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愚者与智者的48个差距 >

第15章

愚者与智者的48个差距-第15章

小说: 愚者与智者的48个差距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有目标的活动无异于梦游,没有目标的生活只不过是一种幻象。许多人把一些没有目标的活动错当成人生的方向,他们花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最后还是哪里都到不了。要攀到人生山峰的更高点,当然必须要有实际行动,但是首要的是找到自己的方向和目的地。如果没有明确的目标,更高处只是空中楼阁,望不见更不可及。如果我们想要使生活有突破,到达很新且很有价值的目的地,首先一定要确定目的地是什么。只有设定了目的地,人生之旅才会有方向、有进步、有终点、有满足。
智者都各有一套明确的目标,都已制订出达到目标的计划,并且花费最大的心思和付出最大的努力来实现他们的目标。
社会无疑具有强大的同化作用,使得我们许多人都背离了人生的真谛,丧失了真情和本性。但唯有我们自己真正想要的,才能使我们得到满足。放弃了自身的愿望和需要,我们就会变得麻木不仁,对任何事都无动于衷。
每个人都做过梦。都希望“美梦成真”,然而,做梦的年龄过了之后,面对现实,为什么会有惆怅或失落?那是因为你没有为实现那个梦想而去努力。
人一旦有梦想、有目标,自然就会为了实现它而发挥更大的心力。这是为什么呢?在为实现理想而奋斗的过程中,人生的乐趣已在其中,而生活就会更加的精力充沛,此时人类原已潜在的脑力也会得到发挥。经常有意识地创造出这样的状况,使人生更成功、更丰富且充满乐趣的原则,就是所谓的目标催化作用。
明确的目标让人们有所适从、有了方向感,指导人们的行动,否则我们在生活中就真的像无头苍蝇一样到处乱窜。当我们有了目标与方向,就有了使自己不断前进,不断成长,开创新天地,发挥创造力的精神动力。要设立目标需要努力自律。智者一旦建立好了目标,就会投入更多的努力来逐步实现它,并督促人生的航标不脱离目标以及不断给自己设定新的目标。设定和实现目标要花费很多的努力和自律,所以愚者干脆就不设目标,任由现状,得过且过,或是虽然有目标却懒得去实现。光有目标并不能使我们不断朝前迈进,还要有行动计划的配合才行。目标的树立是使我们明确方向,而行动计划则告诉我们该怎么做,做什么才能到达我们想要去的地方,而行动计划确定了我们追求目标时所要投入的活动。 
上一页 。。  下一页


愚者与智者的48个差距>正文回目录
第42节:高效率做事(3)
作者: 萧萧

在生活中,我们只有树立明确的目标,投入实际的行动,才能收获成就感和满足感。
愚者的生活最容易朝没有阻力、潮流所向之处盲目前进;智者拥有明确的目标,大大简化了每天为成功而努力做出上百个决定的过程,知道自己往哪里去,所以很快地决定了自己的行动价值,实现自己的目标。
26.智者善于制订计划,愚者眉毛胡子一 把抓
计划是为实现目标而需要采取方法、策略,就像打仗一样,我们的目标是要打败敌人,取得胜利,但是如何才能打败敌人,实现这个目标,这需要根据敌我双方的情况做一个比较,然后再进行谋划,如何以己之长攻敌之短来取得胜利。所以,只有目标,没有计划,往往会顾此失彼,或多费精力和时间。比如走路,我们要去一个地方(目标),但到达那个地方,有好多条路,交通工具也有多种,如步行、骑车、坐飞机、轮船等,那么究竟走哪条路,借助哪种交通工具能最快到达那个地方,这就不得不思考,这就需要计划计划,如果盲目行动,可能会走弯路,浪费时间,所以计划是实现目标的一个重要阶段。
智者有了目标后,便为实现目标进行周密、详细的计划,分轻重缓急、主次环节,先怎样做,后怎样做,中间遇到问题怎样解决等,都做到心中有数;而愚者就是有了目标,也不会考虑到这些,他们不管三七二十一,眉毛胡子一把抓,很多时候是抓住芝麻,丢了西瓜,耽误了时间,浪费了钱财,结果弄得很狼狈。所以为完成某个目标,合理的计划是很有必要的。
1984年,在东京国际马拉松邀请赛中,名不见经传的日本选手山本出人意料夺得了世界冠军。当记者问他凭什么取得如此惊人的成绩时,他说了这么一句话:“凭智慧战胜对手。”当时,不少人都认为这个偶然获得冠军的矮个子选手是在“故弄玄虚”。
10年以后,这个谜底终于被解开了。山本在他的《自传》中是这么写的:“每次比赛之前,我都要乘车把比赛的路线仔细看一遍,并把沿途比较醒目的标志画下来。比如第一个标志是银行;第二个标志是一棵大树;第三个标志是一座红房子……这样一直画到赛程的终点。比赛开始后,我就以跑百米的速度,奋力地向第一个目标冲去,过第一个目标后,我又以同样的速度向第二个目标冲去。起初,我并不懂这样的道理,常常把我的目标定在40千米外的终点那面旗帜上,结果我跑到十几公里时就疲惫不堪了。我被前面那段遥远的路程给吓倒了。”
山本将大目标分解为多个易于达到的小目标,一步步脚踏实地,每前进一步,达到一个小目标,使他体验了“成功的感觉”,而这种“感觉”将强化了他的自信心,并将推动他发挥稳步发展潜能去达到下一个目标。
大成功是由小成功所累积。智者善于计划,他们都是在达到无数的小目标之后,才实现他们伟大的梦想。不放弃,就一定有成功的机会,如果放弃,就已经失败了。为实现目标而做出计划,不怕艰苦,不懈努力,迎接自己的便将是成功。
有了切实可行的目标后,在思路上要分清轻与重、缓与急,如果随意地胡乱瞎抓一气,没有一个全盘的计划,结果只能是“事倍功半”,甚至是“劳而无功”。
在计划决策上要抓住目标的根本去实施和完成,不能不分主次,甚至把力气都使用到次要方面,造成一事无成的局面。
有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位农夫上山去砍树,到了山上后,忽然想到脚上的草鞋很陈旧了,于是匆匆忙忙地搓绳打草鞋,忙完草鞋又检查斧锯,发现斧子太钝,锯子已锈,于是又回来重新订购斧子和锯子,又嫌新斧子的材质不好……等到他万事俱备准备再次出发时,大雪已经封山。于是农夫就抱怨:“我的运气真是不好。”
其实这个农夫的问题不在于运气的好坏,而是他在确立目标时没有一个完整的计划。他的目标是在大雪封山之前完成砍树的任务,鞋子的新与旧并不重要,斧子太钝、锯子已锈可以立即动手磨快,并不需要订购新的。正是由于偏离目标的思考和决定,导致了砍树的目标落空。人生目标的追求与实现也是同样的道理。 
上一页 。。  下一页


愚者与智者的48个差距>正文回目录
第43节:高效率做事(4)
作者: 萧萧

我们可以有许多目标。但是如果各个目标之间是完全分离的,没有联系,东一榔头,西一棒槌,最终的成功效果,只是各个目标的简单相加,毫无整体优势可言。古人言:“不谋全局者,不足与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与谋一时。”因此,成功目标,应该是一个完整的行动计划,即人生目标领导下的各个远、中、近期目标,大目标之下的各类中小目标。各目标之间,还应该有很强的逻辑性。每一个小目标都是人生目标的分解,都是远大目标的“基因”和缩影,而每一个小目标的变化和调整,都会对整个目标体系产生积极的影响。
生活中我们有这样的经验:当我们从高层楼上跑下来后,发现有一件重要的东西还没有拿,于是又噔噔地跑上楼去;好不容易下了楼,钻进出租车时,又感觉好像家门没有关,于是再次跑上楼去。反反复复,想节省一点时间,结果却浪费了时间。
这就是典型的盲动症。为什么不仔细地想一想呢?
对每一个行业的每一个人来讲,都应该在行动开始之前,在心里对事情有个预测,什么可行?什么不可行?需要花费多大人力和物力?做了这样的预测,你就可以为自己制订一个全盘的计划,你就可以有目的地支配事情的发展或掌握资金的动向与使用时机。如果事前没有详尽的计划,你就会在事情进行到中途时,猛然发现缺少什么或根本不可行,结果浪费了人力、物力和财力,行动完全处于失败状态。
愚者的悲哀就在于往往会先拟定一大堆目标,然而却没有一个完成目标的具体合理的计划,所以这些目标是不会达到的。
一个没有期限的理想或是目标,效果是非常有限的。
千万不要靠运气过生活,一定要靠目标和计划,这是智者成功的必备条件,也是每一个成功者不断在做的事情。每一个成功者都有明确的目标,同时他们都具有具体可达成的计划和期限。
也许你有十个、二十个目标,也许只有一个。不管这些目标有没有可能实现,全部把它写下来;先不要设定期限,而是从全部目标中选出二到三个最重要、最想在今年达成的目标,再选出其中一个最重要的为核心目标。
所谓核心目标,就是你在今年最想达成的目标,选出核心目标之后,再把其他几个依照优先顺序排列。当你完成这些步骤时,你已经有四个非常明确的目标,而且是依照优先顺序来排列的。
愚者设立过人生目标,可是他们没有排定优先顺序,因此他的时间管理不当,常在同一个时间眉毛胡子一把抓,做很多的事情,结果效率不佳。他们非常忙碌,感觉到压力非常大,可是当目标达成时,却没有很大的成就感,原因就出在他们没有对目标做出合理的计划。
智者对目标完成后期限也作了细致的计划,而愚者没有这样做。每一个目标都需要有具体的期限,然后再把每一个期限分割出每一个月的工作——如果你8月份要达成核心目标,那要制定出在1月份要达成哪些事情,在2月份要达成哪些事情,在3月份要达成哪些事情,等等。有这样的一个计划方式,会让智者的生活更有系统,更有规律,会使他们感觉凡事更轻松,更能够事半功倍。成功的机会,也会有非常大的提升。
所以,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要像智者的方式那样,当有了目标之后,就制订出一个详细的计划,把计划依照优先顺序排列好,这样会使达到目标的机率大幅度地提升,这也是每个成功者所做的事情。
27.智者与人有效合作,愚者喜欢单打独斗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这是人们从古至今的生活中得出的宝贵经验。要想成就一番大事,必须靠大家的共同努力。在现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环境中,只靠一个人打拼天下是不现实的,我们必须要有与人团结合作的精神,才能够发挥集中的优势,在事业上取得成功。
智者深谙其中道理,他们广结人缘,与人有效合作,借助他人的力量,很容易使自己在事业上获得成功。 
上一页 。。  下一页


愚者与智者的48个差距>正文回目录
第44节:高效率做事(5)
作者: 萧萧

俗话说:“七分努力,三分机遇。”我们一直相信“爱拼才会赢”,但偏偏愚者累死累活地干了一辈子,也不得出人头地,他们之中不乏有精湛的技术、很强的个人能力,但是,他们却靠自己单打独斗,不善于与他人合作,没有别人,特别是没有“贵人”的帮助下,使愚者陷入孤立之中,很快便会被竞争的大潮所淹没。
有这样一则寓言故事,对我们很有启发意义:
一日,老虎和猴子一块儿聊天。
老虎对猴子说:“听说人类是猴子变的,但我劝你们千万别变成人。”
“为什么?”猴子诧异地说,“人的衣食住行,样样比我们强。”
“真是笑话,”老虎大吼了一声,“人们哪一样比得上我?”
“先说吃吧,他们吃生的怕拉肚子,吃肉又嫌油腻,吃少了营养不良,吃多了又怕发胖。”
“对!对!人类的‘食’真的不如你。”猴子很服气地恭维道:“那么穿衣服呢?”
“那是因为他们天生光溜溜的,不穿衣服一定会挨冻。”老虎笑着说。
“太有道理了,”猴子忍不住鼓起掌来,“但是人类有自己的房子啊!”
“他们的水泥洞,几十家用一个大门,有什么好的。”老虎接着说,“举个例子吧,只听说大楼失火,一次可烧死几十人,总没见过森林失火,老虎被烧死在洞里吧?”
“还是你们老虎高明,”猴子说,“但是,没见过你们老虎开汽车呀?”
“那是因为人类体质差,跑不快,又走不远,才开车的。而且,机器出故障不能开,油用完了不能开,上山更不能开。”
“对,对。”猴子一连说了几十个“对”。但就在这个时候,远远突然传来砰砰的枪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