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名著电子书 >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

第323章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第323章

小说: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中庸之轨云云。持论大抵不诡於正。然以拟议过贪诋诸儒,故罕考群言;以性灵弗神诋诸儒,故多凭臆见;甚至并五行分属四时,亦以为必无之理,则愈辨而愈傎矣。本传称廷相博学好议论,以经术称。
  於《星历》、《舆图》、《乐律》、《河图》、《洛书》及周、程、张、朱之书皆有所论驳,然其说多乖僻。良得其实云。
  
  卷九十六 子部六
  ○儒家类存目二
  △《后渠庸书》·一卷(编修程晋芳家藏本)
  明崔铣撰。铣有《读易馀言》,已著录。此其笔记之文。如论春王正月为周正;幽赞於神明而生蓍为用策;论《易》不本於先天图,在今日为已定之论,在明人则为卓识矣。又曰:图象繁而《易》荒矣,小序废而《诗》芜且浅矣,左氏轻而《春秋》虚矣。喜新变古,君子无乐乎斯焉耳。又曰:宋人之说古事也,多以其意亿之。始犹昭然也,习之久,遂若真者,诬矣哉!尤讲学家所不肯言者。
  铣独不巧言回护,亦绝无门户之私。然诸条皆见所作《士翼》中。殆后人摘抄,伪立此名,曹溶不及详核,误收入《学海类编》耳。
  △《同异录》·二卷(浙江鲍士恭家藏本)
  明陆深撰。深有《南巡日录》,已著录。是书采汉以来名臣奏疏、杂文有关於典章政事之大者,节而录之,分为二卷。上篇曰典常,下篇曰论述。每条之末,各附以论断。大旨欲取古人成说,相其缓急,而通之於当世之务。其书始脱稿於闽中,及提学山西,重加诠次,欲奏上之。既而不果。其进书原序,犹存卷首。
  书中凡原文有陛下云云者,俱空白二字,而注其下云:前朝臣子尊称君上之文,义当避阙。然古来传写旧文,实无此例。世所见石经《尚书》,於帝字王字均未有避阙者也。
  △《心性书》·(无卷数,浙江巡抚采进本)
  明湛若水撰。若水有《二礼经传测》,已著录。是书首列心性图,图后有说。
  复集心性通三十五章,附其门人黄民准、锺景星、周学心、袁邮、郭肇乾、谢锡命、湛天润为之注与赞。霍任又著或问数十条以发明之。盖欲仿周子《太极图说》、《通书》也。
  △《杨子折衷》·六卷(浙江郑大节家藏本)
  明湛若水撰。宋儒之学,至陆九渊始以超悟为宗。诸弟子中最号得传者莫如杨简。然推衍九渊之说,变本加厉,遂至全入於禅。所著《慈湖遗书》,以心之精神是谓圣一语,为道之主宰。而以不起一意,使此心虚明洞照,为学之功夫。
  其极至於斥《大学》非圣言,而谓子思、孟子同一病源,开后来心学之宗。至於窅冥恍惚,以为独得真传,其弊实成於简。若水因当时有梓其书者,乃即其所言,条析而辨之。凡书中低一格者简之说,平格者若水之论也。
  △《遵道录》·八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明湛若水撰。所辑皆明道程子之说。其曰遵道者。自序为遵明道也。若水从陈献章游,生平所至,必建书院以祀献章。初与王守仁同讲学,后各立宗旨。守仁以致良知为宗,若水以随处体验天理为宗。守仁言若水之学求之於外,若水亦谓守仁格致之说不可信者四。学者遂分王、湛之学。若水得力于献章,每教人静坐,其学洒然独得。故於宋儒中独推尊明道。所谓学焉而得其性之所近也。此本凡八卷,衍圣公孔昭焕所进本则作十卷,盖当时原有两刻,《明史·艺文志》作十卷,所据即孔氏本也。
  △《甘泉新论》·一卷(编修程晋芳家藏本)
  明湛若水撰。若水之学以虚明为宗,故其论心则以为主一而无物,其论性则以宋儒理气对举为非,视程、朱所论颇殊。《千顷堂书目》载《甘泉明论》十卷,又《甘泉新论》一卷。其《明论》今未见,此本则曹溶《学海类编》所载也。
  △《论学要语》·一卷、《洞语》·一卷、《接善编》·一卷、《人伦外史》·一卷(江西巡抚采进本)
  明刘阳撰。阳字一舒,安福人。由举人授砀山县知县,官至监察御史。阳初从族人刘晓受经。晓告以王守仁之学,遂往谒守仁於赣州。故《要语》、《洞语》大率不离良知之旨。其《接善编》多采先儒粹语,非所自作。其《人伦外史》即墓志、传状、诗咏等作,以其人系於孝弟忠义贞节之大,故以外史为名。旧总题曰《刘两峰集》,然实非诗文之属,未可著录于集部。故分列其目,隶之儒家类焉。
  △《闲辟录》·十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明程曈撰。曈有《新安学系录》,已著录。是编录朱子集中辨正异学之语,以辟陆、王之说,凡九卷,其末一卷则杂取《宋史》以下诸家之论朱、陆者。其说不为不正,而门户之见太深。词气之间,激烈已甚,殊非儒者气象,与陈建《学蔀通辨》均谓之善骂可也。《江南通志》载曈所著尚有《新安文献》、《紫阳风雅》二书,今并未见,然大略可睹矣。
  △《苑洛语录》·六卷(副都御史黄登贤家藏本)
  明韩邦奇撰。邦奇有《易学启蒙意见》,已著录。是书皆平日论学之语,及所记录时事,辑为一编,本名《见闻考随录》,已编入所著《苑洛集》中。惟集本五卷,此本作六卷,所载虽稍有出入,而大略皆同。盖此本乃邦奇门人山西参议白璧所刊。前有璧序,称刻而题之曰《苑洛先生语录》,疑又为璧所重编也。
  △《愿学编》·二卷(陕西巡抚采进本)
  明胡缵宗撰。缵宗有《安庆府志》,已著录。此编乃其讲学之语。成於嘉靖甲寅,时缵宗已七十五矣。关中之学,大抵源出河东三原,无矜奇吊诡之习。缵宗又师罗钦顺而友魏校、湛若水、何瑭、吕柟、马理,故所论颇为笃实。其解《大学》用古本,而不废朱子格物之说,虽与王守仁异趋,而称其如程门之有游、杨,亦无门户诟争之习。然核其全书,大抵皆先儒所已言也。
  △《近取编》·二卷(陕西巡抚采进本)
  明胡缵宗撰。是编取《朱子要语》厘成二卷,名曰《近取》者,谓取诸切近日用,以救宗金谿者之弊。殆为王守仁发也。
  △《海樵子》·一卷(编修程晋芳家藏本)
  明王崇庆撰。崇庆有《周易议卦》,已著录。是编仅二十六则,多摹仿王通《中说》,周子《通书》,张子《正蒙》之体,大抵老生常谈。末一条论为将必用儒者,谓有张良之楚歌,则项羽之魂自褫;有诸葛之云鸟,则南人之反自定。
  夫渡泸之役,未必徒恃阵图。至於四面楚歌出自张良,《史记》、《汉书》皆不载,不知其何所本矣。
  △《东石讲学录》·十一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
  明王蓂撰。蓂有《忠义录》,已著录。是集为其门人黄文龙所编,皆平生讲学之语。蓂与陆九渊为乡人,故其说一以九渊为本云。
  △《心学录》·四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
  明王蓂撰。是编乃蓂养亲家居之时,取陆九渊之言,择其发明心学者,汇为一编。凡五百二十条,而以己意推阐之,大旨亦主王守仁晚年定论。
  △《大儒心学语录》·二十七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明王蓂撰。是编亦其归养之时所辑诸儒语录。凡周子、程子、张子、邵子、杨时、谢良佐、吕大临、尹焞、罗从彦、李侗、胡宏、朱子、陆九渊、张栻、吕祖谦、黄榦、蔡沈、陈淳、真德秀、薛瑄、吴与弼、陈献章、胡居仁二十四家,皆论心学之语也。
  △《性理群书集览》·七十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不著撰人名氏。但题琼山玉峰道人集览,不知为谁。其书取永乐《性理大全》中人名、地名、年号、训诂之类,依王幼学《通鉴纲目集览》之例,各为注释,有增注者,即别标为附录。然浅陋殊甚,如《太极图说》后遂宁傅耆伯成句,於遂宁下则详注,傅耆下则注未详出处。又如《律吕新书》内,於梁武帝之通则注,於晋荀勖之笛则不注。盖出不学者所为。卷尾有大德辛未刊行字,尤为舛谬。是书本注《性理大全》,安得大德中先有刊本?考辛未为明正德六年,此售伪者以版式近麻沙旧本,故削补正字,伪冒元刻也。
  △《三难轩质正》·(无卷数,浙江巡抚采进本)
  明戴金编。金字纯夫,濮阳人。正德甲戌进士。官至兵部尚书。金自以力行、责己、克终三者甚难,因取以名轩。而徵集同时士大夫所赠诗词、序记、论说、铭赞汇成是编。然学在实践,既知三者之难,则自勉而已矣,徵文刻集何为也。
  且以是三者为难,虽圣贤不以为非。本无疑义,又安用质正乎?
  △《正学编》·二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
  明陈琛撰。琛有《易经浅说》,已著录。是书已编入所著《紫峰集》中,此其别行之本。凡二十一篇,各立篇名,全拟《通书》、《正蒙》之体,未免刻画之嫌。然依傍先儒,不敢出入,持论尚无疵谬。末附秋夜感兴诗十绝句,亦力摹康节击壤之派,其宗尚可知矣。
  △《说理会编》·十五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明季本撰。本有《易学四同》,已著录。本为王守仁门人。自序谓亲闻姚江之传,而同门之士传布师说遍天下。恐其为说既长,或乖典则,故辑此书。凡疑难之说,悉辨明之。其意盖拟守仁於濂、洛,而此书则仿《近思录》而作。《近思录》分类十四,此分类十二。其先之以性理、圣功者,犹录之首及道体论也。
  继之以实践、贤才者,犹录之次及於致知、存养、克治也。推之於政治者,犹录之有治道、治法也。终之以异端诸子者,犹录之辨别异论、总论圣贤也。其间巧借程、朱之言以证良知之说,则犹守仁、朱子晚年定论之旨耳。
  △《困辨录》·八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明聂豹撰。豹字文蔚,永丰人。正德丁丑进士。官至兵部尚书。谥贞襄。事迹具《明史》本传。豹之学出於姚江。是编乃其嘉靖丁未系诏狱时所札记,分辨中、辨易、辨心、辨素、辨过、辨仁、辨神、辨诫八类。罗洪先为之批注。
  △《燕居答述》·二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明戴经撰。经,德清人,聂豹之门人也。是编皆述豹讲授之语,下卷又别题日疑总问、日见条问、日见条注、疑问诸目。大抵《困辨录》中所已具,经特以己所获闻者别加编缀,故往往复出焉。
  △《研几录》·(无卷数,河南巡抚采进本)
  明薛侃撰。侃有《图书质疑》,已著录。是书乃侃门人郑三极所编。侃承姚江馀绪,故屡称引良知之说。其儒释辨,谓世之疑先生之学类禅者三,曰废书,曰背考亭,曰虚。侃一一辨之。黄宗羲《明儒学案》,谓此浅於疑阳明者,皆不足辨也。况言元寂,言虚无,愈辨愈支,并王氏本旨亦为侃所累矣。
  △《庸言》·十二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明黄佐撰。佐有《泰泉乡礼》,已著录。是编乃其致仕后讲学语录。分学道、修德、求仁、游艺、制礼、审乐、政教、事业、著述、象数、天地、圣贤十二类。
  △《慎言集训》·二卷(浙江鲍士恭家藏本)
  明敖英撰。英字子发,清江人。正德辛巳进士。官至河南右布政使。是书上卷二十二目,二百四十二条,以戒多言为首。下卷十目,九十二条,以言贵简为首。采经史子集分类编次,而间附己说於其下。盖英督学陕西时刊以示诸生者也。
  △《辨惑续编》·七卷、《附录》·二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明顾亮撰。亮字寅仲,长洲人。正德中况钟为苏州府知府,尝聘致幕中。是书以世俗养生送死,大抵为吉凶拘忌师巫之说所惑,因辑古今书传,分为七门。
  首曰原理,言人之所以为邪说所惑者,由於此理之不明。次曰事生,言事亲之要。
  曰应变,曰奠祭,曰择墓,曰送葬,曰拘忌,则皆论丧葬之事也。又为附录二卷,论生死、轮回、寿夭、贫富、贵贱、吉凶、祸福诸事,及师巫邪术之害。专为乡俗之弊而作,故注释字义,词皆浅近,取其易晓。其称《辨惑续编》者,元谢应芳先有《辨惑编》,此申明其说也。
  △《拟学小记》·六卷、《续录》·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明尤时熙撰。时熙字季美,自号西川居士,洛阳人。嘉靖壬午举人。官国子监博士。事迹具《明史·儒林传》。时熙师事刘魁,传王守仁良知之学,有所心得,辄为笔记。其壻李根,与其杂著编次之。时熙自序谓,名拟学者,言拟如此为学,而未知其是否也。书中於魁称晴川师,於守仁则称老师,不忘所本也。
  凡分六目,一经拟,二馀言,三格训通解,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