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名著电子书 >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

第367章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第367章

小说: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即指为六壬之源。《吴越春秋》载伍员及范蠡鸡鸣、日出、日昳、禺中四课,则时将加乘与龙蛇刑德之用,一如今世所传。而越绝书载公孙圣亦有今日壬午时加南方之语,其事虽不见经传,似出依托。然赵煜、袁康皆后汉人,知其法著於汉代也。其书之见於史者,《隋志》二家,《唐志》六家,《宋志》三十家,而焦竑《经籍志》所列多至八十三家,然多散佚不传。其存者如徐道《符心镜》,蒋日新《开云观月歌》、凌福之《毕法赋》及《五变中黄经》,术家奉为蓍蔡。而流传既久,其说多岐,或专论课体而失之拘,或专主类神而失之粗,或杂取神煞而失之支,又皆不可以为法。是书总集诸家遗文,首载入手法总钤及贵神、月将、德煞、加临、喜忌,旁采唐、宋以来诸论,若括《囊云霄赋》、《课经》之类,而纬以心镜、观月诸篇,采撮颇为详备。案《明史·艺文志》有袁祥《六壬大全》三十三卷,名目相同,而卷帙不符,未必即祥所辑。要其博综简括,固六壬家之总汇也。惟是六壬所重,莫过於天乙贵神。阴阳顺逆为吉凶所自出,如匠者之准绳榘矱。而先天之德起於子,后天之德起於未,以五干德合神取贵,承学之士多未究其源。我圣祖仁皇帝御定《星历考原》一书,贯串玑衡,权舆圭臬,以订曹震《圭昼丑夜未》之讹,实足立千古之标准。我皇上御纂《协纪辨方》书,复申畅斯旨。谨案《吴越春秋》所载子胥之占,三月甲戌,时加鸡鸣,而以为青龙在酉,是甲日丑为阴贵也。范蠡石室之占,十二月戊寅,时加日出,而亦以为青龙临酉,功曹为螣蛇,是戊日丑为阳贵也。沿溯古义,皆与圣谟垂示,先后同符。是书所取天乙,尚沿俗例。卷中仅载先天贵人一图,而不用,未免失之舛错。又所载十二宫分野,亦多拘牵旧说,未能订正。今以原本所有,姑仍其旧录之,而附订其失如右。
  △《卜法详考》·四卷(浙江吴玉墀家藏本)
  国朝胡煦撰。煦有《周易函书约注》,已著录。考古者大事多用卜,故《尚书》言龟者居多。《汉书·艺文志》载《龟书》五十二卷,《夏龟》二十六卷,《南龟书》二十八卷,《巨龟》三十六卷,《杂龟》十六卷,则汉时其书犹多。
  汉文帝大横之兆,即其繇词。褚少孙补《龟策传》所述,即其占法也。《隋书·经籍志》仅载《龟经》一卷,注晋掌卜大夫史苏撰。又《龟卜五兆动摇诀》一卷,不注姓名。则《汉志》所录已亡矣。《旧唐书·经籍志》绝不载及龟卜。《新唐书·艺文志》乃载孙思邈《龟经》一卷,又《五兆算经》一卷,《龟卜五兆动摇经诀》一卷,已多於前。《宋史·艺文志》又顿增史苏以下十九部,其为辗转依托,可以概见。今其书亦率不传,传於世者惟元陆森《玉灵聚义》最著,然其书芜杂,殊乏雅驯。煦辑此编,首列周礼《尚书》之文,本经训也。次列《史记·龟策传》,以其犹近古也。次列《古龟经》(案:此经不著名氏,盖亦出自后人,非史苏、孙思邈书也),次列全赐《三图》,次列杨时乔《龟卜辨》,次列《龟繇词》,皆参考以求古义也。次列《玉灵秘本》,次列《古法汇选》,皆近代术士之所传,考稽以尽其变也。盖古占法之传於今,与今占法之不悖於理者,大略已具於此。虽非周官太卜之旧,然较之卜肆鄙俚之本,则具有条理。其驳唐李华、明季本、杨时乔卜用生龟之说,亦极为明析。存此一家,亦可以见古人钻灼之梗概也。旧附所纂《周易函书》中,考其所说,与解易之书究为不类,今别著录於术数家焉。
  ──右“术数类”占卜之属,五部,三十七卷,皆文渊阁著录。
  (案:《汉志》、《隋志》皆立《蓍龟》一门,此为古法言之也。后世非惟龟卜废并,蓍亦改为钱卜矣。今於凡依托易义,因数以观吉凶者,统谓之占卜。)
  △《李虚中命书》·三卷(永乐大典本)
  旧本题鬼谷子撰,唐李虚中注。虚中字常容,魏侍中李冲八世孙。进士及第。
  元和中官至殿中侍御史。韩愈为作墓志铭,见于《昌黎文集》。后世传星命之学者,皆以虚中为祖。愈《墓志》中所云,最深五行书,以人之始生年月日所直日辰支干相生胜衰死王相斟酌,推人寿夭贵贱利不利,辄先处其年时,百不失一二者,是也。然愈但极称其说之汪洋奥美,万端千绪,而不言有所著书。《唐书·艺文志》亦无是书之名,至《宋志》始有李虚中《命书格局》二卷。郑樵《艺文略》则作李虚中《命术》一卷,《命书补遗》一卷。晁公武《读书志》又作《李虚中命书》三卷。焦氏《经籍志》又于《命书》三卷外别出《命书补遗》一卷。
  名目卷数,皆参错不合。世间传本久绝,无以考正其异同。惟《永乐大典》所收,其文尚多完具,卷帙前后亦颇有次第。并载有虚中自序一篇,称司马季主于壶山之阳遇鬼谷子,出《逸文》九篇,论幽微之理。虚中为掇拾诸家,注释成集云云。
  详勘书中义例,首论六十甲子,不及生人时刻干支,其法颇与韩愈墓志所言始生年月日者相合。而后半乃多称四柱,其说实起于宋时,与前文殊相谬戾。且其他职官称谓,多涉宋代之事,其不尽出虚中手,尤为明甚。中间文笔有古奥难解者,似属唐人所为。又有鄙浅可嗤者,似出后来附益。真伪杂出,莫可究诘。疑唐代本有此书,宋时谈星学者以己说阑入其间,托名于虚中之注《鬼谷》,以自神其术耳。今以其议论精切近理,多得星命正旨,与后来之窈渺恍惚者不同,故依晁氏原目,厘为三卷,著之于录,以存其法。而于其依托之显然者,则各加案语,随文纠正,俾读者毋为所惑焉。
  △《玉照定真经》·一卷(永乐大典本)
  旧本题晋郭璞撰,张颙注。考《晋书》璞传,不言璞有此书。《隋志》、《唐志》、《宋志》以及诸家书目,皆不著录。惟叶盛《绿竹堂书目》载有此书一册,亦不著撰人。盖晚出依托之本,张颙亦不知何许人。勘验书中多涉江南方言,疑书与注文均出自张颙一人之手,而假名于璞以行。术家影附,往往如此,不足辨也。其书世无传本,仅元、明人星命书偶一引之。今检《永乐大典》所载,首尾备具,犹为完帙。虽文句不甚雅驯,而大旨颇简洁明晰,犹有《珞琭子》及《李虚中命书》遗意,所言吉凶应验,切近中理,亦多有可采。如论年仪、月仪、六害、三奇、三交、四象之类,尤多所阐发。惟推及外亲女婿,以曲说穿凿,不免牵强附会耳。盖旧本相传,要有所受,究非后来杜撰者所能及。故录而存之,以备星命家之一种焉。
  △《星命溯源》·五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
  不著编辑者名氏。第一卷为《通玄遗书》,杂录唐张果之说,凡三篇。第二卷为《果老问答》,称明李憕遇张果所口授,凡四篇。第三卷为《玄妙经解》,称张果撰,元郑希诚注。第四卷为观星要诀。第五卷为观星心传口诀补遗。均不云谁作。详其题词,似要诀为郑希诚编,补遗又术士掇拾,增希诚所未备也。考《明皇杂录》,载果多神怪之迹,不言其知禄命。独是编以五星推命之学依托于果,术者遂以果老五星自名一家。考韩愈作李虚中墓志,称其推命尚止用年日月不用时,则开元、天宝之间且无八字,似不应有五星。然王充《论衡》称天施气而众星布精,天所施气而众星之气在其中矣,人禀气而生,含气而长,得贵则贵,得贱则贱,贵或秩有高下,富或赀有多少,皆星位尊卑大小之所授也。是汉末已以星位言禄命。又韩愈《三星行》云,我生之辰,月宿南斗,牛奋其角,箕张其口。杜牧自作墓志铭曰,尔生于角星昴毕,于角为第八宫,曰病厄宫,亦曰八杀宫,土星在焉,火星继木星宫。杨晞曰,木在张,于角为第十一福德宫,木为福德,大君子救于其考,无虞也。余曰,自湖守不周岁迁舍人,木还福于角是矣,土火还死于角,宜哉。是唐时实以五星宫度推休咎,其托名于果,亦有所因尔。
  希诚自署其官曰主簿,其籍曰瑞安,其号曰沧洲,始末未详。憕自称中都人,遇果在嘉靖二年九月,尤怪妄不足辨。总之,术家务神其说而已。然世所传五星之书,以此本为鼻祖,别有所谓果老星宗者,实因此而广之。其后又有天官五星术,与此颇异。据理而论,化气当从天官,正气当从果老,二家之术亦可以互参。
  其论星度乘除生克,及兼取值年神煞,亦未可尽废也。
  △《徐氏珞琭子赋注》·二卷(永乐大典本)
  宋徐子平撰。《珞琭子》书为言禄命者所自出,其法专以人生年月日时八字推衍吉凶祸福。李淑《邯郸书目》,谓其取琭琭如玉,珞珞如石之意,而不知撰者为何人。朱弁《曲洧旧闻》云,世传《珞琭子三命赋》,不知何人所作。序而释之者以为周世子晋所为。然考其赋所引有秦河上公,又如悬壶化杖之事,皆后汉末壶公、费长房之徒,则非周世子晋明矣。是书前有楚颐序,又谓珞琭子者陶弘景所自称。然禄命之说,至唐李虚中尚仅以年月日起算,未有所谓八字者,弘景之时,又安有是说乎?考其书始见于《宋艺文志》,而晁公武《读书志》亦云,宣和建炎之间是书始行,则当为北宋人所作。旧称某某,皆依托也。
  自宋以来,注此赋者有王廷光、李仝、释昙莹及子平四家。子平事迹无可考,独命学为世所宗,今称推八字者为子平,盖因其名。刘玉《已疟编》曰,江湖谈命者有子平,有五星。相传宋有徐子平者,精于星学,后世术士宗之,故称子平。
  又云,子平名居易,五季人。与麻衣道者、陈图南、吕洞宾俱隐华山,盖异人也。
  今之推子平者,宋末徐彦升,非子平也云云。其说不知何所本。然术家之言,百无一真,亦无从而究诘也。其注久无传本,惟见于《永乐大典》中者尚为完帙。
  谨加裒辑,厘为上、下二卷,以符《宋志》之旧。其中论运气之向背,金木刚柔之得失,青赤父子之相应,言皆近理。间有古法不合于今者,是则在后人之善于别择耳。又考《三命通会》亦载有《珞琭子》寥寥数语,与此本绝不相合,盖由原书散佚,谈命者又依托为之。伪中之伪,益不足据,当以此本为正也。
  △《珞琭子三命消息赋注》·二卷(永乐大典本)
  案钱曾《读书敏求记》,称《珞琭子三命消息赋》二卷,王廷光、李仝、释昙莹、徐子平四家注解。今考《永乐大典》所载,凡有二本,一本即徐子平注,一即此本,独题昙莹之名,王廷光与仝之说悉在焉。或钱氏之本乃后人辑四家之说合为一书,故所题撰人之名互异。抑此本为昙莹撮王李之注,附以己说,故其文兼涉二家欤?廷光之书进于宣和癸卯,昙莹之书成于建炎丁未,在廷光后五年,知非与廷光等同注。而卷首董巽、楚颐二序,亦惟称昙莹一人,则当以《永乐大典》独题其名为是也。其说往往以命理附合易理,似不及徐子平注为明白切实。
  然如所列王廷光推演命限一条,颇为精确。昙莹自论孤虚一条,亦有可采择。与徐氏之书并行,亦可谓骖之靳矣。上卷之中,三家之注并载。下卷之中,则昙莹之注为多,而廷光与仝之注少。又昙莹自序,以李仝、郑潾并称,而卷中无潾一语,疑传写脱佚,或《永乐大典》有所删节,亦未可定也。廷光与仝,爵里事迹,均无可考。李仝之名,《读书敏求记》作同,晁公武《读书志》作全,亦莫详孰是。昙莹号萝月,嘉兴人,以谈《易》名一时。洪迈《容斋随笔》载之,称曰易僧。其以易理言命,盖由于是云。
  △《三命指迷赋》·一卷(永乐大典)
  旧本题宋岳珂补注。珂有《九经三传沿革例》,已著录。其他撰述如《愧郯录》、《桯史》、《金陀粹编》、《宝真斋法书赞》、《玉楮集》,皆尚有传本,独不闻其有是书。《宋史·艺文志》亦不著录。惟《桯史》中有珂与瞽者杨艮论韩侂胄禄命,及论幕官袁韶禄命一条,其说颇详。则珂亦颇讲是事,或术家因而依托钦。自元、明以来,诸家命书多引用其文。以此本检勘,并相符合,知犹宋人所为也。《文渊阁书月》载是书一部一册,叶盛《绿竹堂书目》亦有是书一册。是明初其书尚存。今则久无单帙行世,惟《永乐大典》所录,尚首尾完具。谨采掇厘订,编为一卷,附之术数类中。所论大抵专主子平,于夹马、夹禄、拱库、拱贵,辨论详尽,往往为他家所未发。而拱库一条,尤称精晰。其他文义通达,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