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拉贝日记 -约翰·拉贝1066 >

第17章

拉贝日记 -约翰·拉贝1066-第17章

小说: 拉贝日记 -约翰·拉贝1066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们对一家中国小报(蚊报)的一篇文章提出了异议,这家报纸呼吁读者,不要 进入所谓的外国人的安全区,宁可把自己的全部财产烧得寸草不留,也不要让它们 落到日本人的手里。马市长指出,对这种无稽之谈他要表明自己的态度。18时的新 闻发布会上发布了以下通告:
新闻简报 1937年12月3日
1。宣读了12月2日回复雅坎诺神父电文的副本。
2。今天早晨委员会要求中国军事当局开始从区内撤出全部军事设施。
3。委员会的成员和朋友们观察到,在区内西南地区的3个地方,中国军人重新 开始了掘土作业,今天下午委员会进行了实地观察,并将此事件通报了南京卫戍司 令总部。我们满意地看到,总部立即颁布命令,必须停止修筑工事。
4。委员会决定安全区采用和南市难民区相同的标记符号:白底红圈中间一个红 十字。
我们今天经历了数小时的空战。伦敦电台已经报道了德国大使昨天对南京的访 问,并简短地提到,特劳特曼博士给最高统帅带去了和平建议。上海的一个电台报 道说,此地的一个日本阅兵仪式因为一个中国人的炸弹行刺事件而受阻。行刺者当 场身亡,一些士兵受轻伤或重伤。日本人随即占领了国际租界。
12月4日
我们将中国军人从安全区清理出去的困难是很大的。士兵们非但没有如唐将军 所许诺的那样撤出,反而继续挖掘新的战壕并在安全区内架设军用电话设施。我提 出严厉抗议并指出如果再这样下去,委员会只能听其自然了。在这种情况下,他们 不断向我们保证,3天之内从安全区撤出全部军人。这个时候又有谣传说,日本人再 过两天就会兵临城下。我甚至觉得已经听到了炮火声(也有可能是我弄错了)。运粮 的8辆卡车今天只来了一半。我们又经历了好几个小时的空袭。我的朋友克勒格尔当 时正在飞机场上忙碌,离他100米远的地方落下了好几校炸弹,他差一点就丢了命。 我们委员会开了一个长会,讨论了是否可以利用一下11月30日东京发给特劳特曼博 士大使电报中罗森博士已经传达了的内容。我们作不出任何决议,因为中国人现在 看上去是执意要守卫城市,因此中国人很有可能会愤怒地拒绝我们的建议,从而危 及正在筹备成立的中立区。上海的电台报道说,由特劳特曼博士在牯岭(有意改动地 点,因为最高统帅目前正在南京)带给最高统帅部的和平建议遭到了蒋介石的一口回 绝,当然,此间我们对此深表怀疑。
难民们开始陆陆续续搬进安全区。一份小报(蚊报)反复告诫中国人,不要进入 “外国人”的难民区。这家煽动性的报纸写道,即使城市遭到炮击,中国人也应当 正视危险,这是每一个中国人的义务。
在18时的新闻发布会上,报界得到以下消息:
供新闻界和警方的专稿 1937年12月4日
在安全区(中文翻译用的是“难民区”)
安置居民及分发食物的暂行措施
一、安置
1。安全区内还没有做好大规模安置居民的准备。目前的战局还没有达到必须这 么做的地步。
2。为了在紧要关头(也就是最后的时刻)将逃进安全区内的人数控制到最少程度, 委员会建议,各个家庭可以和亲朋好友私下协商现在就安排好自己的住处。委员会 保留在必要的情况下在这些房子里安置难民的权利。
3。一个负责安置难民的特别委员会目前正在区内忙于了解所有可以考虑安置难 民的房屋的情况。凡是无法通过私人关系在区内找到住处的难民,该委员会将通过 协商解决。不到万不得已(也就是战局紧迫)时,将不实施该办法。一旦这个时刻到 来,将会发布正式通告,正式宣布启用安全区。
4。私下协商仅适用于私房,不包括公共建筑或学校。
5。安全区内可供使用的空间有限,故家具或类似的财产不得带进区内。只允许 携带铺盖、衣物和食品。
二、膳食
1。目前区内还没有足够的食品储备供大量难民食用,所以现在已经搬进安全区 的难民必须备有至少能维持一周生活的食品。
2。建议专事米、面和其他食品以及燃料供应的商人现在就进入区内继续经营。
3。储备专供委员会在区内分发用的大米和面粉,待私商的粮食库存全部用尽时 再使用。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储备的粮食将交给持有委员会执照的私商出售。
三、运输工具
委员会急需卡车和板车向区内运送储备物资,为此请求无偿或有偿地将运输工 具提供给委员会使用。
四、安全区的启用时间
中方军事人员及其全部军用设施没有离开该区域之前,无法正式启用安全区来 安置难民。
签字: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
(中文文本中称为:难民区)
安全区管理委员会
(1937年12月3日的情况)
一、理事会:
1。国际委员会主席:约翰 H。D。拉贝2。秘书:刘易斯 S。 C。斯迈思博士3。总 干事:乔治·菲奇4。副总干事:杭立武博士5。财务主管:克里斯蒂安·克勒格尔6 。中方秘书处主任:汤(忠谟)系主任
二、委员会:
1。总稽查:爱德华·施佩林2。粮食委员会:韩湘琳 主任休伯特 L。索恩 副主任孙耀三朱 静蔡朝松(音译)
晁老五(音译)
萧C。C。孟周保新(音译)(红卍字会)3。住房委员会:王 廷 主任查尔斯·里格斯 副主任查尔斯·吉朱舒畅(音译)
欧文 C。C。朱许豪禄(音译)
王明德(音译)
Y。S。张王有成4。卫生委员会:沈玉书 主任C。S。特里默大夫 副主任5。运输委员会:E。L。希尔施贝格 主任R。R。哈茨 副主任(非委员会成员)
12月5日
阳光明媚的星期日,刚到早上8时,一天的烦恼就开始了。应该来接我的司机把 我丢下来不管,于是被我狠狠训斥了一顿。发牢骚——解雇——道歉——重新聘用。 我想这可能是第25次解雇他后又聘用他了,简直就像周年庆祝!当我终于坐到汽车 里时,又响起了警报,炸弹扔了下来。我现在有了通行证,即使警报响了第二遍, 我仍然可以开车出去。再说要做的事情太多了,已经顾不上炸弹了,这听上去很有 些英雄气概。但是非常幸运——太棒了,太棒了——炸弹总是落到其他的地方。我 们终于通过美国大使馆收到了东京关于安全区的正式答复,虽然内容详细些,但和 前几天雅坎诺神父转给我们的电报答复没有什么大的不同,这就是说日本人再次拒 绝了,但是答应尽可能保护安全区。电报全文如下:
海军电台 发自:上海 发往:南京,1937年12月5日 明码电报 南京安全区 汉口大使馆 南京大使馆 北平大使馆 华盛顿国务院 1087 12月4日,18时 文及:南京1937年11月22日944号电报 事由:南京安全区
日本当局仔细考虑了南京国际区的建议,日本大使现通过总领事将下列通告通 知美国大使:
1。考虑到一旦发生紧急情况,委员会不具备完全切断安全区与外界联系的自然 条件与人工设施,有必要给安全区领导层提供足够的物资材料或其他特别权力,以 便安全区附近发生战斗时,能够阻挡中国武装部队进入安全区寻求保护或将安全区 用于军事目的。
2。此外还必须考虑到,不论是在安全区内,还是在安全区的附近都有中国的军 事设施和据点,一旦在南京发生战斗,这些设施和据点很难做到不会被中国军队使 用。
3。鉴于上述原因,日本政府认为,即使该建议受到中国当局的欢迎,但仍然不 能保证做到在南京发生战斗时,能够完全阻挡住中国军队进入安全区并将安全区用 于军事目的。
4。尽管日本政府完全承认对此建议负责的领导层的高尚动机,但是在这种情况 下,日本政府不承担在未来对所述区域免遭炮击或轰炸的保证义务。
5。可以把下列情况看成是一种表态,日本军队无意对未被中国军队使用的地点 或不存在军事设施或没有部署中国军队的区域发动进攻。
(此件抄送汉口、南京、北平、东京)
签名:高斯
我和贝茨博士以及施佩林拜访了唐将军(南京卫戍司令),想从他那儿得到保证, 立即将所有军事人员和军事指挥所撤出安全区。我们早已得到3天之内开始撤军的保 证。当唐将军通知我们说,这是不可能的,至少要过两周军队才能撤离安全区的时 候,我们的惊讶是无法形容的。这简直是当头一棒!日本飞机很容易就能确认出区 内尚有军队留存,这样日本提出的区内不得部署中国军队的条件就没有得到满足。 目前我们根本不可能考虑建一个“安全区”,这至多只能是一个“难民区”。当然 不能因此而绝望。委员会经过长时间的开会,讨论了这一事态,并拟定了以下新闻 稿。新闻界是不能了解到全部事实的,否则我们就等于自己毁了自己。
1937年12月5日中国新闻发布会
1。在美国海军无线电站善意地传递下,委员会今天早上收到了日本驻沪当局的 直接回答,复函附后。
2。今天上午11时,委员会主席约翰 H。D。拉贝先生、总稽查爱德华·施佩林 先生和 M。S。贝茨博士拜访了唐生智将军,和他讨论了如何从规定的安全区的区域 内撤出军事设施的问题。在答复中,唐将军先生作出以下声明作为他在1937年12月3 日所致委员会函件(附后)的说明。
(1)如果建议内提出的安全区有清楚明晰的标记,中国军方将考虑不再在区内设 置新的军事设施。
(2)此外在区内不应再继续设立或使用军事堡垒设施,包括高射炮(抵御飞机用 的火炮),从区内撤出其他全部武器和武装部队。
(3)其他不包含武装部队或常备军的服务性设施,在必要的情况下撤出安全区。
在今天下午举行的会议上,委员会根据以上声明决定现在开始工作。安全区将 在和唐将军约定的时间范围内用旗子围起来,以便居民和军人能熟悉安全区边界。 只有在向交战双方发出正式声明后,委员会才对外宣布安全区的正式启用。在所有 商定的条件未得到满足之前,目前暂不发表这类正式声明。
南京卫戌司令唐生智将军1937年12月3日函件译文:
致约翰 H。D。拉贝先生 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主席
尊敬的先生:
尊函已收到。我获悉贵委员会本着仁爱的精神,为了保护平民百姓计划在南京 成立难民区。您请求我作为负责城防的司令官承诺从区内撤出所有的军事设施和指 挥所(包括交通指挥所),禁止军事人员在区域内居住或进入该区域。鉴于在上海已 有设立这类区域的先例,考虑到这样一个区域能拯救许多穷苦人的生命并减轻他们 的苦痛,我原则上完全赞同成立这么一个区域的想法。
我可以保证满足您的愿望,但同时我又必须指出实际执行所面临的困难。事情 总有轻重缓急,因此有些事情必须予以考虑。
关于从安全区撤出所有军事组织和交通设施一事,我已经下达命令,根据您的 愿望执行。我会尽快敦促军事人员不得在区域内居住或穿越该区域。总而言之,我 会在我的权限范围内满足您的愿望,因为作为卫戍司令,我钦佩贵委员会的工作并 愿意竭诚与您合作。
希望您的努力能有成效。
谨致问候
您忠实的签名:唐生智南京战区卫戍司令
12月5日(续)
炸弹一枚接一枚地落下。如果爆炸声太响了,我们就挪动椅子,离开窗户稍远 一些。我们院子里的防空洞是最好的,可惜我们没有时间去用它。上海的电台报道 说,日本人不会承认我们的安全区,他们现在距南京仅有13公里。如果这个消息属 实的话,那么再过两三天日本人就到城门前了,而不是像唐将军所说的那样要过两 个星期。城门将要堵死,3个城门洞只留下了半个城门是开着的。从城门到施梅林家 的马路两旁美丽的白杨树全被砍了用来封锁街道。这种路障对坦克来讲就如同儿戏。 人们想出这个主意,只是为了做做样子。但是谁又知道呢?我们紧张忙碌地向区内 运送米面。界旗和墙头布告已经准备好,布告用于向区外可怜的百姓介绍安全区, 对这些可怜人的安全我们不敢作出任何保证。雅坎诺神父在上海也面临过同样的困 难,直到南市遭炮击后,交战双方才认识到他的安全区的价值。罗森博士对中国军 人很有意见,据他所知,中国军人潜入区内,是因为他们感到在那些接着德国国旗 的空房子里比区外要安全些。我不敢断定这事是否属实。不过有件事倒是事实,唐 将军今天就是在难民区内的一所房子里接待我们的。
12月6日
从7时30分起,空袭警报一个接着一个,但是谢天谢地,我们的难民区没有遭到 轰炸。从芜湖传来消息,停泊在船坞的“塔克沃”号(怡和洋行)和“大同”号(太古 洋行)两艘轮船遭到了轰炸,死了许多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