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名著电子书 >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

第222章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第222章

小说: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虮媛劭贾ぶ室病D└矫湃嗣胂羰寄7蚴反墙惭е椋厝室淮叭耍嗖槐匾越惭贾亍F媪涮岢贾剡夭灰眩幻饷呕еF浔嬷罡交岜臧裰拢晕某晌尥痨睹湃思爸罴鞘觯蛑裂砸病
  △《梅里志》·四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国朝吴存礼撰。存礼,奉天人,官至江南巡抚。考《史记·吴世家张守节正义》,称泰伯居梅里,在常州无锡县东南。存礼以吴氏出自泰伯,因为是书,以述其祖德。
  △《朱子年谱》·六卷(副都御史黄登贤家藏本)
  国朝朱世润编。世润,朱子十八世孙,袭翰林院五经博士。《朱子年谱》旧本,明戴铣增之为《实纪》。李默修之,复称《年谱》。国朝又有洪去芜本,王懋竑本。诸家之中惟懋竑本最精核,他家皆不免疏舛。是编意主铺张,不求考核,故未免踵讹袭谬。至於李公晦叙述朱子生平数万言,见《性理大全》,洪本有之。
  新闽本、王本所载则更多於《大全》,盖即其所作《言行录》也。今乃载《魏序》而不载李书。又朱子五十六岁辨陆学之非,辨陈学之非,旧谱有之,惟李默本删去,以默传金谿之学故也。此从李本,亦似非朱子之意。且以年谱为名,而《年谱》仅居第三卷。自第四卷为行状外,其馀褒崇题咏之类,乃占前后四卷。末大於本,於体例亦未协也。
  △《陆象山年谱》·二卷(江西巡抚采进本)
  国朝李绂撰。绂字巨来,号穆堂,临川人,康熙己丑进士,官至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陆九渊年谱》为其门人袁燮、傅子云同编。宝祐四年,李子愿又重辑之,刘林为刊版於衡阳。绂病陆氏家祠所刻,凡文与本集重见者,多所刊削,又病其不载陆九龄、陆九韶事迹。乃重加补辑,定为此本。大旨申王守仁朱子晚年定论之说。
  △《考订朱子世家》·一卷(安徽巡抚采进本)
  国朝江永撰。永有《周礼疑义举要》,已著录。永家婺源,与朱子同里,故取《年谱》旧本重加删订,各附考证,而终以婺源子孙承袭博士支派。后附《天宁寺会讲辨》一篇,专论《学会录》所载庆元丙辰朱子至新安会讲天宁寺事,为明季良知之徒凿空撰出,以厚诬朱子云。
  △《左忠毅年谱》·二卷(江西巡抚采进本)
  国朝左宰编。宰,桐城人,左光斗之曾孙也。光斗事迹具载《明史》本传。
  乾隆己未,宰复网罗散失,参以祖父传闻,旁及文集所载,与同难诸人所述以补成此《谱》。於当日情事始末,较为详备。
  △《胡忠烈遗事》·四卷(江西巡抚采进本)
  国朝史珥编。珥,鄱阳人,乾隆甲戌进士,官吏部主事。是编纪建文末大理寺少卿胡闰遗事,与后人题咏诗文,而闰女郡姐及连坐亲属并载焉。珥十一世祖秉方为闰之壻。闰既死节,壻家亦连坐。故珥述其殉节始末,成此书。先是,纪闰事者有《英风纪异》,史桂芳所刊,而杨际会名之者也。又有《风忠录》,瞿凤翥所刊,而文德翼序之者也。又有《忠义类编》,史乘古所名,其例言则屠叔方所纂者也。珥汇合诸书,考证颇详。如闰妻汪氏非方氏。《贞姑传》中所云王安人者,乃史氏之妇,非闰妻。颇有纠讹订舛之功。惟旧《录》载万历十二年十月八日诏雪革除诸臣,张榜於县门,忽风掣其榜入云中,飞舞空中,自午至申,乃堕。故有风烈、英风诸名,纪其实也。而史桂芳所作《诗序》,乃谓闰之风异,放而往,周流六虚;卷而还,收摄完聚。明明有圣学景象,区区以忠臣目之,恐不足以慰在天之灵云。其说似高而实谬。文天祥不云乎:“孔曰成仁,孟曰取义,读圣贤书,所学何事?”其言至为明白,奈何以忠臣为区区,而曰别有圣贤乎?
  △《朱子文公传道经世言行录》·八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国朝舒敬亭撰。敬亭字孝徵,铜山人。是书取朱子言行汇为一编。前有朱子小像及父师题辞。又有自题赞及诸人先后题赞。卷一、卷二为年谱、行状。卷三为道学渊源。其中《濂溪事实记》,盖取之《文公文集》,《明道行实》则取之《二程文集》。卷四为伊川行状及道体。卷五为学存养克己。卷六教人儆戒。卷七观圣贤,辨异端。卷八治道。皆取之《文集》、《近思录》,而以《读书志不自弃》文终焉。皆抄撮习见之文,於朱子之学不能有所发明也。
  △《曹江孝女庙志》·十卷(浙江汪启淑家藏本)
  国朝沈志礼撰。志礼字范先,会稽人,官至广东按察使。是编纪孝女曹娥事实。其《自序》谓有同里印文学君素初编,张明经噩续纂,俱未成。志礼乃因旧志重辑。孝女事在汉顺帝汉安二年,见於邯郸淳所撰碑。今法帖所传本,与此志互有同异,可以相证。后二卷附志宋英宗时孝女朱娥与明初孝女诸娥事。二女亦皆以身救其亲,又皆与曹娥同里,故以配食於庙,并录其传志、歌咏之文於后焉。
  ──右“传记类”名人之属,一百五部、五百卷,内三部无卷数,皆附《存目》。
  
  卷六十一 史部十七
  ○传记类存目三
  △《汉末英雄记》·一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旧本题魏王粲撰。粲字仲宣,高平人,仕魏为丞相掾,赐爵关内侯,事迹具《三国志》本传。按粲卒於建安中。其时黄星虽兆,玉步未更,不应名书以“汉末”,似后人之所追题。然考粲《从军诗》中已称曹操为圣君,则俨以魏为新朝,此名不足怪矣。《隋志》著录作八卷,注云残阙。其本久佚。此本乃王世贞杂抄诸书成之。凡四十四人,大抵取於裴松之《三国志注》为多。如《水经注》载白狼山曹操敲马鞍作十片事,本习见之书,乃漏而不载。又如筑易京本公孙瓒事,乃於瓒外别出一张瓒,以此事属之,不知据何误本,尤疏舛之甚矣。
  △《广卓异记》·二十卷(浙江鲍士恭家藏本)
  宋乐史撰。史字正子,宜黄人,官太常博士,直史馆,事迹附载《宋史·乐黄中传》。是编前有《自序》,称唐李翱《卓异记》三卷(案《卓异记》非李翱作,史盖考之未详,谨附订於此),述唐代君臣卓绝盛事,中多漏录。史初为《续记》三卷,以补其阙。后复以仅载唐代,未为广博,因纂集汉魏以下迄五代并唐事,共为一帙,名《广卓异记》,分为二十卷。首卷记帝王,次卷记后妃、王子、公主,三卷杂录,四卷至十七卷皆记臣下贵盛之极与显达之速者,十八卷杂录,十九卷举选,二十卷专记神仙之事。大抵牵引驳杂,讹谬亦多。如所称《晋书》王导以下至王褒九世,皆自有史传。中有“俭子仲宝,仲宝子规”云云。
  案史,仲宝乃王俭字,非其子名也。俭之子名骞,骞之子名规,非仲宝子名规也。
  且规子褒附见《规传》,亦非自有传。诸传杂见於《宋》、《齐》、《梁书》及《南史》,亦非全在《晋书》。舛谬殊甚。又石勒每更间鼓鼙声,武士彟闻空中言唐公为天子,与梦高祖乘白马上天之类,神怪无稽,颇为芜杂。至引录传称周时尹氏贵盛,会食家数千人,遭饥荒,罗粟作糜吮之,吮糜之声闻於数十里,亦不近事理之谈。其末卷则於自撰《总仙记》中撮其殊异者入此书。所言不出全家登仙,祖孙兄弟登仙,及三世四世五世登仙,四人六人七人登仙之类,重复支离,尤不足信。《自序》称采自汉魏而下,而编中乃及楚孙叔敖、周尹氏。末卷所列神仙,并及尧、舜之时,与《序》自相矛盾,又其小失矣。
  △《靖康小雅》·一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不著撰人名氏。录靖康死事之臣傅察、种师中、王禀、刘翊、种师道、何庆彦、黄经臣、刘韐、李若水、徐揆、孙传、张叔夜凡十二人。宗泽、张悫扼於黄潜善、汪伯彦而死者亦附焉。《泽传》中称潜善卒不遄死而令公卒,则此书作於汪、黄秉政之日矣。传末各系以四言诗,故以《小雅》为名。其文散见《北盟会编》中。此本次序,似以徐梦莘所载抄合之,非完书也。
  △《绍兴正论》·一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旧本题湘山樵夫撰。不著名氏。叙列张浚、赵鼎、胡铨、胡寅、连南夫、张戒、常同、吕本中、张致远、魏矼、张绚、曾开、李弥逊、晏敦夫、王庶、毛叔度、范如圭、汪应辰、许忻、方廷宝、韩训、陈鼎、许时行、李光、洪皓、沈正卿、张焘、陈康伯、陈括、陈刚中三十人,皆以不附和议而贬谪者。每人之下,略具事实,少者一二语,多亦不过三四行。案《书录解题》载《绍兴正论》二卷,注曰序称潇湘野人,不著名氏,录文武官不附和议及忤秦桧得罪者。又载《绍兴正论小传》二十卷,则楼昉以《正论》中姓名,仿《元祐党传》为之。所谓二卷者,似即此书。而书名及撰人之号皆大同小异,卷数亦不相符,其故则莫得而详矣。
  △《桐阴旧话》·一卷(编修程晋芳家藏本)
  宋韩元吉撰。元吉字无咎,宰相维之玄孙,以任子仕,历龙图阁学士、吏部尚书。尝居广信溪南,自号南涧居士。此书《宋志》云十卷,陈振孙《书录解题》亦同。《续百川学海》所录,乃只此一卷,其条数亦与此本同。盖全书久佚,从诸书抄撮成编也。书中所记韩亿、韩综、韩绛、韩绎、韩维、韩缜杂事,共存十三条,皆其家世旧闻。以京师第门有桐木,故云《桐阴旧话》,盖北宋两韩氏并盛,世以桐木韩家别於魏国韩琦云。
  △《南渡十将传》·十卷(两淮盐政采进本)
  宋章颖撰。十将者,刘锜、岳飞、李显忠、魏胜、韩世忠、张俊、虞允文、张子盖、张宗颜、吴玠也。刘、岳、李、魏四《传》,开禧二年表上。后六《传》未上。核以《宋史》本传,此所采摭,未为详核。且抑世忠於胜、显忠后,似亦未安。子盖、宗颜,战功寥寥,允文亦侥倖不败,乃与诸人并数,皆未免不伦也。
  △《稗传》·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元徐显撰。显仕履无可考。观其称王艮为乡里,又称居平江东城,则当为绍兴人,而寓於姑苏者也。是编纪元末王艮、柯九思、陈谦、葛乾孙、潘纯、陆友、王冕、王渐、杨椿、王德元、徐文中事。后载沈烈妇等十三人。叙述颇为详备。
  中多及丙申二月平江城陷事,指张士诚军为外兵。而载己亥绍兴被兵事,於明人则直斥为寇。疑作此书时,张氏尚存,故其词如此。其叙柯九思之卒在至正癸亥。
  案至正纪年无癸亥,而九思之卒实在乙巳。盖此书传写误也。
  △《万柳溪边旧话》·一卷(浙江鲍士恭家藏本)
  元尤玘撰。玘字君玉,号知非子。自称尤袤之后,不知其世次。旧本题为宋人。今此书《后跋》,称玘为大司徒,则尝官户部尚书。又末条称终慕公不肯仕元,则当为元人。而卷首题“门人张雨填讳”,则又句曲外史之师,当在元中叶以后也。书中所记皆尤氏先世事。末有玘曾孙实《跋》,称弘治二十九年於祠屋中求得旧本,简断墨暗,不可读者逾半。命门人许灵钞其完者,而恨全帙之不可得。是此书已非完本矣。元陈世隆载入《艺圃搜奇》,所载之文与此本并同。断无明人所抄坏烂之本,适与元人所见一字不异者。此亦足证《艺圃搜奇》必非元人书也。
  △《旌义编》·二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元郑涛撰。涛字仲舒,浦江人,官太常礼仪院博士。郑氏称义门,自宋建炎初名绮者始,至涛为八世。先是,绮六世孙龙湾税课提领太和,为家规五十八则。
  七世孙钦及其弟铉,增添九十二则。共一百五十则,勒之於石,至涛,复谓礼有当随时变通者,乃酌加增损为一百六十八则,列为上卷。又汇辑诸家传记碑铭之文有关郑氏事实者,列为下卷。通名曰《旌义编》。《宋濂序》称三卷,其书实止二卷,盖《序》文传写之误也。
  △《忠传》·四卷(永乐大典本)
  不著撰人名氏。载於《永乐大典》中,题云《国朝忠传》,则明初人所作也。
  其书集古今事迹,各绘图系说,语皆鄙俚,似委巷演义之流,殆亦明太祖时官书欤。
  △《草莽私乘》·一卷(浙江鲍士恭家藏本)
  旧本题明陶宗仪编。宗仪有《国风尊经》,已著录。是书凡录胡长孺、王惲、许有壬、虞集、刘因、李孝光、金炯、杨维桢、林清源、龚开、周仔肩、揭傒斯、贡师泰、汪泽民十四人杂文二十首,皆纪当时忠孝节义之作。《王世贞集》有此书《跋》语云:系宗仪手抄。然孙作《沧螺集》载有《宗仪小传》,纪所作书目有《说郛》一百卷、《书史会要》九卷、《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