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寒门称王 >

第36章

寒门称王-第36章

小说: 寒门称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张俊俏的面容上满是暴戾之色,他这次带军出征,本就有很多人指手画脚,还是王浚念在往日情分力排众议,加之王昌也算文士出身,通晓兵法,也带过一军之众,这才任命他为此次的领军督护。
但实际上,王昌的作战经验少得可怜,在幽州军更无自己的势力,正想借这次战争来证明自己。
本来一切顺利,一路上连战连捷,王昌志得意满,却忽然出现这样的事情,军中甚至谣言是王昌勾结刘琨,怎能不让他气愤。
“这厮表面上和大将军客客气气,暗中却行此卑劣之事,还请督护大人出兵征讨这个乱臣贼子。”另一旁王浚委任的中山太守阮豹忿忿不平。
阮豹跟随大军出征,就是要趁这次攻打石勒,顺便前往中山上任,没想到,有谣言说,刘琨准备和偏安江南的朝廷表奏请前东莱太守南阳赵彭担任中山的太守,这等于是从他阮豹碗里夺食一般,可以说在座的没有比他听到这个传闻更愤恨不平的人了。
到手的官位被人夺去,阮豹恨不得提一支兵马立刻杀奔中山国,好就任官位。
一旁的其余众将也都七嘴八舌,声讨起刘琨的背信弃义来。
一个在晋朝上下口碑堂堂的刘刺史,瞬间变成了背信弃义、谋私夺利的小人。
“辽西公大人有何意见?”王昌看向新任的鲜卑辽西公段疾陆眷。
段疾陆誉却是一拱手:“全凭大将军吩咐。”
段疾陆誉的性格和他的父亲段务勿尘有些相似,不是什么杀伐果断之辈,一心想依靠王浚这棵大树,发展好段氏鲜卑。
此刻,见他如此说,王昌满意的点点头,转身又和众将商议起如何处理中山国的事情来。
但一旁已经被提拔为前军将军的段末坯和堂弟段文鸯却是有些不满,段末坯悄悄拉了段疾陆誉一下,轻声道:“大哥,这事情我们不能参与。”
段疾陆誉摆摆手,轻声道:“不参与,我们就能独善其身么?”
一旁幽州新任督军谢鲲看了一眼段氏兄弟,又看了看幽州长史裴嶷和别驾裴宪,他们三个是文臣,又都出身士族,从中央下放到地方,所以对于庙堂之上的争斗看得的确比眼前这些人要长远一些。
尤其是谢鲲,自从在鸡鸣山上和王烈长谈之后,就对王浚与刘琨之间的关系分外伤心,以谢鲲忠厚笃实的为人,自然是怕这两个朝廷在北方的重臣发生内讧,白白便宜了石勒这等狼子野心的异族。
而且王烈曾跟他说过,到了幽州可以交好段氏鲜卑,谢鲲来后,经过仔细观察、打探,觉得段氏一族的确还算可交,可哪想段务勿尘忽因伤病去世,双方的关系就中断下来。
这次出征,段末坯曾以个人身份来拜访谢鲲,向他求教未来自保之道,谢鲲告诉他一句:“耐心等待,不为奸佞所用,可如王家小郎所为。”
段末坯细细思考,深以为然。
而且,在战前,谢鲲也曾用私人的身份试探过王浚的口风,王浚明确表示只要刘琨不染指幽州以及并州的边缘地带,他并不想和刘琨撕破脸皮,也认识到刘琨对牵扯石勒所起到的巨大作用。
奈何王浚手下有一批人,却整天叫嚣要攻打刘琨,认为刘琨才是王浚在东北的最大对手。
王浚又是一个多谋不断的性格,早晚要对刘坤起疑。
而谢鲲从这一点也看出,王浚心里已经对偏安江左的晋朝没有了多少忠心,但至少现在还不是撕破脸皮的时候。
王烈的话犹在耳边,王浚和刘琨的决裂,带给北地汉人的将是灭顶之灾,而且两个人性格上的缺点也的确如王烈所言的那般,正在成为催化他们之间矛盾的助推。
看着屋内众人喋喋不休的争吵,谢鲲看了裴嶷和裴宪一眼,裴嶷是王浚手下文官的第一位,建谢鲲给他连连使颜色,这个时候自然不能藏头,朗声道:“王督护,虽然这刘琨背信,可恼可怒,但如今我们已经连克石勒十余城,此时正当一鼓作气,直捣邺城,恢复我大晋领土,至于刘琨的事情等与石勒战后再解决也不迟。”
“等战后解决,刘琨他们已经在中山站稳脚跟。裴长史,您要知道,中山国可是刘琨的老家,我军是客军,失去先机后再很难进入啊。”
对王浚这个首席参谋,王昌可不敢不敬,至少在表面上还要敷衍一下。
裴嶷闻言,犹豫了下,他为人虽忠厚,但性格却并不强硬,否则也不会依顺王浚,此刻却是有些犹豫起来。
别驾裴宪忍不住站起身:“王督护,难道中山国不是我大晋的领土么?”
和自己的堂哥裴嶷不同,裴宪素以刚正耿直闻名,在幽州军号称裴大炮,行事全凭心意,经常语惊四座。
王昌见是裴宪,心下发憷,尴尬的笑了笑:“裴大人说笑了,这普天之下莫非王臣,率土之滨莫非王土,中山国自来就是我大晋的领土。”


第五十章,猛虎将出山
更新时间2011…3…28 8:58:43  字数:2592

 烈哥即将出山,与石勒展开新一轮的战斗;新一周开始,感谢各位的支持!
~~~~~~~
裴嶷听出了自己堂弟话中的意思,想要阻拦,裴宪却自顾的说了下去:
“好,王督护既然知道中山国是我大晋领土,而大将军和刘琨将军既然同为我大晋臣子,大将军是朝廷任命的将军,刘刺史也是朝廷任命的将军,中山暂且由谁代管不都一样?为何还要为此互相攻讦,如今胡虏乱华,尔等不思报国,却一心谋权夺利,就不觉得羞愧么?”
一时间,屋内的气氛变得尴尬无比,王昌俊俏的脸上更是一阵红一阵白,这个时候他也听出了裴宪语气中的讥讽之意,心下恼怒,一双白嫩如女子的手不断在几案上敲击。
但裴氏兄弟在军中比他人脉深厚,帐下众将也多和他们交好。更何况,裴宪所言句句在理,他总不能说:大将军虽为晋臣,但这北地的事情就是他说了算,中山国归大将军处理。
这等有违大义的言论,就连石勒都不会在明面上说出。有些话,大家心知肚明,但出来却是万万不能。
裴嶷见状,本想要打打圆场,但他是裴宪的堂哥,此时起身说话,未免有袒护之意,只好看向谢鲲。
谢鲲是裴宪的好友,见到这种情况,心下暗叹,长身而起:“鲲从江左来幽州前,琅琊王还有王司马都曾对我说,我大晋现在虽然有胡虏作乱,但幸有忠臣护佑,如那幽州刺史王浚大人,并州刺史刘琨大人,就是我大晋北地双杰,就算是王昌督护,也是统帅义军剿灭胡贼的英雄。”
众人闻言,纷纷点头,表示赞同,王昌也下意识的停止了手指的敲击,频频点头。
谢鲲见王昌点头,又道:“而鲲来幽州的目的也很简单,就是希望王、刘两位大人能互相协助,为我大晋守护领土,抗击外敌。鲲自然会向朝廷禀报两位大人忠心为国的事迹,相信朝廷会有明断,而在史书之上,两位大人和在座各位忠臣良将,也能流芳千古。”
这番温言细语却是说的滴水不漏,在这个时代,除了一些残暴无度的胡虏,就算再有野心的家伙,包括石勒这样的胡贼,想要行事,都要先博一个大义之名。
尤其是在史书之上,若留下个残暴不仁昏聩无能的评价,对于这些士大夫和士族子弟来说简直是不可忍受的事情,甚至某些人为了博得在史书上的好名声,不惜篡改史书,当然这种事情是不得以才为之的;。
谢鲲这一席话却是说到了众人心底。
王昌想了想,临出兵前,王浚特意召见他,叮嘱其遇事可多听裴嶷和谢鲲的意见,如不能断,可快马修书给他,此刻却是有了主意:“诸位的意见我明白了,这件事情我也做不了决断,我会尽快禀告给大将军,我等忠心为国,就怕有人之为私利,侵占国土充为私用,那就很可悲了。”
说完,一摆手,宣布会议结束,自己转身回内室给王浚修书不提。
谢鲲看着急急散去的众人,心底暗叹,今日虽勉强压下反对刘琨的声音,但谣言却并没有被制止,此事终究要像个办法解决。
等刘琨繁衍醒悟,或者等王浚大度退让似乎都不是个好办法。谢鲲的眼前却忽然浮现出一张笑脸,心下有了决断。
~~~~~~~~~
那边谢鲲为如何阻止王浚和刘琨的内斗苦恼,王烈却在为山寨的发展操心。
鸡鸣山虽然地势险要,四周山丘林立,适合防御作战,但面积毕竟太小,
现在山上的青壮数量已经突破五百人,总人口也超过了八百人。兵力达到了标准的一幢还多。
而经过一个多月的训练,新上山的青壮也基本学会了队列和出枪之术。
铁匠周兴打造长枪枪头也全部完工,而且还在青壮里收了三个徒弟,有这些徒弟的协助,打造兵器和农器具也更加方便起来。
两次伏击石勒的人马,王烈收获颇丰。尤其是与呼延莫那一战,由于呼延莫手下那五百人都是石勒的亲卫精锐,王烈一下就得到了五百多付弓弩,以及五百多匹战马,还有他们掩饰身份所用的五百套晋军制式的皮质盔甲。
当日,如果不是王烈采取的伏击、陷阱加上这些胡人不熟悉的丛林战法,而是在平地上对抗敌人的冲锋,王烈手下这些人马绝对不是石勒这五百手下的对手。
但不管怎样,王烈胜利了,用现代的经验加上这个时代学会的捕猎技巧,和一点点的运气,战胜了看似不可战胜的敌人,收获了大量的装备物资。
但获得的弓弩王烈并没有全部发下去,毕竟不是每一个人都有射箭的天赋,上次已经发下去一百多付弓弩,这次王烈再次下发了两百付弓弩,共三百人组成了两队弓箭手。
而王烈用从这三百人中分出了一百五十人,配上了战马,组成了弓骑兵小队。
其余一百五十人则为步弓手。
剩下的两百余人仍然为长枪兵。
之所以分出这么多弓箭手,就是因为鸡鸣山的地势,决定了不可能施展开大部人马,有两百名长枪兵固守寨门,和冲上来的敌人近身搏斗,其余人在山林中射箭阻击,效果绝对要比大量的长枪兵好的多。
而且,王烈更是将其中几副晋军的弩箭交给周兴,又根据自己前世的记忆,将其中某些部位改造后,使弓弩整体更请便、而且可以连发射击,周兴思索多日,暂时虽然因为条件限制,没有适合的材料打造,却表示只要有合适的软钢,打造出王烈设计的新式弩应该没问题。
改造弓弩其实是王烈早就想做的事情,但原来在家乡,那个贫瘠的山村,实在寻不到铁匠,而如果请县城内的铁匠来打造,一是资金巨大,二却是无法保密,这等乱世,你掌握了先进技术,却没有相应的实力来保护,等于为士族、豪强做嫁衣,最后要么是被强取豪夺,要么是成为他们的附庸。
而这两点都不王烈所愿意见到的,所以这十七年来,王烈宁可锻炼自身、暗中积蓄实力,也不愿去做一般穿越众所爱的发明家富家翁。
如今,山寨之上欣欣向荣,王烈也有了更多可以自保的能力,拥有一批忠心耿耿的手下,这才开始思考起更多的技术上的创新。
但也正是因为力量的壮大,山寨上物资的消耗也急剧增加。
尤其是那五百多匹军马。
那些军马都是上好的北地良驹,但军马的喂养不同于挽用的拉车马匹,不但要**致的草料,还要吃上好的豆子、燕麦。
所谓马无夜草不肥,这也军马一天所消耗的钱粮绝对要大于养一个人。而且这些军马又不可能拿去卖掉,要知道这些战马的雄健,即便在幽州军都是少有的,卖掉实在太可惜,而且将来再想买也似乎不太可能。
而且,这样的军马你能卖给谁,卖给谁都会引起大势力的注意,也会让石勒迅速摸清是自己害了他的人马,进而吸引来石勒的报复,也吸引来那还在幽州的刘佑的注意。
尽管,前几次下山劫掠大户,王烈抢夺来不少粮草,但由于北地旱灾的持续,今年四周州郡已经注定减产、甚至颗粒无收。
王烈的鸡鸣山上及四周几个山头,虽然采用了王烈设计的提水设备,利用山泉保证了田地的灌溉,但也仅仅能自产自销,没有更多粮草来换取其他急需的物资,更不用说去饲养这五百多匹战马了。
正在王烈为这件事情发愁的时候,一个信使的到来,给了王烈解决难题的思路。


第五十一章,箭射秋蝉人向南
更新时间2011…3…28 15:13:13  字数:2399

 (有错误,修改下)第二更,王烈将展示出自己越来越多的实力与势力,箭射秋蝉人向南,直指石勒
~~~~~~~
建兴元年的八月中旬,日头正高,秋老虎肆虐。因为天气炎热和战乱的原因,通往幽州渔阳郡的官道上几乎没有几个行人,偶尔有几支前往前线的缁车队伍经过,也是没精打采、缓行如牛。
战争打到这个份上,除了大一点的县城里还有人外,四周的乡村早就慢慢荒废,加之天气干旱的原因,阡陌之上除了几从生命力顽强的杂草,却是没有一丝生命的痕迹。
此刻,鸡鸣寨后山半山一片特意平整出的,数百丈的空地上却是热火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