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13三国猛将关羽 >

第26章

13三国猛将关羽-第26章

小说: 13三国猛将关羽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关羽冷笑说:“你以为我会投降吴主吗?” 
“不知也,这全在军侯的决断。不过我念及往日的同僚之谊,不得不冒死提醒君侯:吴兵已将麦城团团围住,君侯是很难率残兵冲出去的,即或侥幸冲出去,也是无路可走的。现在吴国使臣在外面等候,君候愿意见一见吗?” 
关羽开始沉思起来,他的脸色很难看,思想在作着激烈的斗争。过了一会儿,用比较低缓的语气说:“那就请他进来吧!” 
关平喊了一声“有请使臣!”吴国使臣便走进来了。是一个50岁左右的人,显得老气横秋的样子。 
这人进来以后,向关羽拱手俯身说:“参见君侯!” 
关羽请吴使坐下,询问他的姓名,自称姓虞名翻、字仲翔。关羽忽然想起,这不是受吕蒙之命赚下公安城的那个人吗?面对虞翻,他的怒火马上燃烧起来了,真想抽出刀来,结束这厮的性命。但他马上便理智起来,强忍着怒火,以平静的态度对虞翻说:“吴主的意思,方才已由潘治中向我传达过了,关某只是想要问问贵使,关某归附之后,吴主将如何待我?” 
虞翻说:“我主公说,君侯入吴之后,地位不会在吕蒙、陆逊之下。” 
关羽叹了口气说:“唉,事已至此,我还有什么道路可以选择呢?烦贵使出去报与围城将领,容我把队伍整顿一下,明日中午时分,麦城城门大开,迎接吴军入城。” 
虞翻说:“君侯要言而有信啊!我和潘治中就出去转告。” 
虞翻和潘荡走出去之后,关平问道:“爹爹,我们真要投降吗?” 
关羽说:“此金蝉脱壳之计耳!吩咐下去,多做偶人、旗帜,今夜布满城头,迷惑敌军,乘其不备,连夜突围而出!” 
11 
这是一个漆黑的夜晚,只有一弯残月和那满天星星多少闪放着一些寒光。到了子夜时分,关羽率领着不足千人的队伍,从麦城的西北角,悄悄地突围而出。好像没有被发觉,他们提心吊胆地绕过敌人的军营,快速而谨慎地行进着,一直走到天亮,没有听到后面有什么动静,关羽才把一颗悬着的心放下了。 
饥寒交迫的士兵在途中陆续倒下或逃走,走到章乡地界时,人数已经所剩无几了,与其说这是一支军队,毋宁说这是一伙狼狈流窜的散兵游勇。 
在那荒郊古道上,举目望去,一片荒凉。路旁有许多新坟,有的上面插着白幡,白幡和枯树在寒风中沙沙作响。一群乌鸦喳喳叫着,扇动着翅膀,在坟茔的上空高低盘旋,似乎是在与那些新登鬼录的人们告别。 
疲惫不堪,衣冠脏乱的关羽、关平和赵累,一手持着长予,一手拉着马,和几名士卒在古道上艰难地迈着脚步。 
关羽环视前后左右,清点一下人数:“一、二、三、四……”然后万分失落地说:“唉,连我在内不过才十三个人……” 
关平补充说:“廖叔叔去上庸还没有回来,另外还有一名士卒出去打探消息,加在一起是十五个人。” 
关羽狂笑着说:“哈哈哈!事到如今,我真的成为孤家寡人了!” 
关平的话毕竟提醒了他,他好像快要溺死的人盼望救命稻草一样,把一线希望寄托在上庸方面。头些日子,主公曾命到西蜀求救的廖化赶到上庸送信,责令他们出兵援救,可是一直没见救兵到来,关羽只好又派廖化去了一趟上庸,再催促他们发兵。可是已经过去了十多天,仍不见救兵到来。 
关羽自言自语地说:“廖化该回来了,我们盼望救兵到来,真好像大旱之望云霓啊!” 
关平在一旁说:“爹爹,刘封和孟达二人平时与您不和,也许他们会坐视您的失败而不发兵吧!” 
赵累也接着话碴儿说:“他们如果想发兵,上次就发兵了,也不至于拖到今天!” 
关羽瞪着眼睛说:“他们敢!那可是一桩大罪!” 
众人实在走不动了,便各自坐在一个坟头上休息,几名残兵也或坐或卧地休息着。忽闻鼓乐声由远而近,一支出殡的队伍缓缓走过,一辆马车拉着棺材,孝子穿着孝服,打着幡,由两个人搀扶着走在前面,棺材后面跟着送葬的人群和吹鼓手们。风声、哭声、鼓乐声混成一片。 
送葬的队伍从关羽面前缓缓走过去之后,关羽叫住了人群后面一个中年农夫问道:“请问,这是什么地方?离麦城有多远?” 
农夫回答说:“这里是当阳县章乡,离麦城大约有百里之遥吧。” 
“我们在路上经常看到出殡的,也看到许多新坟,莫非这一带正在闹瘟疫?” 
“是的,自从今年秋天在襄樊一带水淹七军之后,水里的尸体逐渐臭了,毒气甚重,首先在襄樊一带闹瘟疫,然后传到我们这一带,到处是新坟累累,哭声阵阵,太惨了!” 
关羽无言,默默地背过身去,中年农夫走远了,后面仍然有哭声和鼓乐声随风声传过来。 
关羽一行人又向前移动着脚步,忽见廖化骑着马迎面走来。见了关羽翻身下马,喊了一声“君侯!” 
关羽定睛观看,只见廖化满面风尘,神色疲惫,忙问道:“你怎么走了这么多天才回来?” 
廖化回答说:“别提了,事情不顺利啊!到了上庸,我向刘封、孟达说明来意后,他们仍然置主公的手令于不顾。我几次声泪俱下地请求他们发兵,他们却毫不为所动,我只好失望地回来了。唉,如果他们能早日发兵,君侯也不会落到现在这个地步!” 
“气死我也!恨未能早日除掉这二贼!” 
廖化说:“君侯请息怒!现在情势很危急,方才我在路上遇到吴军的大队人马,正浩浩荡荡地向这里进发。” 
关羽吃惊地问道:“知道是什么人领兵吗?” 
“我看纛旗上有一个大大的‘潘’字。” 
赵累说:“定是那潘璋,此人是孙权手下的一员猛将,因为在合肥大战张辽而名声远著。” 
关羽问:“吴军离这里还有多远?” 
“前锋离这里还有数里之遥。” 
关羽想了想说:“看来前进不得,只有后退了!” 
一匹快骑从后面疾驰而至,出去打探的士兵在马上报告说:“报!后面有追兵尾随而来!” 
关羽吃惊地问:“离这里还有多远?” 
“七、八里路的样子。” 
“再探再报!” 
探子又疾驰而去。 
关羽长叹说:“前有堵截,后有追兵,看来我们走投无路了!” 
关平说:“那就拼死一战,杀出一条血路!” 
关羽绝望地说:“敌众我寡,十几个人对大队人马,等于螳臂当车啊!事到如今,只有两条路可走了。” 
“哪两条路?” 
“降与死耳!其实只有一条路,死!吴人再不会轻饶我,降亦死,战亦死,看来我的死期到了!” 
关平哭叫着:“爹爹!” 
“平儿,不必难过。你已经19岁,算是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了。男子汉要有男子汉的气魄!面对危难,要挺起胸膛来!唉,都是为父的失误,连累了你,也连累了将士们。不过,现在说这些已经没有什么用了,还有酒吗?” 
“还有一些。” 
关平从腰间拿出一个酒葫芦,打开盖,递给关羽。关羽接过喝了一口,举着要递给其他人,其他人摆手不要,关羽一口气把酒灌到肚子里,然后抛掉了葫芦,醉了,目光发直,动作歪斜摇晃,舌头也有些僵硬了,感慨无限地说:“想我关羽,生在河东一个破落的大户人家,青年时随师父读书习武,生活窘迫,打鱼为生。因为情仇而杀人,逃到了河北,那年25岁,到现在已经35年了。以后卖过豆腐,打过铁,贩运过粮食,后来追随主公,南征北战,东挡西杀,征黄巾,讨董卓,战吕布,镇荆州,收于禁,擒庞德,水淹七军,威震华夏,过去是何等威武,何等风光!人称我是一员勇将,在万马军中能取上将首级,非虚言也。 
“然而曾几何时,却突然由盛而衰,由威震华夏而败走麦城,变化何其快啊!如今前有堵截,后有追兵,我已步入了绝境,真是上天无路,入地无门,有家难投,有国难奔!这是为什么?为什么啊!一连数夜无眠,我试图寻找答案,是由于曹操的圈套?孙权的背盟?吕蒙的欺诈?陆逊的狡猾?还是由于士仁、糜芳的叛国投敌?刘封、孟达的见死不救?抑或是由于我关羽刚愎自用,骄傲疏忽?再不然是由于主公和孔明军师战略的失误、全盘规划的不足? 
“不过,无论怎么说,我作为一名镇守荆州的主帅,当然对失去荆州要负重要责任,但其它的原因呢?有人在背地里说:如果当年调我入川,留诸葛孔明和赵子龙守荆州,就不会出现现在这种局面,是这样吗?可惜我即将辞谢人世,一生的成败得失,已经没有时间仔细推敲了,只有留待后人评说吧!我已六十花甲,历尽人世沧桑,饱尝生活甘苦,生不足恋,死不足惜,只是拖累了你们,实在是于心难忍。 
“平儿正在青春年少,又是文武双全,应该是来日方长,前程似锦,却随为父走上了绝路,怎不令人痛心!特别是对不起远在西蜀的主公,我辜负了他对我的信任啊,他把镇守荆州的重任付与我手,我却轻易地丢失了它!主公啊主公,你用错人了!如果死而有知,容我死后在梦中向你报告,日后相逢于地下再向你谢罪吧!” 
说着,面向西方跪下,众人也随着跪下。 
关羽呼喊着说:“主公啊,主公,容臣在临死之前和你告别!” 
关羽叩拜,众人随之,继而伏地呜咽不起,关平和赵累强把他搀扶起来。 
关羽捶胸顿足,声嘶力竭地哭喊着:“湛湛青天啊,你有知吗?你有灵吗?如果你降大任于斯人,就不应该眼看着他走入岐途而不加警示。如果你没有降大任于斯人,就不应该先让他品尝成功的蜜糖,后让他咽下失败的苦酒。是天和我开玩笑,还是我违背了天意?是命运在捉弄我,还是我亵渎了命运?天啊天,你为什么不言?为什么不语?命运啊,你在哪里?谁能看到你的真面目?哈哈哈……天尚无言,这一切的一切,什么人能说得明白?” 
前面传来了马蹄声和军队疾行的脚步声,关羽和众人惊慌地向前方望去,只见烟尘起处,大队人马像洪水一样翻滚而来,队伍中有一面大旗迎风招展,上面有一个大大的“潘”字。众人见此情景,几乎是异口同声地说:“吴兵冲过来了!” 
关羽大声喊道:“要与吴狗决一死战!能冲出去,便冲出去!冲不出去,在军阵之中粉身碎骨,为国捐躯!”他提矛打马,首先冲入了敌阵。 
赵累、廖化、关平也随后冲了上去。 
关羽圆瞪着充满血丝的双眼,好像凶神附体一般,与吴兵展开了搏斗。长矛刺下去,吴兵无不应声落马,霎时之间便倒下了一大片。 
敌方的司马马忠见势头不妙,赶紧带领几名士卒放下绊马索,关羽、关平和赵累三人的坐骑先后被绊倒,都做了马忠的俘虏。廖化苦战多时,气力逐渐不支,也被吴人俘获了。            
尾声     
年关将近时,在当阳城西的章乡,出现了两座新坟。大土堆前面刻石的文字是:“汉寿亭侯前将军关讳羽之墓”,旁边的土堆稍小一些,刻石上的文字是:“小将关平之墓。”。墓旁有一草棚,墓后有几棵枯干的小树随风摇曳,发出凄惨的响声。 
一个农夫领着秀娘和侍女走到墓前,农夫对秀娘说:“夫人,这就是关侯的墓。” 
秀娘说:“谢谢你领路!” 
“没有什么,夫人,还有事吗?” 
“没有你的事了,谢谢!谢谢!” 
“那我回家了。” 
“请走好!” 
农夫走了,秀娘命侍女摆上带来的祭品,跪拜之后,便伏地痛哭起来,哭得是那样凄切,那样伤心,她突然向前爬去,双手摊开,抱着土堆,失声地哭诉着:“君侯,云长,不,长生哥,你死得好惨!难道眼前的情景,就是人们常说的‘英雄末路,美人迟暮’吗?你若是在地下有灵,就等着妾身,妾身疾病缠身,不久就要到地下和你相见了!长生哥,你听见了吗?由于命运的作怪,我们今生不能结成伉俪,不能同床共枕,可是,来生还不能如愿以偿吗?不,到了来生,哪管是变成比目鱼,比翼鸟,也要逐清波,游碧落,永远相爱,永不分离……。” 
侍女把秀娘搀伏起来,让她坐在一块石头上。两个士兵从草棚中走了出来,见这位贵妇人穿着一套白衣服,虽说额头和眼角上已有绉纹,白纱巾下露出了一缕花白的头发,但那清秀的脸庞仍然透露出几分妩媚。见她正坐在那里擦拭着眼泪,大个子士兵问道:“您是……?” 
侍女在一旁说:“这是杜夫人。” 
大胡子士兵说:“噢,我们听说过。” 
秀娘问他二人:“你们是守墓的?” 
大个子士兵说:“是的,我们都是南郡人,是君侯的老部下。头些日子,我们纠合另外两名弟兄逃跑,被抓了回来。蒙君侯开恩不斩,还要放我们逃生。我们非常感激,便决心不走了,要与君侯同生死,共存亡。这次被阻击,君侯父子和廖化、赵累二将军都在力战之后被俘,另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