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你要婚姻干什么 >

第9章

你要婚姻干什么-第9章

小说: 你要婚姻干什么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后,我又补上一句:“他很忙的。” 
其实那个时候,他一点儿也不忙。 
夏景:大家都这么独立了,那还要婚姻生活干什么呢? 
真的,独立不分男女。而且独立这个词,在经济社会,不仅能表现一个人的生存本领,也越来越能彰显他的个人素质了。“独立的女人”,仅仅这几个字,就够让男人们喝一壶的了,何况是婚后还在闹独立的女人。 
我也是女人,深知独立一词对女性的重要性。可是既然大家都这么独立了,那还要婚姻生活干什么呢? 
曾看到过一篇文章,是说女人使用自慰器和安全感的。据说自慰器在美国女人中相当普及,几乎和口红一样人手一个。一个女人,网恋了,要去见男友,说“我带上自慰器可以吗”,那男的也不生气,不仅同意,而且要求参观。 
你看,一个自慰器,在女性的独立上也能带来实际意义。至少能给女人一个性独立的幻觉,欲的问题解决了,就可以不用猴急猴急地找男人了,反而可以和他们更慎重地交往。 
这和AA制的婚姻真有异曲同工之妙啊:因为AA了,经济就独立了,至少不会因为有朝一日被甩而身心俱损,反而更可以和丈夫建设理智和谐的婚姻。 
可“亲兄弟,明算账”的夫妻,面对“相濡以沫”这个词时,为何竟会内心隐隐作痛? 
婚姻解决的是什么问题?心意相通,相互安慰,共渡难关,同享幸福。这些抽象的东西落实到具体措施上,除了肉体共用外,当然就包括财富的分担。 
我并不认为婚姻中的AA制是不可取的,作为一种存在,它肯定有它存在的理由,比方像比尔·盖茨夫妇、克林顿夫妇等,他们都有各自的账户和存款,克林顿打官司入不敷出,希拉里说别指望我会替他还债。世界各地的妇女们看到这里,都觉得煞是解气,纷纷表示,果真只有经济独立,才能带来扬眉吐气啊。 
希拉里是出了气,但对伊秀你来说,就凭一份仅仅能顾及到一日三餐的收入,也想达到扬眉吐气的效果? 
这多少有点儿像是因为可以自如地高潮,就声明自己高高在上、独立自由的男女吧,如果不是调侃,至少也是讽刺。 
成熟男女,一方面需要大彻大悟,不要羁绊;另一方面,却又都想深入人心,相濡以沫。对一个渴望在婚姻中找到快乐的女人来说,独立的意义,决不仅仅停留在AA制上。你可能会说,你舍得投入情感和三万块钱,AA制不过只是一个形式而已,但它会和世间很多形式的东西一样,有时候也会伤害到本质。 
如果你总觉得隔着一层的话,那还是动点儿真格的吧,比方替他把那三万元的债还掉。这样一来,你生病的时候,好歹也可以理直气壮地让他看看你脸黄憔悴时的模样——你所担心的,不就是岁月悄然老去,自己既不能一如既往地光鲜妖娆,又不能在他的面前理直气壮吗?   
彼此折磨的两颗心(1)   
苏打:事情很可笑。 
事情很可笑。 
昨天晚上我们又吵架了,这已成了半年来的例行公事。吵得很凶,把他的朋友都叫来了。他们劝解说:分居这么多年,好不容易在一起了,为什么还要吵架?我冷笑道,不在一起又怎么吵得起来? 
我们是大学同学,结婚十年了。婚后第二年,他有个发展机会,去了上海,我还留在西安,守着一份比较稳定的工作。我喜欢我的工作,也不想背井离乡扔下父母。第五年,他开始威胁我,要是再不去上海,婚姻可能会完蛋。那时我已察觉蛛丝马迹,是他公司的一个小姑娘,苏州人,他们甚至一起到西安来出过差,那晚我请她吃饭喝茶,她神态举止极不自然,却不在乎对他绽放笑容时,柔媚地扭动身子过过眼神。 
当时我没有什么好说的,我也正经历着一段办公室恋情。没有未来的设想,只是安慰彼此孤独的心。我不知道我不想去上海是否跟这个事有关,但我心绪不宁,夜深人静的时候,也会认真考虑离婚是不是真的很可怕。 
可是最后还是没有离,没有离的原因说起来也很简单:他公司里那个女孩子的父母出面了。他们说着苏州的侬腔软语,先是找到了他,说女儿嫁给他也可以,但女儿毕业于名牌大学,自幼娇生惯养,海外亲戚无数,爱慕者众多,即使最次的一位,虽年纪和他相仿,但也口袋很硬,有钱多多,所以,如果他要继续和女孩保持关系,除了马上离婚,最少得拿出四十万的底金出来,押放于她的父母处。 
他傻了眼,不知怎么处理,竟张口撒谎,说自己从未对女孩有过奢侈的打算,说着还把我的电话拨给老两口。那夜我正在外面吃火锅,车吵人杂,终于听清前因后果,还听出了话筒后他无言的恳求和无奈。于是就在瞬间,我决定辞职去上海。 
本是想挽救一段危情的,却没想到,两人聚合后,竟是没完没了地争吵,一点点小事也会发作,却谁都不提过去的那段:他和苏州女孩儿,我的办公室恋情。每次吵完心里都很苦,一路走来是如此不易,搞不懂破碎的两颗心为何仍要彼此折磨? 
我们现在凑在一起,究竟算什么?我读过书,知道爱情不过只是一种幻象,即使后悔扔了稳定喜欢的工作跑到人生地不熟的上海来,也不会像山野村妇一般寻死觅活,讨要说法。离婚吧,这话已整装待发,只等你一句话,就发射出膛了。 
夏景:为了自己去天堂的路上被别人少加点儿塞,我只好坚决地说:不要离婚。 
我也读过书,可是既不知道爱情不过是一种幻象,也不知道自己竟还可以做离婚的推助器。看来我们读的学校不太一样,我的老师从不跟我们讲述爱情,他们最多只跟我们说说世界不同了,男女都一样。直到后来我才明白,这件事只是说说而已。男人和女人,显然不是一个世界上的人,两个人,从恋爱到结婚再到婚后种种,必须经历百分之二十的别扭,百分之三十的莫名其妙,百分之四十的隔靴搔痒,百分之十的迟钝麻木。而且,最后接受婚姻的唯一的好办法是,拿它当做打了柔光的镜头,必须去掉我们平时所见的平庸猥琐、一地鸡毛,然后才能看到最理想、最美丽的那一面,让人忍不住看了又看。 
你说:“一路走来是如此不易,搞不懂破碎的两颗心为何仍要彼此折磨?”看这段十年的经历,确实不易,除了婚后第二年,他就离开家外,其中还有各自感情的迷乱、被裹挟的命运。可是好在你是知道“如此不易”,我想,这几个字,对他于你,都应该算是十年里最大的客观。 
虽然你是这样的善解人意,但从你讲的故事中,我还是发现了两处暗流中的旋涡:一是朋友来劝架,你冷笑说不在一起怎么又能吵得起来?二是他被女孩父母胁迫时,给你拨去了电话。 
在你看来,不在一起,虽不会吵架,却得花费精力考虑离婚。这事令你如此的心神不宁,以至后来,当他处于说不明道不清完全可以让你顺手就把婚离掉的处境时,你却突然作出多年来一直没有作出的决定,丢下自己喜欢的工作,离开父母亲人,去他那里。 
于是,在这事上,你觉得自己做了牺牲,虽然不会像山野村妇一般寻死觅活讨要说法,但内心这口鸟气,直到写这篇文字时,依然未出。 
气不顺,意不平,拿婚姻开刀,自是顺理成章。我这辈子都不想做拆散姻缘的恶人,你却逼良为娼,似乎铁定心肠要从我这里讨到旨意——尽管按目前的运势看,我不大看好你们的婚姻走向,但为了自己去天堂的路上被别人少加点儿塞,我只好坚决地说:不要离婚。 
首先,五年前他已提醒过你婚姻会有危机,可你错失让他真心感激你、看到你深明大义的良机,直到沦落到在电话里跟第三者的父母口沫计较,才去迁就这场婚姻,这时的他,已被你识破无行无德的那一面,不管你以后如何大度,他都理亏。而男人的面子,比什么都重要,你还要跟他三天两头地吵? 
最主要的是,你去上海,已是抱了挽救婚姻的目的,可为何却不肯用心,拿出实际行动来证明? 
难道分开十年,已让你们不会如亲人般交流? 
谁知道呢,也许读过书的女人就是这样,一方面聪明到听得出人家无言背后的恳求和无奈,另一方面却要拿爱情当幻象。无论怎样,你已冲动过两次了,一次是婚后第二年就放他单飞,另一次是在婚姻状况不甚明朗时贸然辞职。两次冲动,都带来了惩罚:一是别人趁机钻了你们的空子;二是给了他人劝架看热闹的机会。   
彼此折磨的两颗心(2)   
无论如何,你不该再有第三次的冲动了。两颗破碎的心互相折磨,只会变得更加四分五裂,而两颗破碎的心互相打磨,则很可能会因锯齿相合,融入拼接,变成一个带动滚轴的齿轮,虽满身缺憾,却也能终生咬合。   
快乐和悲伤,硬币的(1)   
正面和反面瓶子:我也想当张曼玉,有钻石手链,穿白色的衣裙,去海边度假。 
我不是一个虚荣的女人,二十多岁,当我要年龄有年龄,要相貌有相貌的时候,我就从没有想过要过多么不切实际、海市蜃楼的生活。丈夫大我四岁,同校的师兄,认识他时就知道他的家境不好,出嫁我连婆家一床被子都没要。 
那时以为,只要我们齐心协力,追求上进,努力好好过日子,总会越过越好的。我俩都不傻,学历也不差,在各自的单位也都属于吃苦耐劳的那种人。结婚两年后有了儿子,于是光阴开始似箭,转眼多年过去,才发现日子并没有当初自己想的那么好,当然也不是糟糕到要为衣食而烦,但比起许多同龄人来,房是单位的旧房,车就更谈不上了。 
丈夫年轻时,就老实,脸皮薄心肠软,以为成熟点自然会好。可谁知岁数大了,依然没什么长进。他在一个生产药品的研究所工作,一起的同事,不是升了正高,就是当了小官,可他多年来依然原地踏步。三年前,就有领导跟他谈过,说他虽然实验做得很好,可科研能力不是很强,肯定会影响到职称评定,劝他转行去搞行政,最少也能提个小官当当。可他却说做行政太麻烦,还不如自己做顺了现在的这一摊。 
虽然我从不勉强他去做他不喜欢的事,但他既然喜欢做科研,就总得尽量做好吧。可是一把年纪职称依然还是中级,自己也满不在乎,下了班,不是下棋,就是游泳,或者就是呼朋唤友,去排档喝酒唱歌。 
既为夫妻,就已完全捆绑,他不肯给自己施压,担子必然会向我倾斜。我已不年轻了,不再喜欢舒婷的诗,要去当一棵树,跟他站在一起。现在岁数大了,知道无论做什么,最后听从的总是自己的内心渴望,我也想当张曼玉,有钻石手链,穿白色的衣裙,去海边度假,像她那句著名的广告词一样,“快乐的时候想悲伤,悲伤的时候也快乐”,而不是像现在无论快乐还是悲伤,脑子里都压着一个沉甸甸的秤砣,上面大大写着一个字:钱! 
并不是贪心,而是现实。有哪个中国人敢说自己可以不在乎钱?多少比我钱多得多的人,依然比我更看重它。我要的,也并不多,但要有希望,我想看见他能干、有志向、有出息,在我焦虑的时候,给我能过上好日子的信心和勇气,而不是像现在,让我完全确定,这辈子不会有钻石首饰了。 
他这么惰性,我自然懒得理他,他却说我势利、冷酷、世态炎凉等。我希望你不要给我讲同甘苦、共患难之类的废话。说老实话,如果我能做到势利、冷酷、炎凉,并且如果这样就能让我感觉快乐一点的话,我会毫不犹豫就去做的。 
夏景:你想要享受快乐,也就要有勇气承受背后的悲哀。 
看过电影《阿甘正传》吗?以前不知道为什么很多人会被这样一个头脑简单、近乎弱智的人打动,也不知道为什么那么多人看到他的笑容时,竟会感慨万千地流下眼泪。而我现在终于知道,人们被深刻打动的,正是阿甘的这份傻和痴。 
和阿甘比起来,我们真的都太正常了,正常得几乎已经不记得有那么一个时间,也曾痴迷和忘世过。那时的我们,生活虽不如意,金钱虽然不多,但却浑然不觉、漫不经心,年轻的岁月,正像上帝赋予阿甘的天赋,可以让我们有权利无视世俗,得到最大的快乐。 
可这样的往事,过了特定的年龄,再说起来就难免有点儿心虚。都是尘世中人,谁又能一辈子就着金科玉律墨守成规的教科书磨炼自己的爪子?我们总得去做该做的事情,即使忘记了自己的心,也不能忘记世人的眼睛。然后,被鲜花缀满的锁链牢牢拴住,成为欲望、愤怒和恐惧使唤的一条狗。 
你说自己年轻的时候,没有想过不切实际、海市蜃楼的日子,岁数大了,却开始想那些得不到的东西。说起来,不过是现代人的通病,欲望跑在了现实的前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