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恐怖电子书 > 恶意 >

第4章

恶意-第4章

小说: 恶意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报纸的某个版面打出大大的标题,以社会新闻的角度,详细报导整起事件。抓大幅登着日高家的照片,旁边配着日高本人的大头照,这原本应是交给杂志社使月的。

报导的内容大部分与事实相符。只不过关于尸体发现的部分,上面只写着:接到友人通知家里灯光全暗的消息,妻子理惠回到住处,竟然发现日高先生倒卧在一楼的工作室中。”我的名字从头到尾都没出现过,或许读者会因而误解发现者只有理惠一人。

根据报导所示,警方现在正朝临时起意或蓄意谋杀的方向进行调查。由于大「锁,他们推断犯人应该是从工作室的窗口进出。

阖上报纸,我正打算站起身张罗今天的早餐,门铃却响了。看了一下时钟,才八点多,这么早应该不会有人来拜访,我拿起平常不太使用的对讲机。

“喂?〃 

“啊,请问是野野口老师吗?〃 ――女性的声音,呼吸显得很急促。

“我是。”

“一大早来打扰真对不住,我是xx 电视台的,关于昨晚发生的事件,可不可以和您谈一谈?〃 

我大吃一惊!报纸上明明没有我的名字,可是电视台的人却己经风闻我是发耳之一了。

“这个… … ”我思索着应对之策,这可不能随便乱讲,“你想谈什么事?〃 “关于昨晚日高先生在自宅被杀害一事。我听说和夫人理惠小姐一起发现尸准就是野野口老师您,这是真的吗?”大概是谈话性节目派来的女记者吧,竟然大束地就直呼我老师,神经粗得教人有些不快。不过,不管怎样,也不能因此就乱讲一通。

“嗯,是真的。”我答道。

身为媒体人的兴奋透过门传了进来:“老师您为什么去日高家呢?〃 “对不起,该讲的我都对警方讲了。”

“听说您是因为发觉屋子怪怪的,所以才通知了理惠小姐,可否请您具体说团哪里怪怪的呢?〃 

“请你们去问警方。”我挂上了对讲机。

之前就听闻记者的犀利,没想到电视记者的采访当真是无礼至极。难道他们京法体会这一、两天我还没办法跟人讨论这件事吗?我当下决定,今天就不出门了。然我很关心日高家的事,可是要到现场去探看恐怕是不可能了。

然而,没想到我正用微波炉热牛奶时,门铃又响了。

“我是电视台的人,可否打扰一下,相您谈谈?〃 ――这次是个男的――“全国民众都很想知道进一步的真相。”

如果日高不死就好了,我的心里不禁出现这种悲痛万分的台词。

“我也只是发现而己。”

“不过您一直和日高先生很亲密吧?〃 

“就算是这样,关于事件,我也没什么好说的。”

“可是还是想打扰您一下。”――这男的死不罢休。

我叹了口气,让他一直在门口哀求也不是办法,会打扰到邻居。对这些后生晚辈,我就是没辄。

将对讲机的话筒摆好,我走出玄关。门一打开,麦克风全都凑了上来。

结果,在访问的夹击下,我的一整个早晨就泡汤了,连要好好吃顿早餐都没有办法。

中午过后,我一边收看电视的访谈节目,一边吃着鸟笼泡面,突然荧幕上大大映出我的脸孔,害我不小心就噎住了。那是今天早上才拍的,没想到这么快就播出习了。

“听说您小学就认识日高先生了。就野野口先生的角度来看,他是个怎样的少呢?”女记者以尖锐的声音问道。

面对这样的问题,镜头前的我想了很久。当时我自己没有发现,不过这段沉默竟意外地长,影像就这么定住了,电视台大概是来不及剪接吧?可以想见当时在场白者先生们肯定很不耐烦,这样看着画面,我才彻底领悟到。

“我想他是个个性很强的人,”镜头前的我终于开口了,“有时你会觉得他为人很好,不过他也有冷酷到令人惊讶的一面,其实大部分的人都是这样吧?〃 

“您说的冷酷,可否举例加以说明?〃 

“譬如说… … ”我一边说一边沉吟了一下,“不,我一时也想不出来,何况无事我也不想在这里讲。”

其实,当时我脑海里浮现的是日高杀猫的那件事,不过,它并不适合在传媒前公开。

“对于杀死日高先生的犯人,你有话想对他说吗?”问了几个流俗的问题后,女记者不忘补上这句陈腔滥调。

“没有。”这是我的回答,一旁的记者显得颇为失望。

之后,棚内的主持人开始介绍日高生前的写作活动。就擅长描写人间百态的背景来看,作家本身的人际关系肯定也很复杂,这次的事件恐怕也是受此牵连的吧?……主持人的话里隐约透着这层意思。

接着他又提到,最近日高因为《 禁猎地》 这部作品而卷入风波,己故版画家被影射为小说的男主角,他的家人还因此提出抗议。不过,媒体似乎还没查到,昨天画家属之一的藤尾美弥子曾造访日高。

不只是主持人,连偶尔以来宾身分参加这类节目的艺人都大放厥词,各自发表他们对日高之死的看法。不知为何,我忽然感到一阵厌恶,关掉了电视机。想要知道重要事件的相关消息,nhk 当然是最好的选择,但日高的死还不到公共频道为他制播别节目的程度。

这时电话响了,我己数不清这是今天的第几通电话了。我总是想,万一这和工作有关就糟糕了,所以都会拿起话筒,可是至今为止,千篇一律都是媒体打来的。

“喂,我是野野口。”我的口气己经有点不悦了。

“你好,我是日高。”咬字清晰的声音,肯定是理惠没错。

“啊,你好。”这时候该讲些什么,我一时想不出来,只能勉强凑出一句奇艇话,“后来怎么样了?〃 

“我昨天住在娘家。虽然心里知道必须和很多地方联络,可是一点力气都没有。”

“是啊,你现在人在哪里?〃 

“我在家里。今天早上警方的人跟我连络,说希望我到案发现场再次接受讯问 。”

“讯问己经结束了吗?〃 

“己经结束了,不过警方的人还在就是了。”

“媒体很讨厌吧?〃 

“嗯,不过出版社的人,还有之前我丈夫认识的电视台的人也来了,所以全交给他们去应付,我轻松了不少。”

“这样啊。”我本来想说这真是太好了,不过反过头一想,这句话对昨天才痛失丈夫的遗蠕而言好像不太恰当,所以又吞了回去。

“倒是野野口先生被电视台的人追着跑,肯定十分困扰吧。我自己是没看电视啦,不过出版社的人告诉我情形,我感到很抱歉,所以才打电话过来关心一下。”

“是这样啊?哪里,你不用担心我,采访的攻势己经告一段落了。”

“真的很对不起。”

那是打从心里感到愧欠的语气。明明当下她才是这世上最悲惨的人,却还有心思 替别人着想,这点让我深感佩服,我再度感受到她的坚强。

“如果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请不要客气尽管跟我说。”

“谢谢,夫家的人还有我娘家的妈妈都来了,所以没有关系。”“这样啊。”――我想起日高有个大他两岁的哥哥,年迈的母亲和兄嫂一起同住――“不过,真的有我可以做的,请务必告诉我。”

“谢谢您,那我就先挂电话了。”

“谢谢你特地打电话过来。”

挂断电话后,我脑海里一直想着理惠的事。她打算要怎么生活下去?她还年轻,听说娘家是开货运行的,经济条件不错,生活应该不成问题。可是,要从打击中站起来恐怕需要不少时间吧。毕竟他们才刚结婚一个月。

曾经,理惠只不过是日高的小说迷之一。有一次,因为工作的关系,认识了日高,因而开始交往。这意味着,昨夜她同时失去了两件宝贵的东西:一个是丈夫,一个则是作家日高邦彦的新作。

正这么想的时候,电话又响了。对方请我去上谈话性节目,我当场就拒绝了。



加贺刑警来的时候,己经是傍晚六点以后的事了。听到对讲机的铃声,我厌烦地以为又是哪家媒体的记者,没想到探头一看,竟然是他。不过,这次他不是一个人来,他身边跟着一个看来比他年轻,叫做牧村的刑警。

“对不起,我还有两、三个问题想要请教你。”

“我早料到了,你们上来吧。”

然而,加贺刑警并未做出脱鞋的动作,他问:“你正在吃饭吗?〃 

“不,我还没吃,才正在想要吃什么才好。”

“那我们到外面去吃好了?老实说,一整天忙着侦讯,我们连午饭都没吃呢?〃 

牧村刑警附和地冲着我苦笑。

“好啊,那要去哪里?我知道有家店的猪排饭很好吃,可以吗?〃 

“哪儿都行,”这么说的同时,加贺刑警好像想到了什么,他用大拇指朝后头比了比,“再过去有一家餐馆,老师昨晚去的就是那间店吗?〃 

“是啊,你想去那里吗?〃 

“就那里好了,那家店近,咖啡又可以免费续杯。”

“太好了。”牧村刑警帮腔似的说道。

“我是无所谓啦,那我去换一下衣服。”

趁着他们等我换衣服的空档,我想了一下加贺刑警找我去那家餐馆的理由,是不是有什么特别的用意?还是,真如他所说,只是因为近、有咖啡可喝?

终究我还是想不通,只好走出了房间。

来到餐馆,我点了烧烤虾饭,加贺刑警和牧村刑警各点了烤羊排和汉堡肉套餐。

“之前讲的那本小说,”等女侍离开后,加贺刑警马上开口说道,“啊,就是日高先生留在电脑荧幕上的那本,叫做《冰之扉》 的。”

“唔,我知道。昨天你还说要去查清楚,看那是昨天才刚写的,还是只是把龙己经发表的部分叫到荧幕上而己,己经有答案了吗?〃 

“己经有答案了,应该是昨天写的。我问了聪明社的负责人,他说跟之前连载的部分接得刚刚好。”

“这么说来,在被杀害之前,他一直很努力地工作啰。”

去加拿大的日子迫在眉睫,就连日高也得拚命赶工吧?虽说他之前总是找各种搪塞的藉口,毫不在意地让编辑焦急等待。

“只是有一个地方很奇怪。”加贺刑警将身体微微前倾,右手肘撑在桌子上。“哪里奇怪?”

“原稿的张数。如果一张算四百字好了,他总共写了二十七张之多。就算他名尾小姐走后的五点就开始写好了,这也未免太多了。昨晚我才听野野口老师说了,您说日高先生的写作速度一小时顶多四到六张。”

“二十七张吗?这样确实很多。”

我到日高家的时间是八点,假设在这之前日高都还活着的话,那他一小时不就要写九张了。

“所以,”我说,“他有可能是在说谎。”

“说谎?〃 

“很可能他昨天白天就己经写好十张或二十张了,可是依照他个人的习性,他总是说自己一张都没写。”

“出版社的人也是这么说的。”

“应该是吧。”我点了点头。

“可是,他的太太理惠出门的时候,他跟她说自己恐怕要到半夜才会到饭店。而事实上最晚到八点,他己经写好二十七页了。如果就《冰之扉》 的连载一期约三十页的份量来算,他己经快要完成了。说延后还可以理解,可是有像这样进度超前那么多的吗?〃 

“应该有吧。写作这种事又不是机械作业,灵感不来的话,可能杆在书桌前好几个小时都写不出来;相反地,文思泉涌的话,可能一会儿功夫就写好了。”

“日高先生有这样的倾向吗?〃 

“有吧,话说回来,几乎所有作家都是这样吧?〃 

“这样啊?我是不太能够想像你们那个世界的事啦。”加贺刑警将前倾的身子回复到原来的姿势。

“我不太理解你为什么要在张数上打转。”我说,“总之,理惠出门的时候,日高的小说还没写好,可是发现尸体的时候,小说己经快要完成了,对吧?也就是直到日高被杀的那段期间,他都一直在工作,不就这么简单吗?〃 

“或许是吧。”加贺刑警点了点头,但还是一副无法完全说服自己的样子。

从这位曾是我后进的教师身上,我总算见识到警方办案真的是连一个小细节都不放过。

女侍将餐点端了上来,我们的谈话稍微中断了一下。

“对了,日高的遗体怎么样了?”我试着问道,“你不是说要解剖吗?〃

“今天已经进行了。”如此说完后,加贺刑警看向牧村刑警,“你不是也在为吗?〃 

“不,我没自己去,如果我在场,现在怎么还吃得下?”牧村皱起眉头,将叉子向汉堡肉。

“这倒也是。”加贺也一脸苦笑,“你说解剖怎么了?〃 

“不,我是想死亡时间是不是己经推断出来了?〃 

“我还没仔细看过解剖报告,不过应该会很清楚吧。”

“那一定正确吗?〃 

“那要看你是基于什么来判断,例如… … ”他本来想讲,后来又摇了摇头“算了,还是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