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羽翼华夏 >

第118章

羽翼华夏-第118章

小说: 羽翼华夏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由利、阿、摩为代表的北非国家的态度就很暧昧,自己离战火还是有点距离的,现在谁胜谁负都说不清楚,还是保持谨慎一点的态度比较好。
最后,北非国家都表示将保持绝对中立,不允许美国人利用自己的领土和领空用于战争,潜台词就是我们也不会同意欧洲使用这些去攻击美国人。因此,当2月16日因“机械和技术原因”临时驻扎的中国舰队被利比亚以中国是参战国不能长期使用中立国港口为由“礼送出境”也就见怪不怪了。
而在战争进程中,交战双方都在实际上明目张胆地使用中立国领空领海来大肆调动和转移军事力量,无奈之极的中立国只好不痛不痒地提出“强烈抗议”,私下里面就要求双方不得在本国领土上发生直接的交战行为。
夹缝中求生存的小国们的苦恼和无奈充分地展现在世人的面前,而中立国的默认就在实际上形成了一个新的国际战争准则,即,中立国领空领海和领土在战时可以“无害地通过”交战国军事力量,但绝不允许在上述领域发生实际交战行为危及中立国根本利益。
65。1火势2
    有时候,人算还是不如天算的。
当以、土接到欧洲人的最后通牒以后,不仅是他们的国内,就连欧洲联盟内部也开了锅。
以色列还好说,承受的压力还不算大。
毕竟犹太人是世界上最富裕的民族,不仅控制着美国政权,就是在欧洲都还是有很强的势力。欧洲议会和各成员国内部产生了激烈的争论,辩论焦点就是既然是和邪恶的美国人及其走狗开战,那末为什么要去威胁一个原本就属于欧洲传统势力范围内的两个国家特别是以色列呢?
在犹太人控制的许多媒体上出现的多数标题是〈我们欧洲在企图威胁以色列吗?〉,耸人听闻的就是〈德法,请不要在欧洲内部开战〉。立时,所有矛头就直接指向了德法意西四个在战争中起到主导地位的国家。
更有甚者,不少媒体在不断影射这四个“前法西斯国家”内部有深远的反犹传统。显然,以色列人早就已经预料到会有今天,充分的准备立马就把踌躇满志的欧洲领导人们打得是措手不及。
一时间,联盟内议论纷纷,国民都在讨论是否应该去逼迫一个非欧盟的欧洲国家参加战争?热火朝天的议论,很激烈,甚至民众抗议邮件也开始寄到欧盟总部来了。
堡垒最怕的就是从内部攻破,欧盟委员会特别是德法意西大为光火,可这些说得都是事实也不太好出面来解。暗自里面狂笑的以色列继续动员在欧洲的全部经济和政治力量向欧盟施加压力,同时驻各国的外交机构也信誓旦旦地对欧洲老百姓说,我们~~以色列将绝对保证中立,绝对保证不破坏苏伊士运河的“正常通行”。
以色列人经过成功做戏加上本来就有的强大经济政治影响力让原本比较温和的欧洲人在讨论是否需要对以色列进行战争的问题上出现了转折。比较趋于一致的看法是,如果以色列在正在进行的欧美战争中能够保证严格遵守中立原则的话就不应该去逼迫他参加战争。
哦!保证?可爱的人民,你们能够去相信一个在中东胜了7次战争并继续占领大量阿拉伯人土地的国家作出的中立保证吗?
偏偏这话,欧盟委员会还不能对老百姓们直接说。
“欧洲合众国”众多弊端就充分显示出来,无奈之下也只能暂时默然接受这个保证,虽然欧洲联盟并不相信这个保证的真实性,同时也对时效性表示怀疑。
北京大为震惊,如芒刺在背一般。
以色列的保证?屁话,两三个月后远征舰队通过苏伊士运河的时候又由谁来保证中国的“正常通行”?
欧洲人现在是有苦难言,老百姓的民意就是这样,只要以色列现在不开战,我们也没有办法去攻击它,只好对北京承诺说到时候派遣两个航空母舰战斗群接应中国远征舰队。
欧洲人还是想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即鼓动阿拉伯人去和以色列挑衅。为了配合中国远征舰队的通过,历史上最后一次中东阿以战争也就在2个月后的4月6日爆发,最终,在欧俄的武力支持下阿拉伯人把以色列击败了。
这场战争其实也是以色列人已经策划好的,就算阿拉伯人不干以色列也只能选择宣战,因为只有发生“以埃战争”才能“合理合法”地封闭苏伊士运河,也才能在实际上有效地支援美国盟友阻截中国海军的支援。
精明强干的犹太人,在成功运作了对欧洲联盟老百姓的公关工作以后庆幸自己暂时躲过了一劫,开始刻意地保持低调,私下安心准备着战争。现在,唯一需要做的事情就是等待,他们在等待远征军的到来,或者是美国人的,或者是中国人的。
以色列的好运气并不代表土耳其也能够得到这样的优待,欧盟老百姓在认同不应该逼迫一个非欧盟成员负担参战义务的时候,土耳其就不容易逃脱被惩罚的命运了。
相比之下,欧洲人对土耳其几乎就是一个声音,这个“身在欧营心在美”的两面派在享有欧洲联盟实惠的同时到现在还不和联盟一起参加对美战争,“欧盟叛徒”的称号已经坐实,群情激奋口径一致,一定要严惩不怠!
标准时间2月15日11点,欧洲人一改宣战一天来毫无重大动作的局面开始正式军事行动。
率先开战的其实是希腊人。
为了一劳永逸地解决这个世代的仇敌,也为彻底消除塞浦路斯分裂问题的隐患同时重新获得对土国战略优势地位,希腊以土耳其到期没有正式答复欧洲联盟的最后通牒为由急不可耐地宣布对土开战。
首鼠两端的土耳其终于品尝到了墙头草的苦果,也明白自己已然逃脱不了战争的命运。国会、政府和军方立即结束了长达两个多月的争论上下一心宣布正式加入美国一方,一口气,干干脆脆地就对全部的潜在敌人~~欧盟35国,俄罗斯、东方同盟宣布了战争状态。
这让原本希望和平威慑土耳其的俄德法三国大为光火,本来从土耳其国内传来消息说军方和政府都已经准备妥协,到时间没有答复?再等等就是了。完全还可以再争取一下嘛,最好的结果就是不战而屈人之兵。
这下,就只能用鲜血来解决问题了。
希腊人的私心如此,也就没有什么好说的了。
2月15日11点30分,早就已经准备好了的希腊军队越过梅里奇河发动地面进攻,北面的保加利亚人也被迫在半个小时后选择跟进配合。
12点25分,位于土保边境米丘林、格拉马缔托沃一线的欧盟第11军团1个师(德奥军团)和拉多伟茨、斯维沦格勒一线的第11军团另外2个师(德比荷军团)按照总部的命令开始向南突击,准备击破土方防御占领艾笛尔内和科克拉雷利两个重要城市。三方合计约25万军队加上从布尔加斯出发的保国海军,准备一举荡平守军并最终攻占伊斯坦布尔。
俄国人虽然还没有对美国宣布战争状态,但并不妨碍来趁火打劫,俄罗斯人从索契出发早就游弋在黑海上随时准备扑上去啃一口,同时还派遣部队对格鲁吉亚进行威慑,警告这个高加索小国不要妄想去支援土耳其人。
加上乌克兰和罗马尼亚人的舰队,整个黑海上土耳其已经没有任何的优势可言。面对气势汹汹而来的多国军队,灭亡也只在转瞬之间。
东面,伊朗军队按照同盟的要求不断在大不里士地区集结,黑海舰队和空军都已经做好了准备,随时可以向西进攻土耳其或者向北攻击阿塞拜疆、亚美尼亚这三个美国走狗。
随后东方同盟向格、阿、亚施加压力,正式地要求高加索三国立即表态,要么立即宣布驱逐驻扎的美国军队,要么就选择战争。另外,在大不里士还有二线兵团5个师,随时准备粉碎土军的挑衅。
北面俄罗斯人着急了,这可是传统的势力范围,如果被中方乘机占领的话,自己和东方同盟也就没有了任何战略上的缓冲,这是俄罗斯人不能接受的现实。
2月15日15点,俄罗斯宣布,“。。。不能坐视高加索被战火摧毁。因此,作为一个中立国,俄罗斯联邦要求阿塞拜疆、亚美尼亚、格鲁吉亚三国立即宣布永久中立,而位于该地区的外国军队也应同时撤离,还高加索一个祥和安宁的和平环境。”
是啊,需要一个和平的环境,但是美国人驻扎在这个地区的中央司令部4万军队会同意吗?会愿意撤退到土耳其,会愿意放弃高加索任由俄罗斯实际上填补留下的空隙吗?
“无耻的俄罗斯人!不仅无耻地利用现在的局势要求我们撤退,还敢用军队来胁迫我们,这是伟大美国军队不能接受的最后通牒!”中央司令部断然拒绝了俄罗斯人的“无礼要求”。
旋即,伊朗人宣称,“既然格、阿、亚三国不愿意主动驱逐驻扎的美国军队,那末,按照(东方)同盟条约所规定的义务,所有位于本地区的美国军队及任何试图与美国军队保持作战同盟的势力都将是(伊朗军队的)合法攻击目标。”2月16日6点,伊朗开始从南面进攻高加索,试图最终拔掉美国人布置在自己头上的这个钉子。
65。3火势3
    伊朗人的快速进攻让俄罗斯始料未及,也很意外。
不过,熊知道他们没有那个实力可以击败美国人迅速全部占领高加索。只是,有着天下最强大陆军的中国肯定不会坐视盟友的失利,情报显示,中国已经派遣了不少空军和地面部队进入伊朗,无疑就是准备在后面杀过来,而他们一来,美国人必定就没有了胜算,只能选择决战或者撤退到土耳其。
最终,不管美国人最终会选择哪一种方案,高加索落到中国手里都将是不可避免的事情,这不是俄罗斯愿意看见的局面。
那末,就选择战争直接和美国人开战抢在中国前面获得高加索?
但是如果立即和美国人宣战,必然会和美国人发生直接的冲突,也就不能再在两个集团的对峙中崛取最大的利益,这对俄罗斯同样是极为有害的。
墙头草,有时候也不是那末轻易地就可以当的。
时间,显然是不会停下来等待俄罗斯人“再深入考虑一下”的。
伊军,确切地说应该是伊巴中联军,4个满装合成师14万地面部队,320辆主力坦克还有12艘驱逐舰,两个战斗机团和1个歼击轰炸兵团正浩浩荡荡地向北进攻。
亚、阿两国可怜的薄弱防备力量根本不足以阻挡钢铁洪流,激战一个小时,狭窄的阿拉斯河被伊军顺利突破,毫无还手能力的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被迫向驻扎的美军求助。
东方同盟本来就已经和美国宣布了战争状态,这没有什么说的,截止9点,迅猛攻击前进的中路伊第一军击破亚美尼亚守军攻占卡凡市;左翼的同盟第3机械化军(中巴军团)迅速占领夹在亚伊两国之间的阿塞拜疆飞地并高效率地攻克其首府纳西切万市,接着,立即重新组织调整兵力准备向西北方向的亚美尼亚首都埃里温挺进;右翼伊第三(重型装备)军更是了得,一路冲杀90多公里深入到阿塞拜疆重镇汉肯德市郊,直接隔断阿格达姆基地的美军与阿塞拜疆南部地区的地面联系。
中央司令部当即命令第105战斗集群立即支援盟友阿塞拜疆人,在没有接到下一步命令前必须死守阿格达姆,不能让伊军前进获得威胁巴库的机会。同时命令第39机械化步兵旅协助亚美尼亚军队防守埃里温,第37航空集团则居中保持对两地的防御支援。
“保持攻势,突击前进!”,这是东方同盟西亚军区下达的命令,一定要把这些家伙打疼,要让美国人没有选择余地只能撤退到土耳其去,呵呵,留下的广阔空间就等熊来主动填补。
激烈的战斗还在进行,同盟的三路大军都遭遇了异常顽强的抵抗。双方尽遣优势战斗机争夺战场遮断,但联军出动了1个战斗机团仍然不能压制美第37航空集团,双方空战中陷入平局都无法获得有效的制空权。
在主峰5165米高的大阿勒山地区,4万亚美尼亚军队凭借险要地势拖住了中巴军团的进攻步伐。临近11点,美第39旅及时赶到,极大地鼓舞了在巨大压力下行将崩溃的亚美尼亚人,而第3机械化军先后投入了三个精锐团参与进攻却均被占据优势地形的美军击退,双方陷入僵持。
右翼伊第三军同样进展不力,美第105战斗集群集中50辆主战坦克发起了快速反击,促不及防的伊军左翼第2旅几乎就要支撑不住,幸好,后卫朝鲜第3师及时替防才避免了阵地发生崩溃。
中路伊第一军进展则非常顺利,在没有阻挡的平坦地势上势如破竹顺着河谷一路高歌猛进,连续击溃了守军三个旅的抗击,临近中午,已经狂推了将近170公里,到达埃里温西南210公里处的通杰利镇附近地区才被约7个旅的亚美尼亚人挡住。
看来,还需要再给老毛子加点料,坚决要让俄罗斯人主动来攻击这三国把他拖战场来才是最美好的事情。
14点,由中国第6装甲师、第8机械化步兵师和韩第2装甲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