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闺话 >

第173章

闺话-第173章

小说: 闺话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湘娟吃吃笑道:“好,回头我就挑几个绣娘送来,姐姐可别提什么银子,算是我给你的。”

    “多给我挑些,我想开一家绣庄呢。”

    陈湘娟觉得陈湘如的眼光向来不错,“姐姐,不如我也在苏州开家绣庄如何?”

    “自是好的,你身边有几个管事了,你做什么决定可与他们商量商量,田庄要置,这店铺也是要开的。”

    姐妹俩又说了一阵话,邓氏与马庆已回来,陈湘如又领厨房备了些路上吃的果点、干粮等物,让陈湘娟带上。

    *

    次日一早,陈湘娟领着护卫、下人等前往苏州。

    一到苏州马府,第一件事就是接掌内宅,先是领人与大库房对账,而她身边有精通账目的,很快就把账目理清楚了,却与账簿不符,陈湘娟便下令惩处早前的大库房管事,邓氏叫嚷着直接打死,陈湘娟并没有阻拦,整理好大库房,便是杂库房、大厨房等各处……

    马府上下的人,一个个大气都不敢出。

    马夫人卢氏坐在屋子里,听着马庭妻说着府里的事,“一回府就领人查核账簿,寻了好些错处来,直接把大库房管事给杖毙了!一个大活人,直接打死了……”

    这手段,不可谓不狠。

    而马庆自是不管这事,邓氏又站在陈湘娟那边,婆媳两一个鼻孔出气,直瞧得各处的人都胆颤心惊。

    陈湘娟在各房都寻了错处:大库房的东西与账簿不符,许多东西不翼而飞,当差不力,杖毙!R1152

 第254章 下马威

    大厨房管事克扣公中吃用,中饱私囊,辜负主家信任——转卖!

    绣房管事言语不敬、顶撞主母——降为绣娘!

    只用两天时间,各管都换成了陈湘娟的陪房,大管家换成了陈湘如给她的陈长寿,人称陈大管事。

    陈湘娟听从陈湘如的主意,又把小桠、闵应雪配了人,让闵应雪掌管绣房,至于小桠还留在她身边当差服侍,又让闵大娘与吴奶娘一同做她身边的管事婆子,不同的是,闵大娘管大厨房,吴奶娘则主要掌管陈湘娟屋里的大小事。

    这一回,陈湘娟重用陈大筹和闵家人,有的安排去瞧店铺,她准备在苏州城开始做新的生意,但江宁那边,先将生意的不好的铺子卖出去,留下赚钱的。

    马庭妻道:“婆母,瞧这样子,她们是动真格的了。”

    “这家不好管,我倒要瞧瞧,即便她有丰厚的嫁妆,又坚持得了多久?”

    马夫人是没法坚持了,就连她自个儿的首饰都变卖了度日。

    外头可有几万两银子的债务,现在那些债主听闻陈家二小姐当了马府的内宅做主人,怕是用不了多久就要寻上门来。

    以前,她可是说了多少话,抹了多少泪,这才把债主们劝回去,这回她倒要瞧瞧,他们又有何法子挡住债主。

    就算陈湘娟的嫁妆够多,换成谁拿自己的嫁妆贴补也是不乐意的。

    小桠一袭年轻妇人装扮,头戴银槐花钗,不是一小朵槐花,而是一簇,约有酒蛊大小,银片薄如蝉翼,颤颤微微很是动人,身上穿着茧绸紫褂子,下身是条浅紫色的石榴裙这等打扮,便是马府的侍妾姨娘也没这等光鲜了,脸上还抹了恰到好处的胭脂,人本就年轻,更显清秀美丽。

    她进了迎春院,欠身禀道:“小的是青花堂大奶奶屋里的小桠,请二奶奶去青花堂议事。”

    青花堂,是陈湘娟夫妇住的小院,这院子不大,听说旁处,两个侍妾姨娘带着自己的儿女挤一院,很是拥挤。

    谁让马大人妻妾众多,连儿女也是一大群。

    马庭妻小心翼翼地道:“不知大奶奶要议什么?”

    “商议马家新的后宅规矩,二奶奶若是不去,回头领不着月例等东西,可别怪小的没提醒。”

    小桠因着升了位,又到了马府,一看这马家的人还真不少,想着自己是陈湘娟身边的,连看人的眼光都有些变了,一副高高在上的模样。

    陈湘娟扫过众人,微眯了一下眼睛,问马家一个还算本分的婆子道:“人都来齐了?各房的主事、各院的姨娘……”

    婆子看了一下,道:“都来齐了。”

    陈湘娟扬了扬头,“现在开始,我要说一下马家后宅的新规矩。迎春院乃是大老爷、大太太的屋子,大太太已经不是马府的当家主母了,现在打理内宅的是我与闹春院的小太太,小太太掌管大厨房、花木房、杂库房,而我打理大库房、账房、绣房。

    从明日开始,大老爷的几房姨娘每月领例一两五钱,未满十三岁的爷、小姐一律领一两银子的月例。”

    有人议论了起来,来的除了各房的新管事,便是侍妾姨娘们。

    最得宠的七姨娘大声道:“大奶奶,我们几个以前都是领二两银子的月例。”

    “改成一两五钱的月例,你是嫌少吗?若是嫌少,你自个跟大老爷讨去,这马府是什么情况,你们比谁都清楚。我和大爷愿意养活你们这些吃闲饭的,你们一个个不知感激,就会添乱。

    我大奶奶可以禀报大老爷,就说七姨娘想攀高枝,那我便成全了她,叫了人牙来,另行高价转买就是。”

    七姨娘本想争取,没想陈湘娟张狂得连句好话都没有,直接就说要把她给转买了。

    她可还有一个三岁的儿子要照顾,她才不要离开这里。

    “姨娘屋里的大丫头,月领六百纹银子,粗使丫头、跑腿小厮一律降为四百纹银子。姨娘、庶弟、庶妹们,多是几人住一处院子,每个姨娘只能有一名服侍下人,庶弟们只能留一个服侍书僮兼小厮,庶妹们每人只配一名服侍丫头,每院另配两个粗使丫头、一个跑腿小厮。庶弟、庶妹的服侍下人月领六百纹。

    记住了,还有一个很重要的,若是下人犯错,扣其主子一半月例,严重者,扣主子一月甚至半年月例;另,相对的,要是主子犯错,也扣服侍之人的月例。

    从今儿开始,每院会另配一个管事婆子,管事婆子的任务是每日按时把定例饭食领回各院,再安排各院打扫、诸事。管事婆子领每月一两银子的月例,若是院中的粗使丫头、跑腿小厮犯过,便罚其月例。

    马府的情况,各位早有耳闻,这次各房核查账簿,都有些什么,大家心下也都清楚。

    我答应大家,待以后日子好过起来,会给大家增加月例,对于一些表现好、尽忠职守的下人,我也会另有奖赏。

    从即日起,大厨房每日晨食两样羹粥,三样小菜,备有包子、馒头,再一人配一个鸡蛋;午食是二荤三素再一样汤,备有米饭;晚食是一荤两素一样汤和米饭。要是有人不想在大厨房处,请你自行掏银子在各院小厨房里吃。”

    马庭妻看着四下,轻声道:“大嫂,你说了姨娘、庶弟、庶妹们的月例,那我们的呢?”

    “你们的?”陈湘娟含着笑。

    邓氏却先开口了,“二奶奶怎说这话,如今是我们在供养全府上下,二奶奶也是嫡媳奶奶,是不是也该学学大奶奶,拿自己的嫁妆银子出来养家?”

    其间一个穿茧绸的十三四岁小姑娘走出来,愤然道:“大嫂既可以给他们发月例,为什么不给我们发?昔日母亲与二嫂也曾养过家……那时可是给大……小娘也发过月例的。”

    邓氏这会子只作没听见,用手捋着头发,又摸了一下头那支红瑚的发钗。

    她现在虽是平妻,打扮比马夫人还要富贵三分。

    马夫人贴多少东西在养家上,她们不过是新回来的,就敢说这样的话。

    “为什么?”陈湘娟反问着,“二奶奶也有嫁妆,照着规矩她住在马府、吃在马府,这是不是该交一份供奉银子?”

    二爷娶妻纳妾,那是他的事,没道理让她这个做大嫂的给他养妾?

    哪怕是几两银子的月例,对于嫡次女的五小姐来说,那可都是一笔进项,她都已经很久没添置新裳,很久没上街了,就连去参加赏花宴都不敢去,就怕被别人给比下去。

    陈湘娟不由得笑了起来,“我与大爷成亲,是我婆母与翁爹张罗的婚事。”

    马夫人说过不会打理他们的婚事,最终也真没管。她这话的意思再是明显不过:我不会管给你们银子花,你们自己想法子。

    陈湘娟又道:“听江南的百姓们议论,你大姐因为欠了孙家八千两银子就做了填房,五小姐,该好好学学《女德》。”

    这是在提醒,也是在要胁五小姐,别以为你是嫡女,弄个不好,就与你那大姐一样,也是个出嫁后被人欺负的主。

    五小姐一脸俏脸涨得通红,过往仗着她的出身,没少欺负其他的庶出兄弟和妹妹,这会儿他们都在用讥笑的眼睛看着她。

    她咬了咬唇,垂首紧握着拳头:“母亲与二嫂是有嫁妆上的田庄生活,可我……总不能没个月例。”

    这传出去,她还要不要颜面。

    陈湘娟道:“有啊,你的月例找大太太与二奶奶要,迎春院那边我可不会管的,大太太是嫁妆丰厚的,也不屑来抢我这个做儿媳妇的,再说了,我也有自己的嫡亲婆母要孝敬,二奶奶也自会孝敬她的嫡亲婆母,哪需要我多此一举。”

    马庭妻气得不轻,“这么说,大嫂是不打算管我们了?”

    “我有说过不管吗?要我管可以,你们得向公中交一份银钱,不交供奉,我拿什么养活府中上下。你们是有收益进项的,与姨娘、庶弟、庶妹们能一样吗?

    你们不能给他们更好的,我给,我替他们娶体面妻子,寻风光婆家,但前提是,她们必须得给我安安分分、守规守矩的,姨娘们都有本事的人,我愿意出钱与他们一起做生意赚银子,也给他们替各自儿女赚聘礼、嫁妆的机会。

    至于二奶奶和大太太那边的人,需要我帮忙吗?”

    听听这话,摆明了就是告诉府中上下所有人,谁要是与她一条心,这好处自然不能少,还给做生意赚银子的机会,要是与她为难,对不起,她绝对不会管那人的死活,也休想花她一两银子。

    一时间,屋子里所有的人都有些神色激动,果然有钱就是好,马庆娶了个嫁妆丰厚的陈湘娟,一跃就飞上枝头了,好事一桩接一桩,而今还成了嫡长子。

    陈湘娟冷哼一声:“对于庶弟们,丑话我可得说得前头,成家了,你们就得自己学会赚钱营生,没成家的,只要有赚钱的本事,我也会帮衬一把,谁要是想做吃闲饭的,就得给我老老实实的。”R1152

 第255章 马府内宅

    ps:ps:鞠躬求粉红票!(*^__^*)有的话,投一张吧。

    她又继续道:“还有府里的妹妹们,我会写信回陈家,请我大姐姐送一个宫里的教引嬷嬷来教规矩,你们素日没事,就乖巧懂事地在家里待着,若有外出参加赏花宴、茶会的机会,我这做大嫂的,不是不通情理的,自会替你们安排,谁要是想在家里给我生夭蛾子、生是非、挑剥矛盾,对不起!那就到佛堂里住上一年半载。

    无论是哪个妹妹许了好人家,我这做大嫂的只会挑最好的红绸送去给她绣嫁衣,至于嫁妆么,也会看各人是否懂事、听话而置备了……”

    总之一句话:听我话的,与我一条心,我就给你准备得好,要是给我惹麻烦,许量一纹钱的嫁妆都不能有。

    这话说得硬气,更说得大声,屋子里的人听了这话,谁还敢与她对着来。

    二姨娘竟有些泪眼花花的,若是这大奶奶早两年过门,许她唯一的女儿就不会嫁给知县当贵妾了,虽说比马大小姐的日子过得好,可到底是个妾,上头有主母,说话都不敢大声。

    邓氏一脸肃色地附和道:“大/奶奶最是个能干、贤惠又仁义的,谁要上敢在后宅里惹是,我便第一个饶不得他。”

    回马府第一天,直接杖毙大库房的管事,还让各处的管事、小人去观刑。

    陈将脸转向一边。“对于未成家的庶弟、庶妹,每月可领一两又六百纹月例。对于成亲的庶弟,会读书的得潜心苦读。准备下届赴考。能赚钱的,就得设法赚钱。”

    有庶子提高嗓门,“大嫂,我会经商,那……你看……”

    “想让我拿钱给你经商么?”陈湘娟笑,“不瞒你说,我也会经商。但我的陪房有数十人,有擅厨艺的。我便开酒楼;有擅刺绣的,我就开绣庄;而有的最会侍弄庄稼,我就安顿到田庄上当庄头……”

    她根本就不需要他帮忙。

    不过,她还是忍不住问道:“你会做什么生意?”

    邓氏低声道:“我瞧着他长大的。他哪会做什么生意,倒是喜欢赌赙。”

    陈湘娟摇了摇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