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奥运--吃在北京 >

第7章

奥运--吃在北京-第7章

小说: 奥运--吃在北京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从复兴门至公主坟,长安街两侧大机关、军队大院很多,近年来这里的餐饮价值越来越高,在公主坟城乡大厦一带,不少大型的连锁店都在这一带开设分店,西部的集团消费需求非常旺盛。

    绝不容错过的五大吃点

    (1)新红资

    位于北京东四的九条66号。沿东四九条胡同向东『摸』黑走150米,见一黑瓦朱门宅第,没有任何标志,门前只停了一辆七十年代的老红旗车,推开大门,是一个精致的小四合院,弥漫着政治僵尸的神秘气息,厢房是酒吧,沙发全是从中南海更新下来的前苏联式,单人沙发都可以合坐两头北极熊,所有的沙发都城磨出白『色』『毛』边,据说上面曾坐过『毛』『臀』、邓『臀』及江『臀』。 北屋是吃饭的正房,高悬周南五个斗字:新红资──取“新红『色』资本家”之意。全是中南海前政要的家厨掌勺,如,邓小平家红椒鳝丝,杨尚昆家酸辣豆苗,刘少奇家爆炒牛柳,另有刘姥姥进大观园吃的第一道菜,叫曹雪芹茄条,此菜有一种糊味,奇难吃,谁吃谁是刘姥姥。

    注意事项:1,此处要预订,否则不得入内,吃客九成是外国驻华使馆人士、跨国公司驻华高等白人,外国传媒驻京记者。 2,菜价偏贵,需多带现钱,不能用信用卡,但估计可用假钞。

    (2)四合院

    位于紫禁城以东50米之遥的东华门95号。一楼是一个西餐为主的古朴大厅,一进去要先抢左手边一个双人座,因为桌边就是紫禁城的东华门,从窗子望出去,晚上黑呼呼的城门楼子特象文明古国那么回事,不管多张狂的女孩,只要是初来,领到这座位一坐,一准能镇住。二楼是一个小酒吧,只有六七人的座位,窗外可看见故宫角楼上挂着的铃铛──月光下只消往此一坐,从顺治出家到──珍妃跳井,多少往事涌上心头,不由你不大发思古之幽情。一楼以下,有一个三十余平米的地下油画展厅──常人只要能看明白的作品此处一般不展,这是另类艺术家的“耶路撒冷”。

    注意事项:1,来此附庸风雅前要先温习一下英文。经理是一个白种美国人,长得有点象《北京人在纽约》里被姜文爆打的那个“戴维”,但其汉语水平仅限于,“你好,请付账,不打折”等几句。 2,有亲美情结者最宜前往,有义和团遗风者则建议在家歇息吧。大厨和老板均是美籍华人,“911”之后对客人谈及中美友谊常常双眼红肿,谈及拉灯关灯之事则咬牙不已。足令反美人士食欲萎靡。3,老外太多,且多是中国通,讽刺他们时要注意选用各省方言俚语。

    (3)紫腾庐

    从东华门西行,可于三更半夜里穿过故宫午门广场,环顾周遭,高耸的红墙,阴森的牌楼,天角的残月,夜栖的寒鸦,真是一个好地方。一路走到西华门,远远望见街边有一猩红角旗在灯光中懒散地飘来『荡』去,上面大书一字:茶。走进《紫滕庐》,满目迎来的是主人从中国各地收集的古代家俱,上来一个村姑模样的小姐,把扇子在你面前“哗”地一摊开,上面写着菜谱,皆为精致小炒,虽不可大吃,但来一壶当年的碧螺春,一壶绍兴图库老酒,温起来加上姜丝话梅,就在这些古旧的屏风间与桌椅上喝将起来,浅斟低语,说些体已的轻薄话,真是妙哉。

    注意事项:1,进门以后,对屋内的茶和各种字画要尽量不懂装懂,据说,世界上本没有懂,装懂装久了,也就懂了。2,此庐主为台湾人士,庐内宜谈风月,不谈风云。

    (4)后海银锭桥酒吧

    此吧最绝之处,是没有任何名字,而且也无标志,老板姓白,特“个”──即使酒吧全空着,看你不入眼或你敢不预约就来,就算你是李嘉诚的小舅子,也一律“没地儿”。这吧是木质旧式建筑,斜傍古老的银锭石桥,向南一排木窗,正对着后海的枯树冷月,一湖寒水让人直想到老舍自沉,在哥几个为老舍的名义干了四、五杯之后,才想起老舍死的不是在这整个搞错了。举杯望去,月光下的什刹海、后海浸『淫』在银『色』的寒辉,宋庆龄故居,郭沫若故居,叶剑英故居,沿着湖边错落地分布,更远处是恭王府和辅仁大学旧址。在此处喝酒,准能喝出一种莫明其妙的破落贵族情怀,“什么什么三里屯?告诉你吧,那是农民扎堆的地儿”。

    注意事项:1,此处不可摆谱。连店小二也是个爷,瞅你不顺眼,怎么叫也不理你,拉起他问究竟,他一乐:对不起,咱耳朵有点背。2,“方便”不方便,地儿忒小,另一个选择是,走个七、八十米到胡同区的公共厕所,但是,根据建筑师的设计,入厕者只能面北迎风而『尿』,冬日里热气腾腾地『尿』一场下来,得打五、六个激灵,建议改喝红酒,减少新陈代谢次数。

    (5)羊房胡同十一号

    没有任何招牌,只是在院门边能勉强辩认出一行歪歪扭扭的红字:羊房胡同十一号,顺着院门走进去,你就能吃到京城最有名的宫庭菜──“厉家菜”了,当然,如果你没有提前预定座位,对不起,咽口唾沫您请回吧。在这个小四合院里,最初每天对外只做一桌菜,只供十来个人吃,吃客一律收每位200元,现在另辟一个偏房,加了两小桌,但一晚上也最多够二十个人吃。主人厉老爷子──前清华大学建筑系毕业生,八十有二的厉善鳞教授选择在吃客埋头苦干时悄然踱步过来,突然用中英等国方言如数家珍,原来,厉家菜是老爷子的祖父──西太后的内务府大臣厉顺庆爱吃的家常菜,经几代厉家人前赴后继地边吃边琢磨,形成今天的厉家菜。从客人观赏的照片看,几乎所有的发达国家和一部分发展中国家的驻华大使均领夫人来此就餐。克林顿访华时,美使馆本已定好总统来吃厉家菜,但江『主席』临时为克林顿摆了个家宴,结果厉家菜就与克林顿失之交臂,提起这事,厉老爷子不胜唏嘘。

    注意事项:1,厉家菜不太好吃但有颇特『色』,不可不去,不可多去。2,厉家是旗人且为正宗遗老遗少,因此就餐时一言一行要注意民族团结,不能渲染大汉族沙文主义,也不可用“杨州十日”,“嘉定三屠”为由,吃完嘴一抹拒绝付钱。

    北京十大特『色』美食街

    (1)阜成路的“超级大饭”一条街

    一说到吃燕翅鲍,最有面子的不外乎去阜成路了。如今的阜成路,东起西三环航天桥、西至西四环定慧桥、全长大约3公里的路上,云集了杭州菜、淮阳菜、湘菜、鄂菜、川菜等各地风味的知名餐饮企业数十家。

    这里的每家餐饮企业在装修装饰上风格各异、豪华气派,有雕梁画栋的精美,有富丽堂皇的豪华;有中式传统的古朴,也有西式线条的典雅,成为京城着名的高档餐饮区。

    位于美食街东口的“天下一家”,在经营特『色』上体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结合,将先进的生态学说融入其主营的传统官府菜中,形成了独特创新的滋补官府菜系列。该店行政总厨、美食大师焦明耀先生倡导的“生态餐饮学说”,更是让美味与营养有效平衡,成为官府菜的一个重要分支。而金悦、黎昌、顺峰、红子鸡,这几家着名的粤菜海鲜酒楼,也是京城老牌的“海鲜大腕”,装修典雅华贵、富丽堂皇,价格也是相当不菲,为商务餐饮的首选之地。

    (2)慧忠路—大屯路北部的餐饮霸主

    亚运村的餐饮业在京城北部最发达,其中以慧忠路和大屯路的餐厅尤为众多。一到晚上,这里的生意尤其火爆。不但一些中低档酒楼需要排号等座,就连一些高档酒楼也是门庭若市。

    选择『性』强,是这一地段餐饮业的特点,从高档燕翅鲍到通俗平民的东北菜,各个层次的店都有。比如慧忠路上的东北虎餐厅、大屯路上的眉州东坡酒楼等等,就是比较大众化的餐厅。而高档宴请的酒楼也有不少,比如大屯路上的四海凯悦等等。

    同时,酒楼的“更新率”高是另一大特点,常有换招牌的店。可见,此地的竞争相当激烈。不过像双盛园、东海渔港这些老牌店还是很稳固的。

    (3)霄云路的小资餐厅聚集地

    霄云路位于三环的三元东桥和四环霄云桥之间,是一条西南至东北向的长街,这样斜斜的一条街,在京城并不多见,属于东三环至东四环之间一条重要的交通要道。马路两旁写字楼林立,京信大厦、现代盛世大厦、鹏润大厦、大通大厦、国航大厦,还有京润水上花园别墅等高档公寓,如此商务要地、繁华之所,当然是餐厅林立,各种档次和各种口味的都有,以异国风味居多。也正是这些异国风味,以它们独特的优雅和『迷』人的味道,打造着霄云路的小资情调。

    在宵云路上,出名的餐厅有很多家,但规模都不太大,而且以情调着称。比如在小资们口中盛传的鹿港小镇、泰国风味的柠檬叶子、经营浪漫法餐的浮士德等。

    (4)莱太后起之秀的美食街

    从燕莎桥向东亮马桥路第一个路口左拐,女人街斜对面的七彩北路,这里便是近年新起的一条美食街──“莱太美食街”。周边有正在兴建的第三使馆区及莱太花卉市场、鹏润大厦等,刚刚修缮完毕的道路比较通畅。此地区共有将近20家餐厅,经营的菜肴包括川菜、粤菜、湘菜、杭州菜、新疆菜、日餐、韩餐、茶餐厅、咖啡馆,甚至还有黎巴嫩风味。普遍装修档次较高且环境各有特『色』,除了个别几家,人均消费大多属于中档水平。这条街规划得井井有条,家家餐厅门前都有停车位,后院还设有停车场,有保安负责管理,是典型“后起之秀”的美食街,开街时虽然低调,但很快就家家火爆了。

    (5)簋街“麻小”活跃的不夜街

    东直门簋街是北京最早火起来的食街,也是当年那些“夜猫子”们深夜饕餮的地方。一些簋街上的老食客都这么形容当年簋街最兴盛时的情景:“人人皆啖小龙虾,夜夜欢歌到凌晨”。的确,来簋街的食客,多半是冲着“麻小”来的。不过,随着簋街的改造,不少人气挺旺的小店迁走了,簋街虽然已经不敌当年的繁华,但是人气依然还在。如今的半条簋街,仍然留存着四五十家馆子。靠近东口的几家回迁的馆子,什么通乐、天一阁,一到晚上还是人声鼎沸,热闹非凡。

    (6)蓄势待发的苏州街

    苏州街是中关村地区的一条蕴藏无限潜力的食街,一直悄悄地蓄势待发。或许由于靠近中关村这样的it商务聚集地,因此这里的餐饮大都是具有一些文化底蕴的餐厅。价位和装修都是中档以上的。

    说到文化底蕴,就不得不提到这里的几家店,因为都是占用的乐府花园的房子,古『色』古香。乐家怡园租的是乐府花园的一个偏房套院。主营粤菜和湘菜,海鲜和湘菜小炒都做得很地道。另一家就是白家大宅门了,这家店环境好占了乐府花园的最好的部分,走进宅院别有洞天,亭台轩榭小桥流水。价位较高,经营高档的宫廷筵席,商务餐可以来这,比较有品位。

    (7)见证历史的平安大街

    改造后的平安大街的商业并没有想象中的火爆,但是从东四十条桥往西一路直行过去,路两旁的饭馆也是一家挨着一家,倒也是热闹非凡。由于靠近荷花市场,每到晚上,很多人都喜欢在平安大街上吃好晚饭,顺道折进后海,在那些温婉的酒吧里,享受一种惬意。

    由于很多酒楼都是建造在原先的一些王府、宅院的旧址上,因此,平安大街上的餐饮也带着些许历史的韵味。格格府就是其中的一家,由于是清朝时慈禧太后赐予荣寿固伦公主用于完婚之府邸,因此具有浓厚的历史『色』彩和文化底蕴,主营各种宫廷炖品,很有特『色』。而靠近平安里的北平楼则是一家经营老北京风味的酒楼,想吃爆肚、豆汁、炸酱面,来这里倒是全都能吃全了。

    (8)夜宵火爆的方庄

    有人说,方庄美食街的火爆得益于簋街的改造,原本在簋街红得发紫的金鼎轩搬到了方庄,带动了周围的人气。其实也不尽然,方庄美食街是近几年才火爆起来的,主要还是由于周边的居民区的兴建,配套的餐饮业也相应发展起来。设施比较完备,街面宽阔,店面规模也不小。菜系特别全而多样,中餐、西餐都有。这条街虽然没有簋街夜夜笙歌的场面,但也许是因为餐厅的档次和整体氛围高于簋街,这里的高『潮』在饭点时间就已开始上演。

    (9)老字号汇集的前门

    前门大街上汇集着京城的许多家老字号饭店,就像正阳门经历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