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调教女王 >

第373章

调教女王-第373章

小说: 调教女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这也仅仅只是暂时的;嗯;等到了未来;本公子可是会将这条商路;不;我肯定会将整个西域乃至中亚都掌握在手中;到了那时候;本公子说东;谁敢说西?不把他给揍出屎来才怪。

    总之一句话;到了适当的时候;游牧民族就必将会被我削弱;削弱到无法对华夏民族的统治;构成一丁点的影响为止。

    “……商业贸易可是让延安郡以及周边的诸郡都得到了好处;如今的延安郡可不比过去的荒凉;现如今;延安郡的人口;已经增长了近五分之一;而更重要的是工商业人口占到了全郡人口中的近三分之一。”说到了这;韦云起颇为自傲地道:“这怕是除了长安以及韩城之外;工商业比重最高的郡。”

    “不错不错;田地就那么多;就算是把再多的人用在农事上;也不可能让粮食的收入增长多少;可是;工商业却能够让百姓获得增加收入的机会;有了收入;才能利用钱帛来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好。而钱帛的流通;同样也给国库和税收带来足够的增长。”瑶光妹子也总算是挣扎着摆脱了美酒的诱惑;很是中恳地评价道。

    这话听到韦云起频频颔首;一脸的赞同之色。不过瑶光妹子转过了头来冲我嫣然一笑:“夫君;妾身没说错吧?”

    “当然没说错;而且说得颇有道理;看来;娘子不但武技超群;而且也颇长于内政;不愧是文武双全的人物;实在是令为夫敬佩。”本公子看着这位越发圆润嫣然的妻子;没口子的吹捧道;不对;是实话实说。

    听得瑶光妹子不由得瞪了我一眼;可旋及又把手伸了过来;轻轻地放在了我的掌中;一脸的温柔与甜蜜。

    那边的韦云起只能很无语的把目光落在了池塘里边;嗯;主要是这家伙可能在这样的场面下觉得颇为尴尬。

    我清了清嗓子;赶紧转移韦云起的注意力。“云起兄;那依你之见;关北之地;发生战事的机率会有多大?”

    “这个……”韦云起想了半晌之后;很是凝重地道:“发生战事的机率可不小。”

    “为何如此说?”我一挑眉头;扬声问道。

    “突厥如今虽然与我华夏大做酒马贸易;从中渔利;可是;我相信他们更需要这样的奢侈品能够掌握在手中;更何况义成公主在突厥人中;威望素重;她的影响力;对于处罗可汗甚至是整个东突厥都不小。”

    “杨广身亡;前隋崩分瓦解;可是;萧后与皇孙杨政道流落于危难之中;而后义成公主出手;说服处罗可汗……”

    江都之变炀帝遇害后;五十多岁的萧后带着幼孙和皇室诸女;先后流落于叛军宇文化及、窦建德处;后义成公主迎其至东突厥;而今;流亡突厥的隋百姓奉炀帝孙杨政道为隋主;萧后与其居定襄。

    要知道;定襄属于楼烦郡境内;那里可是属于刘武周的地盘。可是义成公主一句话;就让刘武周乖乖的让出了定襄这座三面群山环抱;境内四水贯流的产粮大县给杨政道母子居住。

    “义成公主极有手段;心智超人;能谋善断;做事果决。”我点了点头;对于义成公主这位曾经见过面的前隋公主;给出了很高的评价。

    不过;这个评价一点都不夸张;可以说是很中恳;这家伙若是男儿;绝对会成为大隋宗室里的得力于将;光是其果断的性恪和能把几代可汗给忽悠晕呼的口才;绝对是上上之选。

    韦云也颇为感慨地点了点头;认同地道:“隋末乱离;中原归之者无数;遂大强盛;势凌中夏。迎萧皇后;置于定襄。窦建德、王世充、刘武周、梁师都、高开道之徒;虽谱尊号;皆北面称臣;受其可汗之号。使者往来;相望于道也。突厥能有此盛;义成公主出力不少。”

    “嗯;若无义成;杨广早陨于雁门;若无义成;杨政道及萧后;也难再出头。若无义成;突厥也难有今日之盛。”我点了点头;过去;义成公主可以说与我是站在同一条战线上。

    但是现如今;杨广已陨落;前隋崩分瓦解;但是;义成公主却认为天下诸雄;皆是篡逆之辈;执意要恢复前隋。

    不过;真的可能吗?前隋民心尽失;如今天下更是诸雄并起;前隋的官吏;都早就死的死;降的降;如今;义成公主的愿望;只不过是飘渺无依的妄想罢了。

    “不管怎样;延安郡乃是我华夏北地重镇;梁师都与突厥人可都虎视眈眈;稍有不慎;关中的安宁可就……”

    “陛下放心;臣当尽力而为;定不会让突厥人有饮马渭水的机会。”韦云起长身而起;朝着我长拜恭声答道。

    “嗯;关北诸事;只有拜托卿了。”我站起了身来走了过去;扶起了韦云起;一脸恳切地道。

    “陛下;臣有一事;希望陛下能够答应。”韦云起起身之后;朝着我道。“臣希望能够早日回关北。”

    听到了这话;我不禁有些犹豫;思来想去;最终才道:“等巴蜀之地大势定了;你再回去;毕竟;朝中总得有个象你这样的大将掌握大局才是。”

第五百七十三章 没有了宵禁令的长安

    着李元芳把韦云起送出府;而本公子又继续在这水榭内;靠在瑶光妹子丰盈滑腻的大腿上;闭上了眼睛;享受着瑶光妹子日益娴熟的按摩手法。高速全文字首发 搜索哈十八cc,直达本站

    “夫君;您担心关北之地;是担心义成公主会不顾一切的说服处罗可汗;进击关中?”瑶光妹子细心地给我按摩着太阳穴;一面问道。

    “是啊;义成公主可是一个性情刚烈;而且特别偏执的女人;她想要做什么;就一定会去设法达成心愿。这样的女人;既可敬;又可怕;不能不防。”我眯着眼睛;一面说道。

    “是啊;昔日见到义成时;妾身就觉得这个女人不简单。英武果敢;不输男儿。”瑶光妹子当年曾经随我一同远赴漠北;当时不但见到了义成;更当着一大票突厥人的面;把当时的突厥第一高手给揍得鼻青脸肿。

    “娘子你更英武果敢;别说普通男儿;就算是可称为俊杰的男子;也照样不是我家娘子的对手。”本公子睁开了眼;看着瑶光妹子丰润欲滴的朱唇;还有那日渐上涨的胸围;不由得伸出了手摸了一把温香软玉;冲她笑道。

    “坏蛋小心有人。”瑶光妹子不由得娇躯微颤;明眸的双眸扫了一眼周围;青霞姐一脸正经模样的正在旁边烹茶;一副专注的模样;只有本公子清楚;她是在本公子伸出禄山之瓜得逞后才转移的视线。

    “放心吧娘子;为夫耳听八方;眼观六路;有没有人还能不清楚吗?”捉住了瑶光捏我脸庞的纤手;放在唇边一吻;邪恶地笑道。

    “还真是坏蛋唉……过去还以为我家夫君是一个彬彬君子呢;可谁料想;却成一个成日里尽想一些歪门邪道的登徒子。”瑶光妹子俯低了身子;一张俏脸就正好夹在胸前双丸之间;眼波如水;明眸似醉;声音也就像是那三月天的花蜜一般甜腻。

    “夫人此言差矣;为夫在人前;可绝对是品格过硬;素质过硬的正人君子;圣人典范……嘿嘿嘿;不过呢;在自己的娘子面前;自然是要多想想歪歪邪道;多使使坏;不然;咱们的小日子;岂不是少了许多的情趣?对吧娘子。”

    瑶光妹子俏脸不由得飞起了酡红;娇媚地皱起了鼻翼;可爱地白了我一眼。“懒得理你;妾身要起来了。”

    “娘子莫急;且先回答应为夫的问题先。喜欢为夫对你坏不?”本公子伸手一捞;揽住了瑶光妹子的温软的腰肢;另外一只手也悄然地袭到了峰尖轻捻着那挺翘的豆蔻;轻声问道。

    瑶光妹子哪里是本公子这条色狼;呸;哪里是我这位手段高明;善解人意的夫君的对手。只几下的功夫;就捏得瑶光妹子浑身无力;脸也是越发地红了;媚眼如丝;娇喘连连地在我耳边软软吹了一口气:“妾身最喜欢夫君对妾身使坏;您可满意;坏蛋夫君?”

    看着那张近在咫尺的俏脸;本公子心满意足地在她香唇上吻了一嘴;这才满足地坐起了身来。“嗯;这才乖;别忘记了;今夜;好好的让为地使使坏;

    瑶光妹子起身之后羞愤地瞪了我一眼;手掩在襟前仓皇地朝着青霞姐那边行去;看样子算怕了俺这个脸皮超厚的老流氓。

    接下来的两天;仍旧是焦心的等待;特别是在大军出征之后的第十二日;所有文武重臣还有相关的军事部门和情报部门人员全都聚拢在了总参谋部的战略战役推演大厅中。所有人都端着茶水;时不时的低声交流几句。

    而本公子也蹲在了这里;把玩着一块造型别致的沉香把件;嗅着那浸人心脾的味道;总算是让人感觉心中宁静了些许。

    而韦云起、杨恭道等几员大将此刻正在沙盘处;不停的指点和讨论着什么

    昨天深夜;收到了屈突通手下的情报通讯员传回来的鸽信;他们为了保证攻击义城郡的突然性;昨天足足赶了近七十里的路;今日;最多今日下午时分;或者是夜间;他们必定能够赶至义城郡治处发起进攻。

    所以;本公子自然是希望能够在第一时间收到捷报;而那些大臣也怀着同样的心思;跟我一块蹲在了这里吹牛打屁消磨时间;顺便等待着捷报的来临。

    渐渐的;华灯初上;被太阳的斜辉映照成了一片金黄色的皇城之内;渐渐地亮起了灯火。整个长安城;仿佛被无数的星辰所点缀;在寂静的皇城中;似乎也能够听到东市和西市的喧闹声。

    而且;至本公子登基为帝以来;已然废除了长安以及关中诸城市的日常性宵禁;而改成了;边境和非常时期方可执行宵禁的法令。

    如今一来;整个长安城一到了夜晚;不但没有宁静;反而更显出了另外一种繁荣的景象。

    过去;从秦汉以来;就设定了严格的宵禁制度;特别是在各大城市这种宵禁制度的执行就更为严格。例如长安过去每天晚上衙门的漏刻“昼刻”已尽;就擂响六百下“闭门鼓”;每天早上五更三点后;就擂响四百下“开门鼓”。

    凡是在“闭门鼓”后、“开门鼓”前在城里大街上无故行走的;就触犯“犯夜”罪名;要笞打二十下。如果是为官府送信之类的公事;或是为了婚丧吉凶以及疾病买药请医的私事;才可以得到街道巡逻者的同意后行走;但不得出城。

    为了实施宵禁;每个驻有官府的城市一到晚上;就要锁上城门;禁止出入城市。城门的钥匙也要交到地方官的内衙;到了清代就必须要交给地方驻军长官收执;即使是城里的最高级文官晚上有紧急公务要出城;也要向驻军长官申领钥匙。同时在大街交叉路口上也要拦起栅栏;栅栏开有门;门口有关卡;设有类似于现代岗亭的“卡房”;由官府的衙役看守;不准通行。

    历代这样规定的目的当然是为了维持治安;不过效果却大可怀疑。古代时;西方并没有这种宵禁制度;不论是古罗马还是古希腊都没有。

    明末进入中国的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在他的《利玛窦中国札记》一书中写道;中国“各个城市都有千百名更夫在街上巡夜;按规定的间隔敲锣。尽管如此;而且街道都有铁栅并且上锁;宅院被夜贼抢劫一空的事还常常发生。这或许因为更夫本人就是盗贼;或者是和盗贼合伙。经常失盗的结果是再要用人来监视更夫。

    而当明朝人听说在欧洲人口稠密的城市里;警卫倒不是用来防止国内的盗窃;而是用来保卫公民以免侵略者的袭击;中国人确实感到很惊讶。

    别说他们很惊讶;我也很惊讶;就比如长安;整个长安需要近千名更夫来轮流打更;高叫什么防火烛。这点;对于我来说;实在很必要。

    而且还吵人睡眠;就像有些有神经衰弱的;刚刚睡下你来吼一嗓子;这边刚躺下;你丫的又来吼一嗓子;非把神经病弄成精神病不可;实在是不可取到了极点。

    至少俺娘亲和俺外婆都睡眠很浅;每每打更的时候;肯定都会睁眼。实在是太折磨人了。

    经过了我的据理力争;最终;决定先在长安试行废除宵禁制度。而每一坊;都会按排一个队的长安守备师将士值夜。一百零八个坊;正好是一千零八十;两个营多一点的将士。

    每坊都会有两名守备师骑兵值夜;其功能就相当于后世的巡警;从晚上亥时四刻起;每一个时辰交班一次;一直持续到早晨卯辰之交为止;当然;白天就会有新来的一队骑兵换班;当然白天也会有骑兵巡守;维持治安。

    另外;同样城中每一个时辰;都会从宫城门外的禁卫军守备营地;派出一队五十名禁卫军将士级成的禁卫军骑兵夜巡大队;距离长安城墙两个坊的位置绕城巡视;但凡有警;便会放出烟火示警;到时候;驻扎于城墙各门处的守备师将士会以最快的速度赶往增援。

    到今天;已经试行了三个来月;不论是白天还是黑夜;都没有发生过一起两人以上的盗抢事件;甚至于过去更夫与贼盗合流;去盗窃财物的事情也不再发生。

    另外;在二月末时;曾经在位于东市正南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