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王立群读史记之吕后 >

第10章

王立群读史记之吕后-第10章

小说: 王立群读史记之吕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6月刚刚过了,这个皇子刚刚死完,7月,吕后又下一道命令,调代王刘恒接任赵王。赵王这个位子实在是可怕,已经死了三个了,赵王刘如意,赵王刘友,赵王刘恢,死了三个,现在,要调代王刘恒接任第四任赵王,作吕后最后疯狂的高后七年,他是惟一的一个拒绝上任的,他不去,但是,他有一个非常好的理由,他说,我长期在边地,我已经熟悉边疆了,因为代国是个很边远的地区,在山西北部的,很边远的地方,是防守匈奴的一个地方,他说我情愿以为我的嫡母守护边疆。打着这一个为嫡母守护边疆的旗号,拒绝去做第四任赵王,他这个拒绝的理由很巧妙,而且,吕后看到以后,不是勃然大怒,而是同意了。吕后为什么会同意刘恒不去接任务呢?这里面,原因比较复杂。大体上来说,和刘恒有关,也和刘恒的母亲有关。

刘恒的母亲姓薄,她是一个什么样的女人呢?她本来在刘邦身边就不被刘邦重视,她在刘邦的宫廷中间,是给刘邦宫廷洗衣房洗衣服的,她跟刘邦因为一夜情生了一个儿子,这个说明刘邦这个人的生育能力很强,所以,刘邦对薄姫这个人很看不上,就是这一次交往以后,就没有了,所以,她跟戚夫人不同,戚夫人是得到刘邦的百般宠爱,而刘邦与这个薄姫是关系很漠,所以,刘邦死了以后吕后是他所有在刘邦活着的时候,宠幸的那些嫔妃,全部扣在后宫,一个不准出来,惟独这个薄姫放了,放她到山西,和她的儿子生活在一起。这就是因祸得福啊。这是七月。

到了9月,又出事了,燕王刘建死了,燕就是我们今天的北京,燕王刘建是刘邦八个儿子中间最小的一个儿子,最小的儿子,没等到吕后惦记他,他就死了。这样一来,我们可以算一下,刘邦的这些儿子中间,死得差不多了。

这个皇子是谁?他为什么能够活了下来?这个话我们还要从汉王三年说起。汉王三年,韩信奉刘邦的命令去攻打赵国,大家听过这一段,知道韩信灭赵,当时和韩信一块儿灭赵的还有一个大臣,叫张耳。张耳这个人早年跟刘邦曾经是非常好的朋友,所以刘邦就派张耳协助韩信,灭了赵国以后,当年,刘邦就下令封张耳为赵王。这个赵王我们讲得太多了,楚汉战争中间,刘邦封的第一任赵王,就是帮助韩信灭赵的张耳,这是第一任赵王,但是这个张耳很没有福,两年死了。

到了汉王五年,张耳死了以后,他的儿子,张敖即位,这是第二任赵王。张敖从汉五年继位,就一直做赵王,但是,他在做赵王的任上,竟然发生了一个惊天大案。这个大案是怎么回事呢?是汉王七年,刘邦去攻打匈奴,吃了个大亏,从匈奴作战回来,路经赵国,他就在赵国住下来了,而张敖有一个特殊的身份,张敖是刘邦和吕后的亲女婿,刘邦跟吕后不是有一个女儿叫鲁元公主吗?鲁元公主就许配了张敖,他跟刘邦就双重关系了。他既是君臣,又是翁婿,双重关系,所以他对刘邦的到来是非常恭敬,他是每一顿饭,带着那个皮的套袖,亲自为刘邦端饭端菜,必恭必敬,一天三餐亲自为刘邦亲自端饭端菜,这时候,虽然他是女婿,必然他也是赵王,他完全可以让他手下人,但是他亲自端饭端菜,而刘邦对他是怎么样呢?史书记载,刘邦是箕踞,这个箕就是备箕的箕啊,就是两条腿,古人坐把两条腿叉开,伸到那儿,像一个簸箕一样,这是一个非常无礼和傲慢的动作,而且,辱骂他这个女婿,骂赵王,骂得非常难听,他这个女婿张敖都忍了,而且对他这个岳父,非常恭敬。但这件事,有人看不惯了,看不惯的人是赵王的国相贯高。贯高觉得,你再怎么的,你是皇帝,他是赵王,你们俩有君臣关系,还有翁婿关系,你总不能这样来对待你的女婿吧,所以,贯高这几个人,他们有十几个人,很不满意,这十几个人就商议,要把刘邦给做掉。这可是个大案子,这个在封建社会中间,这叫谋逆,十恶不赦之罪,这是首恶,然后,他们就把这个话先汇报给赵王,赵王一听,就把指头都咬破了,起誓,说绝不能做这样的事情,我们张家有今天的富贵,完全是皇帝给的,绝不能做,坚决不同意,所以这个事就压下来了,这是高祖七年的事情。

但是,贯高这些人,这口气并没有咽下去,到了高祖八年,刘邦第二次又经过赵国,贯高这些人就说,不要跟赵王汇报了,反正赵王张敖是不会同意的,咱们就自己悄悄把这个事做了就行了。然后他们就在一个县,这个县叫柏人,柏树那个柏,柏人县,在刘邦要居住的宾馆的的夹墙里面,埋伏了刺客,等着刘邦去居住。刘邦这天晚上是刚好走到赵王就安顿在这个宾馆里面了,但是住到宾馆里面以后,刘邦突然之间感到心里面很烦燥,很不安,他就问,这个县叫什么名字?别人就告诉他,这个县叫柏人县。而这个柏树的柏,还有一个读音,就是柏,上古时代,柏跟迫,逼迫的迫,这两个读音非常近。所以,柏人县可以读成迫人县,所以刘邦说,这个名字不好,迫人是紧逼人,不住了,连夜就走,结果刘邦连夜走了,他竟然非常奇特地躲过了这一劫。

高祖八年的谋逆案没有得逞,但是这个事情,赵国有人知道。到了高祖九年,就有仇家把这个事情举报了。这一举报,这件事情还得了,对刘邦来说,不但是他当皇帝以来遇到的第一件谋杀案,而且这个谋杀的主谋,他怀疑就是自己的亲女婿,你说他这个气,就特别强烈,他就下令,一个是赵王张敖,一个是主谋贯高,两个人一定要用囚车押到京城,他要亲自处理这个事。所以,赵王跟贯高就被押到京城了。但是参与这件事情的还有很多人,这个事情刚一发生的时候,这些参与谋逆的人都争着要自杀,贯高把他们骂了一顿,说你们现在想自杀,觉得自己很仗义,你们想过没有,如果你们自杀了,谁能替赵王洗清这个冤枉呢?只有你们活着,才能给赵王洗清这个冤枉,而且刘邦当时下了一个命令,只准押这两个首犯去,其他的人谁要敢跟着去一律要就地处决,结果参与这件事情的十几个人,全部把头发剃光,脖子上戴了一个铁圈,这就意味着自己是一个囚犯家奴,以家奴的身份,跟着两辆囚车进京。进京以后,赵王张敖被关押起来,主审的,主要是审贯高,要从贯高嘴里面撬出真相。这个廷尉就审贯高,廷尉是当时的九卿之一,相当于我们现在最高法院的院长,廷尉亲审这个案子,因为这个案子特别重大,对贯高是使遍了酷刑,酷刑最后使到什么程度,一个是鞭打,一个是针扎,最后行使到什么程度呢?贯高的浑身,就找不到一块好的皮可以针扎了。你可以想像,贯高受了多少酷刑,但是,贯高至死不改口,说这件事就是我为首的十几个人干的,和赵王毫无,一口咬定,这样,廷尉就把这个事情最后汇报给刘邦。

刘邦一听,第一个反应,对贯高的评价,壮士。然后说,这样吧,看谁和贯高的私交比较好,找一个和他私交比较好的人,和他私下去谈谈,这样就找到一个人,叫泄公,排泄的泄,泄公,这个泄公什么人我们今天不知道,这个泄公跟贯高,他们是好朋友,两个人去见面了,贯高是用担架抬过来见泄公的,见面以后,泄公先跟他叙了一番旧,老朋友见面,泄公也很难受,见了面以后就问,你给我说说吧,到底是个怎么回事,赵王参与没有参与这件事情?贯高说,你还不相信我吗?谋逆罪是三族罪啊,父族,母族,妻族要一块儿被杀,现在我父母,全家的人都被绑着了,随时跟我一块儿要杀,我何必拿我全家人去换一个赵王的命呢?赵王确实和这件事情没有关系。这一说,泄公也相信了。泄公回去就把这个话汇报给列棒,刘邦一听,既然是如此的话,刘邦当即就做了两个决定。第一,放了这个张敖,放了张敖以后,又去赦免贯高。刘邦派了人,到监狱中间去,去看望贯高,告诉他这个事情弄清楚了,赵王放了,一听说赵王放了,贯高是哈哈大笑,非常高兴,他说,我之所以咬着牙活到今天,我就是为了想洗清赵王身上的不白之冤,如今,赵王这个冤枉洗清楚了,我的任务就完成了。然后,使臣又传达了意见,说皇上很看重你,认为你是一位壮士,是义士,所以,皇上还想重用你。贯高又一次哈哈大笑,说重用我,我谢谢皇上,但是我不能去担任这个职务,我曾经策划过刺杀皇上的谋逆这件事情,我有什么脸面再去面对皇上呢?所以,贯高说完以后,贯高就在监狱中间,把自己的颈动脉给切断,自杀了。

贯高死了以后,京城中间的人,都知道这件事情,传得很广,而且,后来刘邦把跟随贯高一块儿来那十几个家奴,全部都用成太守、刺史一类的官,所以,刘邦在用人上,还是有他的独到之处的。我们前面讲了这么多,这不是和刘邦那个皇子没有关系吗?下面我们就可以说了,在贯高谋逆这个事件中,牵扯到一个女人,这个女人是赵王,就是还没有被免职以前,赵王张敖一个美人,在刘邦高祖八年第二次到赵国去的时候,作为女婿的张敖,就把自己的这个宫中的嫔妃美人,献给了他的岳父,就是皇上,献给了刘邦。刘邦和她亲热了一次,连一夜情也没有达到,他没有住啊,因为当天晚上,他一听说是柏人县,他不敢住,就走了,结果这个美人,就因为这一次接触,怀孕了。到高祖九年,贯高谋逆的事发以后,赵王张敖和贯高是被押解到京城了,其他王宫中间的人,全部关进监狱,但是就这位怀孕的美人,向狱卒报告,说你们不能关我,我怀着有皇子,狱卒们不敢怠慢,就把这个事情立即上报给刘邦了。刘邦当时正在气头上,刘邦最生气的是自己的女婿来谋杀自己,他这个是最不能忍受的,当然这个是一场误会,所以刘邦一怒之下,什么美人不美人,不予理财。然后,怀孕的这个美人,又通过关系找到吕后,这下子更糟了,吕后还正闹着呢,现在又来一个美人,又生一个皇子,皇子越多,对吕后的威胁越大,所以,吕后出于嫉妒,就不跟刘邦说。这个美人还不死心,第三次托人,找到了吕后的一个幸臣,叫审食其,跟审食其说,结果,审食其去说了,但是审食其这个工作做得很不得力,他去说,但是没有卖十分力气去说,所以这个事就没有做成,这个美人就怀着孕,一直被关在监狱里,一直到最后生下来的,就是刘邦的第七个儿子,刘长。生下刘长以后,这个美人就自杀了,所以,刘长生下来就没有母亲,当然这已经过了好几个月了,然后,把这个事情再报给刘邦,刘邦这时候气也消了,又听说得了个儿子,他感觉很对不起这个美人,就后葬了刘长的母亲,然后把刘长接回来,刚生来的孩子怎么办呢?就交给吕后抚养。所以,刘邦的第七个儿子,淮南王刘长,他从小是跟着吕后长大的,吕后把这个儿子带大了,她跟这个儿子倒是挺有感情的,所以,在吕后最后疯狂的高后七年,她没有杀的,惟一的一个皇子,就是淮南王刘长。所以,到这儿为止,到高后七年,剩下两个皇子,一个靠政治智慧活下来的是刘恒,再一个是靠着这特殊经历,命特别硬,特别大的淮南王刘长,他们两个人活下来了,吕后在疯狂的一年中间,迫害了这么多皇子皇孙,除了我们刚才介绍了有一个共性的原因,就是他们娶了一个姓吕的妻子,都是不满意,因为家庭不和导致被杀,除了这些原因以外,其实吕后在高后七年大杀皇子,还有一个不可告人的目的,她还有一个原因,这个原因是什么?请看下集,大封诸吕。谢谢大家!


[百家讲坛讲稿][王立群][汉代风云人物之吕后]第8讲  大封诸吕


第8讲  大封诸吕
吕后残杀了戚夫人,可以说是她的气出了,而且是出足了,出够了,但是,非常意外的是,吕后在残杀戚夫人的过程中间,意外地导致她的儿子早夭了,因为惠帝受不了他母亲这种虐杀戚夫人的行为,惠帝的早夭,对吕后来说是个沉重的打击,我记得明史记载,明太祖朱元璋是一个多子的皇帝,他有20多个儿子,其中,长子朱标是他立的太子,朱标立为太子以后,朱元璋有一次和他有很有趣的一段谈话。

朱元璋拿了一个长满荆棘的树枝,递给朱标,朱标就不敢接,长满荆棘的枝子,你手一摸的话,肯定就要刺破手,所以,朱元璋就跟他说,你不敢接,是因为这个荆棘上长满了刺,假如我把这个刺一个一个地剔掉,你敢接不敢接?朱标就笑了,那我就敢接了。所以,朱元璋开国以后杀了很多功臣,他杀功臣那个做法,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