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战争和人-王火 >

第262章

战争和人-王火-第262章

小说: 战争和人-王火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和他的美国参谋长史迪威的矛盾
①一九四四年六月至八月,日军进攻湖南衡阳。衡阳是中国空军基地,也是交通中心、战略要地。当时守城将士与日军激战四天,可歌可 泣。但最后,守城高级将领疗先觉等因援救解围无望而投降,衡阳保卫战遂告失败。
中,政府被迫组织了一个中外记者团到延安。《新民报》派主笔赵超构参加,他们经西安到山西转赴延安,来回两个多月,赵超构写了《 延安一月》,从七月三十日起在报上连载。他以自由主义者的观点,比较系统地报道了一向被封锁的延安情景,使家霆阅读后,感到起了打开 一扇通风窗口的作用。家霆每天必读,更增加了对那里的向往。但明白要去延安是不可能的。因此,又很想有机会到前线去采访。
家霆心里十分羡慕战地记者。钦羡那些在欧洲随盟军在诺曼底登陆开辟第二战场的战地记者们!羡慕《大公报》派往英国又派往欧洲的中国 名记者萧乾!羡慕驰名的美国〃大兵记者〃恩尼'派尔。派尔不写将军,专写士兵,在太平洋越岛战争中与士兵一起登陆冲锋陷阵,在十分艰难的 条件下根据亲眼目睹的危险经历作出第一手报道,勇敢精神多了不起!他很希望自己能有这种机会,并且相信凭自己的活动能力与写作水平,如 果有这种机会,一定能是一个出色的合格战地记者。所以,他曾笑着问燕寅儿:“能找到机会上前线吗?”
燕寅儿当时笑着回答:“你想去哪条前线呢?敌后去不了!河南兵败如山倒,湖南可能要往广西跑,只怕你人还未走到,那里已经有了日本 兵!缅甸丛林战,写些通讯倒是吸引人看。可惜,《大公报》早派了随军特派记者吕德润,我没办法用飞机再把你空投下去!你说怎么办?”
两人笑了一阵。后来,放暑假了,就都在燕姗姗的报馆里挂了个〃特约记者〃的名义,在重庆市内跑新闻。虽是实习性质的记者,两人〃初生 牛犊不怕虎”,专拣重大新闻采访。
八月五口,中美混合突击支队在中国驻印军支援下,攻占缅北第一重镇密支那,毙日军两千多。两人特去采访了在缅北侨居过的一个华侨 翁先生,又采访了一个一九四二年初随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受伤致残回到重庆的林少校,写了一篇综合专访。八月七的,由美国驻中国战区司 令史迪威派出的〃迪克西使团”,即美军观察组一行十人,由重庆飞往延安。两人去采访,写了一条新闻,用〃童家霆、燕寅儿〃的名字发表了。 八月十三日,两人又随燕姗姗去曾家岩五十号参加了周恩来的记者招待会。这天是〃八?一三〃淞沪抗战七周年纪念日。会上,周恩来用事实驳斥 国民党中央宣传部长梁寒操七月二十六日对外国记者发表的所谓〃国共谈判陷于停顿的责任在共方〃的谈话,指出:只有国民党的统治人士立即 放弃独裁政治,立即放弃削弱消灭异己的方针,立即实行民主政治,并从民主途径中公平合理地解决国共关系,才能得到效果。两人回来,又 合写了一条新闻,只是这次用了笔名。消息写得很客观,符合有闻必录的原则。姗姗大姐认为写得不错,报馆及时发表了。
除了跑新闻,家霆和燕寅儿还开始写些〃戏剧漫语〃的文章,对上演了的《杏花春雨江南》、《戏剧春秋》和《还乡记》等戏剧进行评论。 余下的时间,两人大都用来阅读从〃新华书店〃里买到的进步书籍。
谁知,就在这时候,来了陈玛荔的信。
家霆看到信上措辞恳切,纯属好意。又有上前线的机会,斟酌再三,觉得不能不去。晚上八点准时到了陈玛荔那问挂着她巨大全身油画像 的客厅里。
陈玛荔表情比历来都严肃,态度仍旧不胜亲切,说:“你好久不来我这里了!我知道你忙!听说你同燕寅儿在实习是吗?”家霆点头。
陈玛荔吸着香烟,笑着说:“我看到你与燕寅儿合写的那则迪克西使团飞延安的报道了。你们是在帮共产党的忙呢,是不是?”家霆笑了 ,说:“我和燕寅儿都无党无派!你是知道的。”
陈玛荔点点头:“我没有责怪你的意思。我总觉得你是有远大前程的,应当好自为之!使人高贵的是人的品格。我没有理由不喜欢你的品格 。我愿意为你打开生命中的窗户!”
家霆想:多么矛盾的想法!但好奇地专心听着。
陈玛荔关切地说:“比如,你上这个新闻专科学校就很可惜。我有心想让你上重庆新闻学院。这个学院在上清寺,去年十月创办的,是中 美文化合作计划中的一个项目,由中宣部国际宣传处与美国纽约哥伦比亚新闻学院合办。每期只招考三十个学生,收的都要大学毕业生,而且 要英文程度好的。学习一年、实习半年毕业后,将选拔成绩优良的学生去美留学。你的中英文都好,大学文凭么,我可以给你设法。但你必须 做出点成绩来,我好给你说话,愿不愿意?”
家霆洒脱地笑着,问:“怎么才叫做出成绩来呢?”
陈玛荔吸着烟,说:“现在,美军反攻,切断了日本在太平洋的海上航道。日本至今占据着香港、广州、新加坡、安南、缅甸等等大片地 域,所以企望打通大陆交通线的意图越来越明显了。打通粤汉路可以与广州、香港方面的日军联成一气,打通湘桂路,再通过南宁,可以与河 内、海防方面的日军联接起来。当然,也不排除打通贵阳、昆明的通道,包含着威胁重庆的祸心。”
家霆吃惊了,问:“有这么严重吗?”
陈玛荔点头,但说:“当然只是推测。东条英机内阁上个月垮了台,说明日寇处境不妙。但正因如此更要垂死反扑,这次进攻规模很大。 我军前方确实打得不理想。衡阳打了四十七天,很不容易,但终于失陷了。日寇正想沿湘桂线南进入广西。广西方面,肯定要打硬仗阻止日寇 进犯的。第四战区是会固守桂林的。你想去前线采访吗?我可以介绍你坐美军的运输机去广西桂林。那里离前线还远,如你不怕冒险,再朝前 去也行。如果不愿向前,就在桂林采访也可。回来时,你仍可以从桂林坐美军飞机回来。我要你去做出成绩,就是希望你能写出些引人注意的 通讯来。”
家霆出乎意外地感到一种刺激,一种兴奋。上新闻学院,去美国留学似尚遥远,他倒不热衷,但居然真有立即可上前线采访的机会,而且 可以坐飞机来回,真太妙了!又问一句:“通讯怎么写才算做出了成绩呢?”他认为这问题必须当面先同陈玛荔说清才好。他明白陈玛荔腹内常 常藏着机关。
陈玛荔喷一口烟,看着他说:“Adonis!现在政府处境艰难,盟国的援助微不足道。像史迪威之流那种美国人不明中国国情,却在亲共,甚 至主张援共、改组政府!这也增加我们的困难。你应当写几篇精彩的通讯,来说明中国军队是在英勇浴血抗战的,指摘我们办事无能贪污腐败是 不公正的,说明我们完全有能力能有效地把中国动员起来进行抗战。我们应当有民族感情嘛!你说是不是?”
家霆内心有些矛盾:不愿放弃这次机会,又不愿放弃自己的观点,坦率地说:“我想,写前线军民的英勇抗战,当然应该。我愿意到前线 去好好看看。冒险倒不怕!我想,根据看到的和了解到的.情况写点东西完全可以。只是写不写得精彩,能不能引人注意,现在说就为时过早了 。”
陈玛荔点头,揿熄烟蒂,说:“你写的东西,不会不精彩的。为了快,写好,可让美国空军基地带回来给我。我们就这样定了。我还需要 做些联络工作,给你准备记者证、工作信件、来回机票等。
你做好准备,先送两张二寸照片给我。钱则无须,我会给你准备的。一旦要走,我立即派人通知你。”
家霆忍不住问:“我以什么记者名义去呢?”
这以后再定!”陈玛荔说,“主要要看工作怎么方便,到前线便于活动。我会随便给你找个名义的!”
家霆见她说得很诚恳也很真实,没再说话。
晚上她还有事,约定的别的客人马上要来。同家霆谈完话后,她也不再挽留,说:“我派车子送你回去。”实际是要家霆走了。家霆没有 要她派车子送,自己出来走到了街上。
时间还早,他想立刻先去告诉燕寅儿,然后回家再告诉爸爸。他走到公共汽车站,挤上了公共汽车,下车后抄近路走到十燕寅'JL家。
这几个月来,他同燕寅儿之间的感情始终保持在一种纯洁的友谊上。他有意使自己同燕寅儿之间既不太亲热又不太疏远。燕寅儿自从知道 了欧阳素心的事后,也有意在感情上克制住自己,免得给、自己和家霆带来不必要的困扰和烦恼。两人似乎都在单纯地面对一种美丽的情感, 维持着正常交往,也非常友好,非常关心。在爱的问题上,谁也不越过雷池一步。感情有点微妙,也有点勉强。尤其是燕寅儿,为这付出的那 种自我克制力是极强的。她一直忍受着痛苦,坚持和忍耐着。
家霆这一度去燕寅儿家里的次数不多。去时,燕翘老伯总是非常热情,姗姗大姐也仍是非常热情。表面上似乎没有发生什么新的情况,只 好像这一对青年学生爱情的发展缓慢、停滞。只是有一次,燕姗姗终于询问燕寅儿:“寅儿,怎么我发现你同家霆有点不冷不热?”
“是吗?”燕寅儿笑笑,“同学嘛!要有多么热?”
“我看他这个人不错!你们交上朋友了,关系也该深起来热起来嘛!”
“倘若将来有这种事,我不反对!”燕寅儿开朗地说,“现在何必太热呢?把交朋友互相了解的时间拉长,不更好吗?”
燕姗姗不做声了,觉得妹妹说的也有道理。而且,见他们的关系挺正常,觉得也不错。
这事燕寅儿过了几天告诉了家霆。
家霆听了,平静地说:“你说得很对。无须我再多说什么了。你了解我和欧阳素心之间的感情。为这,我感谢你。”
她觉得他身上蕴藏着令人深深同情的东西,他也觉得她身上蕴藏着令人十分尊重的东西。
现在,夜晚近九点钟的时候,家霆出现在燕寅儿的家里了。燕翘正在与客人下棋,再过一会儿要睡了。家霆到燕寅儿房里,把今晚同陈玛 荔见面后谈的事讲了。
燕寅儿轻轻咳嗽遮掩心中的激动,说:“那你是决定去了?”她说话时甩一甩头发,样子潇洒。
“难得的机会!我非常想上前线采访,没想到真的有了这么好的机会!”
“不会有危险吧?”
“不会的!”家霆十分肯定地说,“飞机来回,我可还是第一次坐飞机,条件好得很!”
燕寅儿说:“要不要问问姐姐,她有经验,该听听她的。”家霆点头说:“也好。”
正巧,燕姗姗一会儿就从外面回来了。燕寅儿把她拉到房里,家霆前前后后把事讲了,说:“想听听大姐的意见哩。我去,好不好?”
燕姗姗思索着说:“机会当然很好。这种事也只有陈玛荔能办得到。只是有两个问题需要考虑。”她扳着指头说:“第一,上前线总可能 有危险。现在日军猛攻,前方失利,战局变化很快。你尽可能勿往前沿跑。我看就到桂林为止的好。第二,写通讯的事,陈玛荔一定会有她的 主见,你如果写得不合她的口味,她就不会满意。你怎么处理这个问题?”
家霆干脆地说:“这第一条我会自己注意;这第二条她如果不满意,我不在乎,我该怎么写就怎么写。”
燕寅儿说:“机会是不错。我也挺想去,只是没人让我去。反正,做记者最重要的是忠实报道。写几篇前线目击记,在后方准有影响。你 就决定去算了。”
家霆征求燕姗姗意见,说:“大姐,我真想去!你说我去好不好?”
燕姗姗沉吟着笑了,说:“去吧!做记者的,当然羡慕有这种机会。做什么事前怕狼后怕虎的都不成。这也是一次锻炼!你就去吧!”忽又 想到什么似的自言自语起来,“不知她用什么记者名义让你去?”这话却未引起家霆的注意。
事情似乎就这样进一步确定了。当夜,家霆回到余家巷家里,把事情说了,同爸爸商量,并谈到去桂林要带一些钱的事。
童霜威说:“你也渐渐大了。既做新闻记者,自己又已作出了决定,有这机会,虽带点危险,我也不能阻拦你,你就去吧!钱我来给你准备 。不过去桂林后,自己要多注意安全,能不往前线去,就别去了,免得我为你担心。”
第二天,家霆用一只信封装好两张自己的二英寸照片,送到了陈玛荔处。她不在,他就留给传达室了。他开始准备地图、笔记本、钢笔、 稿纸、衣物等,并大量收集阅读战地通讯和描写战争的小说,一心等着陈玛荔的通知。
谁知,十天过去了,半个月过去了!整整等了半个多月,无声无息,好在家霆时问总是抓得很紧,采访、看书、练笔,毫未懈怠。家霆懒得 去找陈玛荔询问催促。燕寅儿说:“这漂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