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穿越之正妻难下堂 >

第76章

穿越之正妻难下堂-第76章

小说: 穿越之正妻难下堂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古嬷嬷道:“既这么说,必定是好的。只是我在姜府的时候怎么没听老太太提过二奶奶学过医术呢?一般官宦家的小姐,哪有让学这个的?”王嬷嬷道:“我听说以前二奶奶也不会这些,还是打那回小产,也不知是因为什么原因,忽然看起医书来。二爷见二奶奶喜欢,也花了好多钱淘换了些孤本回来。二奶奶时常说不过是看着解闷罢了,谁真要学那些呢。二爷也说看些医书也不值什么,难道还能真去给人把脉不成?于是就随她喜欢了。”

古嬷嬷啧啧赞了一番,又叹道:“我打小跟着父亲学医,进府后老太妃又专门请了宫里的太医教我们医术、请御厨教我们做菜。我一辈子针线女红都没碰过,唯一让学的东西就是医术和厨艺。小时候学医的时候只是觉得稀奇,后来也不耐烦,常常不专心看书,被发现了就或打或骂。直到大了,才学出了兴趣。只是身为女子,就是学的再好也只能呆在后院里做些药膳,帮着夫人奶奶们调理身子。自打我学做药膳后,正经的医书就没瞧过几本,这一晃几十年,这一瞧见二奶奶一书架的医书,倒让我惊奇的有些失态了,让老姐姐见笑了。”

王嬷嬷笑道:“你打小学这个的,喜欢这些也正常。我有好话告诉你,二爷买了个宅子,这几日就要搬过去,里头带着好大一园子。二奶奶早就吩咐要开辟出一快地方种药材,你若喜欢这东西,不妨同二奶奶说,让你去照看药圃好了。”

古嬷嬷刚面露喜色,但很快又迟疑起来:“老夫人叫我来是让我帮二奶奶调养身子的,况且如今二奶奶有了身孕,这孕期各种汤汁补药的都少不了,各色入口的东西也要严格防范。我既领了这件差事,照顾药圃的事自然也就落不到我头上了。”

王嬷嬷见她神色沮丧,忙安慰她道:“二奶奶是打算自己照料的,有了身孕虽说不能天天守着药圃,但隔三差五来看一回肯定是有的。老姐姐在二奶奶身旁伺候着,若是得空问二奶奶借那些书看,二奶奶又不是小气的,难道还会不给你看不成?得了空陪着二奶奶去药圃转两圈,指导下小丫头如何照料草药不更有趣。”古嬷嬷闻言面露喜意,言语间对王嬷嬷更亲热起来。

小厅里,姜玉春姑嫂也聊起闲话,姜大夫人随丈夫来扬州后,各大盐商家里时常有送帖子来,或是赏花或是听戏的。姜大夫人捡那总商家递的帖子应了两回,那些总商夫人也能对上名姓了。姜玉春两三个月没在扬州,便向姜大夫人打听这期间发生的事,姜大夫人把自己都知道的说了。

两人一会说些家里的事情,一会说些扬州盐商的闲话,不知不觉到了晌午,柳儿请了姜玉春示下,将宴席摆在小厅里。姜玉春又叫摆一席上等的席面,让郭嬷嬷、杜妈妈、王嬷嬷陪着古嬷嬷吃酒。古嬷嬷来谢了赏,又瞧了瞧姜玉春前面的菜色,点出了两样不适合孕妇吃的菜色,方才退下。

姜大夫人面带欣慰之色,悄声和姜玉春说道:“这古嬷嬷很有些本事的,她出郡王府的时候就被消了奴籍,并不是咱家下人。她只想有个舒坦的地方养老,其他的钱啊利啊,她都没那心思搀和,你只管放心用她。但有一条,你得好生待她才是,若是留不住人,再想请个这样的来家里,可就难了。”

姜玉春笑道:“嫂子还不知道我的性子,是那种会苛责下人的嘛?说起来,我家那个王嬷嬷也是同她一样的,官宦人家出来的嬷嬷。如今在我府里养着,平常只要略微帮衬着我些,我就能省不少的心。”

姜大夫人道:“古嬷嬷刚来的时候其实有些不情愿的,我瞧着她这会似乎欢喜了好多,想必你那王嬷嬷帮你分辩了不少好话呢。”

姜玉春叹道:“官宦人家出来的人,难免会瞧不上商贾之家。我也不强求,只以诚相待就是。”

姜大夫人想到小姑原本堂堂的官家小姐成了今日的商贾之妇,未免又觉得有些心酸,忍不住叹气起来。姜玉春忙笑道:“嫂子何苦叹气,你看我如今过的多好,我心里知足着呢。”姜大夫人也不便说公婆的是非,只轻声道:“你觉得过得好就好。”

吃罢了午饭,姜大夫人便回去了。姜玉春叫人给古嬷嬷收拾了屋子,又亲自选了棵人参拿盒子装了给古嬷嬷当见面礼。古嬷嬷谢了礼,又笑道:“我瞧见二奶奶屋里好多医书,不知可能借我一本瞧瞧解闷。”

“嬷嬷只管挑喜欢的去看,看完了来换就是。”姜玉春笑道:“还有不少的医书我放在院子里的小书房里,嬷嬷也可以借去看看。”古嬷嬷闻言不禁喜笑颜开,再三和姜玉春道了谢,又上前给姜玉春把了脉,方道:“胎儿稳健,我晚上做几样汤水给二奶奶吃。”

姜玉春忙道:“不忙不忙,嬷嬷歇两天再忙活。”古嬷嬷笑道:“我在大太太府上已经歇了好些日子了,往后二奶奶的膳食只管交给我便是。”姜玉春这才罢了,亲自选了个干净的屋子给她,又叫人送了舒服的被褥,又加了各色摆设,方才回屋去歇着。

郭嬷嬷替姜玉春换家常衣裳,见屋里除了两个大丫头并无外人,才悄声道:“今日王姨娘趁着大夫人来做客,府里忙乱的时候,打发小丫头出了府。我派人跟着,那小丫头去了王姨娘的娘家,呆了有小半个时辰才回来的。”

姜玉春轻声笑了笑:“她这是慌了。”

☆、细访王氏兄弟生意事暗查三位姨娘养身丸

姜玉春依然让放在王姨娘院里的心腹盯紧了她,自己则不紧不慢地看着丫头收拾箱笼,待都收拾利索了,带着府里众人搬到新宅子里去。

姜玉春夫妇在主院住下,主院附近的院落都不叫住人,说是给未来的小主子留着,单在园子里选了三处连着的院落叫她三人搬了进去。三个妾室虽有满腹怨言,却不敢明说。就连素来有些张狂的张雪雁,也因自己并未像自己想当然那样重得周天海的宠爱而老实了许多。好在姜玉春也在园子里选了几处院落做为给周天海消暑用的住所,让三个妾室多少也有了些盼头。

待姜玉春在新房子里歇了两日,休养的精神头好些了,郭嬷嬷才将调查出来的事情禀给姜玉春:“这王中平和王姨娘是一奶同胞的兄弟,王姨娘的亲娘去世后,她爹又娶回来一个。这后娘一直没有生养,指望着王中平养老送终,加上王姨娘每年都送银子回家,因此对王姨娘这个弟弟倒是不差。上回王中平来找王姨娘要银子说做生意,当时二奶奶赏了五十两银子,王姨娘那时刚被罚了月例银子,只给了些首饰衣裳,估摸着也值个五六十两银子。王中平还打着二爷的旗号,问一些在二爷手底下过活的几个小盐商那又借了三百五十两银子,这前后加起来就有将近有五百两的银子了。”

姜玉春闻言冷笑道:“看他这敛财本事,还没等做生意,就先弄出这些钱来,比那些做生意的一年还赚的多呢。问那些小盐商借的钱,只怕二爷都不知道呢,他还真有胆子,真以为自己是舅爷呢?”

郭嬷嬷轻声道:“就是打着这个旗号借的银子,外头小盐商摸不清他的底细,只知道他是咱家姨娘的亲弟弟,又都不知道咱家里的姨娘不得宠,因此谁不敢得罪他。”

姜玉春点了点头,冷哼道:“二爷素来厌恶这样的行径,若是二爷知道了,只怕能扒了他的皮。你且往下说,他拿了那么多银子到底做的什么生意?”

郭嬷嬷道:“扬州多为盐商,他看惯了盐商的富庶,自然打的是行盐的主意。”姜玉春闻言不禁笑道:“呦,他也打起做盐商的主意了,那五百两银子够做什么的啊?买上船,雇上船工,还剩多少钱买引窝的。况且各处的盐引都有人领了,那些附在大盐商下头的小盐商也都有些资本的,早在大盐商底下挂了号的,为了拿多余的盐引。就他这百十两银子的,哪个大盐商愿意卖给他呀。”

郭嬷嬷赔笑道:“二奶奶说的是。这五百两银子虽然多,但是在盐商圈子里,根本不够看的,自然没有大盐商肯卖引窝给他。他在扬'·电子书下载乐园—wWw。QiSuu。cOm'州转了十来日,也没寻到门路,便揣着银子去了浙江。二奶奶也知道,如今煎盐都用的是铁盘,这些东西也不值什么银子,小门小户就能置办,因此这盐的产量也比以前多了。虽说江浙相邻,但浙商的资本却不如扬州盐商资本雄厚,这灶户产的盐往往盐商没有资金全部收购,因此便剩下不少余盐卖不出去。王中平到了浙江,花了十来两银子请几个灶户吃了半个月的酒,私下里协商了拿银子买那些剩下的余盐。二奶奶不知,这盐场的灶户都是些穷人,他又请吃酒又给银子的,那些灶户哪有不依的,恨不得他将余盐都买了去,好解家中穷困之急呢。”

姜玉春缓缓地喝了口水,慢慢地说:“他是做私盐买卖了?”郭嬷嬷道:“正是。二爷做的是官盐生意,二奶奶也知道,这场价只怕就比灶户私下出售的价格就高了,再加上高额税负、卤价、驳船、载运、燃料这些费用,成本就翻上几番了。而贩卖私盐的,成本少又没有税负,高价卖到少盐的地区哪有不赚的。”

姜玉春问道:“可查到他卖到什么地界去了吗?”郭嬷嬷冷笑道:“说是卖到了安徽凤阳、寿州这些小地方去了。那些偏僻穷困的地方运去的盐是有限的,历来都是缺盐吃的地方。王中平带了私盐去,卖的盐价竟然是官盐价格的五倍,那里的百姓要吃盐,也没法子,只能向他买了。我打听说,他这几个月来回几趟,净赚了几百两银子呢。”

姜玉春诧异道:“竟然赚了这么多,怪不得那么多人冒死贩卖私盐呢。”郭嬷嬷道:“他那时只偷偷给王姨娘送来二十两银子,我还琢磨着这小子挺孝顺呢,知道心疼他姐姐,谁知道这二十两还不到他赚的零头呢。”

姜玉春若有所思,半晌道:“贩卖私盐本是重罪。他本金又多,短短数月又赚了那么多银子,只怕贩卖的数量不是少数。若是查出来,可不是杖责一百,流放三年就能解决的,只怕杀头都有可能。我且问你,你查的这些可属实吗?”

郭嬷嬷忙道:“回二奶奶,事情属实。这百姓素来都知道有私盐这回事,虽知道官府不许,但是贩卖私盐是怎样的重罪,这些市井百姓并不知晓的。这王中平买卖私盐并未刻意避人,因买的私盐量大,他买了船,还叫了从小玩的好的十来个人帮衬着,每次来回都有几两银子相赠。这王中平的后娘嘴也不把门,四下里说儿子贩盐赚了钱,要买房子云云。这些事只要稍微一打听便能知道,我怕王婆子言语不实,还花钱买通了几个跟着去贩盐的小子,那些小子喝了酒,都尽数说了,我将他们的话都对起来了,方才敢和二奶奶说。”

姜玉春半晌也没言语,郭嬷嬷见状悄悄地走到门口,掀起帘子朝守着门的玉棋招了招手,玉棋心中领会,将火上温着的鸽子汤盛了一碗端了上来。郭嬷嬷笑道:“二奶奶喝口汤。”

姜玉春回过神,见郭嬷嬷手里端的汤碗,不禁笑道:“这不早不晚的,喝什么汤,还不到饭点儿呢。”

郭嬷嬷看着她,眼里写满了不赞同:“二奶奶如今怀着身子,要多补些汤水才好。这古嬷嬷做的汤即滋补又不油腻,二奶奶喝上两口罢。”姜玉春听了只得将一碗汤都喝尽了,郭嬷嬷这才笑了。

玉棋上前伺候着漱了口,姜玉春又问道:“那药丸子的事可查清楚了?”郭嬷嬷忙道:“因二奶奶不叫声张,并未敢大张旗鼓的查,只差了人悄悄打探,如今只是有些线索。”

姜玉春道:“你如今只盯着王姨娘,见她的人最近都和什么人接触,你都一一记下来,顺着去查,八成就能查到了。”郭嬷嬷笑道:“原来我只当是张姨娘,叫人盯了一阵子,可是没瞧见张姨娘跟外头的人有什么来往。后来我想个辙,打听到张姨娘每日都吃那丸药,便让咱的人去偷一丸药出来,看是不是那绝育药。若真是,换药的凶手自然不是张姨娘了。可这事说是容易,办起来却有些麻烦。张姨娘屋里旁的丫头倒罢了,大丫头雅诗却把屋子守的紧。咱的人虽说是二等丫头,却从没进过张姨娘的卧房。好几回刚找借口进去就被雅诗给撵出来了。还好那个丫头聪明,见这阵子佳词跟雅诗争权已经闹到明面上了,便趁机抱了佳词的大腿,趁着雅诗被佳词挤兑的回屋哭去,劝着佳词伺候张姨娘去园子逛的机会,偷偷溜进去摸了张姨娘吃的一丸药回来。那药我叫人拿出去找个陌生的大夫瞧了,正是绝育的药,里面的成分和当日二奶奶说的差不离。”

姜玉春冷笑道:“这张雪雁虽然有些张狂,但心机却没那么深。她若是聪明的人,就不会让自己眼前的两个大丫头闹成那样。当日的方子是王姨娘说的,咱也找大夫瞧了,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