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刘墉-把话说到心窝里-故事篇 >

第1章

刘墉-把话说到心窝里-故事篇-第1章

小说: 刘墉-把话说到心窝里-故事篇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把话说到心窝里
作者:刘墉


目录 
 
 
前言 
好话坏话只在一念之间 
处世篇 
第一章  开不了口的老王 
第二章  岳母万万岁 
第三章  老林的凯旋梦 
第四章  你听我说完哪 
第五章  一句话让你成功 
第六章  告诉你一个好消息 
第七章  谁是老交情 
第八章  无耻者豆的阴谋 
第九章  五场误会  
第十章  脱衣舞蹈家 
第十一章  乌龙大餐 
第十二章  那女人是谁 
第十三章  十个聪明人 
第十四章  餐桌上翻脸 
第十五章  小弟六点半 
第十六章  你为什么不早说 
第十七章  向左转向右转 
第十八章  妈妈桑万岁 
第十九章  请找我的代言人 
第二十章  肚脐上的金环子 
第二十一章  老龙翻船记 
第二十二章  落井下石 
第二十三章  作奸细的老于 
第二十四章  是谁当家 
第二十五章  你敢来压我 
第二十六章  老乔吃豆腐 
第二十七章  看谁耐得住 
第二十八章  受所包的报复  
 
幽默篇 
…… 
结语 
幽默就像太极拳 
后记 
大道理也能说成小故事 
    

 
 
 
前言 
 好话坏话只在一念之间 
 
 说件”鲜事”给你听—— 有个丈夫跟太太亲热,抚摸着太太,很有情趣地赞美:”妳的皮肤摸起来真细,绝不像四十岁的女人。”太太笑:”是啊!最近摸过的人都这么说。”  咱!一记耳光。丈夫吼道:”妳最近让多少人摸过?妳老实招来!” 太太摀着脸,哭着喊:”大家是这么说啊!每个护肤中心的小姐都这么说。” 这是真事,但是怎么看都像笑话对不对?问题是,当你细心观察就会发现,我们周遭充满这样的笑话。只因为一句话没说对,就把喜剧变成了悲剧,把眼看就要办成的好事变成了坏事。 “话”人人会说,只是不见得人人会说话;有话好说,只是不见得人人说好话。 不说好话的道理很简单——因为他没有多想一想。 举个例子: 最近我有个朋友,在他新居的后院搭了间工具房。 那工具房是买现成的材料,再自己拼装的,专门用来放剪草机、铲子、锄头这些整理花园的工具。 可是我这朋友兴高采烈地才拼装到一半,他的邻居竟然隔着墙喊:”你乱盖房子,是违法的。” 我这朋友气极了,跑到建管处去问,得到的答案是盖十呎乘十呎以内的工具屋,不违法;只有超过,才违法。 他回去量了量自己买的工具屋,是十呎乘十二呎,多了两呎,于是拿去退掉,换成合法的尺寸。  

工具屋搭好了,他跑来对我说: “我非要去糗糗我那邻居不可,我要告诉他中国人不好欺负,我去政府单位问过了,现在搭的绝对合法,欢迎他去告!” “你何必这么说呢?”我劝他:”您何不换个方式,对他说’真是谢谢你,幸亏你提醒我,不然我的工具屋多了两呎,因为违法得拆除,就白盖了。’你不是照样让他知道你去问过政府单位,现在是合法建筑了吗?”朋友想了想,觉得有理,照办了。结果不但没得罪邻居,还交上了好朋友。 再说个故事。 有个人和他太太为了一点小事吵架,要离婚,起因居然不但不是坏事,还是好事。 那一天,他太太买到一条上好的石斑鱼,特别打电话到办公室:”你离开办公室的时候,打个电话回来,我好下锅蒸,这石斑鱼,多一分钟少一分钟都不成。” 那太太想得很好,丈夫出门,她蒸鱼,丈夫进门,正好上桌。  

偏偏她丈夫下班的时候,才打完电话,说要出门了,就碰上个客户突然造访,耽误了二十分钟。 “糟了!”送走客户,丈夫心想,赶紧又拨个电话回家:”对不起,临时有事,现在才能走。” 太太一听,在那头跳了起来:”什么?你还在办公室?你不知道鱼凉了不好吃吗?你知道这条石斑鱼多少钱吗?” 丈夫没多吭气,匆匆忙忙开车赶回去,一路想,一路急,加上晚了,饿,胃都急疼了,路上还差点撞了人。进门没好气地说了一句:”鱼凉了就凉了嘛!热热不就得了?” 太太也没好气:”你是没命吃好鱼,以后就给你吃凉的。” 两个人当然”吵翻了”,拉开嗓子吼,把孩子都吓哭了,一条好好的石斑鱼,放在桌上,谁都没吃,还差点离了婚。 你说,他们是会说话吗? 如果那作太太的,能像我那搭工具屋的朋友,换个角度说:”别急!别急!鱼凉了,微波炉热一分钟就成了,开车小心点,我们等你。” 那丈夫不是会感激老婆的体贴吗? 会说话与不会说话,常在那一念之间。 一念之间,他懂得忍、懂得退一步想,想想坏话怎么好说,狠话怎么柔说,就可能有个喜剧的结局。 那一念之间,他毫不考虑地脱口而出,则可能是个悲剧的结尾。 虽然许多人赞美我口才好,但是我从不这么认为,而且觉得自己年轻的时候总是说错话。即使到今天,我每天晚上还是常把白天说的话想一想,检讨一下,是不是有不妥当,或者”有更好的说话方法”。 正因此,在这本书里我提出的案例,都是最真实的,发生在大家身边的小事。 而由那些小事里,常能见到大学问;由那些简单的话语中,常能触及心灵的深处。 现在,就让我废话少说,打开话匣子,把话说到心窝里!    
 
 

 
 
 处世篇 
    
 
 

 学写作的人应该先学“什么东西不写”, 学说话的人应该先学“什么时候不讲”。 
 
 
 第一章  开不了口的老王 
 
 “先生是第一次来我们社区?”小姐钻进车。老王没说话,只伸出两根手指。 “噢!第二次了。”小姐把眼睛睁得好大,“上一次是??” 老王还是没搭腔,只耸耸肩笑笑。小姐指着前面的车道,请老王转进去,门口有个警卫,先伸手拦了一下,看小姐探出头打招呼,赶紧又敬个礼,把栅门打开。 “我们现在到的是 A 区,”小姐下车,带老王到电梯,“也就是整个社区的中心点。”  
 
 

进电梯,小姐伸着手指,犹豫了一下:“我们现在只剩下三个保留户,五十坪、八十坪和一百坪,您要??” 老王伸出一根手指。小姐又把眼睛睁得好大,按了十二楼的钮,再转过身,歪着头盯着老王,笑嘻嘻地说:“先生看来好有威仪,您一定是个大老板、董事长吧?” 老王点点头。小姐扑哧笑了出来,拍了一下自己的脑袋:“我真笨,还没问您贵姓呢。” 老王伸左手,用右手在上面画了三横一竖。 “噢!王董事长。失敬!失敬!” 小姐带着老王,一间一间参观。 “这原来是样品屋,也是全区视野最好的一户,本来不想卖的,”小姐扭扭脖子,撅撅嘴,“可是,可是您知道最近建筑业不景气,我们只好割爱了。”看老王没说话,又加一句,“而且是大减价割爱。”老王还是没吭气,小姐又跟上来说,“您不是来过吗?那您一定知道我们以前的价钱喽!” 老王点点头。老王是知道以前的价钱,因为 
 
 

他商场的老朋友老孙就住在这栋楼里。老王也确实是第二次来,只是上一次不是看房子,而是去贺老孙的乔迁之喜。这房子的格局跟老孙的一模一样,所以不用小姐带,老王已经很清楚什么地方是阳台,什么地方有热水器,什么地方是后门,以及专供服务人员出人的电梯。但是他特别到阳台上去看了一眼,绕着那大大圆圆的冷气主机转了一圈,摇摇头,又指指自己耳朵。 “吵!对不对?”小姐说,“你真内行。我们也觉得,只是没有别的地方好放。” 老王点点头,他确实觉得吵,虽然今天冷气没开,但是上次在老孙家打麻将,冷气主机就在旁边,隔一下就觉得窗外一震,令他很不舒服。参观完毕。 “您要不要再看看七楼八十坪的?”小姐问。老王摇摇头,小姐就按二楼,带老王到销售中心的办公室。电梯刚开,居然已经跑出个自称陈经理的中年男士:“欢迎!欢迎!王董请进。”想必刚才小姐已经偷偷打了手机。老王进去,张望了一下。  
 
 

“我们销售就快结束了,人员已撤走了大半,现在只有最后三户,也是最好的三户。”陈经理说。小姐端来咖啡,老王没碰,下午拔牙,嘴里还咬着一块棉花。他翻了翻彩色的大楼简介,又指指表。小姐赶紧对陈经理说:“王董对我们社区已经很熟了。” 老王点点头,指了指价目表,摇了摇手指,掏出笔写了几个字:“给我一个价钱。 ” 没二十分钟,老王已经回到家。 “怎么样?”老婆兴冲冲地开门,“你是不是看了十二楼那一户,比老孙家还棒的那一户?他们开价多少?”看看时间,能说话了。老王掏出嘴里的棉花问老婆:“他们又要你多少?” “当然比你更便宜,我上午是跟孙太太去的,由陈经理亲自接待。”老婆拿出一张纸,“一坪四十五万,比孙太太当初买,足足便宜三万。你多少?”一把抢去老王手里的价目表,看一眼,叫了起来,“什么?四十三万?” 
  
 
 

 有话好说 
 有话好说大家听过一句话 “雄辩是银,沉默是金。” 且不论这句话对不对,在我们研究“要怎么说话”之前,应该先了解“要怎么不说话”。 老王看房子,从头到尾,没说半个字,甚至没花半个钟头,却可能比那些自以为聪明、有关系、充内行的人,获得更好的“待遇”。 这就因为“沉默是金”。 那沉默不代表没有声音,而显示了他的“深藏不露”。偏偏在那深藏不露之中,他又透露了一些令对方困惑的消息。 哪些消息? 他让对方知道了他的身份,知道他是第二次去,知道他对屋子的情况十分了解,知道他清楚行情。甚至让对方知道“他清楚那房子的缺点”。 相对的,销售公司却对老王一无所知。  
 
 

也可以说,销售公司在“明处”,老王在“暗处”。当老王离开,销售公司的人就再也抓不住他。当“开出价钱”不合意时,这个好主顾就可能永不回头。 
 
 熟人不如生人 
 老王的太太跟着孙太太一起去问价钱,情况就不一样了。 从王太太的角度想,孙太太是朋友,又是那里的住户,当然跟销售中心的人熟,也当然应该得到“好价钱。”可是,从销售中心的角度会怎么想呢? 当年,孙太太一坪四十八万买的房子,位置还不如现在推出的“保留户”。现在景气不佳,跌了价,告诉孙太太四十五万,已经不好意思,还能说四十三万吗? 还有,人来了,是孙太太的朋友,今天谈不妥,只要房子卖不掉,还可以再经由孙太太找回王太太: 
 
 

“大家交个朋友嘛!有话好说,不急着决定嘛!价钱还可以谈嘛!您认为多少可以买?” 了解了这个心理,你就要知道,买东西,除非你是“圈里人”,你最好的方法就是深藏不露。说得更明白一点 你应该抓紧机会,单刀直入、废话少说。 
 
 如果你是黔驴。就最好别献技 
 废话少说,是学说话的首要功课。世上许多事办砸,都因为说了废话。 且不讲说废话造成的“口舌纠纷”,最起码,说废话使你浪费了时间、精力,更暴露了自己的弱点。 你听过“黔驴之技”的故事吗? 
 贵州省没有驴子,有人运了一头驴子去,因为没用处,就放在山脚下。  
 
 

没见过驴子的老虎,看见驴子长得那么高大,不敢靠近,只敢躲在树林间偷看。 有一天驴子大叫了一声,把老虎吓得跑出去好远。隔一阵,老虎看接下来没什么动静,才又靠近驴子。驴子生气了,伸出后脚踢了老虎一下。 老虎高兴地想:“哈哈!原来你的本事不过会踢而已。”于是一扑而上,咬死了驴子。 
 看了这个故事,你该了解,如果你不内行,或是只不过“半内行”,最好少说话,因为很可能你简简单单半句话,就显示了你的不内行,表现了你的“黔驴之技”。 更重要的,是当你多说话,或故作内行的时候,也是你最容易闪神的时候,因为你的“神”都拿来充内行了,在其他方面就少了戒备。 不信?下一章再说个买房子的真实故事给你听。 
    
 
 

 当响尾蛇摇它尾巴的时候, 你要小心的是它的头。 
 
 
 第二章 岳母万万岁 
 
 “天哪!”当房地产掮客宋小姐打开大门,小张简直呆住了!白色大理石门厅,镶着绿色和红色花岗石的“马赛克”,两层楼高的大厅里,挂着耀眼的巨型水晶灯。远远的落地玻璃窗外,是一片草地和浓荫。 “这马赛克是请意大利师傅来做的,据说单单前厅地面,就做了一个半月。”宋小姐指着其中绿色的石头说,“这叫 EmPress Green。”又指着米黄色透明的石头说,“这叫 Honey Onyx。” “对!对!对!Honey!就是蜂蜜的颜色,” 
 
 

小张接过话来,蹲下去,指着绿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