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名著电子书 > 史蒂夫·乔布斯管理日志 >

第7章

史蒂夫·乔布斯管理日志-第7章

小说: 史蒂夫·乔布斯管理日志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10月24日 乔布斯VS 盖茨之二:比漫长的公路。。



问:你们之间最大的误解是什么?



乔布斯(一脸正经):我们互相隐瞒了关于婚姻的秘密,长达10年。



盖茨:我想我们之间不存在什么隔阂。有史蒂夫在,感觉很棒。



乔布斯:当我和比尔刚刚进入这一行业的时候,我们是最年轻的,现在我们则是最老的。披头士乐队在歌中这样唱道:“你和我,拥有比漫长的公路更长远的回忆。”



……乔布斯与盖茨在2007年的一次公开会晤



背景分析



盖茨和乔布斯,这两个人的管理风格分别代表了两种极端,一个是左脑管理……让技术人才发挥最大作用,在微软,价值观的第一条不是创新,不是激情,而 是诚信。另一个则是右脑管理……激发创意人才的潜力。乔布斯给麦金塔研发团队灌输一种叛逆精神,经常大喊类似这样的战斗口号:“最好去当海盗,而不要去当 海军。”



让人惊讶的是,最近几年,盖茨和乔布斯也在互相学习,盖茨在补自己的右脑短板……强调设计、强调个人消费电子,而乔布斯也在补自己的左脑短板……强化软件、强化管理的基本功。



不过,相对于我们来说,乔布斯的右脑思考力更值得推荐,不是说左脑思考力不重要,重要的是,中国人一直缺乏右脑思考的能力。在过去的20年,是左脑 模式占统治地位的时期,我们已经丧失了先机,未来20年,右脑模式正在成为新趋势,这其中不可避免地有环境变化的原因:一方面,过剩经济时代正在到来;另 一方面,消费者的话语权得到前所未有的增强。



行动指南



一直以来,我们强调“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左脑思维,右脑思维力严重缺乏。在未来由过剩经济主导的时代,右脑思维力也许会拯救中国制造。


x



10月25日 马拉松式的周一例会



当你请到真正优秀的人才时,你必须让他们掌管一部分业务。这并不意味着我不管了,但是,你聘请他们的原因是你要给予他们驾驭权。我希望(他们)作出 明智的甚至是比我还要高明的决策。因此,要做到这一点,就得让他们了解每件事,不仅仅是他们管辖下的业务,而且还要包括整个公司的方方面面。



因此,我们每周一的工作就是检查公司的所有业务。我们浏览上一周出售的产品。我们审查每一件出现异常的产品……出现问题的产品和供不应求的产品。所 有出现异常的业务,我们都要检查。而且我们每周都这么做。苹果公司并没有太多流程,但在为数不多的流程中,周一例会算是其中之一。这么做只是为了让大家都 了解情况。



……乔布斯2008年接受《财富》杂志的采访



背景分析



苹果公司有一个着名的马拉松式的周一例会,乔布斯仍在采取极端的管理方式吗?



事实上,现在的乔布斯,已经不是当初那个富有激情而莽撞的青年,他的左脑能力正变得强大。乔布斯一直与时俱进的一个右脑管理能力就是对人的管理,马 拉松式的周一例会也是乔布斯和高管们沟通的一个方式,或者说是一种放权的方式,以及放权之后的监督方式。目前看来,它运行得还不错。



行动指南



让下属充分发挥他们能力的一个关键是给予他们驾驭权,同时做好检查监督工作。


。。



10月26日 遇到障碍时怎么办?

<小>说?网

似乎总会有失灵的时候。以iphone 为例。当初,我们为这款手机的外壳准备了不同的设计,直到问世时间已经近到很难再对它作出更改的时候。一个周一的早晨,我来到公司并且说:“我还是不喜欢 这个。我无法说服自己爱上这款iphone。而这是我们有史以来最重要的产品。”



于是,我们决定从头再来。我们仔细检查了已经生产出的大批模型以及过去想到过的点子。最终,我们创作出了你现在看到的iphone 手机,它比之前的版本好得太多了。虽然过程中充满了困难,因为我们必须走到工作团队面前对他们说:“你们去年为此所做的所有工作,我们都不得不彻底放弃, 并且要从头来过,而且我们现在还得加倍努力,因为时间不够了。”你知道大家说什么?“那就把我们都算上。”类似这样的困难比你想象的要多得多,因为这不仅 仅关乎工程学和科学,它还是门艺术。有时,当你陷入这样的危机时,你并不确定能否最终走向成功,但我们总是能够成功,因此我们有了一定的自信,尽管有时我 们也会彷徨。



……乔布斯2008年接受《财富》杂志的采访



背景分析



iphone是乔布斯进行右脑管理的一个绝佳案例:遇到障碍时怎么办?这时候的乔布斯,拥有更为强大和综合的能量,他要制造出一款具有革命性的手机。但是,设计团队制造出的第一款产品却让乔布斯很不满意。



乔布斯说自己无法爱上这款iphone,没错,这是右脑思考者的逻辑,好的东西一定要让人爱上它,要对它产生感情。乔布斯要求iphone设计团队 从头再来,这时候,乔布斯强大的管理能量派上了用场,用乔布斯的话来说“它还是门艺术”,乔布斯就是拥有让设计师们奋力冲锋的力量。



行动指南



当你面对一个产品在设计生产过程中的难题时,一定要问问自己:它能否使人爱上它?只有产生这种“爱”,才能征服更多人的“右脑”。


。d xs 



10月29日 我的主要工作是管理好100个人



苹果公司有2。5万名员工,大约有1万人在专卖店工作。而我的工作是与 100 位高层人员合作,这就是我的工作。他们并不全部都是副总裁。有些人只是关键的单个研究员。因此,当一个好点子出现的时候,我的工作之一就是让大家都看看这 个点子,了解一下不同人的看法,让大家就此展开讨论,甚至是辩论,让这100个人交流思想。



……乔布斯2008年接受《财富》杂志的采访



背景分析



这是媒体问及乔布斯的管理风格时,乔布斯的回答。



乔布斯实际上回答的是一个让广大ceo头痛的难题:如何领导聪明的人?



《哈佛商业评论》曾专门刊登过一篇题目为《领导聪明的人》的文章,作者写道:如果可以定义聪明人的一个特征的话,那就是他们不想被领导。聪明的人需 要的是慈善的守护者,而不是传统的老板,因为他们难以管理。所以管理者应该运用逆反心理,提出和聪 明的人真正想要的相反的东西。



而乔布斯采用的则是另外一种解决方案,那就是让这100个最主要的聪明人展开类似头脑风暴性质的讨论,甚至是辩论,从中发现真正的闪光点。



行动指南



你真的擅长领导聪明的人吗?擅长让他们全力以赴,充分发挥团队精神,并为一个非凡的目标而努力吗?


。d xs 



10月30日 “钛书”震撼出炉

 小=_说。网

这是什么?钛!它是用钛金属做的,就像战斗机!



……乔布斯2001年在macworld conference & expo上的经典演说



背景分析



2001年对乔布斯而言是革命性的一年,仅两样经典产品麦金塔电脑和ipod,就足以令其名垂青史。更何况,人们当时更关注的是苹果公司推出的由钛 金属制作而成的powerbook g4。powerbook g4是一种笔记本电脑,使用powerpc g4中央处理器。因为乔布斯在演讲中的激情推荐,它赢得了另一个专门的称呼……“钛书”。



“钛书”的流行也是乔布斯“右脑思维”的一个折射,对消费者而言,钛不是基于技术的,不只是一种硬件外壳,而是意味着时尚、酷。以前,很少人会想到用钛来做笔记本电脑的外壳,而乔布斯第一次推出笔记本电脑就引发了轰动,这是一种思想的胜利,而不是技术的胜利。



行动指南



对真正拥有“右脑思维”的人而言,“钛”不只是一种冷冰冰的金属,而是能吸引消费者情感的东西。






10月31日 我们站在亚马逊肩上:科技+人文

{小}{说}{网}

我来展示另一种应用,那就是电子书阅读器。亚马逊在这一领域是出色的先驱,我们站在他们的肩膀上,推出自己的新应用……ibooks。它拥有一个书 架,按下这个按键,就可到达我们已经创建的ibook store,用户可下载书籍到ipad。这是一个伟大的阅读器,一个了不起的网上书店。你将可以随身携带几千本书。也可以改变字体,无论你想要什么效果都 可以,这就是ibooks。



这是一款革命性的神奇产品,我认为我们做到了。已经有7 500万人知道如何使用ipad,因为我们卖出了如此之多的iphone和ipod,这同样令我们感动。



我们总是设法将技术和人文科学地交叉……不光要植入最佳的技术,还要使这些技术更容易被感知。这正是我们推出ipad的两个重要原因。



这是一款魔术般的产品,拥有无与伦比的价格。



……乔布斯2010年1月28日在ipad发布会上的演讲



背景分析



乔布斯好久没有出现了,这次ipad发布会再次让乔布斯展现魅力。乔布斯用极富激情与感染力的解说,将90分钟的发布会再度变成个人舞台,毕竟,发布这款ipad是他自己迄今为止“最重要的事”。



和过去的所有演讲一样,乔布斯又一次引发了广泛影响:美国《商业周刊》网络版文章称,ipad有望成为上网本的替代品,并对pc厂商构成威胁;《纽 约时报》则认为,ipad一系列先进的功能将毁掉kindle;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直接批评ipad“了无新意”;着名it网站《微电脑世界》 也发表文章,对ipad的续航时间等内容提出多达12项的质疑。



但是,在乔布斯的内心深处,这不过是他“右脑思维”的再一次展示,正如他所言:我们总是设法将技术和人文科学地交叉……不光要植入最佳的技术,还要使这些技术更容易被感知。



行动指南



这个时代,我们不仅要生产产品,创新技术,更关键的是要让技术更容易被感知。


 。。



11月1日 一个影响乔布斯一生的创新



当时的我认为,那是我一辈子见过的最优秀的作品。现在回想起来,它还有很多缺陷,我们看到的东西并不完美,开发人员犯了很多错误,不过,当时的我们 并不知道这一点。但我们仍然认为他们有了思考的种子,而且他们做得非常出色,10分钟之内我就清楚地认识到,将来所有的电脑都将是这样运作的。



施乐公司的高层人员基本上都是管理复印机业务的负责人,他们根本不了解电脑,或者说他们根本不了解电脑能够做什么。因此在电脑行业,他们从这一最了不起的成功发明中收获的只是失败。施乐公司本来有可能拥有如今的整个电脑行业。



……乔布斯谈及他1979年参观施乐公司帕洛阿尔托研究中心时的震撼



背景分析



1979年,年仅24岁的乔布斯参加了一次付费的创新之旅,参观施乐公司着名的帕洛阿尔托研究中心。在这里,乔布斯遇到了影响他一生的东西:图形用 户界面。参观期间,施乐向乔布斯展示了世界上第一台配备有鼠标和点击式界面的电脑……xerox alto。这种震撼点燃了乔布斯的创新火花,事实上,在以后的所有创新中,不管是创建皮克斯,还是研发ipod,乔布斯都试图找到xerox alto所带给他的那种震撼。



管理大师汤姆·彼得斯曾说过:对于几乎任何一家公司而言,“附加值”的高低多寡取决于 “体验质量”。乔布斯之所以能把“用户体验”这种附加值发挥到极致,其根本原因并不是他更敏感,而是乔布斯的人生态度……他认为个人用户将成为未来市场主流,而不是公司用户。



这一点是如此重要,因为用户体验的背后是一场革命:传统的 “以公司为中心”的创新模式遭遇到巨大挑战,新兴的“以消费者为中心”的创新模式正在掀起巨浪,而乔布斯恰恰就是那个弄潮儿。



这就是趋势的力量。



行动指南



一些决定公司未来的创新并不一定产生在公司内部,创新的关键是要拥有一颗发现之心。


。d xs 



11月2日 三大障碍

小x说s网

我认为每个人都想尝试着涉足该领域,但是其进入门槛却相当高,第一道障碍就是创意,第二道障碍则是科技。皮克斯并不是借着购买某一项技术成立公司 的,而是在过去10年内,全心投入,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