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寒门闺秀 >

第13章

寒门闺秀-第13章

小说: 寒门闺秀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顾胜武笑道:“姐姐别不相信了。这可不是在做梦。咱们家的生意好着呢!更何况银楼本来就是最赚钱是生意。这才刚开始,以后生意会更好的。哥哥还想着去别的县里开几家分店呢!”

第二十一章添妆

顾胜武来赵家的第二件事情就是菜籽榨油的事情了。他回去和大哥一说,大哥便看到了商机。正好又是菜籽收获的季节,他们便收了一些菜籽,经过试验,发现这菜籽居然出油率极高,又能食用,虽说闻起来不如芝麻油香,但炒菜却比猪油更香。这生意的利润不用想都知道极高,只是要一直抢占先机才好。

顾家为此详细地做了计划,店铺人工什么的倒在其次,重要的是原料和机器。既然此事可行,顾胜文便安排人出去组织人种芸苔,并签订收购合同。

所有这一切都不用安然操心,但顾家却承诺,顾家的香油铺子同样给赵家一成干股。赵世华推迟,顾胜武却不理他,只说这是给外甥女的,不干他的事。

顾胜武甚至偷偷问安然道:“囡囡,你可还记得梦里有什么跟我们这里不同的?”

安然想了想,想起稻田养鱼和再生稻,又想起果树的嫁接以改善品种,但这些真的可以告诉舅舅吗?舅舅家是商户,虽然也置下了一百多亩田地,但要致富,还是行商来得快些。而且,稻田养鱼和再生稻都关乎民生,万一让朝廷知道了,传到三皇子耳中问题就大了。这样利国利民的好事还是让三皇子自己提出来吧!

想到这些,安然摇了摇头道:“囡囡记不清楚了。”

顾胜武想着安然去年毕竟只是个三岁的孩子,能记得这么多已经很不容易了,倒也不存在失望。

赵云杏的婚期定在八月十二,容氏忙着给女儿备嫁妆,让三个哥哥给妹妹添妆。王氏送了五百钱过去,其他的一概没有,气得容氏肚子疼。分家的时候她想着老大是长子,他们二老以后也要跟着老大养老,分得最丰厚,没想到当初说得好好的,现在妹妹出嫁,这做大哥大嫂的竟然就给五百钱。

王氏看容氏不高兴,反而叫苦道:“娘啊,您也知道老大是个没出息的,分家这两年来,我们也没攒几个钱。而且你看我家淑姐儿今年都十三了,马上就要议亲了,我这个当娘的也得给她准备嫁妆了不是?再说我家南哥儿读书还得花钱呢!南哥儿可是您的长孙,要是亏待了他,您和爹也不依不是?要我说,二叔中了秀才,村里村外谁家没去道贺送礼?听说顾家就给了不少银子呢!眼下就这么一个妹妹没出阁了,二叔要是不多添些嫁妆都说不过去……”

容氏看着王氏那无耻的样子,气得说不出话来。

倒是老三家的何氏将家里仅有的三吊钱都拿来了,还很不好意思地说他们没本事,家里就存了这么点钱。

容氏看着这个大度温婉的小儿媳,直叹自己给老大娶错了媳妇。大儿媳还是要大度柔婉些才好,小儿子要自己挣家业,倒是不妨娶个能干的。

容氏暗自叹息一声,数了五百钱还给何氏道:“这五百钱你自己留着,万一有个什么事情,也不会抓瞎。”

何氏红着脸道:“我们现在还没有孩子,平日里也不用钱。再说,其实我还留着一百多个大钱呢。妹夫是秀才,听说先头娶的那个家境也不错,妹妹过去要是嫁妆少了只怕被人看轻了去。我和她三哥也就这么点本事,也没有多的给她,娘别嫌少就好。”

容氏感叹一声道:“知道你们两口子疼她,等你妹夫以后出息了,她不会忘了你们的。”

顾宛娘跟赵世华商量了一下,他们家现在有五十多两银子,是不久前顾家送来的银楼的分红,但顾宛娘想着他们也不能一直靠着顾家,这银楼的分红如今安然给画了花样子她就把这钱收了,以后安然不画了,她也不好意思继续收下去。所以,这些银子她要省着用才行,至少要把明年赵世华参加秋闱的盘缠留着。可是,赵世华就这么一个妹妹了,嫁的又是他的好友,她这个做嫂嫂的,给少了也不像样。思来想去,顾宛娘送了十两银子过去。

容氏想不到顾宛娘居然这么大方,一出手就是十两银子。要知道,一个六口之家,一年有个二三两银子,日子便能过得很不错了。在村子里,姑娘的嫁妆有个三四两银子,就算很丰厚了。

“你们刚刚分家出去,也不宽裕,这钱,是齐哥儿他舅舅送来的吧?你们……唉,老二明年不是要去参加秋闱吗?那可需要不少银子。在外面什么都贵,哪儿都需要花钱。要不,你拿五两回去吧!”容氏疼女儿,但也心疼儿子,更何况现在看起来,最出息的就是这个二儿子了。

顾宛娘将容氏的手推了回去,轻声道:“娘,您放心,齐哥儿他爹明年参加秋闱的盘缠我留着呢!再说,不是还有一年多吗?我们也还能再攒点。”

容氏看顾宛娘胸有成竹的样子,不像是哄她,这才将这十两银子收下了。心中却在感叹,顾家这门亲事结得可真是不错,对出嫁的姑娘也太大方了。要是自家大姑娘回来要白拿银子,别说十两,就是一吊钱,老大媳妇就能跟老大吵上三个月不止……

------题外话------

这两章有点少,下一章一定多更点。

第二十二章虫子很好吃

日子就这么忙忙碌碌地过去,天气越来越热,但小孩子的日子却越过越乐呵了。

夏天到了,梨子成熟了,山上的野果子也成熟了,小河里每天都有孩子玩水捉鱼抓虾。

安然对这一切都很感兴趣。

今年家里的杏花倒是开了一树,却只结了十几个果子,还没到熟透,就被哥哥摘下来给她吃了。山上的野梨树果然不好吃,削了皮还是咬不动,汁水少,砂子粗,只有一点点清香味,几乎都尝不到甜味儿。果然是不好吃。

“哥哥,你说村子里哪家的梨树结果好吃?”要不她悄悄弄一回嫁接?只要不传出去,应该问题不大。只是具体怎么操作,她可没做过,也不知道能不能成功。

“都说五奶奶家的梨子好吃,不过我没吃过。”安齐想了想,对妹妹说,“要不明天我去五奶奶家要两个给你尝尝?我拿一个鸡蛋过去换,五奶奶一定会给的。”

安然思索了半天,点了点头。总要先看看品种的,要是品种好,这才值得冒险。

“哥哥,我们找地瓜吃吧!”

“好!”

安然口中的地瓜是一种爬在地上的藤萝植物的果实,不过拇指大小,成熟的时候粉红粉红的,颜色很漂亮,半埋在泥地里,要小心的掏出来,拿到小河里清洗干净,掐掉两头的蒂,就可以吃了。酸酸甜甜的,极为可口。只是这个东西性热,吃多了要上火,安齐也不敢让她多吃,每天只带着她掏个二十来个就不让吃了。

山上还有覆盆子和刺梨、刺莓,虽然比不上正经水果甜美多汁,但在没有水果可吃的乡下,那就是孩子们的无上美味。安然一边吃一边观察,金黄色的刺梨样子也挺别致的,做个簪子应该好看,嗯,耳坠子也不错,手镯似乎也行;那个刺莓要是用红宝石做成发簪和项链一定好看,对了,还有戒指和耳坠。嗯,下次画给小舅舅带回去。

为了给妹妹摘这些小果子,安齐的小手不知道被扎了多少小刺,每天都要用娘亲的绣花针挑出来。

安然见了,心里也很是过意不去,她都这么“大”的人了,竟然这么馋嘴,害得还是小孩子的哥哥总是受伤。但安齐总是安慰她说自己也爱吃,村里的小孩子都是这么过来的,谁没被这些小刺扎过?

山坡是无主的,孩子们都馋着呢,要想抢先摘到成熟的野果子,不抢不行啊!既然要拼速度,被刺扎就难免了。村里的孩子们都习惯了。

其实这些都是小事,大问题是山上蛇虫太多,一不小心就能遇上。

自从安然和哥哥在山坡上找刺梨吃却差点被蛇咬之后,她就再也不上山了,也不让哥哥上山去。

于是,他们午后的活动便改成了去小河里摸鱼。

小河不过一丈来宽,水也不深,一般刚没小腿,深的地方却有五六尺,那是村里人挖了来蓄水洗衣服的。

于是,小河边便经常可以看到安然提着小竹篓,安齐卷着裤管在小河里摸鱼。鱼不常摸到,螃蟹倒是时不时能找到一两个,虽然远远比不得安然前世吃的大闸蟹,却也聊胜于无了。

其实最香还要算在竹林里抓的竹心虫,嘴像钻头一样又长又硬,能钻穿竹笋的外壳吃里面的嫩笋,脚上有倒钩,能牢牢地抓在竹笋上。虽然有翅膀,但似乎运动神经不灵敏,都被人抓住了才开始做准备,哪里还能逃得掉?

安齐小心地将这虫子脚上长倒钩的那一截掰掉,用细细的竹签儿插在最大的那对足上,而后只需拿着竹签儿,就不怕这虫子跑了。安齐这才递给安然拿着。这个时候,人放开了虫子只拿着竹签儿,虫子以为自己逃跑的机会到了,便使劲地飞啊飞啊,扇起风就像一把小风扇似的,有趣又好玩。安然喜欢得不行,天然风扇,还不用电的,呵呵。

等玩腻了,就回家放到灶里的热灰里烧了吃,香得很。然后第二天中午再出去捉。安然还吃过蝗虫呢,不过她私以为蝗虫虽然跟这竹心虫都是昆虫,味道却不如这竹心虫好吃。可惜的是村里的孩子都喜欢去竹林里捉这中竹心虫吃,安齐和安然兄妹俩一要速度快,二要眼睛巧,三要动作迅速,这才能抢到,不然说不定就被别的孩子抢了先。

唉,别说吃虫子恶心,没有肉吃的孩子,也只能吃虫子解馋了。

日子就这么一天天过去,眼看就要秋收了。赵世华这些天每天都要去田里看看。

安然犹豫了许久,终于在一次随爹爹去田里看稻谷时开口道:“爹爹,地里的韭菜割了一茬过些天又长出来了。您说这稻谷要是割了能不能再长出来?”

赵世华一怔,正要反驳她稻谷可不是韭菜,却忽然想到,自己女儿可不是个随便开口胡说八道的人。而且,没有试过谁又能下结论?他想起以前秋收以后,有时候因为忙耽搁了犁田,那稻桩上不就发了新芽出来吗?只是不知道会不会再抽稻穗,需要多长的时间。而且,他似乎总觉得自己在什么书上见过类似的记述。

想到这里,赵世华便回家取了镰刀来,割了八株稻穗,并留下高矮不同的八种稻桩以便观察。

安然见了,心中暗自感叹,爹爹真的是个聪明又注重实践的人啊。以后要是当了官,一定能当个好官!

第二十三章想买安然当丫头

回家以后,顾宛娘看到赵世华割了尚未成熟的稻穗,很是奇怪。赵世华便笑道:“我看那韭菜割了一茬很快又长出一茬来,我试试看这稻子能不能再长出一茬来。”

顾宛娘张口结舌,但随即便笑了。她也不是第一天才认识赵世华,他不就是这样的人吗?想到什么就要动手试试才甘心。

而后,赵世华便去书架上找书看。他依稀记得小时候似乎在哪本书上好像见过水稻再生的描述。可惜,他找了几天,连大哥家的书柜都找了,还是没有找到。赵世华记得祖父过世以后,娘亲好像卖过几次书的,估计是被当成无用的杂书卖掉了吧!等农闲的时候,再去县里的书铺看看,现在有余钱了,也可以买几本新书了。

不过几天,田里的稻子就变得金灿灿沉甸甸了。赵家父子几个本来说好以后农忙还是相互帮衬着干活的,但现在赵世华考了秀才,赵茂生便不让他下地收割了,说这活儿太累,不能让他损了身体。

对此王氏很有意见,凭啥老二不给他们家干活,却让他们去给他白干活啊?可是老大眼睛一瞪,她便住声了。她发现现在丈夫的脾气越来越不好了,以前不过吼她几声,她还可以当没听到,现在却是动不动就要动手的,这拳头落到了身上,不长记性不行啊。

商量之后,决定还是先将二老地里的稻子收了,然后收老大家里的。

赵世华心里觉得过意不去,想着自己家地本来就少,便和顾宛娘商量了一下,自己夫妻两个下田将地里的稻子割回来。安齐见了,说自己是个大孩子了,也要跟着去帮忙,赵世华想了想,便准了。他认为,女儿是需要娇养着的,男孩子嘛,还是要吃得苦才能成才。

赵世华检查了几天前自己割掉的几株稻穗,选了出芽最好的给顾宛娘和赵安齐看,三个人便大致按着这个高度收割,与平日里齐地收割大不相同。

邻居看到了,只当这夫妻两个偷懒取巧,割得高一些,一来可以少弯腰,二来挑回去也可以省力。

赵茂生父子三个很快就知道了。老头子将赵世华说了一通,但赵世华固执起来,却是谁都劝说不下来的。他不去给二老帮忙心里就很过意不去了,怎么能自己闲着,让二老帮他干这样的脏活儿累活儿?赵茂生看儿子坚持,想了想也就随他去了。毕竟老二家地少,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