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寒门闺秀 >

第33章

寒门闺秀-第33章

小说: 寒门闺秀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喔?顾家?”钱鹏阳叹了口气道,“一个商户,实在太可惜了。我看齐哥儿那孩子将来也是个出息的。”

第二天,钱锐等父亲上衙之后,没有去急着县学,反而又凑到文氏跟前,小心翼翼地问询道:“娘,爹跟您说了吧?二弟和那丫头不合适。”

文氏轻轻叹息了一声,点了点头。

钱锐又道:“可是大师说,我和那丫头倒是可以的……”

文氏脸色一变,怒斥道:“胡闹!娘跟你说过,这不可能!”

“娘,您不就是晚一点抱孙子吗?其他也没什么。人家四十多岁生儿子的多了去了,您生二弟时,爹爹不也三十多岁了吗?我就是等那丫头长大,也还不到三十岁,不会让您没孙子抱的,娘……”

文氏打断钱锐的话道:“我说了,不、可、能!你死了这个心吧!我已经去信让你姐姐在京里帮你相一门好亲事,等年底我们回京,就帮你们把亲事订下,明年开了春就可以办喜事了。”

“娘,您为什么就不能成全儿子?”钱锐跪在地上抱住文氏的腿不放。他想不明白,向来疼爱自己的娘为什么不答应。不就是晚一点成婚生孩子么?钱家子嗣繁茂,也不差他生的儿子。再说了,他不是还有弟弟嘛!

钱锐不想娶一个不认识的女人过一辈子,而且那些所谓的大家闺秀他也不是没见过,一个个都假模假样的,哪有小丫头可爱?娘觉得那丫头太小了不好,他倒是觉得年纪小才好,自己喜欢什么样的,就养成什么样的,多好?

“锐儿,不是娘不肯成全你,而是你们真的不合适。你想想,你整整大了那丫头十四岁,以你的年纪,都可以当她的爹了。别说娘不同意,你爹不同意,就是赵家,也肯定不会答应的。”

“要是赵家同意呢?”钱锐追问道。

文氏想着老爷毕竟对赵家有恩,要是儿子真的提出想娶那丫头,赵师爷多半会看在老爷的面上答应下来。因此,这话她可不能应。若那丫头所谓的堪配王侯,指的是等自己的儿子将来战功封侯,那两家联姻可就没意思了。

“好了,你不用说了,不管你说什么,娘都是不会答应的!娘三年之内就要抱孙子,你就老老实实等着当新郎官吧!”文氏板下脸来,起身拂袖而去。这两个儿子,可真不让她省心。

……

钱锐在文氏这条路上行不通,只好凑到父亲身边去想办法。他先提起安然大富大贵旺父兄家族的面相,而后才委婉地表示,他们钱家应该抓住赵家还未发达的机会,让两家的关系更密切才好。当然,这最好的办法就莫过于联姻了。联姻以后,两个家族的命运就连在一起了,福祸与共,想拆都拆不开。

钱鹏阳看儿子说的头头是道,心中欣慰,认为自己长大了,也懂得考虑经营人脉了。要知道,在官场上,人脉比能力更重要。

钱鹏阳叹道:“联姻,爹也不是没想过。但是明镜大师说了,你弟弟跟那丫头不合适,赵家的齐哥儿又已经与顾家订亲了。还能如何?”

钱锐很想提提自己,但想着连娘亲都坚决反对,爹这里这怕更不容易答应,于是暂且压下心中的盘算,忽然想到:“对了,爹,赵师爷不是还有个侄儿在县学里读书么?好像叫安南的,据说他是由赵师爷亲自启蒙的,儿子也在县学见过几次,人品学问都不错。我看配三妹妹,倒也不错。”

钱鹏阳一听就动了心。“喔?那孩子多大了?”

“看样子,约莫十三四岁。”

“这年纪,稍微小点。而且,赵家大房不过是乡下种地的,这门第也太低了些……”钱鹏阳沉吟了一下,细细掂量着赵安南的分量。

钱锐一看父亲这样子,就知道此事还有几分希望,便劝道:“若以赵家现在的情况,那赵安南自然是配不上三妹妹。但赵家不是很快就要发大了吗?三妹妹是庶出,要找一门合适的婚事也不容易。若配了赵家这样的寒门小户,赵家自然得将她当菩萨一样供着。只要那赵安南真有本事,以后说不得也可以给三妹妹挣个诰命回来。至于年龄,也不过相差一两岁,儿子倒是觉得没什么。倒是人才人品更重要些,爹爹可以亲自见见人,给妹妹把关才好。”

钱鹏阳点点头,想了想道:“这样,等今年乡试过后再说吧!如果赵师爷顺利中举,只要那赵安南不是太差,我就将颖儿许配给他。”

钱锐说动了父亲,心里很高兴。若此事真的成了,以后他去赵家也就可以名正言顺了。

晚上,钱鹏阳和文氏说起自己的打算,文氏也没有意见,毕竟钱颖不是她亲生的。既然钱鹏阳要做主,只要不是太离谱,她这个嫡母就没有反对的理由。但儿子的心思,她迟疑了一夜也没有告诉钱鹏阳。

第五十二章钱赵联姻,月下倾

县衙离县学很近,那天钱鹏阳去县学视察,顺便也了解了一下长子钱锐在县学的情况。县学的秦夫子、方夫子、周夫子都对钱锐称赞有加,说此次乡试定能高中。

钱鹏阳很高兴,实际上自己的儿子学业究竟怎么样,他心里是很清楚的。问过儿子的情况,钱鹏阳忽然话锋一转,又问道:“听说赵师爷家有位侄儿也在县学里读书?”

“是啊,在丙班,叫安南,今年才十三岁,年纪不大,底子倒是不错。难得为人温良谦恭,有远见,能忍让,学习也很认真刻苦,只是见识少了些,多看看书,最好能出去走走看看就更好了。估计后年就可以下场试试。”方夫子是具体负责丙班的,对赵安南很熟悉。

钱鹏阳满意得点点头,只要孩子本身有出息,出身差一点都是不要紧。毕竟他家颖儿也使庶出,家世好的也看不上她,与其给人当填房或者做妾,不如找个寒门书生做正头夫妻,今后也未必没有出头之日。

第二天,钱鹏阳就开门见山地对赵世华表示道:“听说盛林在县学那个侄儿倒是很上进,不知道可订亲了?有空倒是带来给我看看。”

赵世华一愣,但随即就反应过来,忙道:“安南那孩子是学生长兄之长子,据学生所知,应该是还没有订亲的。大人不知道,那孩子自出生后,就是学生一手带大的。幼时教他说话,三岁就教他读书写字,教他为人处世,说句不为过的话,那孩子在学生心里,跟亲生的就没有分别。”

钱鹏阳点点头。他很能理解这种感情,当自己还有孩子时,往往将兄长家的孩子当成亲生的一般疼爱。

赵世华接着又继续说道:“那孩子可真是个好孩子,从小就懂事孝顺,学习也很用功。去年秋天还救过我家然姐儿一命。所以学生来了县里也牵挂着,就怕他在乡下被兄嫂耽误了。”

钱鹏阳意外的“喔”了一声,想不到赵南安对那丫头还有救命之恩,如此就更好了。想到这里,钱鹏阳便含笑轻轻叹道:“可怜天下父母心啊!盛林虽是叔父,对侄儿却视同亲生,实在难能可贵。今年我的任期就要到了,京里已经有了消息,估计明年就要换一个地方了。”

赵世华忙道:“恭喜大人即将高升!”

钱鹏阳故作谦虚的摆摆手道:“都是为朝廷效力,到哪里都是一样的。只是我家三姑娘年纪也不小了,我倒是想在回京前把她的婚事订了。”

赵世华原本就猜测着大人是要给侄儿安南保媒,却无论如何想不到大人竟然有意将自己的庶女下嫁,不由怔了一下。

“多谢大人厚爱!”赵世华起身对着钱鹏阳深深鞠了一躬,诚恳道,“不是学生自夸,我家南哥儿人品学问都是好的,只是家世上······实在太低了些,怕是有些委屈了大人家的姑娘······”

钱鹏阳淡淡一笑道,起身拍了拍赵世华的肩膀道:“若是现在看嘛,的确是差了些。但如果他有个举人的叔叔,也就不算差了。”

赵世华立即领会,只要自己此次乡试得中,大人就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侄儿安南!

此时的赵世华毕竟只是个秀才,所以他难以抑制心中的激动和感激。要知道,大哥家里不过是普通农家,自己也不过是个秀才,若侄儿真能娶到管家千金,对赵家来说,那是何等的荣幸?

晚上回到家,赵世华就给兄长那个写了信,说明此事。他担心不着调的大大嫂要是早早将南哥儿的婚事订了,那就糟糕了。

因为事情还没有订下来,赵世华叮嘱大哥暂时保密,他甚至连顾宛娘和安南都没有说,但心里却一直想着,如何才能报答钱大人对他的这份知遇之恩。

早上出门的时候,闻到院子里一阵股淡淡的柑橘的花香。这是安然生日时顾胜武送的,就种在院子里,想不到这才一个月,居然就开花了。顾宛娘见他侧头看着那白色的小花,忽然说了一句:“不知道去年冬天种的芸苔开花了没有,那么小的菜籽,要多少才能榨出油来啊!”

赵世华蓦然心中一动,想起菜籽榨油,又想起再生稻。如果这两件事情经过验证都能成功,由大人报上去,可是大大的政绩啊!自己现在不过是个秀才,就算今年乡试得中,也不过是个举人,这份功绩无论如何也轮不到他来领。与其如此,倒不如送给对他有知遇提携之恩的钱大人。

赵世华立即去衙门,等钱大人一到,他就将这两件事情告诉说了一遍。

钱鹏阳听说赵世华去年已经试验过再生稻,产量有第一次收获的一半,已经心动不已,后来又听到顾家试验菜籽榨油,据说出油率很高,不禁激动地扶着他的肩膀道:“盛林,你就是笨官的福星啊!”若这两件大益于民的事情报上去,他明年的任命只怕比原来设想的还要高一级。

“学生惭愧,自从离开老家到了县里,居然把这种重要的事情给忘了。要不是今天拙荆无意中提起,还真没想起来。大人,您要不要亲自去乡下看看?”

县令作为一县主管,劝农桑本就是职责之一,去乡下视察也是必不可少的政务之一。当然,很多县令实际上都没有亲自出去视察过,但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好官,钱县令倒是每年春耕秋收都要出去视察几次的。

两个人立即商议,钱鹏阳决定两天后就去乡下实地考察,目标就定在赵世华的老家西林镇王家村。

钱鹏阳说:“清明节就要到了,盛林你正好可以回去祭祖。”

难得有机会回去一次,又正值清明,赵世华便吩咐顾宛娘做好准备,一家人都回去,让南哥儿和齐哥儿都请假一起回去。

而在钱府,钱鹏阳将再生稻和菜籽榨油的事情一说,文夫人也立即敏感的意识到这将是丈夫的一大政绩,对丈夫的前途有着极大的好处。

“这是赵师爷投桃报李呢!”文夫人感叹道,“难怪老爷看重他,不说别的,单说赵师爷这份机警识趣,只要给他机会,将来必定能有所作为。”

钱鹏阳点点头,他喜欢的就是赵世华的务实能干,全天下这么多读书人,肯定不止赵世华一个人看过那本写了再生稻的书,但却只有他肯亲自去试验,这就是赵世华和其他读书人的区别。如今朝廷要选的,就是这样肯主动钻研试验的人才。

钱鹏阳想了想,又对文氏道:“我打算带锐儿一起去。锐儿的书念的不错,但见识还是少了些。只要是在地方任职,农事都是重中之重,锐儿还没有亲自见过庄稼,只会纸上谈兵这可不好。过了今年,或许就没有这样的机会了。”

文氏深以为而然,立即吩咐下去让给大少爷收拾出门的衣服行李。

却说赵世华刚刚给大哥去信说了侄儿安南的事情,紧接着又写了一封信说了县令大人要去王家村视察的事情,重点是叮嘱他一定要与大嫂交代清楚,到时候莫要说错话引大人不快。

因为县令大人要去乡下视察,第二天金捕头就派了几个衙役过去,打点大人一路上的吃住行。赵世华的第二封信就托其中一名衙役帮自己带过去。西林镇,王家村。

赵世荣收到赵世华第一封信的时候,脸上的表情先是震惊,而后便变成了惊喜。他无论如何想不到,二弟去县里还不到半年,居然就如此得大人器重,竟然肯将女儿下嫁给南哥儿。南哥儿除了有个秀才的叔叔还有什么?赵家一贫如洗,什么都没有。当然,二弟也说了,大人的意思是要等二弟中了举这桩婚事才算数,但大人既然敢开这个口,想着应该是非常看好二弟了。

赵世荣兴匆匆的赶去赵世华家,将这个好消息告诉二老。

赵家二老听了,都是高兴得不行,当天晚上就杀了一只鸡,又买了香烛纸钱祭拜祖先,感谢祖宗保佑他们赵家就要出一个举人了。

王氏见丈夫这样高兴,自然好奇得很,追问道:“二叔信里写了什么?也让我高兴高兴。”

“这是男人家的事情,你一个女人问什么?反正没你的事,你少瞎操心。”

赵世荣当然知道自己婆娘的性格,这还没定下来的事情可不敢告诉她,要不然好事没准也能变成坏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