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寒门称王 >

第24章

寒门称王-第24章

小说: 寒门称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这也一直是谢鲲引以为傲,并在士族内广被赞颂的例子。
如今以王烈这种一个山野之人,用如此真诚语气说出,却比让士族门阀、大师们的赞美,更让谢鲲感觉舒服。
表面浮华的阿谀奉承谢鲲听的多了,但如王烈这般真挚入心的却是少有。
尤其是那一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更是深深的打动了谢鲲心,谢鲲甚至感觉这句话正是他一直所追求的目标。
谢鲲深深的看了一眼王烈,只觉得眼前少年不卑不亢,既能坦然接受自己的感恩之礼,又能在知道自己的身份后说出暗合自己心里的得体话语,其志其才都绝非凡响,心下的欢喜简直无以言表。
于是,下意识的,谢鲲伸出双手搀起了王烈下拜的双臂。
见此情形,谢鲲身后之人无不惊讶,他们何时看见过自家素以耿直刚正著称的大人如此热情的对待一个人,尤其是一个少年。
王烈再次拱手谢过,挺起身躯。
谢鲲打量着眼前的王烈,身高八尺,一张还带着几分少年稚气的脸庞上英气逼人,双眼睛却清澈无暇,正友好的回望着自己。
谢鲲心底暗赞一声:“不错,比那自命风流,只谈风月不力国事的江左子弟要英武的多。”
王烈却是一拱手,坦然道:“谢大人,这里非说话之地,迟些恐又有胡贼追至,我看你们这一路也是鞍马劳顿,不如先把这些人埋葬,然后上我的地方稍事休息片刻,再上路也不迟。”
王烈聪明就聪明在这里,不该他问的他绝不多嘴,谢鲲为什么来这里,为什么被人追杀,他都不会问,无论前世今生,多嘴爱打听的人都只能徒增别人反感,最后被人踩死。
他不管谢鲲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总之这样一个人物,肯定不会是冲自己来的。
其实,以王烈的分析能力,现在心里对谢鲲的大概去向已经明了,无外乎是王浚那里,而且肯定是肩负着偏安江左的琅琊王司马睿的命令。
谢鲲见王烈开口相邀,又看了看已经疲倦不堪、浑身伤痕的手下,沉吟片刻点了点头:“如此,有劳小郎君了。”
王烈听了,心下暗喜:“谢大人,这边请,这里就交给他们处理吧。”
王烈又叫过苏良,吩咐他带人将这道路上的人马尸体全部处理干净,若是敌人,死的都拉到十里以外再行掩埋,还活着的就再补上一刀,而且一定要将这些胡贼的首级全部砍下,用石灰腌上,将来还有大用;若是马匹,死了的拉上山去当肉食,活着的当然更要拉上山去,正好组织一小队骑兵。
最值得收刮的,是双方遗留的弓弩,尤其是谢鲲死去的那几个汉人骑士身上的小型手弩,这玩意可是好东西,给普通人训练上几日,就能杀死一个久经训练的老兵。
王烈当着谢鲲的面将这些吩咐下去,丝毫没有要避开他的心思。
因为王烈清楚,当着谢鲲这种处事坦荡,又是大家族出身的人物,你若小里小气,躲躲闪闪,反而叫人家轻贱,还不如直接行事,反正这点死人的东西人家也不会看上,更不会将从刚刚救过他们命的恩人手里把这些要过去。
除非这个谢鲲和刘佑是一般人物,不过若他真和刘佑一般,那王烈也不介意将他留在鸡鸣寨中养老。
王烈这种坦荡的处事风格,无疑又让谢鲲对眼前的少年多了几分好感:“处事得体,办事细致,指挥得当,而且看身手也不错,是一个将才。”
谢鲲迅速对王烈做出了评价。
~~~~~~~
鸡鸣寨内,王烈将谢鲲让在上首,自己跪坐一侧。
看着虽然粗糙简陋,但是却格外干净的山寨,谢鲲连连点头。
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山寨,人口大概不足两百(其余人早已经分散到鸡鸣山附近的两个分寨之中,谢鲲却是不知道),但以小见大,见微知著,就凭王烈能把手下一干事务安排的井井有条,将寨子建设的比江左的小镇还要繁华,这份本领就绝不是普通人能有的,其志向也绝对不会是一个小小山寨之主这么简单。
尤其是听闻王烈那些手下不过是训练了月余,多的也不过是训练了半年,就有一股老兵的精神气质,更让谢鲲感到吃惊。
也因此,王烈在谢鲲心目中也迅速由将才变成了帅才。
谢鲲甚至想:“如果给这少年郎一只军队,让他训练一年,只怕我大晋就会多出一支百战雄师。”
不过谢鲲转念一想,又无奈苦笑:“自己现在是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怎么还有闲心管这少年郎的问题。”
谢鲲因为自身性格的原因,在江左得罪了权贵,被人在琅琊王面前进了谗言,所以才会被千里迢迢打发到了幽州,名为琅琊王的代表,幽州的监军,实则是有人要借刀杀人。
否则,他一路行来,小心翼翼,尤其是进入石勒的控制区域的边缘,就开始潜行。
但刚到青、冀、幽三州交界,就遭遇了石勒人马的伏击,明显是有人透露了消息,让石勒早有准备。”
不过以石勒的雄才大略,能劫杀自己,肯定也是受了蛊惑,说不定就是有人告诉他:“谢鲲北上,是带着琅琊王的密令的,要王浚讨伐你。”
想一想,若说没人故意陷害自己,到真奇怪了。
就算自己今日侥幸不死在石勒手中,到了幽州,自己的身份也尴尬无比,可猖狂的刘佑不同,刘佑是武将,手下有重兵;他谢鲲一介文士,只要和王浚意见不合,加之琅琊王那边妖其监督王浚的命令,他就有可能被王浚一怒之下杀死。
王烈见谢鲲的脸色一会欣喜、一会沉思,一会咬牙,一时也没有猜透对方的心思,但见四周并没有什么外人,谢鲲的那些手下已经被安排下去休息,只有两个忠心耿耿的护卫还站在一旁。
王烈想了想,试探着开口:“大人有心事?”
谢鲲看了看王烈,也是心郁难结,又觉得王烈和自己没有什么利益冲突和利害关系,忍不住长叹一声:“小郎,老夫很羡慕你啊。”
王烈一听,忙拱手道:“大人说笑了,我是山野之人,哪里值得大人羡慕。”
谢鲲闻言,摆摆手道:“先不说你是不是山野之人,光看你行动坐卧,和寨中兵卒的编制、训练,就能看出你是个军人,小郎又何必欺瞒于我;至于我为何羡慕你,羡慕的是你自由自在,山寨虽小,却天下可去,那像老夫,要听人号令,身不由己。”
王烈闻言,神情一凛,谢鲲这话简直说到了他的心里,不愧是历史上的大师级人物,单凭这洞察力,就够王烈学习了。
前辈自有前辈的道行,决不能因为他们没有经过各种思潮的冲击和洗礼,就轻看他们。

第三十二章,山寨论势
更新时间2011…3…12 10:24:32  字数:3023

 诸君,请不要在我更新后催更,否则我那更新不算你们催更字数的,你们催了也白催,如果想催更请在每日九点前进行,我好计算这一日到底码多少,否则就只能按照计划来了,我不可能码出3000字后,因为事后催更6000字,再重新码出6000字,实在是能力有限,而且这样一来整个大纲就乱了……
~~~~~~~
王烈被谢鲲点破出身,心下震动,却一拱手:“既然谢大人看出来,我也不敢隐瞒,我以前的确是朝廷的军人,因为某些事情才流落山寨,但我在山寨上也时刻惦记着我大晋的情势,眼见时局不稳,所以才训练了这些人马以求自保,并无他意。”
谢鲲看了一眼王烈,点点头道:“小郎君不必多虑,今日你我只是长幼朋友,不是官与民,你发展势力没有什么,只是你何以说时局不稳呢?至少在北地,我大晋还有王彭祖、刘越石两位柱石,有带甲之兵十余万,我看稳定的很啊?小郎君莫非是拿大话诓我这个老头子?”
王烈一听,知道谢鲲这是要考校自己,想了想:“幽州王浚大将军势力虽大,又有段氏鲜卑一族相帮,但内忧外患,局势并不乐观;至于刘越石大人,也有拓跋鲜卑襄助,但拓跋一族狼子野心,早晚是祸患。”
谢鲲闻言,微微一笑:“不谈刘越石,你只说说你家王浚大将军,何为内忧,何为外患?”。
王烈受了鼓励,继续道:“内忧自然是王浚大将军为人太过刚愎自用,虽然广交异族,但毕竟只是同盟的关系,而且段氏鲜卑与慕容、拓跋两族关系紧张,亲密段氏势必得罪了其他两族,尤其是慕容鲜卑,一直想取代段氏在辽西的地位,野心极大;外患则是襄国石勒,这石勒胡贼,一直想要图谋幽州,而且听闻此人善于示弱,此前几次和王浚大将军交战虽然没沾到什么便宜,但已经把幽州的情况探明清楚,近些日子我听来往行人说石勒又在招兵买马,估计近日就会再次入侵我幽州。”
谢鲲开始还面带笑意,可越听越心惊,他能看出王烈虽然有志向有手段,但肯定是出身寒门,而一个寒门子弟能有这样的大局观和判断力,却实在出乎他的意料。
而且谢鲲此次奉命前来幽州,却并不想参与进幽州军的争权斗争中去,尤其是刘佑已经先去,王浚已经对琅琊王派来的人起了提防之心。
和刘佑不同,他谢鲲是文人,身边更没有强大的陷阵骑兵自保,若真惹恼了王浚,恐怕早晚被他害死。
此刻,眼见耳闻王烈如此有勇有谋,谢鲲却起了心思,想征召王烈在身边,起码能有一个帮助。
“小郎君,你现在要是想重回军中,我且给你做个保人……”
王烈从谢鲲的眼中看出了他的爱才之心,也看出他有征召自己的意思,但王烈自己知道若现在回幽州,还是要被刘佑害死,而且他现在并不想参与进这场斗争。
他的两百多人投进十几万大军之中,连朵水花都不会激起。
所以抢先开口道:“谢大人,您既然问起幽州的局势,想来你这次也是要去王浚大将军哪里吧?我看大人似乎觉得这是一份苦差,但在烈看来,这莫尝不是大人的一个机会。我这里有个建议,不知道大人有兴趣听一听。”
谢鲲一震,眼中露出诧异,他身后的两个侍卫也是一脸紧张。
谢鲲却是摆摆手,示意两人不要紧张:请小郎君赐教。
王烈整理了一下思绪,缓缓道:“大人既然觉得小子不是妄言,那我也不想隐瞒大人,我就是幽州军出身,所以才对幽州局势了解一二,大人此次若去幽州,的确是有些凶险,毕竟如我前边所分析,幽州内忧外患,已经到了一个爆发的边缘。”
见谢鲲听的认真,王烈又道:“所以,大人若到了蓟城,肯定是要自保平安,尤其是大人手下已经所剩无几,就算从江左调兵暂时也来不及,所以到了那里可与段氏鲜卑交好,王浚大将军对段氏鲜卑十分信任,段氏鲜卑也一直心向朝廷。至于其他事情大人完全可以置身度外,毕竟这幽州还是我大晋的领土,这军队也还是我大晋的军队,大人是奉上命而来,只要做好自己,再有段氏鲜卑的相帮,相信没人可以为难大人的。如果大人能自保有余,将来能将段氏鲜卑彻底拉向朝廷,这就是大人的大功一件,如此,为烈之所想。”
谢鲲低头沉思片刻,再抬起头,却是一脸庄重:“好一个做好自己,今日听小郎一席话,我茅塞顿开,但有即为人臣,有些事情却不能坐视不理。小郎君看来还不想回我大晋军中,但对于小郎今日的帮助,我记在心里,来日定有所报。”
说完,谢鲲长跪而起,拱手称谢。
王烈忙长跪起身,还礼相对,心底却长叹一声:“谢鲲性格刚烈,王浚后期因为权力的影响,已经迷失了本性,想要图谋僭号,称王称霸,谢鲲此去万一为这个和王浚发生冲突,肯定会有危险。”
但这些话,王烈又不知该怎样和谢鲲去说。
只期望谢鲲的性情能如他的聪慧一般,在看清局势的同时不拘泥于小节,可以周转于各方势力间,调停和解,这样对北地汉人都是莫大的福气。
这一老一少相对片刻,忽然一起笑了出来,相互生出几分知己之感。
两人又随意聊了一些闲话,其间王烈结合自己前世对玄学的了解,大谈由儒入玄,玄儒结合,所言皆是前人总结、这时却还没发表的经典,虽然很零乱、也很粗浅,但也足够让谢鲲称奇,更感叹王烈是个有思想、求上进的好青年。
两人相谈甚欢,又一起进了晚饭,饭后,王烈领着谢鲲在山寨中又转了转。
谢鲲见山寨之内房屋整齐,各项杂物布置得当,来往百姓全无一般百姓那般面带菜色,脸上带着江左大户士族才有的幸福表情,不由对王烈的治理之能力更加赞赏。
路上,恰好冉瞻牵着小冉闵出来玩耍,谢鲲一看冉闵,眼中精光一闪:“此子为何人?”
王烈笑道:“我兄弟的儿子。”
“尚不及垂鬓,却龙行虎步,面带煞气,此子日后定是万人敌。”
谢鲲是玄学大师,自然也精通、笃信道家的面相之说。
冉瞻一听,哈哈一笑:“棘奴儿若真有此成就,全仗大人吉言。”
谢鲲闻言,又看了冉瞻一眼:“这位少年英雄莫非是乞活军冉隆的后人?”
冉瞻一拱手:“正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