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异时空之大中华 >

第290章

异时空之大中华-第290章

小说: 异时空之大中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病⒂涣迹╥ll…housed; ill…clad; ill…nourished)。一句话,饥寒交迫,已经成了美国社会的日常现象。

    在这场灾难中,不同的美国人也是各有各的不幸。受打击最严重、也最容易被人们所忽视的,是美国的农民。要知道,虽然经过了高速的城市化,农业人口仍然占美国人口的将近一半。四千五百万农民在1930年仍然没有室内管道、没有电。而农业的萧条到大萧条开始时已经持续了十多年。在这个基础上,美国农场的总收入从1929年的六十亿美元急跌到1932年的二十亿美元。密西西比这个农业州的年人均收入,在1929年是才239美元,到了1933年则跌到了117美元

    在城市人口中,妇女往往是最先失去工作的。不过,无论从经济上还是文化上,受打击最大的还是男人。当时的美国,虽然妇女有了妇女选举权,还是个极端大男子主义的社会。一般的家庭都是丈夫出去工作,妇女呆在家里。大部分女工,也不过是婚前出去工作。结婚生子后的妇女只有十分之一在外面工作。所以,大萧条刚开始时,工厂解雇员工首先的目标是那些拿‘第二份工资‘的妇女。可是,这些妇女毕竟人数很少。而且根据当时的社会观念,工作上也有颇为严格的性别分工。男人从事的工作,特别是重工业,失业比例最高。这一下子改变了家庭内的权力分配。本来,男人是一家之主、是让全家吃饱穿暖的人,妻子对他小心,孩子对他敬畏。如今,当爹的无法养家,就不再是一家之主了。妇女接管了家庭财政。即使是政府的救济,也是发给家里的女主人。

    从1929到1933年,美国的结婚率降低了22%,因为人们结不起婚。离婚率则降低了23%,因为大家同样离不起婚。困守在卧室里的夫妇,甚至性生活的频率也大大减少,乃至生育率下跌了15%。这个最大的移民接收国,1931年竟有几十万人申请到苏联去工作

    1932年,是美国的大选年。这一年6月,美国的民主党人集中在芝加哥的体育场内,正准备为提名51岁的富兰克林?罗斯福出任本党的总统候选人。这时支持罗斯福的人甚至连一首竞选主题歌都还没有确定。罗斯福的竞选助理人豪几乎是出于随意地挑选了一首《起锚》,原因是罗斯福曾任海军部助理部长。然而就在乐队即将奏起这支乐曲的前几分钟,豪的女秘书突然冲过去对豪说,这支曲子绝对不能用,原因是它在一家香烟公司赞助的广播节目中,早就被用过了。豪没奈何,只得更换主题歌,他抓起话筒,冲着站在不远处的乐队说了一句:告诉他们演奏《幸福的日子又来到了》

    幸福的日子又来到了

    天空的乌云尽扫了

    让我们重唱一首欢乐之歌

    幸福的日子又来到了

    《幸福的日子又来到了》就这样成了那一代民主党人的党歌。

    幸福的日子又来到了这样的歌词固然有那么点鼓舞的味道,但对于1932年的美国人而言,幸福的日子已经远离他们太久了,至于什么时候才能再次来到,他们似乎连奢望的力气和信心都已经耗尽。没有工作,没有钱,没有任何出路,想不出任何办法,看不到丝毫希望,有的只是跻身在领取救济的队伍中,漫长地等待。‘幸福‘不过是政客们忽悠选民的漂亮话,能够得到一点点免费的食品才是老百姓最实在的冀求。

    1932年的美国人并不知道、似乎也不敢奢望,富兰克林?罗斯福当选美国新总统后能将他们带出那噩梦一般的生活。4年前,共和党人胡佛在竞选总统的时候,也曾信誓旦旦地说,他要每家锅里有一只鸡,每家车房里有两辆车。可4年过去了,结果如何呢?

    ‘他们总是等到有问题爆发出来,然后才在最后一秒寻找阻止全面崩溃的方法‘1932年富兰克林?罗斯福这样说。只是最后一秒阻止崩溃的方法,1932年的胡佛政府似乎还没有找到,全面崩溃的事实就毫不迟疑地到来,而且它到来的步伐是如此之快,肆虐的程度又是如此之深。

    恐慌像一种传染病,而银行挤兑便如同这种病毒在公众心理肌体上传播累积到一定程度的总体爆发。

    ‘我们已经到了山穷水尽,再也没有别的办法了。‘这是即将卸任的胡佛总统在新总统罗斯福宣布就任的当天凌晨,发出的惨淡一言。

    挑一个办法试试看

    1933年3月3日正午12时,在那个噩梦达到顶峰的年头,罗斯福当选为第32届的美国总统。罗斯福能收拾这个烂摊子吗?

    随着国会山的钟鸣,罗斯福终于成为美国第32届总统。他的就职演说通过广播网响遍了美国大地。然而令众多华府政客吃惊的是,罗斯福一改在竞选时曾经贯守的中庸甚至有些妥协、软弱的政治主张,他在就职演说中,明确提出,将要求国会赋予他一件唯一足以应付目前危机的武器,这就是,让他拥有足以应对紧急事态发动一场大战的广泛的行政权。这也就意味着罗斯福要求议会对他采取或今后要采取的任何措施,都要一律通过。这对于三权分力的美国政权基础而言,无疑是极大的离经叛道。

    此时的政客们似乎才恍惚地预感到,之前显得软弱妥协的罗斯福不过是为了竞选成功而迂回隐忍的狐狸,而此时的他却渐渐地昂起了狮子的头。

    罗斯福是极其高效的,就职当晚,他连庆祝舞会都没有参加。他援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定下的《对敌通商法》,宣布全国银行一律休假四天。他要求第73届国会在星期四召开特别会议,以便讨论紧急法案。四天后,国会只用了38分钟就通过了罗斯福的紧急法案。法案规定,囤积通货的要判刑;授权政府发行20亿元新钞。当晚国家印制局的印钞机就全部开动了。两天之后,一袋袋装满新钞票的飞机从华盛顿起航送往纽约联邦储备银行,从那里又立即分送到各银行。而对于那些囤积通货户,罗斯福则主导政府动用了宣传机器,3月8日联邦储备委员会宣布:凡2月1日以后向银行提取过黄金,而到下星期一还不退回储存的,银行便公布他们的姓名。此法一经提出,各地银行门前又排起了长龙来。到星期六晚间为止,各州银行已经回收了共计3亿元 的黄金和黄金兑换券。以此为储备,又可以发行7。5亿元的新钞票。不出一周,就有13500家银行复了业,交易所又重新响起了电锣声。纽约股票价格猛涨 15%。道琼斯的股票行情发报机传出了这样一句话:‘幸福的日子又来到了。‘

    幸福的日子虽然还没有到来,但罗斯福的一系列举措迅速地抑制了金融恐慌,既没有发生币制混乱,也没有实行银行国有化。虽然此番的生机是以通货膨胀为代价的,但罗斯福当时别无它法。在竞选时,他曾向全美民众承诺:我将带领美国走出危机。

    ‘如果我失败了,我就是美国的末代总统。‘可是他不甘失败。

    ‘挑一个办法试试看嘛,失败了,我们就再换一个。总之,要搞点什么试试‘,罗斯福对身边的幕僚发出最直接质朴的要求,因为在他看来,自己能在大选中取得一面倒的优势,就是因为人民授权他进行变革,可以说怎么变都行,只要快变就是。

    不变就没有希望,不变,就找不出更好的办法,不变就离信心越来越远。而惟有信心才是战胜恐惧的最佳良药。

正文 第二百六十四章 红色美国?

    第二百六十四章 红色美国?

    1932年,是美国的大选年。这一年6月,美国的民主党人集中在芝加哥的体育场内,正准备为提名51岁的富兰克林?罗斯福出任本党的总统候选人。这时支持罗斯福的人甚至连一首竞选主题歌都还没有确定。罗斯福的竞选助理人豪几乎是出于随意地挑选了一首《起锚》,原因是罗斯福曾任海军部助理部长。然而就在乐队即将奏起这支乐曲的前几分钟,豪的女秘书突然冲过去对豪说,这支曲子绝对不能用,原因是它在一家香烟公司赞助的广播节目中,早就被用过了。豪没奈何,只得更换主题歌,他抓起话筒,冲着站在不远处的乐队说了一句:告诉他们演奏《幸福的日子又来到了》

    幸福的日子又来到了

    天空的乌云尽扫了

    让我们重唱一首欢乐之歌

    幸福的日子又来到了

    《幸福的日子又来到了》就这样成了那一代民主党人的党歌。

    幸福的日子又来到了这样的歌词固然有那么点鼓舞的味道,但对于1932年的美国人而言,幸福的日子已经远离他们太久了,至于什么时候才能再次来到,他们似乎连奢望的力气和信心都已经耗尽。没有工作,没有钱,没有任何出路,想不出任何办法,看不到丝毫希望,有的只是跻身在领取救济的队伍中,漫长地等待。‘幸福‘不过是政客们忽悠选民的漂亮话,能够得到一点点免费的食品才是老百姓最实在的冀求。

    1932年的美国人并不知道、似乎也不敢奢望,富兰克林?罗斯福当选美国新总统后能将他们带出那噩梦一般的生活。4年前,共和党人胡佛在竞选总统的时候,也曾信誓旦旦地说,他要每家锅里有一只鸡,每家车房里有两辆车。可4年过去了,结果如何呢?

    ‘他们总是等到有问题爆发出来,然后才在最后一秒寻找阻止全面崩溃的方法‘1932年富兰克林?罗斯福这样说。只是最后一秒阻止崩溃的方法,1932年的胡佛政府似乎还没有找到,全面崩溃的事实就毫不迟疑地到来,而且它到来的步伐是如此之快,肆虐的程度又是如此之深。

    恐慌像一种传染病,而银行挤兑便如同这种病毒在公众心理肌体上传播累积到一定程度的总体爆发。

    ‘我们已经到了山穷水尽,再也没有别的办法了。‘这是即将卸任的胡佛总统在新总统罗斯福宣布就任的当天凌晨,发出的惨淡一言。

    挑一个办法试试看

    1933年3月3日正午12时,在那个噩梦达到顶峰的年头,罗斯福当选为第32届的美国总统。罗斯福能收拾这个烂摊子吗?

    随着国会山的钟鸣,罗斯福终于成为美国第32届总统。他的就职演说通过广播网响遍了美国大地。然而令众多华府政客吃惊的是,罗斯福一改在竞选时曾经贯守的中庸甚至有些妥协、软弱的政治主张,他在就职演说中,明确提出,将要求国会赋予他一件唯一足以应付目前危机的武器,这就是,让他拥有足以应对紧急事态发动一场大战的广泛的行政权。这也就意味着罗斯福要求议会对他采取或今后要采取的任何措施,都要一律通过。这对于三权分力的美国政权基础而言,无疑是极大的离经叛道。

    此时的政客们似乎才恍惚地预感到,之前显得软弱妥协的罗斯福不过是为了竞选成功而迂回隐忍的狐狸,而此时的他却渐渐地昂起了狮子的头。

    罗斯福是极其高效的,就职当晚,他连庆祝舞会都没有参加。他援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定下的《对敌通商法》,宣布全国银行一律休假四天。他要求第73届国会在星期四召开特别会议,以便讨论紧急法案。四天后,国会只用了38分钟就通过了罗斯福的紧急法案。法案规定,囤积通货的要判刑;授权政府发行20亿元新钞。当晚国家印制局的印钞机就全部开动了。两天之后,一袋袋装满新钞票的飞机从华盛顿起航送往纽约联邦储备银行,从那里又立即分送到各银行。而对于那些囤积通货户,罗斯福则主导政府动用了宣传机器,3月8日联邦储备委员会宣布:凡2月1日以后向银行提取过黄金,而到下星期一还不退回储存的,银行便公布他们的姓名。此法一经提出,各地银行门前又排起了长龙来。到星期六晚间为止,各州银行已经回收了共计3亿元 的黄金和黄金兑换券。以此为储备,又可以发行7。5亿元的新钞票。不出一周,就有13500家银行复了业,交易所又重新响起了电锣声。纽约股票价格猛涨 15%。道琼斯的股票行情发报机传出了这样一句话:‘幸福的日子又来到了。‘

    幸福的日子虽然还没有到来,但罗斯福的一系列举措迅速地抑制了金融恐慌,既没有发生币制混乱,也没有实行银行国有化。虽然此番的生机是以通货膨胀为代价的,但罗斯福当时别无它法。在竞选时,他曾向全美民众承诺:我将带领美国走出危机。

    ‘如果我失败了,我就是美国的末代总统。‘可是他不甘失败。

    ‘挑一个办法试试看嘛,失败了,我们就再换一个。总之,要搞点什么试试‘,罗斯福对身边的幕僚发出最直接质朴的要求,因为在他看来,自己能在大选中取得一面倒的优势,就是因为人民授权他进行变革,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