卷。是书仍杨慎之旧,起周、秦,讫陈、隋,凡长篇短幅,采录靡遗,卷帙几十倍於杨。而真赝并收,殊少甄别。至《左传》所载问对之辞,并非形诸笔札,非类强附,尤为不伦。总目载有补遗四卷,此本无之。
  然今世传本并同,盖当日本有录无书,非阙佚也。
  △《宛雅》·十卷、《续宛雅》·八卷、《宛雅三编》·二十四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宛雅》十卷,明梅鼎祚编。所载皆自唐至明宣城之诗,凡九十二家。《续宛雅》八卷,国朝蔡蓁春、施闰章同编。采明嘉靖以后至崇祯末年诸作,以续鼎祚所集,凡六十五家。后施念曾、张汝霖又蒐采唐、宋诸诗为二集所遗者,益以国朝之作,为《宛雅三编》二十四卷。所补凡唐三人,五代一人,宋三人,元五人,明三十人,国朝二百十五人。闺阁:明一人、国朝三人。方外:唐五人、宋三人、元一人、明三人、国朝五人。妓女:唐一人。附联句、逸句一卷,诗话三卷,视前二集为完备。惟近诗所录稍繁,盖选录一地之诗者,大势类然,不但斯集也。蓁春始末未详。闰章有《矩斋杂记》,汝霖有《澳门志略》,皆已著录。
  念曾号竹窗,闰章孙也。
  △《文致》·(无卷数,内府藏本)
  明刘士鏻编。士鏻,杭州人。崇祯辛未进士。是集辑汉、魏、六朝以至明人所著,通为一书。不分卷数,但别为十有七门。诠次颇伤於芜杂,无所取裁。
  △《史汉文统》·十五卷(内府藏本)
  明童养正编。养正字圣功,会稽人。是集序称丙子,凡例称竣於乙亥,均不著年号。卷端有王思任鉴定字,凡例中又称张采,则崇祯八年、九年也。凡《史记统》五卷,删节《史记》,多所未安。《西汉文统》五卷,《东汉文统》五卷,分录两汉之文,而《汉书》则附於东汉中,又与《史记》例异。相其评点,盖坊刻射利之本也。
  △《同时尚论录》·十六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明蔡士顺编。士顺,苏州人。由国子监生官福建按察司照磨。此录成於崇祯丁丑,所辑皆东林诸人诗文。以科目先后为序,始万历甲戌,终崇祯辛未。
  △《南园五先生集》·二卷(安徽巡抚采进本)
  明葛徵奇编。徵奇有《芜园诗集》,已著录。初,嘉靖乙丑,陈暹合刻孙蕡、王佐、黄哲、李德、赵介五人之诗为《广中五先生集》。崇祯丁丑,徵奇以御史巡抚广东,又订正而重刻之。
  △《三忠文选》·十六卷(内府藏本)
  明胡接辉编。接辉字笃父,庐陵人。官监察御史。是编成於崇祯丁丑,选录宋胡铨、周必大、文天祥之文。曰三忠者,以铨谥忠简,必大谥文忠,天祥谥忠烈也。按庐陵原有三忠堂,一为欧阳文忠修,一为杨忠节邦乂,一为胡忠简铨,建於嘉泰四年,周必大为之序。岳珂《桯史》载其始末甚详。邦乂以节义著,其文不传。修集则固具在。补以必大、天祥,当合为四。接辉增周文而去欧阳,殆未详考平园集欤?卷首序文,一为李建泰,一为阮大铖,一为杨文骢。以是三人,弁冕三忠,殊嫌著秽。不知当日何以气类相从。如斯巧合,斯亦可异也已。
  △《小瀛洲社诗》·六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明钱孺穀、锺祖述同编。嘉靖中,襄阳府知府徐咸致仕归海盐,筑园城闉,名小瀛洲。招同邑布衣朱朴、思南府知府钱琦、福建布政使吴昂、布衣陈鉴、海宁指挥使刘锐、济南府知府锺梁、龙岩县知县陈瀛、僧永瑛并咸兄光泽县知县泰,共十人,为社会,饮酒赋诗。陈询为绘图,而咸自作记。崇祯己卯,琦孙孺穀,梁孙祖述,辑十人之诗为此集。孺穀又各为小传,列於首卷。
  △《成氏诗集》·五卷(直隶总督采进本)
  明大名成氏之家集也。一曰《適和堂初集》,成宰撰;一曰《適和堂继集》,宰子之莲撰;一曰《东壁园诗集》,莲仲子仲龙撰;一曰《鹪鹩园集》,莲季子少龙撰。一曰《永言集》,仲龙之子象珽撰。前四集皆称象珽纂录。象珽集则称倪元璐、王思任、蒋鸣玉三人选,则此集象珽所合刻也。
  △《玉台文苑》·八卷、《续玉台文苑》·四卷(两淮马裕家藏本)
  《玉台文苑》,明江元禧编。《续集》,江元祚编。二人兄弟而元禧自署曰“体陵”,元祚自署曰“横山”。疑元禧自托江淹后,袭其侯国之名也。其书录女子之文自周讫明,中间多采小说传奇。如张丽贞《上太守书》之类,至为猥杂。
  又如魏文帝《寡妇赋序》曰:“为丁廙妻作。”此乃直作《丁廙妻》。梁元帝《为妾宏夜姝谢东宫赉合心花钗启》,此乃直作《宏夜姝》,又讹“姝”为“珠”。
  宋李清照即李易安,此乃分为二人。唐侯莫陈邈妻郑氏乃三字复姓,此乃误为陈邈。又如汉武内传、神仙传、真诰之属,皆纯构虚词,托言神怪,此本乃题曰汉西王母、汉上元夫人、汉麻姑、晋右英夫人、晋九华安妃,尤为不经矣。
  △《汉魏名文乘》·(无卷数,江苏巡抚采进本)
  明张运泰、余元熹同编。二人皆闽中书贾也。所录凡六十家,盖杂采何钅堂《汉魏丛书》、张溥《百三家集》二书合并而成。惟增公孙弘文,伪题曰《公孙子》。赵充国文,伪题曰《赵营平集》。又改东方朔文为《吉云子》而已。
  △《元四家诗》·二十六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明毛晋编。晋有《毛诗陆疏广要》,已著录。是编凡虞集诗八卷,杨载诗八卷,范梈诗七卷,揭徯斯诗三卷。集诗乃晋以意摘抄,非其完本。且四家各有专集,亦无庸此合编也。
  △《吴兴艺文补》·四十八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明董斯张、闵元衢、韩千秋同编,而韩昌箕为校录刊刻。斯张有《吴兴备志》,元衢有《欧馀漫笔》,皆已著录。千秋字圣开,昌箕字仲弓,并乌程人。是书采录自汉至明艺文之有关湖州者,汇为一编,以补旧志所未备。其自唐以前为斯张手辑,宋、元以后则元衢、千秋诸人共成之。所采录前代颇详,而明代则渐滥,亦志乘之通病也。
  △《十六名家小品》·三十二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明陆云龙编。云龙字雨侯,钱塘人。是编评选屠隆、徐渭、李维桢、董其昌、汤显祖、虞淳熙、黄汝亨、王思任、袁宏道、文翔凤、曹学佺、陈继儒、袁中道、陈仁锡、锺惺、张鼐十六家之文,每篇皆有评语。大抵轻佻獧薄,不出当时之习。前有何伟然序,伟然即尝刻广快书者,宜其气类相近矣。
  △《唐诗韵汇》·(无卷数,江苏巡抚采进本)
  明施端教编。端教有《读史汉翘》,已著录。是书采唐人近体诸诗,以上下平韵隶之,大抵取供集句者之用。前有王震序,称其集句为绝艺。可知是书所由作矣。
  △《文字会宝》·(无卷数,江苏巡抚采进本)
  明朱文治撰。文治字简叔,钱塘人。是书取前代之文,浼善书者书之,人各一篇,裒而成集。据其凡例,书家姓氏悉从文之朝代后先递为序次。而篇目则王勃在江淹之前,刘禹锡在骆宾王之前,李华在李白之前,邱迟、唐太宗在终军、范蔚宗之前,而《阿房宫赋》又误杜牧为杜甫。斯皆事在耳目之前,不烦稽考,而颠倒如此!其字画亦传刻失真,既非总集,又非法帖,更为两无所取也。
  △《集古文英》·八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明顾祖武编。祖武字尔绳,号纑塘,无锡人。是书裒集古文赋表奏疏之类。
  其师钱锺义序曰:“湘离之骚,非不油然忠爱,而聱牙沉晦之词,非应时制科所急,将别册另存。至如古诗歌行,选律近体,李、杜、高、王、岑、孟诸贤,诚可继三百篇遗响,而佔毕之士,犹当舍旃”云云。是此书特为场屋而作,可无庸深论矣。
  △《天台诗选》·五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明许鸣远编。鸣远字有望,天台人。自序:“为天台先正诗,多湮没失传,虑后学并此近今者而失之,因加蒐罗。”间入仙释及占籍之士,起南宋迄明,凡二百二十四家。搜采不可谓不广,然元以前仅得二十馀人,馀皆明人也。
  △《古表选》·十二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明张一卿编。一卿字次公,自号求如居士,泾县人。是书辑历代表章,上起六朝之末,下逮於元。然六朝不过庾信、卢思道等数篇。元惟阿噜台一篇,馀皆唐、宋作也。分八门:曰贺、曰进上、曰辞让、曰谢官、曰陈请、曰诏赐谢恩、曰迁谪谢恩、曰乞休陈情。末附补遗九篇。其凡例称,未入俪偶者,不谐声律者,简俭无可取材者,文义无关制学者,并经裁汰。则为场屋拟表作矣。凡本题事实及引用典故皆略为注释,而不著出典。殊不出《兔园册子》锢习。
  △《唐诗近体集韵》·三十卷(内府藏本)
  明施重光编。重光字庆徵,里贯未详。是集以唐人近体分上下平三十韵编次。
  案上下平声分三十部,乃刘渊壬子新刊《礼部韵略》所并,与唐韵不同。唐人私相歌咏者,又与官韵不同。如东、冬二部,萧、肴、豪三部,盐、咸二部,皆互有出入。此书及《唐诗韵汇》均以宋韵分隶唐律,不免时有牵混。而此书之漏略。
  则又出《韵汇》下焉。
  △《唐诗广选》·七卷(内府藏本)
  明凌宏宪编。宏宪始末未详。初,李攀龙撰《诗删》,王世贞序之。后坊间割其中所录唐诗刊行,别题曰《唐诗选》,已非于鳞之旧。宏宪又病其无评点,乃杂摭诸家之评,缀於简端,以朱墨版印之,改题此名。盖坊刻翻新之技耳。
  △《西园遗稿》·(无卷数,安徽巡抚采进本)
  明汪茂槐编。茂槐字廷植,绩溪人。以岁贡授宜阳主簿。是编一曰《康范诗集》,宋汪晫撰;一曰《北游诗集》,宋汪梦斗撰,皆已著录。茂槐为二人裔孙,复合而刻之。西园者乃汪氏所居里名也。后有外集,则宋苏轼赠汪覃,苏辙赠汪琛、汪宗臣诸人之诗,以其皆为汪氏而作,故亦附之於末云。
  △《海虞文苑》·二十四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明张应遴编。应遴字选卿,常熟人。是书辑其乡有明一代赋诗杂文,以类叙次而成。其中如桑悦《两都赋》,朱彝尊修《日下旧闻》未见其本。牟俸《请兴水利疏》,《续文献通考》及《明史·河渠志》皆载之,而不及此之详尽。明之中叶,尝平减苏松赋役,载在《明史·食货志》,而与此略有异同。张洪《与缅甸五书》,亦较《明史》列传为备。特时代既近,牵於乡曲之恩怨,不免有所滥收。盖凡辑一乡之文者,均不免此失,亦其势然也。
  △《荆溪外纪》·二十五卷(安徽巡抚采进本)
  明沈敕编。敕字克寅,宜兴人。是编辑录其邑艺文人物,上起汉,下迄明。
  凡诗十一卷,词赋、碑铭、序、奏议、书、题跋各一卷,记、传各二卷,风土记、拾遗、纪遗、杂说各一卷附焉。采摭颇为详赡。惟诗以绝句居律体前,律体居古风前,稍为失次。又四言亦谓之绝句,而七言古诗之外又别出歌行为二门,亦非体例。至所列诸传,皆采之正史及地志。以为纪录人物,则挂漏太多。以为艺文之一体,则此种例不入集。尤为进退无据矣。
  △《名媛汇诗》·二十卷(内府藏本)
  明郑文昂编。文昂始末未详。闺秀著作,明人喜为编辑。然大抵辗转剿袭,体例略同。此书较《名媛诗归》等书,不过增入杂文。其馀皆互相出入,讹谬亦复相沿。鲁、卫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