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名著电子书 > 笔灵2·万事皆波澜 >

第14章

笔灵2·万事皆波澜-第14章

小说: 笔灵2·万事皆波澜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人距离一俟拉开,欧子龙立刻全身一震,相如凌云笔感应到主人意念,在半空勾出〈大人赋〉的起首,试图靠汉赋的强横大气逼退对手。



 



「不敢出声吗?」熔羽看欧子龙紧抿双唇,不由嘲弄道。此时凌云笔身畔云气缭绕,他知道必然有极厉害的杀招,伸出右手食指勾了勾,原本追杀厉风的光羽纷纷回到身边,聚合成三片金色莲花,如哪吒复活之初。



 



只见凌云笔吞云吐雾,云雾幻化成无数古朴汉字;哪吒光羽毫不示弱,团团护住熔羽头顶。



 



汉赋与诗是两种文体,举凡标准、规律、文意韵律都迥然不同。沧浪笔前身是评尽百家诗的严羽,对付诗笔如庖丁解牛,精辟入析,但如果对付长于汉赋的相如凌云笔则先天不足。正常情况下,哪吒光羽碰到汉赋就等于文不对题,力无处使。



 



不过欧子龙从诸葛一辉那里了解过熔羽的能力,深为忌惮,生怕自己一开口,踏进了对方的韵部,最后被拽进领域里。因此他处处提防,三缄其口。汉赋讲究气韵,有了这么一层顾忌,威力不免打了折扣。



 



一个文不对题,一个心存顾忌,双方都不能尽展威力,倒也打了一个旗鼓相当。两人你来我往,不分上下。



 



率先打破这种微妙对峙的是熔羽。



 



「兵威冲绝幕,杀气凌穹苍。」



 



他朗声咏道,语带肃杀,是李白的〈出自蓟北门行〉。欧子龙忽然哈哈大笑,原本绷紧的表情霍然放松下来。



 



「原先你不设韵部,我还忌你几分。现在你既划出道儿,只要我不踏入你便奈我如何!」



 



「你对沧浪笔倒也有些了解。」熔羽微抬下巴,有些赞许,忽然收起光羽,没头没脑说了一句:「我不与你打,放你一条生路,你走吧。」



 



欧子龙怒极反笑:「放我走?别可笑了……」话未说完,一股细微的压力悄无声息地淹没了他,他整个人呆在原地,目光瞬间失去了神采,仿佛灵魂出窍。



 



「不学无术。」熔羽摇了摇头,似乎这种程度的胜利根本不值得他露出喜悦之情。



 



从一开始,他早算准了这一招,故意设了一个「苍」字。苍字在《平水韵》里,既属下平七阳,也属上声二十二养。欧子龙避开了下平七阳的所有汉字,却忽略了这个字同属两个韵部的特殊性,结果被熔羽诱着说了一个与「苍」同属二十二养的「放」字,立刻被拽入领域。



 



现在欧子龙已经被禁锢在领域之中,暂时构不成什么威胁。



 



熔羽撩撩额发,环顾四周,忽然发现自己已经离开云门塔林很远,此时正身在一处绿色山丘脚下。旁边不远处有一汪清澈池水,几篙翠竹,一条荒弃小径从山中蜿蜒伸至池塘边。不知为什么,熔羽觉得这里与别处不同,景色简单,却渗透着一种淡雅的雍容气度,如一只凝视天空的眼睛,水面透着灵动和睿智。



 



正在这时,远处忽然传来猛烈的爆炸声。他抬头望去,恰好看到黑云蔽日,直上青天,然后化作狰狞人头反冲而下。他拔腿欲走,心中却忽然涌动一种不安,回头一看那汪池水竟开始滚了起来,泛起团团墨气。



 



※※※



 



而此时诸葛一辉正与颜政、二柱子两个人战至酣处。他们三人之中,颜政虽有笔灵,却非战斗之用,二柱子毕竟年轻,诸葛一辉浸淫武学颇有些年头,此时以一敌二,丝毫不落下风。他与这两个人本来也没什么冤仇,只求能够牵制他们一时片刻,好让十九去找罗中夏复仇,于是也少用杀招,以缠字为主。几十个回合下来,他觉得这两个人都颇有些根骨,竟起了惺惺相惜之心。



 



颜政和二柱子开始时如临大敌,过了几十招以后,他们觉得对方似乎并没有什么杀意,精神逐渐放松,反而有种日常训练时拆招的轻松。颜政最是个闲不住的人,在交手间隙他忍不住开口问道:「喂,我说,老兄到底是练什么拳法的?」



 



诸葛一辉没想到他还有这番闲情逸致,不禁一愣,随口答道:「少林。」



 



「我是崆峒派,幸会。」



 



诸葛一辉想了十几秒,才反应过来现实里哪会有一个崆峒派,这年轻人信口胡说。他这一停顿,攻势陡然减缓,二柱子窥到一个破绽,双拳齐出,将及他身体时却突然收住,又撤了回来。诸葛一辉奇道:「刚才明明你可以打中我,为什么又撤拳?」



 



二柱子拆过诸葛一辉的云手,正色道:「前辈刚才有几次能下杀手,也手下容情了。」



 



三人就这么你来我往,诸葛一辉固然无法制伏二人,二人却也无法冲破他的阻拦去退笔冢前。



 



然然在一旁,双目不能视物,只有耳朵里不停响着节奏感极强的配乐,此时她听到的旋律铿锵有力,急速旋转,每到转折还有几个花音,激烈却不紧张。她稍稍放了些心,可是一会儿又皱起眉头来,因为配乐中不时会跳出几个超重低音。这些重音逐渐频繁密集,已在热烈的主旋律之下悄悄构成了自己的一小段主题,大有取而代之的势头。



 



空虚和尚缩在一旁树下瑟瑟发抖,手里不住数着佛珠。



 



那声退笔冢上的大爆炸突然传来,他们三个人立刻停止了争斗,互相交换了一下眼神,在一瞬间达成协议——不打了,各自去救自己人。



 



三人同时把脸转向退笔冢的方向,刚要迈步前冲,却愕然停住了脚步。在远处一条黑烟扶摇直上,还有那和尚的狰狞面容。



 



「我靠,那是什么?」颜政脱口而出。空虚张大了嘴巴,两股战战,他今天早上起床的时候怎么也没想到会有这么一番遭遇。



 



「先去救人要紧。」诸葛一辉沉声道,他对欧子龙很放心,但很担心十九的安危。



 



二柱子扶起然然,颜政看了眼空虚,「你是当事人,也别逃啊。」也不管他是否愿意,拽起来就走。



 



于是他们五个人顶着滚滚墨雾,冲过云门塔林来到退笔冢旁空地,恰好看到罗中夏与十九在草地上打滚分开,已初具形态的巨大墨和尚就在不远的地方,浮在空中如同鬼魅,凄厉恐怖。



 



「这……就是智永禅师吗?」



 



诸葛一辉仰头喃喃说道,他问了一个和罗中夏一样的问题。在场众人都被这个巨大的凶神震慑住心神,在原地几乎挪不动脚步。就连颜政也收起了戏谑表情,脸上浮起难得的认真。



 



和尚忽然仰天大吼了一声,空气都为之轰然震颤,似乎在叫着谁的名字,却无法听清。没等声波消逝,和尚又是一声凄厉叫喊,巨大的冲击波像涟漪一样向四周扩散,所有人都一下子被冲倒。怨气渐浓,他们感觉到呼吸都有了几丝困难,全身沉重无比,似是也被鬼魂的无边积怨压制束缚,光是从地上爬起来就要费尽全身的力气,遑论逃走。



 



罗中夏一心想退笔,却没料到惹出这么一尊神仙。点睛笔依然闪亮,他却不知它的功能究竟是什么,该如何操纵,不禁心中一阵凄然。十九还是那副样子,目不转睛地看着点睛,置眼前的危机于不顾。



 



「这智永禅师真是害人不浅……」颜政吃力地扭动脖子,抱怨道。



 



这时候一个惊惶的声音响起:「这……这不是智永禅师。」



 



一下子除了十九以外的所有人都把注意力集中过来,说话的原来是空虚。他胆怯地指了指在半空摆动的和尚,结结巴巴地说:「小寺里有记载,智永禅师有一位弟子法号辩才,据说眉髯极长,也许……」



 



「你知道些什么?」诸葛一辉一把揪住他衣领,厉声问道。



 



空虚这时候反倒恢复了镇静,叹道:「这位辩才禅师,可算得上是本寺历史上第一可悲之人。」



 



原来这位辩才禅师俗姓袁,为梁司空袁昂之玄孙,生平寄情于书画之间,也是一位大大有名的才子。因为仰慕智永禅师书法之名,他自入玄门,拜了智永为师,深得其真传。智永临死之前,把天下至宝——王羲之的《兰亭集序》真迹托付给他。辩才不敢掉以轻心,把真本藏在了卧室秘处,从不轻易示人。



 



唐太宗李世民屡次找辩才索取,辩才都推说真本已经毁于战火。李世民无奈之际,手下一位叫萧翼的监察御史主动请缨,假装成山东一位书生前往云门寺。萧翼学识渊博,与辩才情趣相投,两个人遂成莫逆之交。辩才拿出秘藏的《兰亭集序》真本与他一同玩赏,萧翼便趁这个机会盗出帖子,献给李世民。经过这一番变故,辩才禅师惊怒交加,悔恨无极,终于圆寂于寺内。他的弟子们把他的骨灰埋在了佛塔之下,距离退笔冢不过几步之遥。



 



听完这段公案,众人不由得都点了点头。看来这位辩才禅师怨念深重,死后一点怨灵纠葛于恩师所立的退笔冢内,蛰伏千年,恨意非但未消反而越发深重。难怪云门寺总被一股深重怨气笼罩,就是这位辩才的缘故了。



 



「千年怨魂,那得该多大的怨念……」



 



想到此节,所有人都倒抽一口冷气。此时辩才禅师已经吸尽了退笔冢内的墨气,冢土变得惨白,方圆几百米却都被罩在黑云之下。辩才本人的肉体神识早已经衰朽涅灭,只剩下怨恨流传后世,现在只怕早没了判断力,所见之人在其眼中都是萧翼,全都该死。刚才那一声巨吼,只怕也是找萧翼索债的。



 



他们只是些笔冢吏——有一些还是半吊子——不是道士,面对这种局面,不知该怎么办才好。无论是颜政的画眉、罗中夏的青莲还是十九的如椽,都无法应付这样的敌人。



 



「点睛笔呢?它刚才是不是阻止了辩才的攻击?」诸葛一辉忽然想到,向罗中夏问道。两人二次相见,有些尴尬,但事急从权顾不得许多了。



 



罗中夏黯然道:「我不知道……」



 



这时然然抽泣起来,小小的身躯在怨气压制下颤抖着,如同落叶一般。颜政吃力地爬过去,一边抚摸着她的头发,一边安慰道:「安啦,事情不会变得更糟,因为已经是最糟了。我们会想办法对付那个大家伙,别怕。」



 



然然捂着耳朵,泣道:「不,不是这个,我感觉得到,不是它,更大……马上就要来了,就在下面,我听到了巨大危险逼近的主题,音阶正在逐渐升高。」



 



「还有更大的?」



 



众人不禁面面相觑,在这深深秦望山中的云门塔林,难道还有比眼前这个禅师怨灵更可怕的东西?



 






第十一章 巨灵咆哮擘两山



   ——出自《全唐诗》一百六十六卷·李白〈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



 



墨气缭绕,黑云昭昭,整个云门塔林以退笔冢为圆心形成了一个巨大的高压云团,把方圆将近两公里的山林都牢牢笼罩起来。如果从高空俯瞰下去,就好像是哪位粗心的画手在刚完成的翠山工笔画上洒了一滴煞风景的墨汁。



 



辩才禅师在半空来回徘徊,不时发出低沉的吼声,带着一千多年的怨恨把这些后世的小辈团团围住,空气越发沉重,不时有墨迹清晰可见的黑风刮过,给身上衣服留下一道炭笔状的狭长痕迹。



 



此时这里一共有七个人、三枝笔灵在,阵势也算得上十分显赫,只是这三枝笔灵没有一个有能力对付这种非物质性的怨灵。颜政盯着辩才看了一阵,拍了拍空虚肩膀,「喂!你是和尚,该知道怎么除妖吧?」



 



空虚大惊:「我……本寺不接做法事的业务,小僧只会念几段〈往生咒〉。」



 



「死马当活马医,你试试看吧,说不定他念在你们同寺香火的份儿上,能给个面子呢。」



 



空虚没奈何,只得战战兢兢跌坐在地上,撩起僧袍,捏起佛珠开始念叨。他的声音很低,发音又含糊,除了他自己没人能听懂说些什么。



 



一阵阴风陡然兴起,吹过空虚身体。空虚浑身一阵颤抖,经文几乎念不下去了,逐渐有鲜血从他的五官开始流出,殷红的血液一沾空气立刻变得黑硬不堪,如同被墨洗过。颜政见状不妙,一指戳中空虚,让他回到五分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