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名著电子书 > 用科学方式整理你的财富 >

第4章

用科学方式整理你的财富-第4章

小说: 用科学方式整理你的财富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规定的时期内可以随时付出现款购买股票。另一种是内部发放,即发行企业向本企业股东和企业职工及其亲友发行股票,投资者送交款项便可以认购股票。发行股票时也可以采取股东优先认购发行的办法,即企业在发行新股票时,企业股东可以优先购买。企业一般应当按照股东所拥有的股份向股东印发〃优先认购股权证〃,股东凭证可以优先认购股票,也可以将优先认购证转让或出售。股东优先认购发行可以保证股东对企业资产的所有权不受损害,一般发行费用也不高。

    直接发行是指发行活动过程中没有中介人参与的一种发行方式。这种方式是由发行者自办一切发行手续,发行工作比较烦琐,容易导致发行的失败。直接发行方式的优点是发行费用比较低。由于金融机构体系发达、完善,具有比较丰富的发行经验,所以金融债券的发行一般多采用这种方式。而普通企业则不具备这些条件,所以一般不宜采用直接发行的方式发行企业股票。

    (2)间接发行方式之一:代理发售。代理发售是间接发行的一种基本做法。是指在发行者与代理机构(发行者所选择的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之间签订委托合同的基础上,由代理机构(受托人)以发行者(委托人)的名义发行股票。这是企业通常所选择的主要方式。

    在履行股票发行合同的过程中,受托人的权利是:代表投资者监督发行者履行发行合同;若代理发售是采取代销的形式,则受托人有权将未售出的股票退还发行者,不必承担发行风险;有权按照代理发行的总额收取一定比例的手续费。受托人的义务是:通过自己的机构、运用自己的经验和其他条件努力推销发行企业的股票;接受国家有关部门的管理和监督;若代理发行采取余额包销的形式,则受托人应认购到期未售出的余额,因而必须承担一定的风险。

    委托人的权利是:要求受托人按照合同规定积极推销股票;如果是采用余额包销的形式,则可要求对方认购到期未售出的股票,并承担一定的风险。委托人的义务是:向受托人支付手续费;协同受托人办理股票鉴证,确保股票的合法『性』;若采用代销的形式,则应当接受受托人返还的未售出的股票,并自行承担这部分风险。

    (3)间接发行方式之二:全额承购包销。它是指承销者首先将发行者的股票全部承购下来,并在约定的日期向发行者支付全部包销款项。然后承销者再向自己的分支机构分包,或委托经销商卖出,或直接推销给投资者,并由承销者承担全部风险。

    这种间接发行方式对发行企业是方便的,但是承销者并不是对所有企业发行的股票都愿意承销。承销者在承销前通常都会对发行股票的企业进行详细的调查分析,然后才会做出是否承销的决策。

    5。股票发行价格

    股票通常有三种不同的价格,即票面价格、账面价格和市场价格。票面价格中指股份企业在发行的股票票面上所标明的金额。账面价格是指每股股份所含的实际资产价值,由企业的资产净值再除以股份数量则为股票的账面价格。市场价格包括发行价格和交易价格。股票的市场价格可以高于票面价格,也可以低于票面价格。发行价格和交易价格之间并没有固定的联系,同一发行价格的股票可能会有几种不同的交易价格。以下主要介绍股票的发行价格,它包括股票的面值发行价格和时价发行价格。

    面值发行价格是指将股票券面的金额作为发行价格。面值发行价格只与所要筹集的总金额与准备发行的总股数有关,而与市场情况没有关系,所以这种发行价格是比较稳定的。此外,由于发行时股票市场价格往往高于股票券面的金额,购买股票者通常可以得到差价收益,所以这种发行方式是保证股票发行成功的有效手段。我国股票发行常常采用面值发行价格。

    时价发行价格是指以流通市场上股票当时交易价格的平均数为基础所确定的股票发行价格。时价发行价格虽然是以当时股票交易价格的平均数(通常称为时价)为基础,但是二者之间并非相等。一般的情况是,时价发行价格往往低于时价5%~10%。例如,面值为100元的股票,如果当时企业股票价格为120元(时价),则新发行股票的价格可能在114元与108元之间。股票面值与时价之间的差价收益一般归发行企业所有。当企业旧股票在市场上的交易价格较高时,这种时价发行虽能够成功的,而且可以用较少的股份筹集到企业所需的资金。

    六、企业的债券筹资战略

    以债券形式进行筹资是企业从社会筹资的一种重要工具。一般来说,债券是国家、地方『政府』、企业等为了筹集资金,按照法定程序发行并承担在指定时间内支付一定利息和偿还本金义务的有价证券。债券的基本构成要素包括:债券的面值;债券的价格;债券的利率;债券的还本期限;债券的还本方式;债券的付息方式。

    可以根据企业债券的不同特点将其分为若干不同类型。从债券记名与否可分为记名债券与不记名债券;从债券发行是否需要担保可分为信用债券与担保债券;从债券偿还期限可分为短期债券、中期债券与长期债券;从发行债券的目的可分为重整企业债券、推销产品企业债券和偿还企业债券;根据债券能否转换为股票还可以分为单纯债券与可转换债券,等等。

    1。企业债券的发行

    企业发行债券时所需要考虑的因素可能比发行股票还要复杂。发行债券的具体程序包括以下步骤:

    (1)发行债券的可行『性』研究。这主要是对企业环境及经营状况进行分析研究,确定发行债券的条件是否成熟。一般在以下情况下可以考虑发行债券:1企业的销售额与盈利相对稳定,增加企业资本可以大幅度增加盈利;2企业利润率超过企业的资本成本率;3企业的财务比率比较稳定;4预期市场物价水平或销售量将向上波动,举债对企业有利;5企业的资产控制权十分重要,不可以轻易发行股票;6普通股股权盈利比率和利率水平相对较低;7企业现有负债比率较低。

    (2)债券发行决策及制定债券发行计划。企业如果决定发行债券,则需要制定相应的债券发行计划。制定债券发行计划需要确定债券发行额、债券利率、债券期限、债券发行价格等一系列因素。

    1确定发行债券的总面额。根据有关规定,企业发行债券总面额的最高限额为该企业的自有资产净值。否则,一旦企业的经营状况不好,企业可能在债券到期后即使破产也无法还债。在最高限额之内,如果企业的资金需求量大,还本付息能力强,市场吸收能力大,则可以多发行一些债券;否则,只能少发行债券。此外,企业是初次发行债券还是再次发行债券也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如果企业前次发行债券比较成功、顺利,则再次发行时可以多发行一些。反之,初次发行则应当少发行一些。因为如果债券发行额过高,万一发行不顺利,将会影响到企业以后的债券发行。

    2确定债券利率。确定债券利率的一个基本原则是债券的票面利率高于银行存款利率,而低于银行贷款利率。否则,要么是无人购买债券而宁愿去存款,要么是无人发行债券而宁愿去银行贷款。目前我国规定企业发行债券票面利率不得高于银行同期居民储蓄定期存款利率的40%。同时,企业在居民心目中资信等级的高低也是确定债券利率的一个重要因素。企业的资信等级高,债券利率低一点也会有巨大的吸引力。否则,债券的利率就应当要高一些。另外,其他债券的利率水平也制约着企业债券的利率。公债利率、金融债券利率、以及其他企业债券利率水平比较高时,本企业债券的利率也就不得不相应地高一些。最后,当整个经济处于上升发展阶段时,资金市场上资金需求量比较大,则债券利率可以确定得高一些;反之,则应低一些。企业在确定债券利率时,要正确地估计企业未来还本付息能力。债券利率过高,而企业未来还本付息能力不足,则沉重的利息负担可能会将企业拖向危险的境地。

    3确定债券期限。债券期限是指债券还本付息期的长短。一般地,未来利率变动的幅度较小,债券期限可以长一些,因为企业承担的利率风险比较小;反之,则期限可以短一些,以减少利率风险。从企业财务管理的角度看,债券期限短对企业的近期压力比较大;期限长则对企业的未来有影响。因此,企业要从市场情况和自身实际出发,进行周密,合理地确定债券期限。

    4确定发行价格。债券发行通常有三种价格:平价发行价格、溢价发行价格、折价发行价格。平价发行价格是以债券券面金额作为发行价格;溢价发行价格是以高于债券券面金额作为发行价格;折价发行价格是以低于债券券面金额作为发行价格。目前我国在实践中多以平价发行价格发行债券。经验表明,当债券的名义利率(债券上规定的利率)高于实际利率(发行债券时的市场利率)时,则应选择溢价发行价格,因为这种溢价发行价格所带来的差额可以冲抵企业的部分利息负担,从而降低企业的筹资成本;当债券的名义利率低于实际利率时,企业为了吸引投资者,则只能选择折价发行价格。

    (3)选择发行方式,具体办理债券发行。

    (4)进行债券发行的收尾工作,对发行效果进行分析,并做好还本付息的准备。

    2。企业发行债券的审批程序

    根据有关法规的要求,企业发行债券通常须经过申请、审批、公告发行等三个主要阶段。

    (1)申请。企业发行债券应当向中国人民银行提出申请,申请的正式文件包括;企业发行债券的申请书;企业营业执照;企业主管部门同意发行债券的证明文件;企业发行债券的章程或者办法;企业上两个年度和上一个季度经主管部门或者会计事务所签证的财务会计报表;中国人民银行要求提供的其他材料,如新产品开发能力,产品市场分析报告等。

    企业发行债券的章程或办法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企业的名称和住所;企业经营管理概况;企业发行债券的目的、效益预测;债券发行总额、每张债券的金额和种类;企业自有资产的净值;债券的利率、还本付息办法和期限;风险责任;发行债券代理金融机构的名称和住所;发行债券的其他事宜。

    (2)审批。我国『政府』对企业发行债券实行〃集中管理、分级审批〃的制度。〃集中管理〃是指中国人民银行是企业发行债券的主管机关,企业发行债券必须经过中国人民银行批准,中国人民银行会同国家计划、财政等部门拟定全国债券发行的年控制额度,下达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执行;债券票面格式应当经中国人民银行认可;中国人民银行有权对发行债券的企业的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中国人民银行及其分支机构有权对违反国家有关规定的发行企业给予处罚。〃分级审批〃是指同一级企业发行债券须经同一级人民银行批准。

    中国人民银行在审核中贯彻的基本原则是〃真实公开、实质管理〃。真实公开原则是指审核人员要审核债券发行人是否把一切有关资料向广大投资者如实公布,以便投资者可以据此选择债券。如果发行者的资料内容有虚伪或遗漏,则应承担法律责任。实质管理原则不仅要求发行者提交的资料真实公开,而且还要求债券的发行要满足一些实质『性』条件:企业债券发行总额不得超过企业现有净资产;债券的利率不得高于相同时期的居民储蓄定期存款利率的40%;发行用本企业产品偿还本息的债券,必须有产品质量达到标准的证书;企业以前发行债券和借款中不存在违约记录;企业最近三年纳税后的平均纯利润额不低于原发行债券所负担利息的3%。

    (3)公告发行。中国人民银行对发行债券申请书和有关资料审核后,就会正式批复。企业接到准予发行的批复后,将在一个月内向社会公布发行章程和有关文件。接下来就是印制债券。根据规定,债券票面应载明下列内容:企业的名称、地址;债券的票面额;倒闭的票面利率;还本期限和方式;利息支付方式;债券发行日期和编号;发行企业的印记和企业法定代表人的签章;审批机关批准发行的文号、日期。

    发行债券的企业不得有下列行为:以摊派方式发行债券;未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发行债券;债券票面未经中国人民银行认可;未向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