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异时空之大中华 >

第369章

异时空之大中华-第369章

小说: 异时空之大中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将与英法海军共同使用这些基地。在第二种可能,即波兰或罗马尼亚遭到攻击的情况下,苏联政府(在已经取得苏军过境的许可时)将“投入等于英法两国直接抗击德国的全部兵力的军事力量”。第三种可能是俄国受到通过芬兰、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而来的攻击。在这种情况下,法英两国必须立即对侵略者宣战,并投入“相当于苏联将投入的力量的百分之七十的兵力”。波兰也必须参战,并给予俄**队通过的权利。

    8月16日,伏罗希洛夫拒绝了杜芒克的一项建议,即可以根据苏联参谋长在头一天扼要说明的各种可能要被采用的方案草拟一个文件。他说,在得到对于军队通过波兰和罗马尼亚的问题的一个满意的答复以前,继续会谈是毫无用处的。所以他认为在17日关于俄国空军的发言作过之后,会议最好就无限期地休会。17日,伏罗希洛夫还是坚持他的必须休会的决定。但是杜芒克和德拉克斯争辩说,无限期的休会几乎肯定会引起报纸上关于会谈破裂的报道;这才终于使他同意把8月21日定为下一次会议的日期。

    到了21日,杜芒克和德拉克斯仍没有收到他们的政府关于俄**队过境问题的指示,于是德拉克斯提议会谈再延期一两天。但伏罗希洛夫坚持会谈应如期举行,因为他要作一项声明。声明的大意是说,谈判应再休会“一个较长的时期”。伏罗希洛夫的借口是,他和他的同事们正忙于秋季演习的事。事实上,当然是想在里宾特洛甫来访期间把同西方的谈判暂时搁一搁。不过,伏罗希洛夫又说,如果接到了对他提出的“基本问题”的肯定的答复,那么谈判仍可以随时立即恢复;如果答复是否定的话,那他看不出还会有“什么复会的机会”。德拉克斯代表两国代表团勉强同意了伏罗希洛夫休会的提议,但要记录:英法两国代表团

    是为了谈判和制定一项军事行动的协定而被邀请到这里来。所以我们很难理解你们邀请我们两个代表团来莫斯科的这种做法,因为你们的意图显然是想立即向它们提出一些难以解决的政治问题。苏联当局一定很清楚,要回答这些问题,就不可避免地需要请示我们的政府。……很明显,这将造成迟误,而迟误从任何角度来看,都确实是要不得的。法国和英国代表团因此对于已经造成的迟误不能负任何责任。

    伏罗希洛夫在答复时作了很长一段发言:

    苏联代表团的意图过去是,现在也仍然是,想在缔约三方武装力量的军事合作组织问题上取得一致的意见。……苏联和德国没有共同的边界,所以只有在它的军队取得通过波兰和罗马尼亚领土的权利这一条件下,才能够援助法国、英国、波兰和罗马尼亚。……苏联武装力量。如不准进入波兰和罗马尼亚领土,就不能同英法武装力量进行合作。这是一条军事上不辩自明的道理,对此,苏联军事代表团的态度是坚决的。……苏联军事代表团难以想象,英法两国的政府和总参谋部在派遣代表团来苏联时……竟能在这样一个根本性的问题上不给予它们以一些指示。……无论如何,如果这个不辩自明的问题被英国人和法国人弄成了一个需要长时间研究的大问题,这就只能表明他们想同苏联进行认真而有效的合作的愿望是很值得怀疑的了。

    这一次的军事会谈是在8月21日上午举行的。在这一天的下午5时,斯大林同意里宾特洛甫立即来莫斯科的答复信交给了舒伦堡。

    在21日的这次会谈过后,德拉克斯和海伍德在有关文字记载中说,他们仍然“吃不准苏联人是真的想同我们签订一项协定呢,还是只是为了其他目的而在玩弄花招”。不久他们就恍然大悟了。8月22日晨,俄国报纸宣布里宾特洛甫将于日内来莫斯科签订一项互不侵犯公约,当天人们又知道了里宾特洛甫事实上将于次日(23日)到达。

    8月21日,法国政府由于当天从公告中得悉德苏经济谈判已于8月19日圆满结束,更加感到忧虑不安,所以在上午就决定:既然波兰政府在俄**队过境这件事上不听劝告,那就只好假定,如果同俄国人作出某种安排而又没有取得波兰政府的正式同意,那它大概也不会真的介意的。21日深夜,在上述同伏罗希洛夫的会谈结束后又过了几个小时,杜芒克接到达拉第的一份电报,授予他放手谈判的全权,准许他以他能够争取到的最好条件去同苏联政府签订一项公约。纳吉阿尔在21日下午也接到博内的指示,要他去通知莫洛托夫说,法国“原则上”同意,在波兰与德国交战之后俄**队可以通过波兰领土。

    到了8月22日早晨,西兹和德拉克斯仍然没有接到伦敦的关于他们应怎么办的指示。于是,这天早晨在英国大使馆的一次碰头会上决定:杜芒克现在必须在没有英国伙伴的支持下,尽一切力量独自来演好这场戏了。杜芒克于是就写信给伏罗希洛夫说,法国政府授权给他,对伏罗希洛夫提出的“根本问题”给予肯定的答复。当天下午6时30分(这时里宾特洛甫就要启程前往莫斯科),伏罗希洛夫召见杜芒克,杜芒克告诉他说,法国政府已授权他签署一项军事协定,其中应规定苏联军队可以通过维尔纽斯走廊,必要时也可通过加里西亚和罗马尼亚。伏罗希洛夫要求看一看授权杜芒克作此声明的证明文件,但遭到杜芒克的拒绝。接着伏罗希洛夫又问,英国的答复是否已经接到,法国的答复中是否提到已经取得波兰和罗马尼亚的同意。关于这两点,杜芒克说他没有得到什么消息,不过他“几乎可以肯定”,英国的答复也将是相同的。当杜芒克要求伏罗希洛夫立即恢复军事谈判,因为“现在只需三、四天的时间就可以签署军事协定”时,伏罗希洛夫回答说:

    请允许我们等局面再清楚一些,那就是说,等我们得到了英国政府的答复,等波兰和罗马尼亚的立场据我们看来已经清楚了,到那时候我们将再行会晤。如果这些事不能实现,那么我们再会晤也没有用处。……英法两国政府的答复应当同波兰和罗马尼亚政府的一致,这还是必要的。我们不需要波兰夸口说它已经拒绝了我们的援助——这我们并不想强迫它接受。……如果主要问题解决了,所有其他的问题——一些临时插进来的政治事件除外——也就可以毫无困难地解决掉。到那时我们就可以很快地达成协议。不过,我担心一件事:英法方面已经让政治和军事谈判拖得时间太长了。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在这时决不应排除发生某些政治事件的可能性。

正文 第三百三十二章 宾主尽欢

    第三百三十二章 宾主尽欢

    在这次颇为友好的谈话将近结束时,伏罗希洛夫再一次强调,在表明波兰和罗马尼亚政府自己同意俄**队过境的一个答复收到之前,军事讨论不可能恢复。

    与此同时,伦敦外交部于8月22日下午指示西兹立即去见莫洛托夫,并且要告诉他说,在得到苏联政府发出有关此事的正式消息之前,英国政府对于里宾特洛甫即将访问莫斯科的消息暂不表示意见;但是如果消息属实,这种事态发展似乎就“构成了苏联政府方面的一个不讲信义的行动”。不过,法国政府则倾向于对俄国人采取一种不那么僵硬的作法,在能够弄清里宾特洛甫访问莫斯科的消息将产生什么结果之前,暂时以“冷静和保留的态度”来对待它。也许在莫斯科做一些事仍是有可能的,即使只能尽量缩小德俄和解的影响也是好的(这种和解无论如何会给德国同意大利、日本和西班牙等国的关系带来不利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事情将取决于俄德公约的条款内容。如果它只是“一项一般性的原则协定,同例如法德之间的协定相类似”,那么,博内看不出为什么英法两国同苏联政府的谈判就不应该再继续下去。在这些法国人看法的影响之下,英国外交部于22日晚又给西兹拍了一份电报,要他在探询时使用“比指示的那些话要温和一些的词句”,并设法从莫洛托夫那里打听一下里宾特洛甫的访问同三国谈判的前途将会有什么关系。可是这第二份电报是在西兹于22日下午7时已见到了莫洛托夫并已经按照前一次的指示行事以后才拍发出去的。因此,在这次会见中出现了唇枪舌剑的激烈交锋。莫洛托夫担绝接受不讲信义的指责,他反而指责西方国家缺少诚意。他说,苏联政府曾一再提出军队通过波兰和罗马尼亚的问题,“最后(在昨天或前天)苏联政府断定它是受骗了,这才‘接受了德国政府向它提出的建议’”。当西兹问道,是否过去几个月所作的努力现在必须作为一笔勾销,或者是否还有“可能继续这项有益的工作”时,莫洛托夫回答说,现在一切都要取决于同德国的谈判,也许再过,比如说,一星期,他们就“可能看出”英法俄三国会谈是否能恢复。在西兹离去后,莫洛托夫立即又召见了纳吉阿尔(这样就使得这两位大使来不及相互磋商了),对他讲了同样的话。很清楚,西方的谈判者现在正在退出舞台,不过莫洛托夫和伏罗希洛夫也没有真正把门关死。

    8月23日晚,里宾特洛甫和斯大林签署了一项互不侵犯公约,第二天公布了条约的全文;23日还同时缔结了一项瓜分波兰的秘密协定,虽然这件事在当时自然是不为外间所知的。在看到互不侵犯公约的全文后,法国政府仍然认为在它的条款中有空子可钻,英法在莫斯科的谈判以后还是有希望的。8月24日纳吉阿尔接到指示,要他去问莫洛托夫:“新的公约是否,并且在何种程度上……容许法国、英国和苏联政府之间现正进行的会谈继续下去以至结束”,以及它“是否,并且在何种程度上使1935年5月2日的条约中苏联政府对法国承担的义务不受影响”。西兹也接到指示,要他同纳吉阿尔采取一致的行动,去询问以上两个问题中的第一个问题。

    在两位大使能够见到莫洛托夫之前,德拉克斯和杜芒克在他们自己的要求之下,8月25日同伏罗希洛夫作了最后一次的会晤。伏罗希洛夫告诉他们说,“鉴于政治局势发生了变化,继续会谈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会晤结束时,伏罗希洛夫就波兰问题又讲了一通话。这些话也许是想为两个军事代表团所受待遇找一个借口,但是据英国大使馆武官的看法,这也是“俄国人憎恨波兰人的一个真实暴露”。“在我们会谈的整个期间,波兰报纸和波兰人民都不停地在说,他们不要苏联人的帮助。……难道说为了把我们的帮助给予波兰,我们就必须先征服它吗,还是,我们应跪下来乞求,把我们的帮助献给波兰?这种立场我们是办不到的。”

    同伏罗希洛夫的这次见面是在25日下午1时。当天下午6时,莫洛托夫在克里姆林宫又接见了这两位大使,对他们讲了同样的话。西兹在纳吉阿尔之前先行告辞(纳吉阿尔还要单独谈他所接指示中的第二部分),当他向莫洛托夫说再见时,后者“带着一种几乎是热情的坦率态度说,真是遗憾,我们竟没有能在军队过境问题上取得波兰和罗马尼亚政府的同意,从而使谈判获得圆满结果”。接着,纳吉阿尔就提出了关于法俄公约是否继续生效的问题。莫洛托夫向他保证说,德俄公约中绝没有会影响法俄公约继续生效的东西。不过,莫洛托夫也着重指出,由于没有一项军事协定,法俄公约基本上只能算是一种“纯精神”性质的东西。也象对西兹讲的一样,莫洛托夫在同纳吉阿尔谈话时也把谈判的破裂归咎于波兰方面。

    经过8月25日同伏罗希洛夫和莫洛托夫的这两次会晤,甚至连法国政府也感到同苏联政府恢复谈判已经毫无希望;于是在8月25日当天晚上,两**事代表团就从莫斯科匆匆启程返国。

    第十章 德苏互不侵犯公约及一项秘密议定书的签订,8月14日至24日

    8月14日,里宾特洛甫打电报给舒伦堡,要他立即去见莫洛托夫,并说明完全而又永久地改变俄德关系的时刻已经到来。因此,里宾特洛甫“准备对莫斯科作一次短时间的访问,以便用元首的名义向斯大林元帅陈述元首的意见”。8月15日晚,舒伦堡把这一信息带给了莫洛托夫。据舒伦堡报告说,莫洛托夫以“极大的兴趣”接受这一信息,而且他“比以前更加坦率了”;不过他认为,如果里宾特洛甫的访问要取得成果,那就需要作好充分的准备。他特别提到了据说齐亚诺在6月底时已经对苏联驻罗马代办提起过的那几个问题:改善苏日关系;签订一项德苏互不侵犯公约和联合保证波罗的海各国的可能性;签订一项范围广泛的经济协定。这个方案的经济部分已经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