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六十八个超级经典小故事3_我的最爱 >

第2章

六十八个超级经典小故事3_我的最爱-第2章

小说: 六十八个超级经典小故事3_我的最爱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这在真实生活中是行不通的。” 

      他们要求李是否能在洛杉矶街头拥抱路人。大批的电视工作人员,尾随李到街头进行探访。首先李向经过的妇女打招呼:“嗨!我是李夏普洛,大家叫我‘抱抱法官’。我是否可以用这些爱心和你换一个拥抱。”妇女欣然同意,地方新闻的评论员则觉得这太简单了。李看看四周,他看到一个交通女警,正在开罚单给一台BMW的车主。李从容不迫地走上前去,所有的摄影机紧紧跟在后面。接着他说:“你看起来像需要一个拥抱,我是‘抱
      抱法官’,可以免费奉送一个拥抱。”那女警接受了。 
      那位电视时事评论员出了最后的难题:“看,那边来了一辆公共汽车。众所皆知,洛杉矶的公共汽车司机最难缠,爱发牢骚,脾气又坏。让我们看看你能从司机身上得到拥抱 吗?”李接受了这项挑战。 

      当公车停靠到路旁时,李跟车上的司机攀谈:“嗨!我是李法官,人家叫我‘抱抱法官’。开车是一项压力很大的工作哦!我今天想拥抱一些人,好让人能卸下重担,再继续工作。你需不需要一个拥抱呢?”那位六尺二、二百三十磅的公车司机离开座位,走下车子,高兴地说:“好啊!” 

      李拥抱他,还给了他一颗红心,看着车子离开还直说再见。采访的工作人员,个个无言以对。最后,那位评论员不得不承认,他服输了。 
      一天,李的朋友南西·詹斯顿来拜访他。她是个职业小丑,身着小丑服装,画上小丑的脸谱。 
      她来邀请李带着“拥抱装备”,一起去残疾之家,探望那里的朋友。 
      他们到达之后,便开始分发气球、帽子、红心,并且拥抱那里的病人。李心里觉得很难过,因为他从没拥抱过临终的病人、严重智障或四肢麻痹的人。刚开始很勉强,但过了一会儿,南西和李受医师和护士的鼓励之后,便觉得容易得多了。 

      数小时之后,他们终于来到了最后一个病房。在那里,李看到他这辈子所见过情况最糟的34个病人,顿时他的情绪变得十分复杂。他们的任务是要将爱心分出去,点亮病人心中的灯火,于是李和南西便开始分送欢乐。此时整个房间挤满着被鼓舞的医护人员。 

      他们的领口全贴着小红心,头上还戴着可爱的气球帽。 
      最后李来到最后一个病人李奥·纳德面前。李奥穿着一件白色围兜,神情呆滞地流着口水。李看他流着口水时,对南西说:“我们跳过去别管他吧!”南西回答:“可是他也是我们的一分子啊!”接着她将滑稽的气球帽放在李奥头上。李则是贴了一张小红心在围兜上。他深呼吸一下,弯下腰抱一下李奥。 

      突然间,李奥开始嘻嘻大笑,其它的病人也开始把房间弄得叮当作响。李回过头想问医护人员这是怎么一回事时,只见所有的医师、护士都喜极而泣。李只好问护士长发生什么事了。 

      李永远不会忘记她的回答:“23年来,我们头一次看到李奥笑了。” 
      让别人的生命有一点不同,有一点亮光是何等简单啊! 
                                                                 
       (杰克·坎菲尔、马克·汉森) 
      
      六十二、我是重要的 
      尊敬别人的人,同样会受到别人的尊敬。正像站在镜子前面一样,你怒他也怒,你笑他也笑。 
      一位在纽约任教的老师决定告诉她的学生,他们是如何重要,来表达对他们的赞许。 
      她决定采用我所提倡的一种作法,也就是将学生逐一叫到讲台上,然后告诉大家这位同学对整个班级和对她的重要性,再给每人一条蓝色缎带,上面以金色的字写着:“我是重要的。” 

      之后那位老师想做一个班上的研究计划,来看看这样的行动对一个社区会造成什么样的冲击。她给每个学生3个缎带别针,教他们出去给别人相同的感谢仪式,然后观察所产生的结果,一个星期后回到班级报告。 

      班上一个男孩子到邻近的公司去找一位年轻的主管,因他曾经指导他完成生活规划。
      那个男孩子将一条蓝色缎带别在他的衬衫上,并且再多给了2个别针,接着解释,“我们正在做一项研究,我们必需出去把蓝色缎带送给感谢尊敬的人,再给你们多余的别针,让他们也能向别人进行相同的感谢仪式。下次请告诉我,这么做产生的结果。” 

      过了几天,这位年轻主管去看他的老板。从某些角度而言,他的老板是个易怒、不易相处的同事,但极富才华,他向老板表示十分仰慕他的创作天分,老板听了十分惊讶。 

      这个年轻主管接着要求他接受蓝色缎带,并允许他帮他别上。一脸吃惊的老板爽快地答应了。 
      那年轻人将缎带别在老板外套、心脏正上方的位置,并将所剩的别针送给他,然后问他:“您是否能帮我个忙?把这缎带也送给您所感谢的人。这是一个男孩子送我的,他正在进行一项研究。我们想让这个感谢的仪式延续下去,看看对大家会产生什么样的效果。” 

      那天晚上,那位老板回到家中,坐在14岁儿子的身旁,告诉他:“今天发生了一件不可思议的事。在办公室的时候,有一个年轻的同事告诉我,他十分仰慕我的创造天分,还送我一条蓝色缎带。想想看,他认为我的创造天分如此值得尊敬,甚至将印有‘我很重要’的缎带别在我的夹克上,还多送我一个别针,让我能送给自己感谢尊敬的人,当我今晚开车回家时,就开始思索要把别针送给谁呢?我想到了你,你就是我要感谢的人。 

      “这些日子以来,我回到家里并没有花许多精力来照顾你、陪你,我真是感到惭愧。
       
      有时我会因你的学习成绩不够好,房间太过脏乱而对你大吼大叫。但今晚,我只想坐在这儿,让你知道你对我有多重要,除了你妈妈之外,你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人。好孩子,我爱你。” 

      他的孩子听了十分惊讶,他开始呜咽啜泣,最后哭得无法自制,身体一直颤抖。他看着父亲,泪流满面地说:“爸,我原本计划明天要自杀,我以为你根本不爱我,现在我想
      那已经没有必要了。” 
      
      六十三、礼物 
      爱是不会老的,它留着的是永恒的火焰与不灭的光辉,世界的存在,就以它为养料。 
                                                                               
                     ——左拉 
      这个感人的故事,发生在一辆公车上,公车沿着南方偏僻公路蹒跚而行。 
      车子里的乘客,有位瘦弱的老人,手里握着一束鲜花,车过教堂时,上来一个少女,目不转睛地看着老人的鲜花。 
      到了老人快要下车时,他忽然冲动地将自己手中的鲜花推向少女的怀中。他赶忙解释说:“我看得出来你很喜欢这束花,我想我太太也会很高兴你拥有这束花的。我会告诉她我把花送给你了。” 

      那女孩接受那束花后,目送老人下车,看着他慢慢走到一座小公墓的门口。 
      
      六十四、哥哥的心愿 
      人在心中应该设身处地想到的,不是那些比我们更幸福的人,而只是那些比我们更值得同情的人。 
                                                                               
                                   ——卢梭 
      圣诞节时,保罗的哥哥送他一辆新车。圣诞节当天,保罗离开办公室时,一个男孩绕着那辆闪闪发亮的新车,十分赞叹地问:“先生,这是你的车?” 
      保罗点点头:“这是我哥哥送给我的圣诞节礼物。”男孩满脸惊讶,支支吾吾地说:
        “你是说这是你哥哥送的礼物,没花你半毛钱?我也好希望能……” 
      当然保罗以为他是希望能有个送他车子的哥哥,但那男孩所谈的却让保罗十分震撼。
      “我希望自己能成为送车给弟弟的哥哥。”男孩继续说。 
      保罗惊愕地看着那男孩,冲口而出地邀请他:“你要不要坐我的车去兜风?” 
      男孩兴高采烈地坐上车,绕了一小段路之后,那孩子眼中充满兴奋地说:“先生,你能不能把车子开到我家门前?” 
      保罗微笑,他心想那男孩必定是要向邻居炫耀,让大家知道他坐了一部大车子回家。
      没想到保罗这次又猜错了。“你能不能把车子停在那两个阶梯前?”男孩要求。 
      男孩跑上了阶梯,过了一会儿保罗听到他回来的声音,但动作似乎有些缓慢。原来他带着跛脚的弟弟出来,将他安置在台阶上,紧紧地抱着他,指着那辆新车。 
      只听那男孩告诉弟弟:“你看,这就是我刚才在楼上告诉你的那辆新车。这是保罗他哥哥送给他的哦!将来我也会送给你一辆像这样的车,到那时候你便能去看看那些挂在窗口的圣诞节漂亮饰品了。” 

      保罗走下车子,将跛脚男孩抱到车子的前座。满眼闪亮的大男孩也爬上车子,坐在弟弟的旁边。就这样他们三人开始一次令人难忘的假日兜风。 
      那一次的圣诞夜中,保罗才真正体会耶稣所说的“施比受更有福”的道理。 
                                                                               
             (丹·克拉克) 
      
      六十五、勇 气 
      只要能生死相共,便是痛苦也成为欢乐了。 
                                ——罗曼·罗兰 
      
      “你认为我很有勇气?”她问道。 
      “没错,你很有勇气。” 
      “如果我有几分勇气,那也是因为经过几位良师的启蒙,我可以举一位给你听听。 
      多年前,我曾在史丹福医院担任义工,那时认识了一个叫丽莎的小女孩。她身患重疾,病情十分罕见,唯一能挽回她性命的机会,便是接受五岁幼弟的输血,因为她弟弟也曾罹患此病,后来奇迹般地被救活,现在体内产生出了能对抗病毒的抗体。医生向这个小男生解释了情况,问他是否愿意输血给姐姐。我见他只迟疑了半秒钟,便深深地吸口气说:‘如果能救活丽莎,我愿意。’ 

      “进行输血时,他静静躺在姐姐身旁,见到姐姐双颊恢复红润,他不禁面露微笑。 
      但接着他收起了笑容,脸色苍白地望着医生,用颤抖的声音问道:‘我会马上死掉吗?’” 
      “原来他年纪太小,误解了医生的意思,以为要将全身的血都输给姐姐。” 
      “是的,我学到了什么叫勇气,”她补充道:“因为我见到了一个榜样。” 
                                                                      (丹·米尔曼) 
       
      六十六、大声说出你的爱 
      谁要是不会爱,谁就不能理解生活。 ——高尔基 
      有次我受邀前往外地,发表有关高效率管理的演讲。抵达当晚,主办单位的几个人请我吃饭,顺便聊聊明天来听演讲的是些什么听众。 
      艾德显然是这几个人的龙头老大,块头很大,声音十分低沉。他告诉我,他是家大型国际企业的经理,主要职责是到一些分公司,去处理公司内部较为棘手的人事问题,终止一些高级主管的聘用。 

      “乔,”他说:“我十分期待明天的演讲,因为这些人在聆听过你的高见后,就会知道我的管理方式是正确的。”他得意地对我笑道。 
      我微笑不语,因为我知道明天的情况绝对与他想象的大不相同。 
      第二天,艾德表情木然地听完全场演讲,然后一言不发地离开会场。 
      三年后,我重返旧地,向相同的听众发表另一篇有关管理的演讲,我在听众群中又发现了艾德。就在演讲即将开始前,他突然站起来,扯着喉咙问我:“乔,我能先讲几句话吗?” 

      我打趣地说:“当然,你身材如此魁梧,你爱讲几句就讲几句,我不敢拦你。” 
      艾德于是开口:“在座的各位都认识我,其中有些人还知道我近来的改变,今天我想把亲身的体验与各位分享。乔,想必我这番话会让你感到欣慰。” 
      “三年前的一场演讲里,乔曾表示,若想培养坚韧的意志,首先就该学习向身旁最亲近的人说声我爱你。起初我对这点颇不以为然,心想这种肉麻兮兮的话和意志坚韧能扯上什么关系?乔说坚韧与坚硬不同,坚韧如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