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绿野狂飚-从诺曼底到易北河 >

第43章

绿野狂飚-从诺曼底到易北河-第43章

小说: 绿野狂飚-从诺曼底到易北河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斯把车停在路边,把一名德军机枪手的尸体弄上车来。这具早已冻僵的躯体成坐姿伸展双臂,手里紧握着一条子弹带。走了一段,他又停下来,发现一排从雪地里伸出来的“黑树枝”,走近一看才认出那是阵亡者的脚趾头!
两天后,丘吉尔在英国下院为“突出部”战役定调说:
我认为,自12 月16 日以来在美军战线上展开的激烈战斗,虽是英美共同进行的战役,然而事实上,几乎所有的战斗都是美军打的,并承受了几乎所有的损失。。。美英参战部队的比例是30~40:1,伤亡比例是60~80:1。这是我要指出的一点。必须注意,在讲述我们引以为自豪的战绩时,不要不适当地夸大英军在其中的作用。毫无疑问,这次战役是美国人在这场战争中所取得的最伟大战斗,它将被视为美军历史上流芳百世的伟大胜利。。。我们不要忘记,在上一个月里,有关人员伤亡的电报是纷纷飞向美国家庭的,而焦虑也来自这些家庭。在这几个礼拜中,我们英勇可敬的盟友经受着艰苦而严峻的考验。从此,在英国再也听不到蒙蒂“独力奋斗、力挽狂澜”的颂扬声了。再也听不到让蒙蒂指挥整个地面部队的喧嚣声了。

十、春回人间
还在阿登战役激战正酣时,艾森豪威尔即制订了一个向德国进军的宏伟计划,决定首先歼灭莱茵河以西的德军,尔后以中央和北面两路大军强渡莱茵河,南面取守势。布鲁克和蒙哥马利一如既往地加以反对,说现有兵力只能保证一路进攻,而且不必等到盟军全线推到莱茵河。从12 月底这个方案提出,直到1 月底两国参谋长在马耳他举行会议,双方一直争执不下。
在马耳他会议上,双方吵得不可开交。布鲁克甚至攻击起艾森豪威尔来,说他受布莱德利和巴顿的影响太大,英国的参谋长们对此深感忧虑。那意思似乎是在说,艾森豪威尔不配作盟军统帅了,因为他只照顾美国的利益,和其他美国人一起反对英国人。
马歇尔火了:“哼!布鲁克先生,你们的忧虑算什么,美国的参谋长对丘吉尔先生向艾森豪威尔将军直接施加压力才更感忧虑呢。总统接受了我的建议,实际上从未接见过艾森豪威尔,也从未给他写过信,因为他不仅是一个美国人,更重要的他是盟军总司令。他有权决定仗该怎么打,无需我们场外的人指手划脚。”
见马歇尔寸步不让,布鲁克只好同意艾森豪威尔的计划,但他要艾森豪威尔保证北面的进攻为主攻,而且要在彻底歼灭莱茵河以西德军之前就过河。艾森豪威尔指示代表他参加会议的史密斯将军:“你可以以我的名义向参谋长联合委员会保证,一旦可以夺取北面的莱茵河渡口,我就马上实施这一作战行动,而不等全线靠近莱茵河。而且,一俟南面的局势允许我调集必要的兵力而不致冒大大的风险,我就立即以最大的兵力和完全的决心在北面渡过莱茵河前进。”这时,阿登地区的德军已被击回到齐格菲防线内,霍奇斯和巴顿正乘胜进军,企图一举打到莱茵河。但新的命令下来了,要第12集团军群转入“积极防御”。
“该死,真该死!”巴顿抱怨道,“又放弃了一个正在进行的进攻,只是为了发动一次没有成功希望的战役,那不过是为了抬蒙哥马利的身价。去他娘的政治战!”
但布莱德利并不象巴顿这样悲观,他对这道“积极防御”命令的理解是,不搞轰轰烈烈的大规模进攻,但可静悄悄地继续前进,以免招来蒙哥马利的抗议。他把这个意思透露给巴顿,后者心领神会,偷偷地暗中较起劲来。
于是,在布莱德利和蒙哥马利之间,一暗一明,开始了一场向莱茵河冲刺的伟大竞赛。

向莱茵河冲刺
早春二月,冰消雪化,阴雨连绵,道路泥泞,洪水泛滥。
2 月8 日清晨,奈梅亨前线炮火盖日、战鹰遮天,加拿大第1 集团军约40 万人打响了蒙哥马利“真实”行动的第一枪,目标指向东南社塞尔多夫当面的莱茵河,打头阵的是霍罗克斯指挥的英军第30 军。这场战斗完全是在泥浆里进行的。坦克在泥浆中打转,步兵在泥浆中跋涉。这哪里是在冲刺,分明是在爬行。蒙哥马利大呼:“我军遇到的最大障碍是洪水和泥浆,而不是敌人的顽抗!”多年以后,霍罗克斯想起那可怕的泥浆仍不寒而栗:“那是我参加过的最残酷的一次战役。”
更可怕的是,“榴弹”行动无限期地推迟了。这是一次蒙哥马利精心设计的行动,目的在于同“真实”行动相呼应,由辛普森的第9 集团军从亚琛向东北方向进攻,与加拿大集团军会师,一举歼灭莱茵河以西之敌。不幸的是,2 月9 日,在第9 集团军准备进攻的前一天,德军炸开了鲁尔水库大坝,使鲁尔河水泛滥成灾,挡住了第9 集团军的去路。
与此同时,巴顿在摩泽尔河和萨尔河之间正悄悄地向东运动,那里有他朝思暮想的通向莱茵河的重要据点特里尔,这是他在几个月前就已瞄上的目标。但上级赋予他的“积极防御”任务既未包括特里尔,也未给他相应的兵力。怎么办?老办法:拉关系、走后门。
2 月中旬,他到巴黎休了几天假,住在豪华的乔治五世饭店。巴黎的朋友热烈欢迎他的到来,给他安排许多娱乐活动,又是打猎又是逛夜总会。一天晚上,他来到佛里斯夜总会,那里正在举行裸体表演。女老板殷勤地前后照应着,专门给他留了个包厢,并动情他说:“我亲爱的将军,无论你何时来巴黎,尽可把佛里斯当作你的家。在这儿,你会得到充分的休息。”
巴顿瞥了瞥台上的表演,又撇了撇嘴:“我看,在佛里斯是最不能得到休息的地方了,因为这里有上百号脱得精光的女人。”
消遣之余,他当然没忘了他的特里尔。借着和史密斯、布尔等人打猎的机会,他大搞关系学,笼络人心,并大谈在阿登战役中被抽走,现编入预备队的第10 装甲师如何有效地使用,令众人不住地点头。一回到司令部,他便趁着热乎劲向吏密斯要这个师。史密斯刚喝完巴顿敬他的酒,不好意思驳这个面子,只好说:“你拿去吧,不过只能让它参加一次战斗,即消除三角地带的德军,然后就得还回来。”
兵力解决了,但还要有权力。2 月12 日,他找到布莱德利,极力装出若无其事的样子讨教:“布莱德,根据我对最高统帅部计划的理解,我有权把第3 集团军的进攻范围向东扩展,攻渡基尔河。。另外,如果装甲部队在摩托化步兵的支援下有可能快速突进到莱茵河的话,我就有权抓住这种战机。是这样吗?”
布莱德利顺水推舟,神秘地微微一笑,“当然了,对于任何这种机会,你决不可放过。”
巴顿拿到了上方宝剑,立刻把刚得到的第10 装甲师放了出去,不到4天时间,即清除了摩泽尔河和萨尔河之间三角地带的德军,而特里尔就位于这个三角形的顶角,按原来说好的条件,巴顿该把第10 装甲师还回去了,但他赖着不放,求布莱德利说情。但布莱德利只为他争取了48 个小时:“乔治,你要么在两天内攻克特里尔,要么就把第10 装甲师归还最高统帅部。”
这时是26 日深夜,交还日期满打满算也不能超过3 月1 日。巴顿命令远在萨尔堡附近的第10 装甲师以最快的速度北上,昼夜兼程,奔袭特里尔。3月1 日上午,该师在第94 师配合下打到特里尔城郊,下午攻入城内,傍晚清剿残敌,夜里战斗结束。
第二天一早,巴顿收到两份特急电报。一份是总部打来的,命令他绕过特里尔,“因为攻克它需要4 个师的兵力”。另一份是20 军军长沃克打来的,报告说特里尔已下。巴顿得意地立刻电告总部:
“用两个师攻克了特里尔。还要我干什么?归还第10 装甲师吗?”
3 月1 日,艾森豪威尔在布莱德利陪同下来到马斯特里赫特第9 集团军司令部。辛普森向他们汇报了几天来他所取得的辉煌战绩。鲁尔河洪水把他的进攻整整耽搁了两周的时间,直到6 天前他才渡过湍急的河水,迅速向东北方向推进,在艾森豪威尔到来这天把门兴格拉德巴赫这座大城作为见面礼献给了他。艾森豪威尔对辛普森印象颇佳,这位魁梧、秃头的一战老兵,机智果断、热情奔放,从来不存在士气问题。他和谁都合得来,包括那个令许多人头疼的蒙哥马利。艾森豪威尔对他的评价是:“要说辛普森作为一名集团军司令有过什么失误的话,也从未引起我的注意。”
辛普森满怀信心地告诉文森豪威尔,他有能力夺取莱茵河上一座完好的大桥,因为他手头上还有7 个师无仗可打。艾森豪威尔对这一建议极感兴趣,但未置可否,因为这是蒙哥马利的计划中所没有的。若点了头,一来弄个干预指挥的名声,二来要刺伤一心想作渡河第一人的蒙哥马利的虚荣心。但艾森豪威尔也没摇头,实际上等于开了绿灯,让辛普森自己看着办。
辛普森象巴顿一样机警聪明、心领神会,马上命令部队进军杜塞尔多夫对面的莱茵河大桥。但当部队于第二天赶到诺伊斯附近的一座大桥时,守桥德军引爆了桥梁上的炸药。一阵巨响过后,桥面变得无影无踪了。
这一天,丘吉尔和布鲁克来到辛普森的司令部,向他祝贺“榴弹”行动的胜利。随后,一行人乘车到前线巡视。路过一段齐格菲防线,丘吉尔想看看德军碉堡是个什么样子,于是命令停车。下了车,他笑嘻嘻地招呼众人:
“喂,先生们,咱们都到西部壁垒撒尿去。”
说完,他带头撤了起来,脸上洋溢着孩子般的神情。摄影师们你推我挤抢占有利地形,争拍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一瞬间。丘吉尔见状,喝令:
“这是一次与大战有密切关系的行动,不许拍照!”
霍奇斯和巴顿的部队此时正在实行“伐木者”行动,一个向东南,一个向东北,朝着科隆至科布伦茨之间的莱茵河挺进。3 月7 日,柯林斯的第7军占领科隆,米利金的第3 军进抵雷马根。
第3 军中有个第9 装甲师,师长约翰·伦纳德是布莱德利的同学。此人手下有一员虎将威廉·霍格,当时指挥一个战斗群勇敢地冲在最前面。这天午后,当霍格的部队冲进雷马根时,发现附近莱茵河上的鲁登道夫铁路桥仍完好无损地横跨在那里,霍格毫不犹豫地命令先遣队冲过桥去,尽管并没有人向他下达过这样的命令,计划中也没有这项任务。
守桥德军做梦也没想到美军来得这么快,他们正等着河西的同伴过河呢。等发现冲上桥来的不是自己人,而是美国大兵时,他们慌忙接通启动炸药包的电源。一个炸药包爆炸了,更多的炸药包在等着引爆。在这千钩一发之际,美军一个小分队冒着桥东碉堡和岸上掩体的猛烈射击,攀上桥梁割断了电线。科布伦茨以北莱茵河上最后一座完好无损的大桥就这样落到了美军
手里。傍晚,那慕尔第12 集团军群司令办公室的电话铃急促地响了起来。布莱德利抓起听筒,耳机里传来霍奇斯的声音:“布莱德,告诉你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伦纳德的部队在雷马根夺取了一座完好无损的大桥。”“你说什么?夺了一座桥?”“对,我们夺了鲁登道夫大桥。”“好极了,考特尼!这真是意想不到的收获。有了它,我们就可以把德国的大门一脚踢开!你在作渡河的准备吗?”“我们正在抓紧准备。海军登陆艇马上就到,陆军工程兵也已调来准备架设浮桥。”“很好,考特尼。你要尽最大努力把一切装备都运过河去,要牢牢地守住桥头堡。”放下电话,布莱德利激动地对来动员他抽调几个师给德弗斯的平克·布尔说:
“玩你的去吧,平克!考特尼已经控制了横渡莱茵河的大桥,大显身手的时刻到了!如果我们能顺利地渡过莱茵河,我就可以从右翼将钢钎铁钩戳进德国心脏,实现我的长期战略目标——两路突击。”
不料,布尔两眼瞪着布莱德利:“得啦,布莱德,在雷马根,你不可能到任何地方去。你占领了一座大桥,但那是在错误的地方。那里地形复杂,森林密布,易守难攻,不利于军事行动。再者说,这与整体作战讨划也不相符,你是在和蒙哥马利唱对台戏。要知道,艾克的心是在你的战区,但他现在的战略重点在北面。”
布莱德利生气他说:“你这是怎么啦,平克,莫非你也变成了亲英派?你到底要我干什么,是后撤,还是帮着德国人把桥炸掉?你看不到这是千载难逢的良机吧?要是我们不抓住这一有利战机,那将是不可饶恕的过错。”
布尔坚持说:“我想,你最好还是先和艾克打个招呼。”
艾森豪威尔此刻正在兰斯同美国空降部队的李奇微、加文、泰勒等几位将领共进晚餐,接了布莱德利的电话,他欣喜若狂,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对着电话直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