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名著电子书 >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

第348章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第348章

小说: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砹乒眇妫蜃攀谑埽庇兴纯筛乓梢曰牡病F洹渡撕忌钒瞬幔堆褚阶忌妨幔虺伸都壮健
  《幼科准绳》九册,《女科准绳》五册,则成於丁未。皆以补前书所未备,故仍以《证治准绳》为总名。惟其方皆附各证之下,与杂证体例稍殊耳。史称肯堂好读书,尤精於医,所著《证治准绳》,该博精详,世竞传之。其所著《郁冈斋笔麈》,论方药者十之三四,盖於兹一艺用力至深,宜其为医家圭臬矣。
  △《本草纲目》·五十二卷(大学士于敏中家藏本)
  明李时珍撰。时珍字东璧,蕲州人。官楚王府奉祠正。事迹具《明史·方技传》。是编取神农以下诸家本草,薈稡成书,复者芟之,阙者补之,讹者纠之,凡一十六部,六十二类,一千八百八十二种。每药标正名为纲,附释名为目,次以集解、辨疑、正误,次以气味、主治附方。其分部之例,首水火,次土,次金石,次草穀菜果木,次服器,次虫鳞介禽兽,终之以人。前有图三卷,又序例二卷,百病主治药二卷。於阴阳标本君臣佐使之论,最为详析。考诸家本草,旧有者一千五百一十八种,时珍所补者又三百七十四种,搜罗群籍,贯串百氏。自谓岁历三十,书采八百馀家,稿凡三易,然后告成者。非虚语也。其书初刻於万历间,王世贞为之序。其子建元又献之於朝,有进疏一篇冠於卷首。至国朝顺治间,钱塘吴毓昌重订付梓,於是业医者无不家有一编。《明史·方技传》极称之,盖集本草之大成者无过於此矣。
  △《奇经八脉考》·一卷(大学士于敏中家藏本)
  明李时珍撰。其书谓人身经脉有正有奇,手三阴、三阳,足三阴、三阳为十二正经;阴维、阳维、阴蹻、阳蹻、冲、任、督、带为八奇经。正经人所共知,奇经医所易忽,故特评其病源治法,并参考诸家之说,薈稡成编。其原委精详,经纬贯彻,洵辨脉者所不可废。又创为气口九道脉图,畅发内经之旨,而详其诊法,尤能阐前人未泄之秘。考明初滑寿尝撰《十四经发挥》一卷,於十二经外,益以督、任二脉,旧附刊薛己《医案》之首(案:薛己《医案》凡二本,其一本不载此书),医家据为绳墨。时珍此书更加精核。然皆根据《灵枢》、《素问》以究其委曲,而得其端绪。此以知徵实之学,由於考证。递推递密。虽一技亦然矣。
  △《濒湖脉学》·一卷(大学士于敏中家藏本)
  明李时珍撰。宋人剽窃王叔和《脉经》,改为《脉诀》,其书之鄙谬,人人知之,然未能一一驳正也。至元戴启宗作刊误,字剖句析,与之辨难,而后伪妄始明。启宗书之精核,亦人人知之,然但斥赝本之非,尚未能详立一法,明其何以是也。时珍乃撮举其父言闻四诊发明,著为此书,以正《脉诀》之失。其法分浮、沉、迟、数、滑、濇、虚、实、长、短、洪、微、紧、缓、芤、弦、革、牢、濡、弱、散、细、伏、动、促、结、代二十七种,毫厘之别,精核无遗。又附载宋崔嘉彦四言诗一首,及诸家考证《脉诀》之说,以互相发明,与所作《奇经八脉考》皆附《本草纲目》之后。可谓既能博考,又能精研者矣。自是以来,《脉诀》遂废。其廓清医学之功,亦不在戴启宗下也。
  △《伤寒论条辨》·八卷、附《本草钞》·一卷、《或问》·一卷、《痉书》·一卷(内府藏本)
  明方有执撰。有执字中行,歙县人。是书刻於万历壬辰。前有己丑自序一篇,又有辛卯后序一篇,又有癸巳所作引一篇,则刻成时所加也。大旨以后汉张机《伤寒卒病论》,初编次於晋王叔和。已有改移,及金成无己作注,又多所窜乱。
  医者或以为不全之书,置而不习;或沿袭二家之误,弥失其真,乃竭二十馀年之力,寻求端绪,排比成编,一一推作者之意,为之考订,故名曰《条辨》。其原本伤寒例一篇,不知为何人所加者,竟削去之。而以《本草钞》一卷,《或问》一卷,附缀於末。又以医家误痉为惊风,多所夭枉,乃历引《素问》、《金匮要略》、《伤寒卒病论》诸说,为《痉书》一卷,并附於后。有执既殁,其版散佚。
  江西喻昌遂采掇有执之说,参以己意,作《伤寒尚论篇》,盛行於世,而有执之书遂微。国朝康熙甲寅,顺天林起龙得有执原本,恶昌之剽袭旧说,而讳所自来,乃重为评点刊版,并以尚论篇附刊於末,以证明其事,即此本也。起龙序文,於昌毒詈丑诋,颇乖雅道。其所评论,亦皆赞美之词,於病证方药,无所发明。今并削而不载。所附刻之尚论篇,原本具存,已别著录。其异同得失,可以互勘,不待此本之复载。今亦削之,而附存原目於此焉。
  △《先醒斋广笔记》·四卷(户部尚书王际华家藏本)
  明缪希雍撰。希雍字仲醇,常熟人。《明史·方技传》附见《李时珍传》中。
  天启中,王绍徽作《点将录》,以东林诸人分配《水浒传》一百八人姓名,称希雍为神医安道全,以精於医理故也。是编初名《先醒斋笔记》,乃长兴丁元荐取希雍所用之方裒为一编,希雍又增益群方,兼采本草常用之药,增至四百馀品,又增入伤寒温病时疫治法,故曰《广笔记》。希雍与张介宾同时,介宾守法度而希雍颇能变化,介宾尚温补而希雍颇用寒凉,亦若易水、河间各为门径,然实各有所得力。朱国祯《涌幢小品》,记天启辛酉,国祯患膈病,上下如分两截,中痛甚不能支。希雍至,用苏子五钱即止。是亦足见其技之工矣。
  △《神农本草经疏》·三十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明缪希雍撰。《明史·方技传》载,希雍尝谓本草出於神农,譬之五经,其后又复增补别录,譬之注疏。惜朱墨错互,乃沉研剖析,以《本草》为经,《别录》为纬。第《本草》单方一书行於世,而不及此书,未审即是书否也。其书分《本草》为十部,首玉石,次草,次木,次人,次兽,次禽,次虫,次鱼,次果,次米穀,次菜。皆以神农本经为主,而发明之,附以名家主治药味禁忌。次序悉依宋大观《证类本草》,部分混杂者,为之移正。首为序例二卷,论三十馀首,备列九方十剂,及古人用药之要。自序云,据经以疏义,缘义以致用,参互以尽其长,简误以防其失,是也。考王懋竑《白田杂著》有用石膏辨一篇,篇末附记,极论是书多用石膏之非,其说良是。至云缪仲醇以医名於近世,而其为经疏,议论甚多纰缪,前辈云《经疏》出而《本草》亡,非过论也。是则已甚之词矣。
  △《类经》·三十二卷(内府藏本)
  明张介宾编。介宾字会卿,号景岳,山阴人。是书以《素问》、《灵枢》分类相从。一曰摄生,二曰阴阳,三曰藏象,四曰脉色,五曰经络,六曰标本,七曰气味,八曰论治,九曰疾病,十曰针刺,十一曰运气,十二曰会通,共三百九十条,又益以图翼十一卷,附翼四卷。虽不免割裂古书,而条理井然,易於寻览,其注亦颇有发明。考元刘因《静修集》有内经类编序,曰东垣李明之得张氏之学者,镇人罗谦甫尝从之学。一日过予,言先师尝教予曰,夫古虽有方而方则有所自出也。子为我分经病证而类之,则庶知方之所自出矣。予自承命,凡三脱稿而先师三毁之。研摩订定,三年而后成。名曰《内经类编》云云。则以内经分类实自李杲创其例,而罗天益成之。今天益之本不传,介宾此编虽不以病分类,与杲例稍异,然大旨要不甚相远。即以补其佚亡,亦无不可矣。
  △《景岳全书》·六十四卷(通行本)
  明张介宾撰。是书首为传忠录三卷,统论阴阳六气及前人得失,次脉神章三卷,录诊家要语。次为伤寒典、杂证谟、妇人规、小儿则、痘疹诠、外科钤,凡四十一卷,又本草正二卷,采药味三百种,以人参、附子、熟地、大黄为药中四维,更推人参、地黄为良相,大黄、附子为良将。次新方二卷,古方九卷,皆分八阵,曰补,曰和,曰寒,曰热,曰固,曰因,曰攻,曰散。又别辑妇人小儿痘疹外科方四卷,终焉。其命名皆沿明末纤佻之习,至以伤寒为典,杂证为谟,既僣经名。且不符字义,尤为乖谬。其持论则谓金、元以来河间刘守真立诸病皆属於火之论,丹溪朱震亨立阳有馀阴不足及阴虚火动之论,后人拘守成方,不能审求虚实,寒凉攻伐,动辄贻害,是以力救其偏。谓人之生气以阳为主,难得而易失者惟阳,既失而难复者亦惟阳,因专以温补为宗,颇足以纠卤莽灭裂之弊,於医术不为无功。至於沿其说者,不察证候之标本,不究气血之盛衰,概补概温,谓之王道。不知误施参桂,亦足戕人。则矫枉过直,其失与寒凉攻伐等矣。大抵病情万变,不主一途,用药者从病之宜,亦难拘一格。必欲先立一宗旨,以统括诸治,未有不至於偏者。元许衡《鲁斋集》有论梁宽甫《病证书》曰:近世诸医,有主易州张氏者,有主河间刘氏者。张氏用药,依准四时阴阳而增损之,正内经四气调神之义。医而不知此,妄行也。刘氏用药务在推陈致新,不使少有拂郁,正造化新新不停之义。医而不知此,无术也。然而主张氏者或未尽张氏之妙,则瞑眩之剂终不敢投,至失几后时而不救者多矣。主刘氏者或未悉刘氏之蕴,则劫效目前,阴损正气,贻祸於后日者多矣。能用二家之长,而无二家之弊,则治庶几乎。其言至为明切。夫扶阳抑阴,天之道也。然阴之极至於龙战,阳之极亦至於亢龙,使六阴盛於坤而一阳不生於复,则造化息矣。使六阳盛於乾而一阴不生於姤,则造化亦息矣。《素问》曰:亢则害,承乃制。圣人立训,其义至精。
  知阴阳不可偏重,攻补不可偏废,庶乎不至除一弊而生一弊也。
  △《瘟疫论》·二卷、《补遗》·一卷(通行本)
  明吴有性撰。有性字又可,震泽人。是书成於崇祯壬午。以四时不正之气发为瘟疫,其病与伤寒相似而迥殊,古书未能分别,乃著论以发明之。大抵谓伤寒自毫窍而入,中於脉络,从表入里,故其传经有六,自阳至阴,以次而深。瘟疫自口鼻而入,伏於募,原其邪在不表不里之间,其传变有九,或表或里,各自为病。有但表而不里者,有表而再表者,有但里而不表者,有里而再里者,有表里分传者,有表里分传而再分传者,有表胜於里者,有先表而后里者,有先里而后表者,其间有与伤寒相反十一事。又有变证兼证,种种不同。并著论制方,一一辨别。其显然易见者,则脉在不伏不沈之间,中取之乃见。舌必有胎,初则白,甚则黄,太甚则墨而芒刺也。其谓数百瘟疫之中,乃偶有一伤寒,数百伤寒之中,乃偶有一阴证,未免矫枉过直。然古人以瘟疫为杂证,医书往往附见,不立专门,又或误解《素问》冬伤於寒,春必病温之文,妄施治疗。有性因崇祯辛巳南北直隶、山东、浙江大疫,以伤寒法治之不效,乃推究病源,参稽医案,著为此书。
  瘟疫一证,始有绳墨之可守,亦可谓有功於世矣。其书不甚诠次,似随笔劄录而成。今姑存其旧。其下卷劳复食复条中载安神养血汤,小儿时疫条中载太极丸,并有方而无药。又疫痢兼证一条亦有录而无书,故别为补遗於末。又正名一篇,伤寒例正误一篇,诸家瘟疫正误一篇,原目不载,盖成书以后所续入。今亦并录为一卷,成完书焉。
  △《痎疟论疏》·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明卢之颐撰。之颐字子繇,钱塘人。是书论痎疟证治,於虚实寒热四者最为详尽,足以发明《素问》疟论、刺疟法诸篇微意。大旨谓疟属阳,痎属阴,日作者属阳,间日间数日作者属阴,而曰温,曰寒,曰瘅,曰牝,皆可以痎疟该之。
  其主方多取王肯堂《证治准绳》,其馀所列诸方,亦多简当。虽为书不过一卷,然治疟之法约略尽乎是矣。杭世骏《道古堂集》有之颐小传,称所著初有《金匮要略模象》,为其父所焚。续著有《本草乘雅半偈》,今行於世。后著有《摩索金匮》九卷,又有《伤寒金鎞钞》、《医难析疑》二书,今未见传本,独无此书之名。或世骏作传之时未见其本,故亦疏漏欤。
  △《本草乘雅半偈》·十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明卢之颐撰。其说谓《神农本经》三百六十五种,应周天之数,无容去取。
  但古有今无者居三之一,因於本经取二百二十二种,又於历代名家所纂自陶宏景《别录》至李时珍《纲目》诸书内采取一百四十三种,以合三百六十五之数。未免拘牵附会。然考据该洽,辨论亦颇明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