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穿越好事多磨 >

第164章

穿越好事多磨-第164章

小说: 穿越好事多磨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正烦着,喜鹊满脸笑容地跑了进来:“奶奶,奶奶,爷要去县学做先生了。”
    原来是这件事!
    沈穆清悬着的心放下了,忙叫了明霞:“要是爷留传信的人吃饭,可要好好的招待。”
    明霞听到这个消息也很高兴,应了“是”,喜滋滋地退了下去。
    过了一会,喜鹊果然来报信:“爷留了府衙的大人吃饭。”
    沈穆清亲自去取了酒。
    萧飒在外面花厅陪那人吃饭,过了午时才送客,匆匆进来跟沈穆清说了一声“我要去彭大人那里谢一声”,就急急要出门。
    沈穆清拉住他,吩咐明霞开库房:“……把那幅英山老人的字画用匣子装好了拿过来。”
    萧飒一怔:“那怎么能行?那可是你的陪嫁!”
    “陪嫁怎么了?”沈穆清帮他整着衣襟:“我的还不是你的。再说了,那彭大人既然是个读书人,自然是爱这些字画胜过金银器皿……你可别跟我说不要,那也太矫情了,不是我认识的萧飒。”
    萧飒知道,也需要,不由得眼角微湿,望着欲言又止。
    ……
    沈穆清送走了萧飒,安心安意地开始做针线。
    萧飒到了掌灯时分才回来,一进门就把文书拿给她看。
    沈穆清是见过官府文书的。正如她所料,虽然加盖了县衙的大印,但并不是一个符合程序的聘书。
    “我把这个留着。”沈穆清拿着文书放在了八步床床板的一个小按抽屉里。
    “用不着这么小心吧!”萧飒有几分酒意,趁沈穆清放东西的时候上了床,朝着沈穆清圆翘的屁股拍了一下。
    沈穆清回头瞪了萧飒一眼,娇嗔道:“你没听说过‘小心能使万年船’这句话吗?我们可不信那些酒席子上的话。”
    “知道了!”萧飒应着,抱了她感叹,“你的月事什么时候才走啊?”
    沈穆清红了脸:“你就不能惦记点别的。”
    “别的事我都安排好了,”萧飒倒是一点也不害臊,大大方方道,“就是生儿子这件事没着落。”
    “儿子、儿子,”沈穆清嘟了嘴,“我偏要生个女儿。”
    “生女儿我也喜欢!”萧飒把沈穆清压在床上亲她的脸,“最好生个像你这样的女儿……又聪明,又伶俐,又知道心疼人……”
    “少在这里哄我!”沈穆清笑着推搡他。
    “我就喜欢哄你!”萧飒把她的手按着举过了头顶,俯下身去隔着衣裳含住了她胸前的花蕾。
    还没有适应情欲的身体很是敏感,酥痒的感觉传到心底,沈穆清扭动着笑了起来。
    两人嬉闹了半天才歇下。
    “彭大人怎么说?”沈穆清依在萧飒怀里,和他聊天。
    “虽然什么也没有说,但可以看得出来,他很喜欢那副字画。”萧飒笑道,“勉励了我一番,又说了铺子上的事,看天色不早了,就留我吃了饭。”
    “定下了去县学的日子没有?”
    “来给我送文书的是本县的县丞舒大人,说让我月底就去县学。”萧飒道,“待我去拜访彭大人的时候,彭大人临时改主意,让我九月初四去县学——他说他月底要到雅安府去办点事,九月初才能回来,到时候亲自送我去县学。”
    关系果然是靠人走的……
    沈穆清满脸笑容:“彭大人能亲自送你去县学,那当然再好不过。”
    萧飒颇有几分感叹;“虽然流放,但彭大人也好,郑大人也好,都不是那奸佞之人,说起来,我们还有些小运气。”
    沈穆清回想起这段时间发生的事,赞同地点头:“也许我们和沪定有缘——你看,我们和彭、郑两位大人都没有什么交情,那郑大人免了你三十大板,彭大人又指望你能让他财源广进……这就是难得的缘分。我倒觉得,能在这里安安稳稳地过过日子也是挺不错的。”
    “我倒哪里都无所谓!”萧飒抱着沈穆清,“就怕你觉得无聊!”
    沈穆清听他语气伤感,知道他的心思……总觉得对不住自己。
    这种心底的遗憾,只有岁月能够冲淡。
    她笑着转移了话题:“这样算来,你到县学还有二十几天的功夫。要不,我们明天去串门吧?到郑大人、房大人那里去走动走动?”
    萧飒点头:“自从到沪定后,整天忙忙碌碌的,趁着这机会出去走动走动也好!”
    “是啊!”沈穆清笑道,“这还可以趁着这机会打听一下那个郭教喻的底细,还可以在家里宴请一些朋友……”
    “也是。”萧飒沉吟道,“如果可能,我们把郑家三爷和三奶奶请来住几天……说起来,他们两位对我们帮助不小。”
    “既然请三爷,要不要把大爷和二爷也一并请了。”沈穆清道,“上次你去雅安府,二爷还有意让那个师爷去找你,给你造势。”
    萧飒笑道:“不是我不想请。而是郑家大爷一向住在广东一带,负责外面的生意;三爷守在本家,负责家里的事务;二爷则在两处奔波,打理江南一带的铺子……就是过年也不一定能聚在一起。”
    他这话一说,到引起沈穆清的兴趣:“大爷、二爷不在家,大奶奶和二奶奶难道也不在家?”
    “大奶奶一向跟着大爷,二奶奶则长年住在苏杭——郑家的绸布生意都由她当家。”萧飒笑道,“家里只留三爷。”
    “那郑家还有什么人?”沈穆清嫁到萧家时曾经摸过萧家的底,对萧家的情况比较熟悉,却因为时候急促,没有打听郑家的情况。
    “大爷没有纳妾,三个儿子都是嫡出,跟着大奶奶,常年在广东,说一口番话。”萧飒见沈穆清关心家里的事,自然是悉心向她解释,“二爷也没有纳妾,只有一个嫡出的儿子,跟着二奶奶在苏州;三奶奶一直没有孩子,三爷就收了三奶奶的一个陪房,生了一个儿子——不过那丫鬟一直没有扶正,现在依旧在三奶奶房里当差……”
    他把郑家的情况仔细地向沈穆清说明,两人絮絮叨叨地倒了半夜才睡着。
    ……
    第二天一大早,沈穆清和萧飒备了礼物去房府拜访,房大人不在,房夫人很热情地招待了他们。次日,房大人从岩州卫回来,知道萧氏夫妻来过,又吩咐房夫人设宴款待两人,以补当日不在的遗憾。偏偏沈穆清和萧飒去了郑大人那里,房大人听说,索性连郑大人一起请了。
    郑夫人三十来岁,身材高挑,相貌秀丽,举止端庄,郑大人和她站在一起,一点也不像是夫妻。娶了这样的夫人,郑大人自然事事都在夫人的意见为主,也养成了郑夫人好强的个性。好在沈穆清行事本就低调,房夫人待人随和,两个绿叶衬着郑夫人这朵红花,郑夫人不仅表现的口齿伶俐,而且还贤淑端庄,博学多才……三人说说笑笑,很是融洽。郑夫人当场表态:“明天我回请萧太太,房夫人也来做个陪客。”
    房夫人自然是满口称“好”。
    娶了郑府沈穆清知道,郑夫人不仅请了她们两人,还请了很多沪定名士的夫人。
    沈穆清就趁着这机会请这些夫人到家里去做客。
    萧家虽然是流放在此,但山高皇帝远,有郑大人这样抬举,大家自然要凑个趣,俱是满口答应。
    到了请客的这一天,沈穆清精心安排,宾客尽欢。
    萧家也就渐渐在沪定城站住了脚跟,婚丧嫁娶也都开始随份礼。

第二百二十七章 中秋之夜
    转眼到了八月十五,郑家三爷和三奶奶来了。
    之前写信到锦州中是邀他们来沪定做客,却没想到他们会在八月十五来。
    沈穆清自然是喜出望外,亲自带了明霞给郑三爷郑三奶奶收拾房间。
    萧飒眼底也有淡淡的笑意,这笑意竟然引得郑三爷瞬间的失神,随后又露出激动的神色来。
    对于把萧飒过继给萧谦这件事,萧飒的生母也好,萧飒的亲舅舅也好,恐怕都一直在后悔,一直想找机会弥补吧!
    郑三奶奶看见院子角落种的美人蕉,屋檐下的大红灯笼,大红罗帐上挂着的香囊,在心里暗暗点头。
    沈穆清把家里收拾得不仅干净而且还充满了生气——这样一看,是安心住 下来了。
    又想到萧飒的生母,自己的大姑奶奶的担心:“……沈家把穆清当成眼珠似的,到了沪定那穷山恶水之地,只怕是过不惯。你有空就常去走动走动,带些吃的,用的去给她——穆清毕竟是在京都长大的,我也不能让她受这苦。”
    “穆清,我带了些火腿,干贝之类的干货给你。”郑三奶奶笑道:“你还差什么,直管对我说,我下次给你带过来。”
    沈穆清忙笑着谢了:“这可真是瞌睡遇到了枕头。”
    郑三奶奶微怔。
    沈穆清已笑道:“这段时间我们一直在家里宴客,把沪定的一些名士都请了来,原先从京里带来的干货,酱,还有酒,茶,都不是很多了——正要去铺子里跟掌柜的说一声,您倒先搭了言。”
    萧飒可是流放到沪定的?
    郑三奶奶不由好奇地道:“请了沪定的名士?”
    沈穆清点头,把两人去房大人那里去拜访,房夫人又回请,结果你来我往,沪定的名士几乎全认识了的事讲给郑三奶奶听。
    郑三奶奶听了喜上眉梢:“你们在这里人生地不熟的,和这些人有了交情,我和三爷也放心了。你看家里还差什么,开了单子给我就是,也不用等我回去了,等会让人直接送到米铺去,早点把东西置办好,也免得误了你们的事。”
    沈穆清也不和郑三奶奶客气,叫了明霞磨墨,把差的东西写了一份清单。
    郑三奶奶见她字迹娟秀,下笔流畅,心里又是一喜。
    看来这侄媳妇不仅能写会算,家里的事也是瞎子吃汤圆——心中有数的很。想当初萧飒对她念念不忘,果然是有些道理的。
    这样一想,郑三奶奶的心全放下来,回到锦州后,在给大太太的回信里把沈穆清好好地夸奖了一番,这又是后话了。
    郑家三奶奶待沈穆清写完清单,叫了身边一个叫黄莺的小丫鬟把清单送到米铺去,两人又说了一会话,沈穆清见郑家三奶奶神色有些倦意,特意把喜鹊叫过来侍侯,自己起身告辞。
    而萧飒和郑家三爷一直盘桓在书房里,直到华灯初上才回屋。
    他回到屋里却没有看见沈穆清,叫黄莺:“奶奶哪里去了?”
    黄莺忙上前禀道:“奶奶去了厨房,说明天八月十五,今晚把东西备好了,明天做月饼送到各家去。”
    萧飒就去了厨房。
    沈穆清正指挥着月桂等人做月饼馅。
    萧飒看见瓷盆里装着的咸蛋黄,奇道:“咦,你会做广东月饼?”
    厨房的灯光有些昏暗,沈穆清等人这才发现萧飒。
    几个小丫鬟屈膝行了礼,沈穆清笑:“和郑家三爷散了?我吩咐上饭吧?”
    萧飒点了点头,走到案板前打量沈穆清准备的馅:“还有红豆沙,绿豆沙的……”
    沈穆清吩咐小丫鬟们摆饭花厅后,应着萧飒的话:“以前吃过,就试着做做。也不知道能不能成。”
    实际上是有一年她在电视里看见介绍做月饼的,所以准备试一试。
    “你那么聪明,应该能做成。”萧飒倒是很有信心的样子。
    沈穆清被他自信的目光看得信心又增加了不少。
    第二天一大早,沈穆清忙了一早上,做出了三十几种各式各样的月饼让丫鬟小厮分别送到郑大人,彭大人等处。直到中午,才有时间开始准备晚上的中秋宴。
    四干果,四密饯,四冷盘,然后是八热炒,汤一品,饽饽四品,粥两品,水果拼盘一品,把郑三爷和郑家三奶奶看得目瞪口呆——并不是他们没有见过,而是没有想到沈穆清会做出这样一桌菜来。
    吃完饭,大家移步到院子里,沈穆清亲自给郑家三爷和郑家三奶奶上了茶,大家赏月吃月饼。
    郑三爷听说有蛋黄月饼,拿了一个尝了尝,笑道:“虽然不全是广东味,却比广东味要好吃些。”
    沈穆清笑道:“三爷是行家,看来还是没有做到味。”
    “广东那边的菜又清又淡,我们未必吃得习惯。”郑三爷好像为了证明自己夸奖之词不是客套话,又咬了一口月饼,“我还记得我第一次去广东……只有十二岁,跟着大姐,带了一船蜀绣,却只有十二个护卫。从我到伙计吓得要死,只有大姐,镇定从容,该干什么干什么。船过巫江,我们遇到打劫……大姐当里点了一个火把站在船仓里和那些劫匪讲价钱——要么她一把火烧了,大家同归于尽,要么谈个过路钱,以后只要郑家的商船路过,照价给钱。”
    这个时候说起这段往事……沈穆清留心打量萧飒的表情,表现他果然有些动容。
    沈穆清淡淡一笑,起身给郑家三爷和萧飒续茶。
    三奶奶见了,朝着枧微微一笑。
    “这群劫匪就是现在的飞龙帮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