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三国·诸葛亮 错穿三国 >

第45章

三国·诸葛亮 错穿三国-第45章

小说: 三国·诸葛亮 错穿三国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忽然,一名清瘦的中年青袍男子提了一壶酒带着九分醉意,口齿不清的嚷着:“久闻皇叔大名,今日一见,果然不同凡响,在下伊籍,祝皇叔身体安康。”眨眼间,他已经踉踉跄跄的爬上主席台,眯缝着一双朦胧醉眼,站到了刘备的酒案前。
赵云认得他,这位是老熟人了。刘备每次来襄阳,伊籍都会偷偷的来拜访,早就有意投奔刘备。然而在最困难的时候,是刘表收留了他,所以,碍于情义,伊籍觉得自己不能弃刘表而改投他人。
赵云见他装作陌生人一样自报家门,猜测肯定是有事,故意愣了一下神,给他一个时间点接近刘备。
果然,伊籍冲刘备眨巴了一下双眼,借着倒酒的工夫,在他耳边细语:“皇叔小心,蔡瑁要谋害你。”身体一晃荡,壶里的酒全倒在了刘备的身上。
刘备故作惊讶,连忙起身擦试。
赵云仿佛才回过神来一样,上前一把抓住伊籍的右手,明着是紧紧扣住了他的脉门,实则是上前扶了他一把,低语:“先生有何良策?”
“皇叔可借口去内室更衣,自然有人接应,座骑已经准备好了,就在院外。”伊籍乘机倒在赵云身上,飞快的悄声说道。
这些都发生在一瞬间,等刘琦和蔡瑁等人回过神来,伊籍已经被赵云大力扔到了地上。他的酒意好象醒了一大半,趴在地上,颤悠悠的向刘备叩头讨饶:“在下一时大意,请皇叔饶命。”
蔡瑁在台下想,如果他没记错的话,这人也是筹备本次宴会的工作人员之一,应该是刘琦的人。难道刘琦真的想要刘备的命吗?只可惜这人根本就不是赵云的对手。他决定先看看戏,暗笑刘琦没用,竟派了这么一个窝囊废来当刺客。又狠狠的把门卫骂了一顿,没用的东西,放谁也不能把赵云放进来啊。
而刘琦却满腹狐疑,蔡瑁老贼怎么也会用上文人了?也不知刘备身后的白袍男子是谁,一出手就把人制住了,好生厉害。
“算了,你是何人?”刘备风清云淡的问道。
伊籍抬头恭敬的说道:“在平伊籍,是专门负责为本次宴会筹备酒水的。”
刘琦偷偷看了台下的蔡瑁一眼,见他故作轻松,两眼紧盯着台上不放,更加肯定了伊籍是蔡瑁的人,恼火的很,当即喝道:“没用的东西,滚。”
伊籍慌忙狼狈的连滚带爬的“滚”了。
刘备抖了抖湿淋淋的衣袍,和颜悦色的对刘琦说:“唔,请大公子允许我去打理一下。”
刘琦拱手,客气的说:“请。”
旁边立马有一名宫装侍女站了出来,恭敬的弯着腰对刘备说:“皇叔,这边请。”
刘备起身,回头对赵云说:“子龙,你就在这儿等我吧。”
笑眯眯看着赵云,刘琦暗道:这就是鼎鼎有名的无伤将军常山赵子龙啊。嘿嘿,这些女死士个个都是精挑细选出来的,可不是吃素滴,今天他倒要看看这个无伤的神话是否还能继续。
这名侍女带着刘备拐了两个弯,直接把他带出了小院。
刘备还来不及庆幸,“哗啦”一阵铠甲和兵器的撞击声响起,从一边的树丛里突然闪出了一小队全副武装的军士,挡住了两人的去路。
侍女嫣然一笑,说道:“皇叔,就请在这里上路吧。”转眼之间,妩媚的美人已经变成了凶神恶煞的母夜叉。她拨下头上的长钗,“唰唰”的直刺刘备的面门。
刘备大惊,啊,这丫不是伊籍派来的人?或者说,这根本就是一个局?


第五十八章 卧龙与凤雏
“啊”的一声惨叫,侍女手持长钗定住了,一双美丽的眼睛睁得圆圆的,不敢相信的看着插在自己小腹上的利剑。剑身尽没,只余剑柄。
她嘶声怒道:“你们是什么人?”
刺杀她的是一名壮年将军,剑眉虎目,身材高大,有如一座铁塔,威风凛凛。他冷笑道:“在下魏延。”说罢,眼中寒光一闪,毫不犹豫的把剑拨了出来。
血如泉涌,侍女轰然倒地,死不瞑目。
这一切发生的太快。才一眨眼的工夫,刘备觉得自己仿佛在地狱和天堂之间打了一个来回,冷汗淋漓,后背尽湿。
“多谢魏将军救命之恩。”他长揖到底。
魏延一个箭步扶住了他,轻声说道:“刘皇叔,此处不宜久留,您的座骑就在院外,请速速离去。”
刘备一听,再次谢过,便立刻将自己的短跑水平发挥到了极致,一溜烟的跑了。
望着他逃走的方向,魏延收剑入鞘,不屑的直摇头。
哼,就这样的也配称“英雄”,简直是对这两个字的亵渎。
很快,刘备就跑到了院外,的卢马祟真在那儿。来不及细想,他跳上马就顺着檀溪往下游跑去。
没跑出两步,别院里就人声鼎沸,先是有人惊呼:“不好了!死人啦。”“凶手跑了,快追。”紧接着就传来部队集结的声音,一大队人马气势汹汹的朝他逃跑的方向追了过来。
刘备打马一路狂奔,很快把追兵落下了一大截。
一气跑出大约十里来地,刘备才发现了自己的失策。这檀溪越到下游越宽,等他发现前面已经没有旱路了的时候,檀溪已经由一条小溪变成了一条小河,河水深且瑞急,河面超过三丈宽。很明显,他已经错过了最佳涉河点。
后面的追兵很快会追过来了,河上无桥,又不能徜水而过,这可要怎么办才好?刘备骑在马上急得困团转。
这时,对岸的芦苇深处突然晃出一叶扁舟,有一名麻衣老者,戴着大竹笠,悠闲的坐在船上垂钓。
“老伯,可否带我渡河?”好象看到了一根救命稻草,刘备挥舞双手,张开嗓子大声问着。
老者抬头往这边张望了一下,呵呵笑道:“好啊,等等。”转眼之间,他就将船摇了过来。
刘备连忙牵了马上船,谢过老者。
行至河中央,老者一边摇浆,一边笑问:“尊驾可是刘皇叔啊?”
刘备闻言,大惊,戒备的问道:“你是谁?为什么认识我?”敛神仔细打量着面前的老者:年约六旬,须发花白,精精瘦瘦,虽然只是穿着一身褐色的粗麻布衣,但是难掩眉眼之间超尘脱俗的儒雅之气。他一定不是一名普通的山野老汉。
“呵呵,老汉司马徽,在此等候皇叔多时了。”
竟是大名士水镜先生!刘备又惊又喜,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先生为何会在此等备?”这人也太神了吧。
“是黄忠和魏延两位将军托老汉在此接应皇叔。”说话间,轻舟已行至对岸。司马徽和刘备合力将小船拖回到芦苇深处。这时,对岸远远的传来了一阵阵急促的马蹄声。
“快走。”司马徽把刘备领进了岸边的小树林子里,一边走,一边跟他说,“黄、魏两位将军知道皇叔涉险,所以特意托了老汉来帮这个忙。”
看来伊籍并没有说慌,刘备感激涕零:“先生高义,备没齿难忘。”
司马徽摇摇头,轻笑带过,指着脚下的林间小道说:“皇叔顺着这条小道直走,翻过这座山就安全了。”
听说这位水镜先生行迹不定,刘备曾多次寻访未果,没想到今天竟然自动出现了。真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他乘机邀请司马徽共图匡扶大汉的大业。
不料,司马徽以年老体弱为由一口回绝了,但还是热心的为他推荐了两个青年才俊:“卧龙和凤雏,都有王佐之才,得一者即可平定天下。”
平定天下!虽然他有事没事总把它挂在嘴边,可是心底里却从来是想都不敢想。他所图的不过是割一块地,象刘表一样享尽荣华富贵罢了。
听了水镜先生的话后,刘备晕乎乎的连夜回到了新野。来不及关心赵云的死活,他立马召来徐庶询问有关卧龙和凤雏的事迹。
当听到徐庶把这两人夸得天花乱坠,并自愧不如时,他有些不敢相信的问道:“他们俩会比军师还厉害吗?”在他的眼里,徐庶已经算得上是半个神仙了。比他还要厉害,那会是个什么概念呢?他不禁有些想入非非了,得到了这两个人的相助,也许自己将来就不仅仅是只能当刺史而已啊。
徐庶神采飞扬:“卧龙先生姓诸葛名亮字孔明,师从荆洲三大名士,学富五车,天文地理、兵法谋略,无所不知,无所不精。庶与之相交多年,确实不及其一二啊。”
“那凤雏呢?”
“凤雏姓庞名统字士元,两人曾经是同学,也是很有能力的青年才俊。在荆洲,两人齐名。”
这天晚上,刘备彻底失眠了,在榻上翻来覆去的琢磨着如何才能请到这两人来扶佐自己。
第二天一大早,他就把关羽和张飞喊来商量。
关羽不屑的捋着长须说道:“大哥是堂堂皇叔,他们两个都只是白丁而已。依我之见,派个能说会道的,送上大哥的亲笔信就行了。”
张飞则嚷道:“大哥,这世上哪会有这么神的人啊!我看,再厉害也绝厉害不过我们的军师。军师夸他们只是几句客套话罢了。大哥不要往心里葳 要是真的大张旗鼓的去请人,说不定军师心里会不好受的。”
关羽听了,觉得很有道理,点头说道:“三弟言之有理。这些文人最爱没事找事呢。大哥,这事还是先缓一缓,再多打听打听。要是为了两个毛头小子把军师气跑了,那就太不划算了。”
于是,这事暂且被搁置了下来。刘备这才想到赵云还没回来呢,派了关羽去打探接应。
不想,关羽还没点好兵,赵云就带着那五百精兵毫发无损的回来了。
他把刘备走后的情形详细的做了个汇报:据说是死了一个侍女,事先埋伏在暗处的兵士们撤走了一大半。宴席很快就散了。刘琦和蔡瑁的脸色都很难堪。见没有人阻拦,他就带着五百兵士离开了。怕有什么阴谋,他还特意在路上露宿一晚。
当然,这只是表面现象。事实上,刘琦和蔡瑁都早就安排好了杀手埋伏在别院内。刘琦派出的是刘家全部的女死士。她们化装成了侍女,原计划是准备把刘备引到内院杀掉,再嫁祸给蔡瑁,把两人一锅端掉。黄忠和魏延表面上是保安队长,实质上只是负责控制场面并对付蔡瑁的部队。
而蔡瑁也安排了一些杀手,这些人混在片烤全羊的军士里面!原计划是乘着献肉的工夫,当场将刘备杀死。因为片肉的军士全是由刘琦安排的,因此,只要刘备是被这里面的人杀死的,那么刘琦就算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
可是,没想到,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所有的事都被伊籍、黄忠和魏延联手破坏了。那天,黄忠被召见后,越想越觉得这不是一件好事。他跟魏延两个都怕被事后抓来顶缸。同时,伊籍神神秘秘的来举报,说蔡瑁想在宴会上谋害刘备。三个人商量了半天之后,黄忠决定去找了多年的酒友水镜先生商量。所以,才发生了前面搭救刘备的事情。
竹篮打水一场空。刘表大怒,可是又找不出事情的破绽。老刘头差点吐血,真的被气病了。
刘琦办事不利,当天就被他骂得抬不起头。
第二天,伊籍因为一件小事被刘表下令杖责一百军棍,屁股开花。
一个月后,黄忠和魏延被刘表随便找了个理由,明升暗降的弄到长沙郡给长沙郡守韩玄当正副武装部长去了。离开襄阳城后,两人抚额庆幸,还好没有盲目的服从命令,否则明年的此时必定会是他们俩的忌日。
和檀溪别院的磨刀霍霍不同,草庐内倒是一片祥和。
这虽然已经是黄硕穿越过来的第二个中秋节了,但是去年的中秋她妊娠反应强烈,没过节的心思。所以,今年中秋节,她兴致很高,很想实地体会一下这个时代的中国人是怎么过中秋节的。
八月十五这天,黄硕一大早就派江大牛把黄老爹夫妇请来共度佳节。
其实,汉代过中秋气氛不是很浓,还没有吃月饼的习俗。这一天的活动主要是晚上祭月。一般都是女子行为,男人不太掺和。
晚饭后,一轮圆月慢慢的爬上竹林,在草庐内外铺上一地洁白的月华。
男人们很自觉的去了外院聊天赏月,把内院的空间完全让给了女人们。
而内院的一块视野开阔的空地上,黄夫人领着草庐众女摆上香案,端来金桔、红枣和莲藕等三色供果,焚香拜月乞福。
在陈菁的帮助下,宝宝终于成功的把她人生的第一柱香插进了香炉里。黄夫人乐得合不拢嘴,眼睛都笑眯了。
月光如水,竹影婆娑,披上银辉的草庐如梦幻中的世外桃源一般。花好月圆,良辰美景,黄硕不禁手痒,命秋姑抱来诸葛亮的古琴,就着月色,自弹自唱了一曲《明月几时有》。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晚风中,空灵的琴声伴着磁性的女中音断断续续的传到了外院的书房之中。
诸葛亮听了,莫名的心头一紧。
“你真的决定要出山扶佐刘备了吗?”雷迅叹息,“只怕日后你们夫妻就会离多聚少了。”
诸葛亮仰头看着窗外的那轮象白玉盘一样的明月,慢慢的摇着扇子,无语。
“男儿志在四方,怎么能因为儿女情长而放弃自己的理想与抱负!”黄老爹不以为然,问雷迅,“倒是你,迅儿,你到底是怎么想的?依老夫之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