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13三国猛将关羽 >

第9章

13三国猛将关羽-第9章

小说: 13三国猛将关羽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右边的一个角落里是鼓吹(乐队),乐手们穿着艳丽的服装,吹打弹拉,各尽其妙,时而缓,时而急,时而悠扬,时而高亢。 
曹操向鼓吹的班子摆了摆手,鼓乐声戛然而止,曹操举着爵,神采飞扬,兴致勃勃地对大家说:“今天在这里设宴,是为了犒劳诸君。此次诸君随我出征徐州,戎马倥偬,非常辛苦。诸君的功勋,当请示朝廷,优加封赏。来,为了我们在徐州的胜利,干杯!” 
干杯毕,曹操又说:“现在还要把关云长将军介绍给大家认识一下。” 
曹操一面说着,一面指着坐在右侧第一条几案后面的关羽,大家都不约而同地顺着曹操的手势看去,只见关羽穿戴整齐,神态肃穆而又有些尴尬地坐在那里,低着头,不敢仰视。 
曹操接着说:“云长膂力过人,武艺超群,人称有万夫不当之勇,实在是不可多得的武将,听说他熟读《春秋左传》,关键的段落可以朗朗上口,这就更难得了。大家知道,在五经之中,唯《春秋》一经最难领会,而在《春秋三传》之中,《公羊》、《谷梁》二传不过是空言说经,宏大不经;只有《春秋左传》所记春秋史事翔实丰富,叙事生动活泼,使春秋一代史事流传至今者,诚左丘明之功也。而且此书寓意深远,旨在弘扬德礼,教诲忠义,云长熟读此书,可以称得起是儒将了。” 
当年在许都时,关羽就常常见到曹操,可是一直对他心存忌恨,今日聆听了曹操对《春秋左传》的一番评论,才觉得此人深明古学,经纶满腹,不由得不对他肃然起敬了。 
只听曹操又接下来说:“原来刘玄德在许都与我共事时,云长也跟随住在许都,所以在座的有不少人认识云长,此次玄德兵败徐州,负罪出逃,云长迷途知返,愿与我等共建大业,不愧是识时务的俊杰啊!” 
说着,曹操又一次举起铜爵:“来,为了云长将军的来归,再干了这杯!” 
大家举爵一饮而尽,关羽也只好随大家干了杯。今天曹操特别兴奋,不觉多喝了几杯,在酒力的作用下,他的话像大江的流水一样,滔滔不绝地流淌着:“当今之世,群雄角逐,强者为雄,有识之士弃暗投明者大有人在,我的帐下人才荟萃,也是博采兼收的结果。例如,荀文若(荀彧)为袁绍之谋士,荀公达(荀攸)为何进之故吏,张文远为吕布之部将,徐公明(徐晃)为杨奉之僚属,现在不都是集合在我的帐下,大家在一起和睦共事吗?云长为刘玄德之爱将,对玄德忠心耿耿,这是难能可贵的,士为知已者死嘛!云长,从今以后,我曹某和在座的诸君就都是你的知已了,大家精诚团结,同舟共济,何患功之不建,业之不立乎!” 
过了一会儿,曹操又谈到这次进攻徐州的事,得意洋洋地说:“为了阻击袁本初进攻许都,我已经把主力集中在官渡一线,大概刘玄德会以为我此时不能亲自领兵来进攻徐州吧?我断定他是会这么想的,可是他错了!袁本初多谋少决,遇事犹豫不定,我就是利用他犹豫不定的空隙,亲自带兵来进攻徐州的。刘玄德乃当世之英雄,不过他的算计却稍逊我一筹啊!” 
席上,大家纷纷向关羽敬酒,关羽一一饮尽,并连声道谢。宴会持续的时间很长,席上的气氛甚为热烈。但关羽只是呆呆地坐在那里,除了应酬外,始终是一言不发,他很烦闷,并且感到非常愧疚,默默地在心里叨念着:“主公,翼德,你们在哪里?我关羽算是个什么人啊!” 
四月的一个夜晚,官渡前线。关羽的军营里,灯火通明,丝竹交奏,十几名舞女翩翩起舞。关羽与张辽对坐饮酒,关羽心绪烦乱,紧锁双眉,他摆了摆手,乐师舞女全都退下。 
张辽说:“云长,曹公送给你的乐师和舞女,难道你不喜欢吗?” 
关羽淡漠地说:“他们的技艺都是很不错的,曹公的美意,我非常感激。你见了曹公时,请代我向他致谢。但不瞒你说,我的心情很不好,实在没有享受歌舞的雅兴啊!” 
张辽说:“云长,你进入曹营两个月了,我就没见你有过什么好心情,总是闷闷不乐的,这是一个多么美好的夜晚啊!帐外有清风明月,景色恬静幽雅;帐中有美女佳肴,曼舞轻歌。对我张辽来说,能过上这样的生活,应该是心满意足了,可是你还是紧锁着眉头。” 
关羽长叹了一口气说:“文远,你是我的知已,难道还不了解我的心情?自从与我主公在徐州失散,被迫投归了曹公,我哪有一天高兴过?什么清风明月,美酒佳肴,轻歌曼舞,那些都是身外之物,并不能缓解我内心深处的惆怅啊!刘豫州待我恩高义厚,我与他誓同生死,如今他正在颠沛流离之中,张翼德老弟也生死不明,我怎么还能心安理得地在这里享乐?” 
张辽说:“豫州待你恩高义厚,这我知道,可是如今曹公待你也不薄啊!” 
关羽点点头说:“是的,我关羽是什么人?不过是曹公帐下的一名阶下囚而已。蒙曹公不杀,还破格起用,官拜偏将军之职,隆礼相待,赏赐有加,所赐的金银、袍服、甲胄、酒食等等,真是难以计量,今天又派你送来乐师舞女共二十余人。曹公的大恩大德,我是没齿难忘的。过去由于种种原因,我对曹公曾心存偏见,但现在逐渐被他的大度和恩宠所感化了。不过,尽管如此,我对刘豫州的耿耿忠心还是不能动摇的。关某喜欢读《春秋左传》,最注重忠、义二字,无论是背弃原来的主公刘豫州还是对现在的主公曹公知恩不报,都是不忠不义的表现,皆关某所不为也。” 
张辽叹了一口气说:“可惜天下之事,往往不能两全其美啊!现在曹刘是敌对双方,泾渭分明,保曹就不能保刘,保刘就是叛曹。你既熟读《春秋左传》,那么请问,在春秋时代,能够既事秦,又事楚吗?” 
关羽听了这话,马上就有一种困惑的情绪涌上心头,他稍微沉思了一下说:“尽管如此,我还是要找一条两全之策。我终究是要回到豫州那里去的,此心已如铁石,是万难更改的。但我不能说走就走,要在为曹公立功以后才能离开,以报答他的大恩大德。这也许是一条不太圆满的两全之策吧,但也只好如此了。” 张辽见关羽态度很坚决,也就不便再说什么了,二人默默地喝了几杯酒之后,关羽忽然想起了一件大事,问张辽说:“文远,我拜托你打听之事,有点消息了吗?” 
张辽回答说:“噢,关于糜夫人的下落,经我多方打听,眼下还没有什么确切的消息。我仍然在打听,什么时候有了下落,便立刻告诉你。” 
关羽重重地击了一下几案,把酒器击倒,随即长叹了一口气,叫道:“唉,关某无能,不能保护主公和夫人!” 
张辽劝解说:“小沛被攻破之时,你还在下邳,怎么保护她们?当然,你的心情,我是理解的,可也不要为此过于忧伤了。” 
张辽在离开之前,忽然想起了一件事,问关羽说:“你知道秦宜禄的消息吗?” 
“不知道,他原先不是在袁术那里吗?” 
“袁术败死,余众四散,他回来投归了曹公。” 
关羽愤愤地说:“这个小人!他现在何处?” 
“曹公任命他作了县长。听说刘豫州从小沛突围后,和张翼德等率残兵一路南逃,到了县,拜会了秦宜禄,对他说,‘曹孟德夺了你的妻子,你还在他的手下做官,怎么这样愚蠢啊!还是随我们走吧!’于是秦宜禄便随他们走了。但走了几里路,又后悔了,想要回去,张翼德一怒之下,便把他杀了。” 
关羽听说秦宜禄已经被杀,心里非常痛快,长舒了一口气说:“这小子早就该死!翼德这一刀,也难解我的心头之恨啊!可是,你知道豫州和翼德以后又到哪里去了吗?” 
“不太清楚,好像是从县又向北折回来了,不是去了山东,就是去了河北,眼下还没有准确的消息。” 
“文远,如有准确的消息,一定要告诉我,谁让我们是朋友呢!” 
“那是当然。” 
张辽离开之后,关羽一动不动地坐在那里发着呆。过了好久,怅然若失地自言自语:“主公,翼德,你们在哪里啊!” 
这次张辽与关羽的谈话,本来是奉曹操之命,来试探关羽的心迹的。事后张辽很为难,把关羽的话,如实地向曹公回报吧,唯恐会惹怒了曹公而杀了关羽;不如实地回报吧,又对不住曹公,不合乎事君之道,他在做了激烈的思想斗争之后,叹息着说:“曹公,君父也;云长,兄弟也。对君父要尽忠孝,对兄弟要友爱。如果二者不可得兼,则以君父为先,兄弟次之。”于是便把关羽的话如实地回报给曹操。 
不料曹操听了,并没有愤怒,却绺着胡须意味深长地说:“关羽事君不忘其本,是天下的义士啊!” 
半个多月过去了,关羽的心情仍然像六月连雨的天气,总是阴沉沉的,没有透出一丝光亮。入夜,他正坐在帐中发呆,一个铃下(当值的士卒)进来报告说:“有一位将军来见你,说是你的老乡。” 
关羽忙说:“有请!” 
铃下应声退出,少顷,那个人进来了,关羽抬头一看,原来是徐晃。关羽强作微笑说:“公明,是你啊。铃下说是我的老乡来了,我还以为是张文远呢!” 
徐晃笑着说:“张文远是你的老乡,难道我徐公明就不是你的老乡?” 
关羽说:“当然也是,文远是马邑人,你是杨县人,我是解县人,当然都是同州的老乡了。不过,最近文远常到我这里来,所以我先想到了他。” 
关羽方才只顾和徐晃说话,至此才发现两个人都在站着,忙说:“公明,坐!” 
坐下之后,徐晃接过话碴儿说:“我出去催押粮草,在外面呆了一个多月,所以好长时间没有到你这里来。今后我只要有空儿,是会常来看你的,我们三个老乡,都在曹公麾下执戈服役,自当互相有个照应。” 
关羽连连点头说:“理应如此。” 
徐晃说:“我今天来此,是受曹公的差遣。” 
关羽问:“什么事?” 
徐晃没有正面回答,而是向后面招招手,喊道:“抬上来!” 
话音未落,两名士卒抬着一坛酒走了进来,酒坛上写着一个大大的“谯”字。还没等关羽发问,徐晃忙解释说:“这是曹公家乡谯县的名酒,由地方官进贡来的,一共是四坛,给天子留两坛,运到官渡前线两坛,曹公留一坛,给你送来一坛,这可是最高的礼遇啊。” 
关羽感激地说:“关某何德何能,受此殊荣,实在是不敢当啊!上次曹公差人送来的两坛洛阳名酒还没有喝完,这坛不如分给诸将喝了。” 
徐晃说:“云长,曹公赏赐,却之不恭,理当拜受。放下吧!” 
两个士卒放下酒坛,走了出去。 
关羽说:“公明,回去以后,请向曹公转达我的谢意。” 
张辽说:“放心吧,我会转达的。噢,我给你带来了一个人。” 
徐晃说着,拍了拍手,杜秀娘走了进来,她衣着华丽,光彩照人,但在那靓丽的脸庞上,却流露着几多忧郁,几多尴尬,而那神态中透露出来的更深沉的,更多的信息,是对关羽的相思,憧憬与渴望。 
徐晃见关羽站在那里发楞,便神秘而又挑皮地眨了眨眼睛说:“云长,你看,这是谁?今日你们二人巫山相会,也算是天意啊!好了,良宵苦短,我不打扰你们的好事了,再见!” 
徐晃说着,便赶紧离开了。 
秀娘的突然出现,关羽一时觉得不知所措,他很不自然地说:“秀娘,……不,杜夫人……请坐!” 
秀娘在没来之前,本来有千言万语想对关羽说,可是见了面之后,顿时就觉得非常尴尬,不知怎样开口才好,她低着头,不敢仰视关羽,默默地坐在了关羽的对面。二人都沉默不语,却又都非常激动,似乎彼此都能听到对方心跳的声音。 
过了好久,秀娘首先打破了沉寂说:“长生哥,在下邳被围期间,我万念俱灰。后来听说你也在下邳城外扎营,便给你写了一封信,希望你能设法拯救我,托张辽将军带出去,不想此后却杳无回音,不知你是否收到了我的信?” 
“收到了。” 
“那你为什么不设法救我?” 
“唉,你哪里知道,收到书信之后,我和曹公曾几次提起此事,说是希望在下邳城破之后,能把你赐给我作妻子,当时他满口答应,我也以为希望快要实现了,朝也思、暮也盼,那些日子人们说我像是要疯了。不料城破之后,他却自食其言,把你纳入他的房中做姬妾了。”说到这里,关羽觉得心中很不是滋味,是绝望之痛,失落之苦,其中还夹杂着浓浓的醋意,因而说话的口吻也变得尖刻了。“你能陪伴曹公,福气不小啊!也算是春风喜雨,心花怒放吧!” 
秀娘一听这话,觉得非常委屈,本想与自己的心上人相见之后,能得到一些慰藉,听到一些知心的话,不想他却变得如此冷漠,竟用无情的言语奚落自己。于是一阵心酸,眼泪便扑簌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