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名著电子书 > 生命支点--换个角度爱自己 >

第28章

生命支点--换个角度爱自己-第28章

小说: 生命支点--换个角度爱自己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青年不分白昼的研究,达到了废寝忘食的程度。每次吃饭的时候,都是母亲从门缝里把饭塞进来,他不准母亲进来打扰他。通常情况下他都是两顿饭合成一顿吃。善良的母亲看见自己的儿子越来越瘦,终于忍不住了,趁儿子上厕所的时候,溜进他的卧室,看了他的研究资料。她还以为儿子的研究有多么的伟大,原来是研究如何将水变成汽油,可这简直是不可能的事情。

    母亲无法眼睁睁地看着儿子陷入荒唐的泥潭无法自拔,于是就劝儿子说:“你要做的事情根本不符合自然规律,别再瞎忙了。”可这位青年根本就听不进去,他头一昂,回答说:“只要坚持下去,我相信总会成功的,坚持就是胜利。”

    三年过去了,五年过去了,十年过去了……转眼间,那位青年已白发苍苍,父母死了,没有工作,他只能靠『政府』的救济勉强度日。可是他的内心却非常的充实,用一句话说就是“屡败屡战,屡战屡败”。

    一天,一位多年不见的朋友来看他,看见了他的研究计划,惊愕地说:“原来是你!几十年前,我因为无聊贴了一份水变汽油的假广告。后来有一个人向我邮购所谓的资料,原来那个人就是你!”

    听完这一番话,他立刻疯了,最后住进了精神病院。

    坚持需要很大的勇气,然而,放弃需要更大的勇气,当我们发现自己走错路时,就应该果断地放弃。可是有的人往往没有这种勇气,他们会说,已经走到这一步了,已经无法回头了,已经没有选择了,只能够这样走下去了;或者说,这是老天爷要自己这样做的,这是命中注定的。什么“无法回头”,什么“命中注定”,其实都是为自己缺乏勇气直面现实而找的借口,是害怕自己放弃不但改变不了困境,反而会陷入更大的困境。有这样的担忧也是可以理解的,但你需要了解的是,你已经在困境里面了,如果你不出来你就永远在困境里面,而一旦你迈出了第一步,你就会多一个选择,这总比只有一个选择要好吧。

    拿得起就要放得下

    历史上有许多自强不息、积极进取的事例,也不乏退让、放弃的经典事例。革命早期退出城市的争夺,而占据农村包围城市的先机。解放战争初期放弃延安,而获得全面大反攻的转折。鲁迅先生放弃医学,而成为一代文豪。钱学森博士放弃美国优厚的待遇,而成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者……

    人生就是一个不断追求的过程,渴望自己的生命变得圆满。虽然,很多人的观点都是说,人的一生,更多的时候是争取。“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表达的就是这种积极进取的精神。然而,人的一生,并不是时时进取、事事进取、处处进取,许多时候,许多事情,许多方面,也还是要退让、要放弃的。追求并不意味着你要死死揪着手中的东西不放。有时候,失去,未必就是得不到,反而正是由于你失去了,你才懂得放弃原来也是一种选择。

    孟母放弃了三个阡陌交通、热闹繁华之中的房屋,一次次地大费周折,不惜旅途劳累择邻而居,最终教子有方而传为一段流传至今的佳话。同样,我们也把这种放弃称之为美,美在明智、高远。

    在火车上旅行的甘地,当一只鞋不小心掉落在窗户外面的时候,他立即果断地将另一只也扔出窗外,好让路边的穷人能捡到一双完整的鞋子。可以把这种放弃,也称为“美”,美在无私、善良。

    顽皮的小猴子看到井中美丽的月影,便想捞出据为己有,无论怎么努力,那轮美丽的银盘在手指触水的瞬间总会支离破碎。其实,这种苦苦的追求并不需要,还是放弃的比较好。由于只要伸出双手掬一捧清水,那么月亮的脸就笑在自己的掌心了。

    是啊,学会放弃才能使自己真正地懂得珍惜现在所拥有的一切,只有痛苦的放弃才能使自己卸下包袱轻松前进。至于那心口的疤痕,嗯,或许没有受过伤的男儿不能称之为男子汉,只有懂得放弃那才叫做真正的成熟!

    青少年●领悟

    不懂得放弃的人,总将生活中不如意绕在心灵的枝干上,一生就像北方腊月的浓雾,挥之不去。就这么一味地自怨自哀,自暴自弃,于是青春美丽的容颜与悠悠岁月擦肩而过恰如风过竹面,雁过长空,就像苏东坡的一生人生长叹:“事如春梦了无痕”。

    放弃,既是遍历归来的路,又是重登旅程的路,又是对过去诱发深思的路,也是对未来满怀憧憬的路。千万朵智慧的灯火灿烂着温柔和明朗的天空,牵出生命音乐般轻柔的翅膀、牵出一生春光明媚的季节。

    5。因小失大,得不偿失

    在我们所熟知的哲理寓言故事中,“捡芝麻丢西瓜”的典故和“猴子掰包谷”的故事,是为大家最津津乐道的。但是,这些故事在博得一笑之时,体现出来的哲理是什么,又有多少人遵循了其中的规律呢?这些深层次的问题却是鲜少有人思考的。

    耶稣说:“人纵然赚得了全世界,如果赔上了自己的灵魂,为他有什么益处?”是的,人生的际遇有轻有重,人们若拿捏不当,就容易因小失大、顾此失彼。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同时还有:“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三国时的周瑜因妒忌诸葛亮的聪明才智,三败三气,不止赔了夫人折了兵,更赔上自己的『性』命。这些都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不可因小失大,不可为了小义而失大义。

    因小失大,得不偿失,《圣经》以它流传了几百年的智慧向我们道出了生活的真谛。青少年一定要把眼光放得长远一些,不要因为小得而误了大好前途。

    贪小便宜易吃大亏

    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纵使总结了历史的经验,吸取教训,变得越来越聪明能干,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因小失大的事情还是不断发生。有许多人都会因为贪图近利而得不偿失;有的人则是因只顾眼前,思虑不到未来,也会因小失大,得不偿失。

    春秋时期,晋国南面有两个姬姓小国,一个叫虢,一个叫虞。这两个小国关系很好,在政治上也是互相支持。但虢国国君常派兵在晋国边界闹事,晋献公一直想讨伐虢国,由于虢国国君很警惕,在两国边境陈设重兵,晋献公一时没有办法。

    一天,晋献公与大臣谈论此事。众人都说:“虢国军队正面难以攻击,只有从背后偷袭才能奏效。”但是如此非要经过虞国,而虞国与虢国同姓相亲,关系很好,如何肯放晋国兵马过境?

    这时一个大臣献策说:“臣听说虞国国君贪宝,请大王将国宝千里马和玉璧交给臣下,臣下出使虞国,一定能向虞国借道。”晋献公一听就急了:“祖宗传下的国宝,如何能轻易送给他人。”这位大臣就告诉晋献公:“国宝不过是暂时存放在虞国,灭掉了虢国,虞国还能独存吗?到时候,国宝还不是照样回归晋国国库吗!”

    晋献公听了大喜过望,立即派遣荀息出访虞国。晋献公赠给虞国国王很多宝物与骏马,要求虞王让晋国军队通过虞国,而能顺利攻打虢国。虞国有一位大臣极力反对借路给晋国。他说:“我国与虢国关系十分密切,如果借路给晋国,那么虢国灭亡的同时也将是我国灭亡之日。请陛下绝对不要接受晋国的礼物。”

    但是受到耀眼的宝石和美丽的骏马所蒙蔽的国王却不听大臣的忠告,而借道给晋国。结果正如同大臣所猜测的,晋军在灭了虢之后,回程便攻破虞国,宝物和骏马当然又物归原主。

    虞国国王受到眼前利益的诱『惑』而不顾无穷的后患,终致亡国。对于这种“丢西瓜捡芝麻”的举动,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是常见的。难道人类在经过了几百万年的进化与洗礼之后,还尚处在猴的世界吗?人是利益动物,在本质上都是趋利避害的,这个无可厚非。然而,人如果有时候过于斤斤计较,机关算尽,或者自以为聪明,往往会因小失大,得不偿失。一个“贪”让人们吃尽了苦头,它是万恶之源,世人为了贪求财富、名声、美『色』……往往蒙蔽了自己的良知与智慧,造下种种恶事,最终不免承受其苦果。

    其实,我们的生活有时候就如同多米诺骨牌一样,一点轻微的晃动就会导致整体系统的崩溃。或许只是一件产品不合格,就导致了工厂的倒闭,这绝对不是天方夜谭。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发现一些人因贪小便宜而中了坏人设下的“丢地捡”、“抛砖引玉”等圈套,不仅没有得到任何便宜,反而损失了自己的钱财。正所谓“抓了芝麻,漏了西瓜”,贪小便宜往往会吃大亏。因一时的小利而断取舍,必将造成无可挽回的憾事。

    莫被蝇头小利诱『惑』,从大处着眼

    在生活中,得与失是交替出现的,每一个人都要面临着得与失之间的取舍。过分计较得失,常常是得不偿失。斤斤计较的“外套”不仅将会捆住你,让你在该出手时畏首畏尾不敢跨步,在小利面前甘于俯首,最终使你处于难堪之地,处于孤家寡人的境地,甚至于丢失饭碗,断送大好前程。生活中、职场上,一旦套上“过分计较”这件外套,你将成为被鄙夷的人,你的人事关系、你的朋友圈将会越来越小,那么你的人生道路势必越走越窄。因小失大,悔之晚矣!《韩非子》中有一句话:“顾小利则大利之残”。如果不想让自己身处这种孤立无援的绝境,这就需要我们做周密的考虑,权衡利弊,处理好短期效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切忌草率从事,以免因小失大。

    有一位记者去采访一位年轻的钢琴家,问他如此年轻就获得这么大的成就,是不是有什么成功的秘诀。他回答说:“有意地疏忽”。他的解释是:“最初,我要浪费很多时间做很多的事,早餐后,回到房间,整理床铺打扫房间和其他各种事情,然后才去练琴。我发现进步要比我想象中的慢,于是我逆转行事,在练好琴以前,我故意忽略任何其他的事情,果然进步的速度得到了提高”。也许很多人看到这里,还不明白是什么意思。其实,道理很简单,当人们被许多小事所困扰的时候,那么必将会使其远大的抱负系上沉重的包袱。

    生活中,我们总是面临着各种的选择,人们会利用各种方法选择出正确的。难的是在面临两个或多个正确的选择时,挑战就会出现,因为浮在表面上的那个选择,往往让人们一眼就能发现,而且比较容易实现;而更好的选择又隐藏得较深,发现它和实现它又往往要费一些周折。但是,大多数人都容易被显而易见的利益所诱『惑』,放弃了更深层次的追求。这就是“捡芝麻丢西瓜”这个典故的实质意义所在:人容易被小利所诱『惑』,而放弃长远的利益,不懂得从大处着眼。

    然而,这样的人是很难获得成功的,即使是成功也是一时的。在动物界,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个现象,居于食物链顶端的狮子、猎豹等,在捕猎时候,选中一个目标便锲而不舍地一直追下去,在追捕的途中,即使有其他更近的猎物,它们仍视而不见、心无旁骛,这是它们捕猎成功率很高的一个重要原因。在生活中,我们也不难发现,成功者大多都有优良的品质,其中最显著的便是他们任何时候都坚持守信、遵约的美德,坚持宽以待人、与人为善、严以律己的『操』守。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他们注重的不是眼前的利益,而是远大的理想和抱负。他们不会被一些蝇头小利所诱『惑』,只是不断以其热情激发周围的人,朝着已经锁定的目标去努力。

    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只要生命中有着远大的目标和切实的计划,纵然遥不可及,但它仍是人生的大事,会产生一股催人奋进的动力和勇气,促使你朝着远大的目标心无旁骛地勇往直前。若盯着蝇头小利,只会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做生意、做事情、做人,都是如此。凡事从大处着眼,只盯着鼻子前面这点小利,没有远见,最终因小失大,成不了气候。做人做事,要从大处着眼,从细微处入手,不要因小失大。

    青少年●领悟

    人生即是如此:不舍去旧的,就难以获得新的;不舍去固有的,就难以获得未有的;不舍小就难已得大;不舍去已然知晓的,就难以获知未知的。关键就在于:于大处着眼,懂得放弃与妥协,抓住大事不放,不为小事困扰,敢于为大目标舍弃和牺牲小目标,不过于在意“蝇头小利”。孟子曰: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